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配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5121发布日期:2020-04-28 20:0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配线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光纤配线箱。



背景技术:

光纤配线箱适用于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配线箱内的适配器,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线功能。适用于光缆和配线尾纤的保护性连接,也适用于光纤接入网中的光纤终端点采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光纤配线箱中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固定有多个接头,接头用于与光纤线插接,由于光纤线线路很长,光纤线插接在接头上后有一部分处于配线箱中,一部分从配线箱中伸出,为了防止处于配线箱中的光纤线缠结混乱,一般都会使用绳子将多根光纤线共同捆紧,有时候为了防止绳子自己松散,操作人员会将绳子绑成死结,更换光纤线时,操作人员解开绳子的难度增大,延长操作时间,且解开后的绳子容易被乱丢乱放,造成污染,且绳子丢弃后需要使用新绳子导致增加成本,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纤配线箱,通过设置理线结构,控制固定轮与运动轮相互靠近,从而将光纤线卡紧在卡线合槽中,需要更换光纤线,控制固定轮与运动轮分离,使得第一固线板、第二固线板分离,实现将光纤线从卡线合槽中取出,减小操作难度,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光纤配线箱,包括用于安放光纤线的箱体,所述箱体中设有插线板,所述插线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光纤线插接的插口,所述箱体中还设有理线结构,所述理线结构包括底板、固定轮、运动轮、传动绳、第一固线板、第二固线板以及手持转动件,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固定轮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固定轮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手持转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轮上以带动所述固定轮转动,所述运动轮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运动轮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传动绳一端与所述固定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绳依次缠绕在所述固定轮、运动轮上后且所述传动绳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线板、第二固线板上开设有卡线半槽,所述第一固线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线板与所述运动轮传动连接,当所述第一固线板、第二固线板贴合时,两个所述卡线半槽形成卡线合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光纤线对应插接在插口中之后,将多根光纤线先安放在第一固线板上的卡线半槽中,操作人员通过手持转动件转动固定轮,固定轮转动时将传动绳卷绕在固定轮上,固定轮与运动轮之间传动绳的长度逐渐缩短,从而带动运动轮在底板上滑动逐渐靠近固定轮,使得第二固线板靠近第一固线板,从而使得两个卡线半槽组合成卡线合槽,将多根光纤线整齐卡紧在卡线合槽中,避免光纤线晃动产生缠结,需要更换光纤线时,操作人员通过手持转动件带动固定轮反转,同时推动运动轮在底板上滑动,从而将第一固线板、第二固线板分离,将对应需要更换的光纤线取出,综上,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通过控制手持转动件以及运动轮实现光纤线的固定以及取出,减小操作难度,另外,整个理线结构可在箱体中重复使用,减少成本,且避免绳子丢弃后产生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线板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上且沿所述第一固定轴的轴向转动,所述运动轮上设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上设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线板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且沿所述第二固定轴的轴向转动,所述第一固定轴的轴线与第二固定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线板、第二固线板的两相对侧面均设有多个卡线半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板可绕第一固定轴转动,第二固定板可绕第二固定轴转动,使得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上一侧面上的卡线半槽损坏后可使用另外一侧面的卡线半槽,提高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开设有滑槽,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轴以及传动方块,所述运动轮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方块上,所述传动方块滑行于所述滑槽中,所述第二固定轴与所述传动方块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运动轮的转动运动转换成传动方块的直线滑行运动,第二固定轴与传动方块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固线板在运动轮的带动下做靠近或远离固定轮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轴远离所述传动方块的一端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导滑结构,所述导滑结构包括导轨以及滑块,所述滑块滑行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固定轴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轴在传动方块带动下运动,同时滑块在导轨上运动,引导第二固定轴顺畅稳定运动,减少第二固定轴的晃动以及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线板一侧面的所述卡线半槽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固线板另一侧面上所述卡线半槽的直径,所述第一固线板、第二固线板结构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卡线合槽具有两种不同的直径,用于卡紧两种不同直径的光纤线,提高理线结构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轴远离所述传动方块的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轴适配的卡紧孔,所述卡紧孔与所述第二固定轴卡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卡紧于第二固定轴的端部,防止第二固定板从第二固定轴上脱出,提高第二固线板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转动件包括一体连接的扳动段以及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固定轮同轴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扳动段施力,从而通过连接段带动固定轮转动,方便操作人员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理线结构,将多根光纤线先安放在第一固线板上的卡线半槽中,操作人员通过手持转动件转动固定轮,通过传动绳带动运动轮在底板上滑动逐渐靠近固定轮,使得第二固线板靠近第一固线板,从而使得两个卡线半槽组合成卡线合槽,将多根光纤线整齐卡紧在卡线合槽中,避免光纤线晃动产生缠结,需要更换光纤线时,操作人员通过手持转动件带动固定轮反转,同时推动运动轮在底板上滑动,从而将第一固线板、第二固线板分离,将对应需要更换的光纤线取出,综上,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通过控制手持转动件以及运动轮实现光纤线的固定以及取出,减小操作难度,另外,整个理线结构可在箱体中重复使用,减少成本,且避免绳子丢弃后产生污染;

