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镜及其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1145发布日期:2020-02-14 16:1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微镜及其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显微镜。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设备已投入使用。

显微镜一种重要的科研设备,是一种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根据显微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偏光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和数码显微镜。其中,光学显微镜的应用最为广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波长的1/2。

传统的工具显微镜主要包括底座、工作台、支柱、升降机构、机头、物镜、目镜、机头与底座内的光学系统及提供光源的电器,在对工件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将显微工件放在工作台上,移动工作台,把工件移到视场内,然后通过观察目镜来调节升降机构,调节卤素灯光源亮度,直到工件能清晰的成像,最后利用分划板进行对比测量,且其主要用于教学,科研,生物研究等方面。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工具显微镜虽然品种繁多,但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即显微镜的镜体本身无法随意转动调节,进而无法从多个空间角度去观察显微工件。在现有技术中,显微镜一般是垂直设置在载物台上的,目镜与物镜均与显微工件垂直,只能从上到下地沿垂直角度观察显微工件,即只能获得显微工件的俯视图。对于某些显微工件而言,仅有俯视视角的观察结果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轴测视角对显微工件的侧壁情况进行观察。对于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中一般只能重新在载物台上安装载波片,通过重新调整载波片内的显微工件的安装角度进行多次观察,此种方式对于操作人员比较麻烦,费时费力,并且频繁打断科研作业进度,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显微工件的空间多角度显微观察,提高显微观察作业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显微工件的空间多角度显微观察,提高显微观察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微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镜体底部一侧并用于与载物台表面相抵接的固定抵接面、设置于所述镜体内的目镜、设置于所述镜体内且位于所述目镜底部的物镜,以及可垂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镜体内并位于所述镜体底部另一侧、用于与所述载物台表面相抵接的活动抵接柱。

优选地,所述活动抵接柱与所述物镜的中轴线共线,且所述活动抵接柱的内部沿轴向贯通。

优选地,所述镜体的内壁表面上设置有沿垂向分布的滑轨,且所述活动抵接柱的内侧壁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内。

优选地,所述活动抵接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出所述镜体表面、便于人手操作的调节杆,且所述镜体的表面上沿垂向开设有供所述调节杆活动的调节孔。

优选地,所述活动抵接柱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减轻与所述载物台表面抵接时的磨损的抵接板。

优选地,所述抵接板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镜体倾斜观察角度时提高对所述载物台表面的支撑稳定性的支撑辊。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镜体内、用于调节所述目镜的垂向高度的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镜体内、用于调节所述物镜的垂向高度的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镜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传动状态的目镜调节轮及控制所述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传动状态的物镜调节轮。

优选地,所述镜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照明所述载物台的led灯,以及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led灯的出光口处、用于调节出射光线的色调的冷暖色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微镜,包括镜体和设置于所述镜体内的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主要包括镜体、固定抵接面、目镜、物镜和活动抵接柱。其中,镜体为显微镜的主体结构,同时也作为观察角度调节机构的安装场所,可方便地供操作人员进行手持移动或通过安装架等结构进行活动式架设。固定抵接面设置在镜体的底部,并且位于底部的其中一侧位置,主要用于与载物台的表面相抵接,可将镜体垂直地稳定安装在载物台的表面上。目镜和物镜均设置在镜体内,为保证放大倍数正常叠加,目镜可位于镜体顶部,便于人眼观察,而物镜可位于镜体底部,并且与目镜正对设置,两者均沿垂向分布,可沿垂向观察显微工件。重要的是,除了固定抵接面外,在镜体的底部的另一侧位置处还设置有活动抵接柱,该活动抵接柱的主要用于与固定抵接面相同,均用于与载物台的表面相抵接,但不同的是,活动抵接柱可在镜体内进行垂向滑动。一般的,在滑动到镜体底部时,活动抵接柱的底面与固定抵接面的底面共同形成了镜体的底面,两者共同压紧在载物台的表面上,此时操作人员可对显微工件进行垂向观察,获得俯视视角视野。而在需要对显微工件进行空间多角度观察时,可首先操作活动抵接柱,使其在镜体内上升一定高度,从而使得活动抵接柱的底面与固定抵接面的底面形成具有一定高度差的台阶面,此时,操作人员即可手动或借助安装架等结构扳动镜体,使其在空间内翻转一定角度,并重新使得活动抵接柱的底面边缘与固定抵接面的底面边缘同时稳定抵接在载物台的表面上。由于镜体已经在空间内翻转一定角度,因此目镜与物镜此时不再垂直于显微工件表面,此时操作人员即可方便地对显微工件进行空间角度观察,获得轴测视角视野。同时,活动抵接柱在镜体内的不同滑动高度与固定抵接面形成了不同高度差的台阶面,进而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角度视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镜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镜体外壳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中:

