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1800发布日期:2020-07-04 01:0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



背景技术:

光纤槽道,就是专门为布放软光纤而准备的塑料、铁质(涂漆)的走线槽,又称光纤走线槽道,而现在光纤槽道的安装方法为根据走线架的型材形式选择光纤槽道支撑架角铁与走线架边梁的连接方式,铝合金走线架槽内配腰型螺母,多孔u型钢则直接用螺栓螺母固定在走线架的边梁上,根据槽道的型号尺寸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支撑件。

根据施工图,先确定设备上方光纤走线槽道的安装位置(须综合考虑出线口和机柜的相对位置),并由此确定支撑件的安装位置,进而确定丝杠的长度并切割丝杠,间距为每1.2-1.5米安装一个支撑件,走线架连接件固定在走线架上,用丝杠连接字形支撑件,可通过调节螺母调节支撑件高度,光纤槽道放置在支撑件上。最后光纤槽道全部安装完毕,位置调试好后,用t形螺丝和旋钮螺母紧固槽道和支撑件,旋钮螺母。

整道工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型号的选择、配合关系等等,不便于安装,因此需要一个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光纤槽道连接繁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包括,主体,包括光纤槽道;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通槽为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一面凹陷形成;卡合装置,包括移动单元和弹出单元,所述卡合装置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弹出单元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上;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单元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相邻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通槽适于所述移动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出单元还包括容置空间、旋转件和定杆件,所述容置空间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上,所述容置空间自所述移动单元表面凹陷形成,所述定杆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旋转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杆件上,绕所述定杆件旋转,所述旋转件适于所述容置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出单元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通槽还包括卡槽,所述卡槽适于所述旋转件,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二通槽的横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移动单元上,自所述移动单元一端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单元,另一端与第一通槽内侧的底部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插接单元,所述稳定装置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自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一面凹陷形成,所述稳定装置的一端适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移动件的横截面,所述插接单元一端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二移动件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一移动件横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稳定装置,还包括紧固单元和第一紧固槽,所述第一紧固槽自所述稳定装置一面凹陷形成,所述紧固单元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槽,所述第二紧固槽自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一面凹陷形成,所述紧固单元穿过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紧固单元与所述第二凹槽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和所述第二通槽设置有2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所述卡合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和所述稳定装置设置有3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其各个零件的组合将原来繁琐的连接方式改为简单的连接方式,让每个人都能直接组装光纤槽道。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设置有多组装置,保证了此光纤槽道连接时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中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第一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中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卡合装置由第一固定装置移动至第二固定装置的运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卡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第二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的稳定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如图1~5,本实施例中,安装人员在准备安装时,在主体即光纤槽道上取出卡合装置300,将卡合装置300从第一固定装置200伸出到第二固定装置400完成卡合固定。

具体的,主体100,包括光纤槽道101;

第一固定装置200,包括第一固定单元201和第一通槽202,第一固定装置200设置在主体100上,第一通槽202为第一固定单元201一面凹陷形成;

卡合装置300,包括移动单元301和弹出单元302,卡合装置300活动设置在第一通槽202内,弹出单元302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上;

第二固定装置400,包括第二固定单元401和第二通槽402,第二固定装置400设置在相邻主体100上,第二通槽402适于移动单元301。

较佳的,主体100为光纤槽道101,第一固定装置200为固定在主体100上的容置盒,容置盒的外部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第一通槽202为容置盒开的孔,第一通槽202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长方体等多变形体。

卡合装置300为适于第一通槽202外形,可在第一通槽202里面移动的伸出装置,卡合装置300的作用是当卡合装置300伸出第一通槽202后可以卡合在某一位置,保证光纤凹槽连接稳定,卡合装置300包括移动单元301即移动的本体,其外形适于第一通槽202,弹出装置为包括弹性片、弹簧、弹性按钮等装置,其目的是为了在第一凹槽301b时不会卡主,而在其他位置时卡主不回缩。

