一种增距镜头以及具有该增距镜头的手机镜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1124发布日期:2020-02-14 16:1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距镜头以及具有该增距镜头的手机镜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距镜头以及手机镜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成像器件的快速更新,用于手机成像器件的像素较高。因此,手机本身自带的照相摄像功能与数码相机比更具有优势。但用手机摄像,只可以拍摄普通近距离的物体,若要拍摄远距离的物体,通过手机成像器件本身的数码变焦功能拍摄远处物体时,清晰度分辨率损失较大,手机高像素成像器件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距镜头以及手机镜头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成像器件拍摄远处物体时,清晰度分辨率损失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距镜头,所述增距镜头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物镜组和目镜;其中,所述物镜组包括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目镜包括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曲面以及远离物侧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二透镜为包括第一子透镜以及第二子透镜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三曲面、第四曲面以及远离物侧的第五曲面,所述第四曲面为胶合面;所述第三透镜为包括第三子透镜以及第四子透镜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包括靠近物侧的第六曲面、第七曲面以及远离物侧的第八曲面,所述第七曲面为胶合面。可选的,所述第一子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子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子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子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的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为20mm至60mm;所述第一透镜的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00mm至300mm。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5mm至40mm。可选的,所述第三透镜的所述第六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3mm至-50mm。可选的,所述物镜组的组合焦距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的比值大于0.7且小于2。可选的,所述物镜组的组合焦距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的比值大于2.1且小于8。可选的,所述物镜组的组合焦距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的比值大于0.3且小于5。一种手机镜头系统,包括手机摄像头、光阑元件以及上述的增距镜头,所述增距镜头、光阑元件以及所述手机摄像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增距镜头,通过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物镜组、目镜以及光阑元件可以实现对光学参数的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增距镜头可以与各种手机摄像头结合,手机成像器件的镜头系统拍摄远处物体时,可以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增距镜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手机镜头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手机镜头系统的增距镜头的光学点列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手机镜头系统的增距镜头的光学系统球差、像散、畸变图。元件标号说明增距镜头1、物镜组10、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光阑元件14、手机摄像头2、成像面20、第一曲面s1、第二曲面s2、第三曲面s3、第四曲面s4、第五曲面s5、第六曲面s6、第七曲面s7、第八曲面s8、光轴oe;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距镜头1,所述增距镜头1包括:沿着光轴oe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物镜组10和目镜;其中,所述物镜组10包括沿着光轴oe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1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12;所述目镜包括第三透镜13;所述第一透镜11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曲面s1以及远离物侧的第二曲面s2;所述第二透镜12为包括第一子透镜以及第二子透镜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二透镜12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三曲面s3、第四曲面s4以及远离物侧的第五曲面s5,所述第四曲面s4为胶合面;所述第三透镜13为包括第三子透镜以及第四子透镜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13包括靠近物侧的第六曲面s6、第七曲面s7以及远离物侧的第八曲面s8,所述第七曲面s7为胶合面;所述物镜组10的组合焦距与所述第一透镜11的焦距的比值大于0.7且小于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子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子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子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11的所述第一曲面s1的曲率半径为20mm至60mm;所述第一透镜11的所述第二曲面s2的曲率半径大于100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12的所述第三曲面s3的曲率半径为15mm至40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13的所述第六曲面s6的曲率半径为-13mm至-50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物镜组10的组合焦距与所述第二透镜12的焦距的比值大于2.1且小于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物镜组10的组合焦距与所述第三透镜13的焦距的比值大于0.3且小于5。