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09074发布日期:2020-09-23 01:3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光学纤维是由玻璃、石英或塑料等透明材料制成核芯,且其外面具有低折射率的透明皮料管。成品元件,单纤维直径通常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光纤传像元件(如光纤面板、倒像器、光锥等)是一种由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根直径为几微米的光学纤维排列成棒,经融压工艺成型,再经过光学加工制备而成。其数值孔径可以达到1.0,具备光学零厚度的特性。光纤传像元件作为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增强设备的重要元件,广泛应用于夜视仪器、医学成像器械、能量探测等高端设备和前沿领域中。

光纤传像元件成像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光透过率、对比度等相关光学性能参数。然而传统的光纤制备,如图2所示,均是采用芯棒1’、皮管2’、吸收丝4’及填充丝3’这四种组合而成的纤维结构(见图1);而多种材料最终在同一温度下融合成型,影响性能的因素很多,必将产生许多不可控缺陷,限制了光纤制品光学性能的提高,这也是一直以来,制约夜视光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上述皮料管2’均采用单一材料的透明玻璃管,结合纤维间插入吸收丝4’及填充丝3’,该吸收丝4’可实现杂散光5’的吸收,而该填充丝3’可降低孔隙比例。这种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结构更容易导致暗点、网格等缺陷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还原处理工艺,使皮料管外表层被还原,产生深色的吸收层,该吸收层具备杂散光吸收能力;从光学纤维元器件的结构上进行改进,由原芯料、皮料、吸收料三部分构成的纤维,改进为芯料、皮料两部分,实现对光纤结构的优化,并提高杂散光的吸收效果,从而提高光学纤维传像器件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吸收层和氧化层;

所述的本体层包含第一氧化物mo和m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氧化物mo为pbo;所述第一氧化物m2o3选自bi2o3、cd2o3、sn2o3、sb2o3和as2o3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吸收层中含有与所述的本体层中相同的m元素,且所述的m元素的至少一部分以单质形式存在于吸收层中;

所述氧化层与所述本体层的物质组成相同。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中,其中所述本体层、吸收层及氧化层三者的厚度之比为(2.4-2.6):(0.2-0.4):(0.15-0.2)。

优选的,前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中,其中所述本体层还包含第二氧化物,所述第二氧化物包含sio2、b2o3、al2o3、na2o、k2o、bao、cao和zro2;所述本体层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还原步骤:将原料皮料管在氢气环境中进行还原反应;所述的原料皮管包含第一氧化物mo/m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氧化物mo为pbo;所述第一氧化物m2o3选自bi2o3、cd2o3、sn2o3、sb2o3和as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原料皮管的外表面以及外表面下区域中的部分第一氧化物被还原为单质m,形成吸收层;

氧化步骤:在空气环境中,将步骤1)得到的皮料管

经3-4小时由常温升至500-600℃并保温2-3小时,

再经2-3小时升温至600-630℃并保温2-3小时,

再经1-2小时升温至tg到tg+50℃,保温2-3小时,

经2-3小时降温至500-600℃;

再经10-15小时降温至常温;

以使所述的吸收层的外表面以及外表面下区域中的部分单质m被氧化,从而形成氧化层。

优选的,前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制备方法中,其中在还原步骤之前还包括预处理步骤:

用支撑物支撑皮管内表面;

将皮管内部抽真空至真空度为5-20pa;以及

对所述皮管的两端口进行熔封。

优选的,前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制备方法中,其中在步骤2)之后还包括:将步骤2)得到的皮玻璃管冷却至常温,切除两端封口,拆除固定。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吸收层和氧化层;

所述的本体层包含第一氧化物mo和m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氧化物mo为pbo;所述第一氧化物m2o3选自bi2o3、cd2o3、sn2o3、sb2o3和as2o3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吸收层中含有与所述的本体层中相同的m元素,且所述的m元素的至少一部分以单质形式存在于吸收层中;

所述氧化层与所述本体层的物质组成相同。

优选的,前述的光学纤维中,其中所述本体层、吸收层及氧化层三者的厚度之比为(2.4-2.6):(0.2-0.4):(0.15-0.2)。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纤束,其包括多根上述的光学纤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纤传像元件,所述光纤传像元件包括多根上述的光学纤维。

优选的,前述的光纤传像元件中,其中所述光纤传像元件为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

优选的,前述的光纤传像元件中,其中所述光纤传像元件为光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夜视镜,其包括像增强器,所述像增强器包括上述的光纤传像元件。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窥镜,其包括上述的光纤传像元件。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光纤传像元件,所述的电子设备为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

