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6979发布日期:2020-03-27 13:2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纸张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及采用该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等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例如称为mfp(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和在纸张(纸张)排出方向上进行后处理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用于装订、分类等操作。

以往,存在一种机构,其在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中,将打印后的纸张放入信封时,尽可能大地打开信封的开口部以使其不接触纸张而将纸张放入,和在后处理装置中制成信封的机构,如特开6-82462。

然而,这其中,存在这样的缺点:

当放入信封中时,如果是没有韧性的纸张,可能被卡在信封的入口处或者折角,另外,当在后处理装置中制成信封时,现有的信封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纸张后处理装置,及采用该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没有韧性的纸张装入信封时,可能被卡在信封的入口处或者折角,且当在后处理装置中制成信封时,现有的信封不能使用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传输纸张并送入信封中纸张传输部,在所述纸张传输部的两侧部各设置一块所述的限位板,所述纸张的两侧边与所述限位板接触;设置在所述纸张传输部的一侧牵引部,所述牵引部用于牵引所述纸张以获取翘曲纸张;以及驱动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板在所述纸张传输部上沿着垂直于所述纸张传输方向的方向移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牵引部的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输送待转印原稿的原稿供给装置;用于扫描所述原稿以获取光学模拟图像信号的原稿读取装置,用于将所述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转换至感光部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用于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后输出的转印装置,对输出后的纸张进行处理以装入信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所述纸张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传输纸张并送入信封中纸张传输部,在所述纸张传输部的两侧部各设置一块所述的限位板,所述纸张的两侧边与所述限位板接触;设置在所述纸张传输部的一侧牵引部,所述牵引部用于牵引所述纸张以获取翘曲纸张;以及驱动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板在所述纸张传输部上沿着垂直于所述纸张传输方向的方向移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牵引部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纸张装入信封前,赋予纸张韧性,使得纸张能够较为容易的装入开口后的信封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纸张后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纸张后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纸张后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各图中同一地方以同一符号标注。“上方”和“下方”是指附图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正常放置于地面时候的上和下方向。而“左侧”、“右侧”是面向各图时的左侧和右侧。

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是作为复合机的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s)、打印机或复印机等设备。以下的说明中以mfp为例来进行说明。

mfp100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各部件的本体11,在本体11的上部设置有输送原稿的原稿供给装置12和操作面板13。

在原稿供给装置12的下部设置有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装置16,原稿读取装置16通过光打印头的曝光来获取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

在本体11内还安装有图像形成单元17和容纳各种尺寸纸张的多个供纸盒18构成的供纸装置。

图像形成单元17包括提供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各种颜色的色调剂盒28(28y、28m、28c、28k),和根据原稿读取装置16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生成图像的感光部20y、20m、20c、20k,以及将感光部20y、20m、20c、20k上的图像一次转印至转印带21的转印部。在感光部20y、20m、20c、20k处安装有清理感光鼓上残留色调剂的清洁单元。每个感光部设置有一个感光鼓,清洁单元一般包括设置在感光鼓轴向上的刮粉刀和清洁刀,刮粉刀和清洁刀可以在感光鼓转动时,对感光鼓表面残留的色调剂进行清理。

进一步,在定影装置39的下游还可以设置双面传送路径42。双面传送路径42使纸张s反转后向二次转印辊35方向引导,以对纸张s进行双面印刷。

转印带21架设在驱动辊32以及从动辊33、34上,驱动辊32与二次转印辊35相对配置。纸张s通过驱动辊32与二次转印辊35之间时,二次转印辊35施加转印电压将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纸张s上。在转印带21的从动辊34附近设置有清理转印带21上色调剂的清洁器36。

在供纸装置到二次转印辊35之间,设有取出供纸盒18内的纸张s的分离辊37和传送辊38,在二次转印辊35的下游设置有对纸张s上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39。在定影装置39的下游设置有将纸张s向排纸部41排出的传送辊40。

在排纸部41的下游还针对于输出的纸张s设置有纸张后处理装置,纸张后处理装置可以对输出的纸张s进行装订、分类、装入信封等操作,以下主要针对于纸张装入信封的处理方式设置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

如图2至图4所示,提供的一种通过控制纸张s的翘曲角度,增加纸张s韧性以便于装入信封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包括纸张传输部30、限位板31、牵引部32以及驱动部34,纸张传输部30用于传输经过排纸部41排出的纸张s并送入信封中。

在纸张传输部30的两侧部均设置一块限位板31,纸张的两侧边与限位板31接触,即为通过两块限位板31将纸张s夹在中间,并且通过限位板31的相对运动来调节纸张s的翘曲度;为了更容易调节纸张s的翘曲度,设置用于牵拉纸张s侧部的牵引部32,在牵引部32将纸张s侧部稍微提起一小段距离时,限位板31能够更容易将纸张s进行弯曲,相当于牵引部32作为纸张翘曲度调节的初始启动条件,限位板31可以垂直于纸张传输部30,也可以朝向纸张传输部30中心部位倾斜。

本实施例中,限位板31与纸张传输部30之间光滑接触,在限位板31靠近纸张传输部30的一端的内侧表面(两块限位板31相对的一面)可以通过设置长条状的凹槽来限位纸张s的两侧边缘。

或者在限位板31与纸张传输部30接触的部位设置一延伸部36,延伸部36为从限位板31的端部向内侧延伸的薄片状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纸张的侧边能够限位在延伸部36与限位板31的连接部位。

其中,限位板31和牵引部32的动作均有驱动部34来实现,驱动部34可以是采用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常规驱动方式,例如直线电机驱动等(在图1中未示出)。

如图3所示,牵引部32为一根l形状的用于提起纸张一端的牵引丝33,牵引部32的作用主要在于避免纸张平铺在纸张传输部30上时,直接通过限位板31挤压会导致纸张不规则变形,因此,通过牵引部32稍微提起纸张,作为限位板31移动的初始条件,一旦纸张向上稍微有一点弯曲状态,在限位板31的挤压作用下,更容易形成目标的翘曲状态。

通过调节两块限位板31的相对距离可以实现纸张不同翘曲度的调节。

如图4所示,牵引部32还可以在一根牵引杆35的两端均设置牵引丝33,对纸张在传输方向上的两端稍微提起,其目的与采用一根牵引丝33相同,但是效果更好。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纸张装入信封前,赋予纸张韧性,控制纸张的翘曲度,从而使纸张更容易装入开口后的信封。

在本实施例中,纸张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折叠在一起的。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