请参阅表1,表1为一实施例的增距镜头的结构参数表表1表面表面类型曲率半径中心厚度折射率阿贝常数第一曲面s1非球面32.891.81.94595817.9439第二曲面s2球面106.311.57第三曲面s3球面20.46841.49021470.1019第四曲面s4球面-15.1091.51.86946620.4554第五曲面s5球面229.71123.92第六曲面s6球面-16.6630.691.69853621.8613第七曲面s7球面-5.5530.51.74397244.8504第八曲面s8球面89.1900.52光阑面光阑面可以理解的,中心厚度与曲率半径的单位皆为毫米(mm),各个透镜的曲面的中心厚度是指在主光轴oe上,当前面在光轴oe上的点到下一面在光轴oe上的点的距离;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曲面s1在光轴oe上的点与第二曲面s2在光轴oe上的点的距离d1为1.8mm;第二曲面s2在光轴oe上的点与第三曲面s3在光轴oe上的点的距离d2为1.57mm;第三曲面s3在光轴oe上的点与第四曲面s4在光轴oe上的点的距离d3为4mm;第四曲面s4在光轴oe上的点与第五曲面s5在光轴oe上的点的距离d4为1.5mm;第五曲面s5在光轴oe上的点与第六曲面s6在光轴oe上的点的距离d5为23.92mm;第六曲面s6在光轴oe上的点与第七曲面s7d6在光轴oe上的点的距离为0.69mm;第七曲面s7在光轴oe上的点与第八曲面s8在光轴oe上的点的距离d7为0.5mm;第八曲面s8在光轴oe上的点与光阑在光轴oe上设置的位置的距离d8为0.52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各个中心厚度可以满足以下条件,d1:d2:d3:d4:d5:d6:d7:d8=1.8:1.57:4:1.5:23.92:0.69:0.5:0.52。请参阅表2,表2为第一曲面s1的非球面系数表2第一曲面的非球面系数表面kabcds102.16267e-0059.04302e-0081.63188e-0104.95171e-012偶次非球面系数的具体含义如下:k:圆锥系数;a:4次项系数;b:6次项系数;c:8次项系数;d:10次项系数。本实用新型的增距镜头1,通过沿着光轴oe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物镜组10、目镜以及光阑元件14可以实现对光学参数的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增距镜头1可以与各种手机摄像头2结合,手机成像器件的镜头系统拍摄远处物体时,可以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机镜头系统,所述手机镜头系统包括手机摄像头2、光阑元件14以及增距镜头1,所述增距镜头1、光阑元件14以及所述手机摄像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其中,所述增距镜头1包括:沿着光轴oe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物镜组10和目镜以及;其中,所述物镜组10包括沿着光轴oe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1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12;所述目镜包括第三透镜13;所述第一透镜11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曲面s1以及远离物侧的第二曲面s2;所述第二透镜12为包括第一子透镜以及第二子透镜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二透镜12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三曲面s3、第四曲面s4以及远离物侧的第五曲面s5,所述第四曲面s4为胶合面;所述第三透镜13为包括第三子透镜以及第四子透镜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13包括靠近物侧的第六曲面s6、第七曲面s7以及远离物侧的第八曲面s8,所述第七曲面s7为胶合面;所述物镜组10的组合焦距与所述第一透镜11的焦距的比值大于0.7且小于2;所述物镜组10的组合焦距与所述第二透镜12的焦距的比值大于2.1且小于8;所述物镜组10的组合焦距与所述第三透镜13的焦距的比值大于0.3且小于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13与所述手机摄像头2的距离为0.5mm至20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11的所述第一曲面s1的曲率半径为20mm至60mm;所述第一透镜11的所述第二曲面s2的曲率半径为100mm至300mm;所述第二透镜12的所述第三曲面s3的曲率半径为15mm至40mm;所述第三透镜13的所述第六曲面s6的曲率半径为-13mm至-50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机镜头系统的手机摄像头2、光阑元件14以及增距镜头1沿着光轴oe设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镜头系统中的增距镜头1即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距增距镜头1,该增距镜头1的相关特征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增距镜头1以及光阑元件14设置在手机摄像头2的物侧,可以实现上述手机镜头系统可以在任意的焦段上实现焦距增倍,且放大倍率恒定。增距后的手机镜头系统的变焦群仍为原有的手机摄像头2的变焦群,增距后的手机镜头系统的聚焦群仍为原有的手机摄像头2的聚焦群,聚焦群沿着光轴oe移动,进行伴随变倍的像面变动的校正和调焦。请参阅图3,上述手机镜头系统的增距镜头1的光学点列图如图3所示,光轴oe上弥散斑直径小于1微米,当手机摄像头2的像素比较高时,诸如手机摄像头2的满足4800万像素,每个像元尺寸为1微米,如本实用新型的增距镜头1与光阑元件14、高像素的手机摄像头2组成的手机镜头系统若要拍摄远距离的物体,通过手机镜头系统的数码变焦功能拍摄远处物体,可以降低清晰度和分辨率的损失。请参阅图4,上述手机镜头系统的球差与场曲都被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同时基本消除了手机镜头系统的畸变。本实用新型的增距镜头1以及手机镜头系统能够对现有的高清手机变焦镜头进行增距,通过对高折射率、低色散系数光学材料的选取与光焦度合理分配,优化光学参数后,大幅减少了系统球差。手机镜头系统的中心视场统弥散斑均方根直径可在1个像元内即小于1微米,使手机摄像头2在加装增距镜后仍然具有极高的成像质量,满足远距离拍摄高像素诸如4800万像素高清图片与视频的需求。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距镜头1以及手机镜头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