(2)通过设置导滑结构,第二固定轴在传动方块带动下运动,同时滑块在导轨上运动,引导第二固定轴顺畅稳定运动,减少第二固定轴的晃动以及摆动。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配线箱展示光纤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示理线结构与箱体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理线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示运动轮与传动结构连接关系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展示固定轮与手持转动件连接关系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01、理线结构;2、插线板;21、安装架;22、插头;3、底板;4、固定轮;5、运动轮;6、传动绳;7、第一固线板;8、第二固线板;9、卡线半槽;10、手持转动件;101、扳动段;102、连接段;11、穿线口;12、第一固定轴;13、第二固定轴;14、传动结构;141、转动轴;142、传动方块;15、导轨;16、滑块;17、限位块;18、滑道;1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2所示,一种光纤配线箱,包括用于安放光纤线的箱体1,箱体1中设有插线板2,插线板2包括固定在箱体1中的安装架21以及多个固定在安装架21上的插头22,每个插头22对应开设有与光纤线插接的插口,光纤线一端插接在插口中,另一端从箱体1伸出,使得光纤线部分处于箱体1中。

结合图2和图3,为了使得箱体1中的光纤线整齐摆放,箱体1中还设有理线结构01,理线结构01包括底板3、固定轮4、运动轮5、传动绳6、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以及手持转动件10。底板3垂直固定于箱体1上,固定轮4、运动轮5、传动绳6、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以及手持转动件10处于底板3的同一侧,固定轮4的转轴固定于底板3上且固定轮4可绕自身转轴转动,手持转动件10固定于固定轮4以带动固定轮4转动,运动轮5滑动连接于底板3上且运动轮5绕自身轴向转动,传动绳6一端与固定轮4固定连接,传动绳6依次缠绕在固定轮4、运动轮5上后且传动绳6另一端与底板3固定连接,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上开设有卡线半槽9,第一固线板7与底板3固定连接,第二固线板8与运动轮5传动连接。

结合图3和图5,手持转动件10包括一体连接的扳动段101以及连接段102,且手持转动件10呈“l”字形,连接段102与固定轮4同轴固定连接。底板3上开设有穿线口11,将光纤线穿过穿线口11,使得光纤线处于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扳动段101带动固定轮4转动,使得传动绳6逐渐缠绕在固定轮4上,传动绳6逐渐拉动运动轮5滑动靠近固定轮4,使得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靠近,当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贴合时,两个卡线半槽9形成卡线合槽,卡线合槽的直径与光纤线的直径适配,使得光纤线稳定卡紧于理线结构01上。

如图3所示,具体的,底板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轴12,第一固线板7转动套设于第一固定轴12上且沿第一固定轴12的轴向转动,运动轮5上设有传动结构14,传动结构14上设有第二固定轴13,第二固线板8转动套设于第二固定轴13上且沿第二固定轴13的轴向转动,第一固定轴12的轴线与第二固定轴13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结构一致,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的两相对侧面均设有多个卡线半槽9,第二固线板8一侧面的卡线半槽9直径小于第二固线板8另一侧面上卡线半槽9的直径,操作人员可根据光纤线的直径翻转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从而增大卡线合槽的直径,使得光纤线完全处于卡线合槽中。

结合图3和图4,底板3上设有滑道18,滑道18开设有滑槽19,传动结构14包括转动轴141以及传动方块142,运动轮5通过转动轴141转动连接在传动方块142上,传动方块142滑行于滑槽19中,第二固定轴13与传动方块142固定连接,当传动绳6带动运动轮5靠近固定轮4时,运动轮5在传动绳6的带动下转动,减小轮面与传动绳6之间的摩擦力,通过传动方块142带动第二固定轴13上的第二固线板8靠近第一固线板7,直至第一固线板7、第二固线板8贴合。

如图3所示,优化的,第二固定轴13远离传动方块142的一端与底板3之间设有导滑结构,导滑结构包括导轨15以及滑块16,导轨15与滑道18平行设置,滑块16滑行于导轨15上,滑块16与第二固定轴13固定连接,当第二固定轴13运动时,滑块16同时在导轨15上滑动,提高第二固定轴13的运动稳定性。

如图3所示,优化的,第二固定轴13远离传动方块142的端部设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呈圆柱状,限位块17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轴13适配的卡紧孔,卡紧孔与第二固定轴13卡紧,限位块17的设置阻挡第二固线板8从第二固定轴13中脱出,提高第二固定轴13与第二固线板8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