镜体—1,固定抵接面—2,目镜—3,物镜—4,活动抵接柱—5,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6,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7,目镜调节轮—8,物镜调节轮—9,led灯—10,冷暖色板—11,夹持件—12;

滑轨—101,调节孔—102,横向控制槽—103,调节杆—501,抵接板—502,支撑辊—5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镜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镜体外壳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主要包括镜体1、固定抵接面2、目镜3、物镜4和活动抵接柱5。

其中,镜体1为显微镜的主体结构,同时也作为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的安装场所,可方便地供操作人员进行手持移动或通过安装架等结构进行活动式架设。本实施例中,镜体1的整体结构可呈矩形箱型,方便人手抓握和扳动,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多次调节观察角度。同时,考虑到科研图像需求,本实施例还在镜体1的底部增设了夹持件12,可通过该夹持件12的夹持作用可夹持手机等拍摄设备,从而使得拍摄设备的拍摄口对准镜体1内的目镜3,从而实时拍摄经过显微放大后的显微工件图像。

固定抵接面2设置在镜体1的底部,并且位于底部的其中一侧位置,主要用于与载物台的表面相抵接,可将镜体1垂直地稳定安装在载物台的表面上。目镜3和物镜4均设置在镜体1内,为保证放大倍数正常叠加,目镜3可位于镜体1顶部,便于人眼观察,而物镜4可位于镜体1底部,并且与目镜3正对设置,两者均沿垂向分布,可沿垂向观察显微工件。

重要的是,除了固定抵接面2外,在镜体1的底部的另一侧位置处还设置有活动抵接柱5,该活动抵接柱5的主要用于与固定抵接面2相同,均用于与载物台的表面相抵接,但不同的是,活动抵接柱5可在镜体1内进行垂向滑动。一般的,在滑动到镜体1底部时,活动抵接柱5的底面与固定抵接面2的底面共同形成了镜体1的底面,两者共同压紧在载物台的表面上,此时操作人员可对显微工件进行垂向观察,获得俯视视角视野。

在需要对显微工件进行空间多角度观察时,可首先操作活动抵接柱5,使其在镜体1内上升一定高度,从而使得活动抵接柱5的底面与固定抵接面2的底面形成具有一定高度差的台阶面,此时,操作人员即可手动或借助安装架等结构扳动镜体1,使其在空间内翻转一定角度,并重新使得活动抵接柱5的底面边缘与固定抵接面2的底面边缘同时稳定抵接在载物台的表面上。由于镜体1已经在空间内翻转一定角度,因此目镜3与物镜4此时不再垂直于显微工件表面,此时操作人员即可方便地对显微工件进行空间角度观察,获得轴测视角视野。同时,活动抵接柱5在镜体1内的不同滑动高度与固定抵接面2形成了不同高度差的台阶面,进而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角度视角。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观察角度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显微工件的空间多角度显微观察,提高显微观察作业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活动抵接柱5与物镜4及目镜3的中轴线共线,三者在镜体1上连成一线,同时,活动抵接柱5设置于镜体1底部的一侧(图示左侧),并位于物镜4的镜筒底部,而固定抵接面2设置于镜体1底部的另一侧(图示右侧)。此时,为保证光线能够顺利通过目镜3、物镜4后达到载物台表面上的载波片上,该活动抵接柱5的内部需要挖空成贯通孔,如此,活动抵接柱5的整体结构更接近于筒状。当然,活动抵接柱5也可与物镜4及目镜3错位分布。

为方便活动抵接柱5在镜体1内的垂向滑动运动,本实施例在镜体1的内壁表面上设置了滑轨101,同时将活动抵接柱5的内侧壁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滑轨101内。具体的,滑轨101的在镜体1上沿垂向方向延伸,而活动抵接柱5可通过内侧壁上的滑块等结构嵌设在滑轨101内进行滑动。

