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690发布日期:2020-05-26 17:10阅读:1296来源:国知局
放大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大镜。



背景技术:

放大镜是用于观察细小物体的装置,目前的放大镜一般包括手柄和安装在手柄前端的镜片,但是目前的放大镜在使用时,用户需要手持手柄,这样一来,放大镜会占用用户的手,从而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大镜,其内部的罩壳相对手柄转动后,能够实现对手柄和镜架的支撑,即放大镜能够放在台面上,且其内部的镜架相对手柄转动后,能够调整放大镜镜片的角度,这样一来,放大镜只需要摆在台面上即可使用,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方便,且其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后,能够起到对物体的照明作用,方便用户对物体的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包括手柄、可转动地连接在手柄前端的镜架和可转动地连接在手柄尾端的罩壳,镜架与手柄之间设置有在镜架相对手柄转动后用于锁紧镜架的第一锁紧结构,罩壳与手柄之间设置有在罩壳相对手柄转动后用于锁紧罩壳的第二锁紧结构,镜架中嵌装有放大镜镜片,镜架中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头部伸出于镜架外,电路板上的开关的拨杆伸出于镜架外,手柄中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中安装有电池,电路板与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其中,镜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上架体固定在下架体上,放大镜镜片嵌装在上架体与下架体之间,下架体的内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安装腔,电路板固定在安装腔中,安装腔的开口处配合卡接有盖体,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头部伸出于盖体外,电路板上的开关的拨杆伸出于下架体外;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电路板能够可靠地安装在镜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其中,手柄包括底座和上盖,电池仓设置在底座上,上盖的尾端与底座的尾端转动连接,上盖的前端通过螺钉与底座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上盖能够可靠地安装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其中,罩壳朝向手柄的一端与底座的尾端转动连接,罩壳远离手柄的一端与底座配合卡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罩壳能够可靠地与手柄安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其中,下架体朝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环体,第一环体与底座通过穿设在第一环体与底座中的转轴转动连接,第一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朝向第一环体一端的底座中的滑道,滑道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朝向第一环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齿,第一环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第一环体周向方向分布的齿槽,滑块与滑道的内底部之间嵌装有用于顶推滑块以使滑块上的凸齿与其中一个齿槽嵌合的弹簧;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镜架相对手柄转动后,能够方便地实现对镜架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其中,底座的尾端设置有第二环体,罩壳与底座通过穿设在底座和第二环体中的转轴转动连接,第二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罩壳上的卡筋,第二环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第二环体的周向方向分布的卡槽,卡筋与其中一道卡槽卡合;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罩壳相对手柄向外转动后,能够方便地实现对罩壳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其中,罩壳远离底座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对卡钩,底座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其中一个卡钩配合卡接的卡孔,卡钩与卡孔配合卡接后,罩壳套设在底座的外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罩壳盖合到手柄上后,能够实现对罩壳的卡紧。

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罩壳相对手柄转动后,能够实现对手柄和镜架的支撑,即放大镜能够放在台面上,且其内部的镜架相对手柄转动后,能够调整放大镜镜片的角度,这样一来,放大镜只需要摆在台面上即可使用,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方便,且其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后,能够起到对物体的照明作用,方便用户对物体的观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镜架和罩壳相对手柄转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镜架和罩壳相对手柄转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镜架和罩壳相对手柄转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镜架和罩壳相对手柄转动后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罩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下架体与底座连接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包括手柄1、可转动地连接在手柄1前端的镜架2和可转动地连接在手柄1尾端的罩壳3,镜架2与手柄1之间设置有在镜架2相对手柄1转动后用于锁紧镜架2的第一锁紧结构,罩壳3与手柄1之间设置有在罩壳3相对手柄1转动后用于锁紧罩壳3的第二锁紧结构,镜架2中嵌装有放大镜镜片4,镜架2中安装有电路板5,电路板5上的发光二极管51的头部伸出于镜架2外,电路板5上的开关52的拨杆伸出于镜架2外,手柄1中设置有电池仓11,电池仓11中安装有电池6,电路板5与电池6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罩壳相对手柄转动后,能够实现对手柄和镜架的支撑,即放大镜能够放在台面上,且其内部的镜架相对手柄转动后,能够调整放大镜镜片的角度,这样一来,放大镜只需要摆在台面上即可使用,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方便,且其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后,能够起到对物体的照明作用,方便用户对物体的观察。

镜架2包括上架体21和下架体22,上架体21固定在下架体22上,放大镜镜片4嵌装在上架体21与下架体22之间,下架体22的内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安装腔221,电路板5固定在安装腔221中,安装腔221的开口处配合卡接有盖体23,电路板5上的发光二极管51的头部伸出于盖体23外,电路板5上的开关52的拨杆伸出于下架体22外;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电路板能够可靠地安装在镜架上。

手柄1包括底座12和上盖13,电池仓11设置在底座12上,上盖13的尾端与底座12的尾端转动连接,上盖13的前端通过螺钉14与底座12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上盖能够可靠地安装在底座上。

罩壳3朝向手柄1的一端与底座12的尾端转动连接,罩壳3远离手柄1的一端与底座12配合卡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罩壳能够可靠地与手柄安装在一起。

下架体22朝向底座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环体222,第一环体222与底座12通过穿设在第一环体222与底座12中的转轴转动连接,第一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朝向第一环体222一端的底座12中的滑道121,滑道121中滑动连接有滑块122,滑块122朝向第一环体222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齿123,第一环体22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第一环体222周向方向分布的齿槽223,滑块122与滑道121的内底部之间嵌装有用于顶推滑块122以使滑块122上的凸齿123与其中一个齿槽223嵌合的弹簧124;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镜架相对手柄转动后,能够方便地实现对镜架的锁紧。

底座12的尾端设置有第二环体125,罩壳3与底座12通过穿设在底座12和第二环体125中的转轴转动连接,第二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罩壳3上的卡筋31,第二环体125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第二环体125的周向方向分布的卡槽126,卡筋31与其中一道卡槽126卡合;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罩壳相对手柄向外转动后,能够方便地实现对罩壳的锁紧。

罩壳3远离底座12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对卡钩32,底座12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其中一个卡钩32配合卡接的卡孔127,卡钩32与卡孔127配合卡接后,罩壳3套设在底座12的外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罩壳盖合到手柄上后,能够实现对罩壳的卡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