本发明由皮料管经过还原工艺处理,使皮料管外层生成渐变的吸收层及氧化层,以避免各纤维之间由于插入单独的吸收丝而导致皮料与吸收丝两种不同材料之间产生融合的缺陷。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不仅能够简化光学纤维的整体结构,同时大幅降低了光学纤维制备过程中,由于多种材料熔接界面缺陷而造成的传光缺陷的产生,提高了每根光纤的相对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了光学纤维传像器件的光学性能。该光学纤维皮料管不仅自身对杂散光具备全角度的吸收能力,同时吸收性能较高。该光学纤维皮料管具备周向360°的全角度杂散光吸收能力,远高于现有高性能光纤制品(传输光信号的对比度小于1%)中单纤维外围吸收丝排列方式所能达到的38.5°的吸收角度;且其光吸收层更加均匀,避免原有吸收丝排列方式局部吸收杂散光,造成单纤维表面透过率不均匀的现象。此外,本发明的光学纤维可应用于夜视仪器、医学成像器械、能量探测等高端设备和前沿领域中。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制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学纤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卷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装固定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卷簧工装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杂散光吸收原理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的纤维棒吸收丝排列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的纤维棒吸收丝吸收角度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还原前后透过率的对比图;

图11为还原时长对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透过率的影响;

图12为最后一次保温时长对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透过率的影响;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还原前后透过率的对比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还原前后透过率的对比图;

图15a为本发明实施例1还原后的xps图之一;

图15b为本发明实施例1还原后的xps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以下材料或试剂,如非特别说明,均为市购。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包括本体层31,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的本体层31包含第一氧化物mo和m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氧化物mo为pbo;所述第一氧化物m2o3选自bi2o3、cd2o3、sn2o3、sb2o3和as2o3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pbo和bi2o3,这样优选后可使得氢还原效果更佳,玻璃表面产生深色、渐变的吸收层;所述的吸收层32中含有与所述的本体层31中相同的m元素,且所述的m元素的至少一部分以单质形式存在于吸收层32中,优选地,所述吸收层32以所述的吸收层32的质量计含有0.3-0.9%的单质,以使得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对杂散光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优选地,所述的吸收层32相应地含有pb和bi,这样优选后可使得光学纤维皮料管对杂散光更佳的吸收能力,同时吸收性能较高;所述氧化层33与所述本体层31的物质组成相同;优选地,所述的吸收层32相应地含有pbo和bi2o3,这样优选后可使得光学纤维皮料管能够起到更好的纤维间融合效果,同时有效消除玻璃管的内应力,有效防止炸裂。

具体实施时,所述本体层31、吸收层32及氧化层33三者的厚度之比为(2.4-2.6):(0.2-0.4):(0.15-0.2)。例如,所述本体层31厚度可以为0.24mm-0.26mm;所述吸收层的厚度可以为0.2mm-0.4mm;所述氧化层的厚度可以为0.15mm-0.2mm。优选地,所述吸收层的厚度为0.23mm-0.32mm;所述氧化层的厚度为0.2mm,这样优选后有利于提高对杂散光的吸收能力,并能够起到更好的纤维间融合效果。所述吸收层是渐变的,对杂散光具备360°全角度的吸收能力,也就是说杂散光从光学纤维皮料管的一周任何角度入射都能被光学纤维皮料管表面的吸收层吸收。所述皮料管的壁厚为2.8mm-3.2mm,内径为25mm±0.1mm,长度为400mm-420mm。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具有周向360°的吸收角度,远高于现有皮料管0°的吸收角度以及现有高性能光纤制品中单纤维外围吸收丝排列方式所能达到的38.5°的吸收角度;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的折射率为1.45-1.55。

具体实施时,所述吸收层32的厚度通过数字式测量投影仪测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选用适当倍率的投影透镜:根据被测光学纤维皮料管样品的尺寸,确定物镜倍数;

安置样品于载物台上:根据该被测光学纤维皮料管样品所要测量的表面,正对镜头方向,安放于载物台上;

打开电源开关:打开电源,然后打开轮廓投影底部透射光源;

调整焦距:转动焦距调整手轮,使投影幕上呈现清晰的影像(阴影部分即为吸收层);

检测与调整工件移动方向:通过x,y向平台调节钮调节,使该被测光学纤维皮料管样品的被测量部位(阴影部分)位于主屏幕的有效范围内;

尺寸测量:通过调节x,y向平台调节钮,将该被测量部位的一个边界与主屏上分划线对齐;将x,y向数显位置清零,然后通过调节x或y向平台调节钮,沿着该被测光学纤维皮料管样品的径向方向(垂直吸收层方向)移动样品,使该被测量部位的另一边界与主屏上分划线对齐,此时数显屏幕上,即可显示吸收层的厚度数值。

同理,所述本体层31及氧化层33的厚度也可通过上述的方法得到。

上述的“本体层”、“吸收层”及“氧化层”是为了方便描述通过上述厚度测量而人为划分的,层与层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面。

上述的“具有周向360°的吸收角度”指的是杂散光从光学纤维皮料管的一周任何角度入射都能被光学纤维皮料管表面的吸收层吸收。

具体实施时,所述本体层31还包含第二氧化物,所述第二氧化物包含sio2、b2o3、al2o3、na2o、k2o、bao、cao和zro2;所述本体层31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光学纤维皮料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还原步骤:将原料皮料管在氢气环境中进行还原反应;所述的原料皮管包含第一氧化物mo和m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氧化物mo为pbo;所述第一氧化物m2o3选自bi2o3、cd2o3、sn2o3、sb2o3和as2o3中的至少一种,以保证其在还原后,玻璃表面产生深色、渐变的吸收层;所述的原料皮管的外表面以及外表面下区域中的部分第一氧化物被还原为单质m,形成吸收层;