同时,考虑到活动抵接柱5毕竟设置在镜体1的内部,为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活动抵接柱5,本实施例在活动抵接柱5的外侧壁上增设了调节杆501,与此对应的,还在镜体1的表面上开设了调节孔102。具体的,调节杆501的外端可通过调节孔102凸出到镜体1的侧壁之外,而调节孔102可为长圆孔,并且沿垂向分布。如此,操作人员即可通过手指拨动调节杆501,使得调节杆501在调节孔102内滑动,进而使活动抵接杆在滑轨101内滑动。

进一步的,考虑到在调节显微镜的观察角度时,固定抵接面2与活动抵接柱5的底面大部分将不再与载物台的表面形成面与面接触,而是两者的边缘或边缘区域小面积范围与载物台的表面形成类似线与面接触,后者的应力集中现象较强,为减轻两者与载物台表面间的磨损,本实施例在活动抵接柱5的底部连接设置了一层抵接板502,该抵接板502的材料为弹性软质材料,可缓冲振动、减缓冲击、降低压强,比如橡胶板、聚氨酯板等。对于固定抵接面2而言,只需将其底面材料使用弹性软质材料制成即可。

不仅如此,为提高观察角度调节后的镜体1在载物台上的安装稳定性,本实施例在还在抵接板502的一侧边上增设了支撑辊503。具体的,该支撑辊503的底面一般为圆弧形,相比于平面而言表面积更大,更容易与载物台的表面接触和紧压。当镜体1的角度翻转后,可由支撑辊503代替活动抵接柱5的底面边缘压紧在载物台的底面上。

此外,操作人员进行进行观察作业时,可能需要随时调节目镜3与物镜4的高度,以便调节放大倍数,为此,本实施例在镜体1内设置了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6和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7。其中,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6主要用于调节目镜3的垂向高度,而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7主要用于调节物镜4的垂向高度。而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6的传动状态又主要由设置在镜体1表面上的目镜调节轮8控制,同时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7的传动状态由同样设置在镜体1表面上的物镜调节轮9控制。

具体的,目镜调节轮8与物镜调节轮9均可旋转地嵌设在镜体1的表面上,可供操作人员进行手指拨动而旋转。在镜体1内,目镜调节轮8的转轴与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6中的齿轮相连,同时其齿条又沿垂向布置在目镜3上,如此,当目镜调节轮8旋转时,对应的齿轮同步旋转,而齿轮又与齿条啮合传动,使得齿条带动目镜3沿垂向运动,如此实现了目镜3的高度位置调节。同理,对于物镜4的高度位置调节原理及物镜调节轮9对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7的控制方法是相同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目镜调节轮8与物镜调节轮9的调节精度存在差别,一般而言,目镜调节轮8的调节精度较粗,而物镜调节轮9的调节精度较细。

另外,为避免操作人员在调节好放大倍数并进行观察作业时因为不慎误操作目镜调节轮8或物镜调节轮9而导致图像模糊,本实施例还在镜体1的表面上开设了横向控制槽103。具体的,目镜调节轮8设置在该横向控制槽103中,并且可在操作人员的拨动下沿横向(轴向)进行一定距离的往复滑动,当其沿图示横向右侧滑动到紧贴横向控制槽103的右侧壁时,目镜调节轮8将带动齿轮往右侧移动,使得齿轮与齿条脱离啮合状态,此时齿轮齿条传动失效,目镜调节轮8无论怎样旋转都无法影响目镜3的高度位置;反之,当目镜调节轮8滑动到紧贴横向控制槽103的左侧壁时,目镜调节轮8将带动齿轮往左侧移动,使得齿轮与齿条重新保持啮合状态,此时齿轮齿条正常传动,目镜调节轮8可正常调节目镜3的高度位置。因此,在调整好放大倍数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在横向控制槽103内拨动目镜调节轮8的方式锁定目镜3的高度位置和放大倍数。同理,也可以通过同样的结构锁定物镜4的高度位置和放大倍数。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为方便实现显微工件的多色彩环境成像,本实施例在镜体1的底部设置了若干个led灯10,同时在镜体1的底部通孔处设置了冷暖色板11。具体的,各个led灯10可在发出白光或特定色彩光线,而冷暖色板11可在镜体1的底部进行滑动,主要作用为对led灯10发出的光线进行滤色,使其形成冷色调光或暖色调光,并且可通过自身在镜体1底部通孔处的位置滑动来控制是否对led灯10的光线进行滤色。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微镜,主要包括镜体1和设置在镜体1内的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其中,该显微观察角度调节机构的主要内容与上述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