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6971发布日期:2020-07-17 15:47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分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传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纤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纤箱中盖体和壳体通过纵向设置的铰接件铰接,使盖体相对壳体绕纵轴旋转,这种设计导致分纤箱装维过程不便且不能有效保护分纤箱内的光缆,具体表现为:若壳体和盖体采用锁固定时,一方面,装维工人在进行维护作业,每次都需要用钥匙打开锁,非常不便,另一方面,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出故障,不利于长期使用。若壳体和盖体采用扣合结构扣合而不使用锁固定时,当有大风时,容易吹开盖体,但是盖体不能自动关上,使安装在分纤箱内的线缆或者器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风雨侵蚀,影响分纤箱内线缆或者器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分纤箱中盖体和壳体通过纵向设置的铰接件铰接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纤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纤箱,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光分路器、熔纤盘、线缆固定组件和出缆口,还包括横向设置的铰接件,所述铰接件的一端与壳体的上端连接,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的上端连接,以使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壳体绕所述铰接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主盖板、从所述主盖板上下两侧向垂直方向延伸的盖体上侧板和盖体下侧板、从所述主盖板左右两侧向垂直方向延伸的盖体左侧板和盖体右侧板,所述盖体左侧板和所述盖体右侧板呈梯形,且梯形的上边边长小于梯形的下边边长。

可选地,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配合形成立方体形状。

可选地,所述分纤箱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形成的容置腔内,并与所述盖体的内侧和所述壳体的内侧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侧连接。

可选地,所述分纤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内侧的信息板,所述信息板上设有用于粘贴标签的粘扣带。

可选地,所述盖体的上端内侧设有转轴,所述信息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信息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装配在所述转轴上,使所述信息板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盖体的下端内侧设有卡扣件,所述信息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卡扣件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

可选地,所述粘扣带设置在所述信息板上与所述盖体相对应的一面。

可选地,所述出缆口设置在所述盖体下侧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纤箱,包括壳体、盖体和横向设置的铰接件。壳体和盖体铰接形成容置腔,该容置腔用于容置设置在壳体上的光分路器、熔纤盘和线缆固定组件,且可以容置安装在熔纤盘上的光缆,壳体上设有出缆口,光缆从出缆口伸出,与用户端连接。壳体和盖体通过横向设置的铰接件连接,铰接件的一端与壳体的上端连接,铰接件的另一端与盖体的上端连接,以使盖体相对壳体绕铰接件转动,使盖体可相对于壳体的上端转动,以实现从下而上打开分纤箱,方便进行安装和维护,即这种设计不需要利用锁将壳体和盖体扣合在一起,方便装维工人作业。由于盖体的上端与壳体的上端通过横向设置的铰接件连接,当有风吹开盖体时,由于重力作用,盖体不易被吹开,即使盖体被风吹开了,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保护了壳体上的光分路器、熔纤盘和线缆固定组件,避免盖体被吹开安装分纤箱内的线缆或者器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风雨侵蚀,影响分纤箱内线缆或者器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纤箱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壳体;11、容置腔;12、壳体下侧板;13、壳体右侧板;14、出缆口;20、盖体;21、盖体上侧板;22、盖体下侧板;23、盖体右侧板;24、卡扣件;30、铰接件;40、限位组件;41、第一连接段;42、第二连接段;50、信息板;5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壳体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上端”指的是壳体用于安装铰接件的一端,“下端”指的是壳体用于设有出缆口的一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纤箱,包括壳体10、盖体20和横向设置的铰接件30。

壳体10和盖体20铰接形成容置腔11,该容置腔11用于容置设置在壳体10上的光分路器(图中未示)、熔纤盘(图中未示)和线缆固定组件(图中未示),且可以容置安装在熔纤盘上的光缆,壳体10上设有出缆口14,光缆从出缆口14伸出,与用户端连接。