第二固定装置400为固定在相邻主体100上的另一个容置盒,该容置盒形状和第一固定装置200的容置盒外形相同,这样便于二者的贴合,第二通槽402为对应第一通槽202的孔,卡合装置300可以在伸出第二固定装置400后,展开弹出单元302,卡在第二固定装置400的一面上,达到拼接的效果。

实际操作中,只需将卡合装置300从第一固定装置200内部取出,卡合装置300中的移动单元301移动至第二固定装置400,到达一定程度时,弹出单元302弹出,卡合在第二固定装置400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如图1~5,主体100,包括光纤槽道101;

第一固定装置200,包括第一固定单元201和第一通槽202,第一固定装置200设置在主体100上,第一通槽202为第一固定单元201一面凹陷形成;

卡合装置300,包括移动单元301和弹出单元302,卡合装置300活动设置在第一通槽202内,弹出单元302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上;

第二固定装置400,包括第二固定单元401和第二通槽402,第二固定装置400设置在相邻主体100上,第二通槽402适于移动单元301。

具体的,弹出单元302还包括容置空间302a、旋转件302b和定杆件302c,容置空间302a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上,容置空间302a自移动单元301表面凹陷形成,定杆件302c设置在容置空间302a内,旋转件302b活动设置在定杆件302c上,绕定杆件302c旋转,旋转件302b适于容置空间302a。

弹出单元30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02d,第一弹性件302d一端与容置空间302a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件302b连接。

第二通槽402还包括卡槽402a,卡槽402a适于旋转件302b,卡槽402a的横截面大于第二通槽402的横截面。

移动单元30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01a和第一凹槽301b,第一凹槽301b设置于移动单元301上,自移动单元301一端凹陷形成,第二弹性件301a一端固定连接移动单元301,另一端与第一通槽202内侧的底部接触。

较佳的,主体100为光纤槽道101,第一固定装置200为固定在主体100上的容置盒,容置盒的外部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第一通槽202为容置盒开的孔,第一通槽202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长方体等多变形体。

卡合装置300为适于第一通槽200外形,可在第一通槽202里面移动的伸出装置,卡合装置300的作用是当卡合装置300伸出第一通槽202后可以卡合在某一位置,保证光纤凹槽连接稳定,卡合装置300包括移动单元301即移动的本体,其外形适于第一通槽202,弹出装置为包括弹性片、弹簧、弹性按钮等装置,其目的是为了在第一凹槽301b时不会卡主,而在其他位置时卡主不回缩。

第二固定装置400为固定在相邻主体100上的另一个容置盒,该容置盒形状和第一固定装置200的容置盒外形相同,这样便于二者的贴合,第二通槽402为对应第一通槽202的孔,卡合装置300可以在伸出第二固定装置400后,展开弹出单元302,卡在第二固定装置400的一面上,达到拼接的效果。

较佳的,容置空间302a为开设在弹出单元302的凹槽,目的是为了存放旋转件302b和定杆件302c,定杆件302c为放置在容置空间302a内的定杆,旋转件可以绕着定杆件302c旋转,旋转件302b底部还设有第一弹性件302d,第一弹性件302d可以为弹性片或弹簧等,第一弹性件302d一端与容置空间302a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件302b连接,压紧时,第一弹性件302d以固定端为支点,向旋转件302b施加一个相反方向的力,使旋转件302b可以绕着定杆件302c旋转一定的角度。

第二通槽402上还包括卡槽402a,卡槽402a是开设在第二固定装置400上的凹槽,凹槽是第二通槽402的放大,外形适于移动单元301的外形,但略大于移动单元301的横截面,小于旋转件302b张开的面积,使得移动单元301卡合后不会回缩。

移动单元30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01a和第一凹槽301b,第二弹性件301a是为了让移动单元301可以弹出,第一凹槽301b是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一面的凹槽,目的是为了提供放置第二弹性件301a空间,第二弹性件301a最佳选择弹簧。