壳体10和盖体20通过横向设置的铰接件30连接,铰接件30的一端与壳体10的上端连接,铰接件30的另一端与盖体20的上端连接,以使盖体20相对壳体10绕铰接件30转动,使盖体20可相对于壳体10的上端转动,以实现从下而上打开分纤箱,方便进行安装和维护,即这种设计不需要利用锁将壳体10和盖体20扣合在一起,方便装维工人作业。由于盖体20的上端与壳体10的上端通过横向设置的铰接件30连接,当有风吹开盖体20时,由于重力作用,盖体20不易被吹开,即使盖体20被风吹开了,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保护了壳体10上的光分路器、熔纤盘和线缆固定组件,避免盖体20被吹开安装分纤箱内的线缆或者器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风雨侵蚀,影响分纤箱内线缆或者器件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体20包括主盖板、从主盖板上下两侧向垂直方向延伸的盖体上侧板21和盖体下侧板22、从主盖板左右两侧向垂直方向延伸的盖体左侧板和盖体右侧板23,盖体左侧板和盖体右侧板23呈梯形,且梯形的上边边长小于梯形的下边边长。其中,梯形的上边和下边是盖体左侧板中平行相对设置的两条边或者盖体右侧板23中平行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且梯形的上边指靠近盖体20的上端的边,梯形的下边是指远离盖体20的上端的边。可以理解地,盖体左侧板和盖体右侧板23呈梯形,且梯形的上边边长小于梯形的下边边长,以使得盖体20的重心靠近盖体下侧板22,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动闭合,可以理解地,当盖体20被风吹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这种设计可以确保盖体20更好地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0和盖体20配合形成立方体形状。本实施例中,盖体左侧板和盖体右侧板23呈梯形,且梯形的上边边长小于梯形的下边边长,相对地,壳体10包括主箱板、从主箱板上下两侧向垂直方向延伸的壳体上侧板和壳体下侧板12,从主箱板左右两侧向垂直方向延伸的壳体左侧板和壳体右侧板13,壳体左侧板和壳体右侧板13呈梯形,且梯形上边边长大于梯形的下边边长,其中,梯形的上边和下边是壳体左侧板中平行相对设置的两条边或者壳体右侧板13中平行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以使壳体10和盖体20配合形成立方体,即当盖体20盖合在壳体10上,盖体右侧板23和壳体右侧板13配合呈矩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分纤箱还包括限位组件40,限位组件40设于盖体20和壳体10形成的容置腔11内,并与盖体20的内侧和壳体10的内侧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组件40便于装维工人作业,当装维工人作业时,利用限位组件40以使盖体20打开并固定,从而装维工人可以开始作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限位组件40包括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42,第一连接段4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4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段41的另一端与盖体20的内侧连接,第二连接段42的另一端与壳体10的内侧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4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42的一端相互铰接,存在阻尼,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第一连接段41的另一端与盖体20的内侧连接,第二连接段42的另一端与壳体10的内侧连接,因此,可以利用阻尼使盖体20固定,以便装维工人作业。

如图1所示,分纤箱上设有两个限位组件40,其中,一个限位组件40的第一连接段4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4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段41的另一端与盖体20的盖体左侧板的内侧连接,第二连接段42的另一端与壳体10的壳体左侧板的内侧连接;相应地,另一个限位组件40的第一连接段4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4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段41的另一端与盖体20的盖体右侧板23的内侧连接,第二连接段42的另一端与壳体10的壳体右侧板13的内侧连接,采用两个限位组件40配合,以使限位过程受力更均衡,更有助于保障盖体20的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分纤箱还包括设置在盖体20内侧的信息板50,信息板50上设有用于粘贴标签的粘扣带(图中未示)。信息板50设置在盖体20内侧,且信息板50上设有用于粘贴标签的粘扣带,利用粘扣带可以将标签粘贴在信息板50上,该标签中写有光缆信息,以便更换粘贴或者维护时,装维工人查看光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体20的上端内侧设有转轴(图中未示),信息板50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示),信息板50通过第一通孔装配在转轴上,使信息板50与盖体20转动连接。信息板50通过第一通孔装配在转轴上,可以灵活转动信息板50,便于查看标签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体20的下端内侧设有卡扣件24,信息板50设有第二通孔52,卡扣件24与第二通孔52配合。信息板50上的第二通孔52与卡扣件24配合,可以将信息板50固定在盖体20上,方便装维工人作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粘扣带设置在信息板50上与盖体20相对应的一面。卡扣件24与第二通孔52配合,将信息板50固定在盖体20上,粘扣带设置在信息板50上与盖体20相对的一面,可以更好地保护标签中的信息,避免当风吹动信息板50时,标签上的信息受到腐蚀或者被雨淋湿等情况,当装维工人需要查看光缆信息,可以便捷地将信息板50从卡扣件24中解开,直接查看粘贴在信息板50与盖体20相对的一面的标签。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缆口14设置在壳体10的下端,以使光缆从出缆口14中伸出,即使尾纤没有整理好,也不影响将盖体20和壳体10盖合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