实际使用中,只需使卡合装置300受到第二弹性件301a施加的力,当运动到第二固定装置400一定位置时,旋转件302b会受到第一弹性件302d自动绕着定杆件302c旋转,从而卡合在第二固定装置400上的卡槽402a里,第一弹性件302d和旋转件302b为操作提供了更便捷的方案,并且因为不能回缩,使得卡合装置300更加的稳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如图1~6,主体100,包括光纤槽道101;

第一固定装置200,包括第一固定单元201和第一通槽202,第一固定装置200设置在主体100上,第一通槽202为第一固定单元201一面凹陷形成;

卡合装置300,包括移动单元301和弹出单元302,卡合装置300活动设置在第一通槽202内,弹出单元302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上;

第二固定装置400,包括第二固定单元401和第二通槽402,第二固定装置400设置在相邻主体100上,第二通槽402适于移动单元301。

具体的,弹出单元302还包括容置空间302a、旋转件302b和定杆件302c,容置空间302a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上,容置空间302a自移动单元301表面凹陷形成,定杆件302c设置在容置空间302a内,旋转件302b活动设置在定杆件302c上,绕定杆件302c旋转,旋转件302b适于容置空间302a。

弹出单元30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02d,第一弹性件302d一端与容置空间302a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件302b连接。

第二通槽402还包括卡槽402a,卡槽402a适于旋转件302b,卡槽402a的横截面大于第二通槽402的横截面。

移动单元30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01a和第一凹槽301b,第一凹槽301b设置于移动单元301上,自移动单元301一端凹陷形成,第二弹性件301a一端固定连接移动单元301,另一端与第一通槽202内侧的底部接触。

还包括,稳定装置500,稳定装置500包括插接单元501,稳定装置500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200上;

第一固定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凹槽203,第二凹槽203自第一固定单元201一面凹陷形成,稳定装置500的一端适于第二凹槽203;

移动单元301还包括第一移动件301c和第二移动件301d,第一移动件301c和第二移动件301d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移动件301c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移动件301d的横截面,插接单元501一端的横截面大于第二移动件301d横截面,小于第一移动件301c横截面。

稳定装置500,还包括紧固单元502和第一紧固槽503,第一紧固槽503自稳定装置500一面凹陷形成,紧固单元502活动设置在第二凹槽203;

第一固定装置200还包括第二紧固槽204,第二紧固槽204自第一固定单元201一面凹陷形成,紧固单元502穿过第一凹槽301b与第二凹槽203活动连接。

紧固单元502与第二凹槽203螺纹连接。

较佳的,主体100为光纤槽道101,第一固定装置200为固定在主体100上的容置盒,容置盒的外部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第一通槽202为容置盒开的孔,第一通槽202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长方体等多变形体。

卡合装置300为适于第一通槽200外形,可在第一通槽202里面移动的伸出装置,卡合装置300的作用是当卡合装置300伸出第一通槽202后可以卡合在某一位置,保证光纤凹槽连接稳定,卡合装置300包括移动单元301即移动的本体,其外形适于第一通槽202,弹出装置为包括弹性片、弹簧、弹性按钮等装置,其目的是为了在第一凹槽301b时不会卡主,而在其他位置时卡主不回缩。

第二固定装置400为固定在相邻主体100上的另一个容置盒,该容置盒形状和第一固定装置200的容置盒外形相同,这样便于二者的贴合,第二通槽402为对应第一通槽202的孔,卡合装置300可以在伸出第二固定装置400后,展开弹出单元302,卡在第二固定装置400的一面上,达到拼接的效果。

较佳的,容置空间302a为开设在弹出单元302的凹槽,目的是为了存放旋转件302b和定杆件302c,定杆件302c为放置在容置空间302a内的定杆,旋转件可以绕着定杆件302c旋转,旋转件302b底部还设有第一弹性件302d,第一弹性件302d可以为弹性片或弹簧等,第一弹性件302d一端与容置空间302a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件302b连接,压紧时,第一弹性件302d以固定端为支点,向旋转件302b施加一个相反方向的力,使旋转件302b可以绕着定杆件302c旋转一定的角度。

第二通槽402上还包括卡槽402a,卡槽402a是开设在第二固定装置400上的凹槽,凹槽是第二通槽402的放大,外形适于移动单元301的外形,但略大于移动单元301的横截面,小于旋转件302b张开的面积,使得移动单元301卡合后不会回缩。

移动单元30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01a和第一凹槽301b,第二弹性件301a是为了让移动单元301可以弹出,第一凹槽301b是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一面的凹槽,目的是为了提供放置第二弹性件301a空间,第二弹性件301a最佳选择弹簧。

较佳的,整体还包括稳定装置500,稳定装置500为可以固定弹出单元302的装置,其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200的表面上,第一固定装置200还设有第二凹槽203,第二凹槽203为第一固定装置200表面凹陷形成,移动单元301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的形状相同,但是面积上第一移动件301c大于第二移动件301d,这样稳定装置500可以放置在第一移动件301c而卡主第二移动件301d。

稳定装置500还包括,紧固单元502和第一紧固槽503,紧固单元502是为了将稳定装置500紧固在第一固定装置200上,第一紧固槽503为通孔,使得紧固单元502可以通过,第一固定装置200上还设有第二紧固槽204,紧固单元502可以通过第一紧固槽503与第二凹槽203连接,最好是螺纹连接。

实际操作中,使用前,稳定装置500上的紧固单元502通过第一紧固槽503和第二凹槽203螺纹连接,使用时,只需拧开紧固单元502,卡合装置300会受到第二弹性件301a的力,将移动单元301顶出,当弹出单元302运动到卡槽402a时,第一弹性件302d对弹出单元302施加力,使得弹出单元302卡在卡槽402a上,在将紧固单元502插进凹槽内,拧紧紧固单元502即完成光纤槽道的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便于连接的光纤槽道,如图1~6,本实施例中,主体100,包括光纤槽道101;

第一固定装置200,包括第一固定单元201和第一通槽202,第一固定装置200设置在主体100上,第一通槽202为第一固定单元201一面凹陷形成;

卡合装置300,包括移动单元301和弹出单元302,卡合装置300活动设置在第一通槽202内,弹出单元302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上;

第二固定装置400,包括第二固定单元401和第二通槽402,第二固定装置400设置在相邻主体100上,第二通槽402适于移动单元301。

具体的,弹出单元302还包括容置空间302a、旋转件302b和定杆件302c,容置空间302a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上,容置空间302a自移动单元301表面凹陷形成,定杆件302c设置在容置空间302a内,旋转件302b活动设置在定杆件302c上,绕定杆件302c旋转,旋转件302b适于容置空间302a。

弹出单元30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02d,第一弹性件302d一端与容置空间302a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件302b连接。

第二通槽402还包括卡槽402a,卡槽402a适于旋转件302b,卡槽402a的横截面大于第二通槽402的横截面。

移动单元30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01a和第一凹槽301b,第一凹槽301b设置于移动单元301上,自移动单元301一端凹陷形成,第二弹性件301a一端固定连接移动单元301,另一端与第一通槽202内侧的底部接触。

还包括,稳定装置500,稳定装置500包括插接单元501,稳定装置500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200上;

第一固定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凹槽203,第二凹槽203自第一固定单元201一面凹陷形成,稳定装置500的一端适于第二凹槽203;

移动单元301还包括第一移动件301c和第二移动件301d,第一移动件301c和第二移动件301d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移动件301c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移动件301d的横截面,插接单元501一端的横截面大于第二移动件301d横截面,小于第一移动件301c横截面。

稳定装置500,还包括紧固单元502和第一紧固槽503,第一紧固槽503自稳定装置500一面凹陷形成,紧固单元502活动设置在第二凹槽203;

第一固定装置200还包括第二紧固槽204,第二紧固槽204自第一固定单元201一面凹陷形成,紧固单元502穿过第一凹槽301b与第二凹槽203活动连接。

紧固单元502与第二凹槽203螺纹连接。

第一固定单元201、第一通槽202、第二固定单元401和第二通槽402设置有2组。

第一固定装置200、卡合装置300、第二固定装置400和稳定装置500设置有3组。

较佳的,主体100为光纤槽道101,第一固定装置200为固定在主体100上的容置盒,容置盒的外部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第一通槽202为容置盒开的孔,第一通槽202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长方体等多变形体。

卡合装置300为适于第一通槽200外形,可在第一通槽202里面移动的伸出装置,卡合装置300的作用是当卡合装置300伸出第一通槽202后可以卡合在某一位置,保证光纤凹槽连接稳定,卡合装置300包括移动单元301即移动的本体,其外形适于第一通槽202,弹出装置为包括弹性片、弹簧、弹性按钮等装置,其目的是为了在第一凹槽301b时不会卡主,而在其他位置时卡主不回缩。

第二固定装置400为固定在相邻主体100上的另一个容置盒,该容置盒形状和第一固定装置200的容置盒外形相同,这样便于二者的贴合,第二通槽402为对应第一通槽202的孔,卡合装置300可以在伸出第二固定装置400后,展开弹出单元302,卡在第二固定装置400的一面上,达到拼接的效果。

较佳的,容置空间302a为开设在弹出单元302的凹槽,目的是为了存放旋转件302b和定杆件302c,定杆件302c为放置在容置空间302a内的定杆,旋转件可以绕着定杆件302c旋转,旋转件302b底部还设有第一弹性件302d,第一弹性件302d可以为弹性片或弹簧等,第一弹性件302d一端与容置空间302a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件302b连接,压紧时,第一弹性件302d以固定端为支点,向旋转件302b施加一个相反方向的力,使旋转件302b可以绕着定杆件302c旋转一定的角度。

第二通槽402上还包括卡槽402a,卡槽402a是开设在第二固定装置400上的凹槽,凹槽是第二通槽402的放大,外形适于移动单元301的外形,但略大于移动单元301的横截面,小于旋转件302b张开的面积,使得移动单元301卡合后不会回缩。

移动单元30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01a和第一凹槽301b,第二弹性件301a是为了让移动单元301可以弹出,第一凹槽301b是设置在移动单元301一面的凹槽,目的是为了提供放置第二弹性件301a空间,第二弹性件301a最佳选择弹簧。

较佳的,整体还包括稳定装置500,稳定装置500为可以固定弹出单元302的装置,其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200的表面上,第一固定装置200还设有第二凹槽203,第二凹槽203为第一固定装置200表面凹陷形成,移动单元301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的形状相同,但是面积上第一移动件301c大于第二移动件301d,这样稳定装置500可以放置在第一移动件301c而卡主第二移动件301d。

稳定装置500还包括,紧固单元502和第一紧固槽503,紧固单元502是为了将稳定装置500紧固在第一固定装置200上,第一紧固槽503为通孔,使得紧固单元502可以通过,第一固定装置200上还设有第二紧固槽204,紧固单元502可以通过第一紧固槽503与第二凹槽203连接,最好是螺纹连接。

较佳的,将第一固定单元201、第一通槽202、第二固定单元401和第二通槽402设置有2组是为了使得连接时,不易出现对错孔而导致零件损坏等现象。

第一固定装置200、卡合装置300、第二固定装置400和稳定装置500设置有3组,是为了在使用时,需要提供更加稳定的装置,否者安装后的光纤槽道容易折断。

实际操作中,提供多组装置,有利于装置本身整体的稳定性,保证光纤槽道在使用时的安全和耐久。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