氧化步骤:在空气环境中,将步骤1)得到的皮料管

经3-4小时由常温升至500-600℃并保温2-3小时,

再经2-3小时升温至600-650℃并保温2-3小时,

再经1-2小时升温至tg至tg+20℃,保温2-3小时,

经2-3小时降温至500-600℃;

再经10-15小时降温至常温;

以使所述的吸收层的外表面以及外表面下区域中的部分单质m被氧化,从而形成氧化层。

具体实施时,在还原步骤之前还可以看包括预处理步骤:

用支撑物支撑皮管内表面;

将皮管内部抽真空至真空度为5-20pa;以及

对所述皮管的两端口进行熔封。

具体实施时,所述预处理步骤具体为:

将卷簧形工装放入原料皮管,使该皮管内壁被撑紧,并将该皮管两端用固定塞固定;将该皮管内部抽真空至真空度为5-20pa,之后在ts至ts+50℃下进行端口熔封。

具体实施时,在步骤2)之后还包括:将步骤2)得到的皮玻璃管冷却至常温,切除两端封口,拆除固定。

具体实施时,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的制备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在净化度千级以上的条件下(如净化车间),将原料皮管经纯净水超声清洗20-30分钟(去除内外表面附着的灰尘颗粒等污染物)后,用无水乙醇清洗1-2次,常温风干;将如图4所示的卷簧形工装10放入干净的皮料管的内部中间位置,并将该皮管向外撑开至紧贴内壁,起到支撑作用,两端各预留长度为管料外径的1-1.2倍,以便于端口封接,如图6所示的s1方向逆时针旋转至撑紧皮料管30的内壁,并将两端通过图5所示的固定塞20固定,防止松动,该固定塞20用于固定卷簧形工装10;

2)之后将该皮管放入熔封炉内,利用无油真空泵将其内部抽真空至真空度为5-20pa,在皮管软化温度ts至ts+50℃下进行端口熔封,经6-10小时退火程序降至常温后,得到真空皮料管;由于封接后,该真空皮料管内部隔绝氢气,不发生反应,故该真空皮料管内部为非还原环境,从而可避免在还原处理过程,内壁产生还原层;经8-9小时降温至常温后,取出;

3)将步骤2)得到的真空皮料管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至tg+50℃、15-30ml/min的氢气流量下进行还原10-15小时,使得该真空皮料管表面形成0.5-0.6mm(优选为0.5mm,既能保证管料制备后对光的有效吸收,又能降低由于吸收层厚度过大导致粘度改变,从而导致拉丝难度增加)均匀的还原层,经6-10小时降至常温;

4)将步骤3)得到的真空皮料管置于退火炉中,进行精密退火,使得其表层发生氧化,形成0.2-0.3mm的氧化层,并通过还原炉的排放口排除废气;所述精密退火的具体条件设置如下:经3-4小时,炉温由常温升至500-600℃,保温2-3小时,再经2-3小时升温至600-630℃,保温2-3小时,经1-2小时升温至tg到tg+50℃,保温2-3小时,经2-3小时降温至500-600℃,再经12-15小时降温至常温;通过形成0.2-0.3mm的氧化层,使得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基本恢复皮料间的匹配性能,能够起到更好的纤维间融合效果,避免由于还原工艺,使该光学纤维皮料管表面玻璃组分结构改变,造成拉直性能降低而出现更多缺陷,精密退火工艺,同时有效消除玻璃管的内应力,有效防止炸裂。

5)将步骤4)得到的真空皮料管冷却至常温后取出,利用金刚石切割片切除卷簧形工装长度以外的两端封口,取下固定塞20,如图6所示通过反向(s2方向)旋转卷簧形工装,使其与皮料管30’的内壁脱离,然后将该卷簧形工装取出,将该皮料管30’经过50-60℃的纯净水超声清洗20-30分钟(频率为40-50khz),无水乙醇清洗1-2次后自然风干,得到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如图7所示,光线入射到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的内部后,若有进入光学纤维皮料管内部的杂散光5,则会在射出皮料管外壁前,被该光学纤维皮料管的由内至外光吸收逐渐加强的吸收层40所吸收,而且由于其外表面全部覆盖吸收层40,任意角度的杂散光5均能够有效吸收;这样可高效避免由于串出的杂散光向相邻、相近纤维内部传播光线而造成干扰,以提高每根纤维的传光效率,从而提高纤维元件的整体光学性能;当有杂散光入射到现有的皮料管时,则光线会被皮料管全部透过,也就是说其对杂散光的吸收角度为0。而目前现有的光纤制品的吸收丝排列方式如图8所示,平均每根纤维82的外部有1.5-2.5根吸收丝81;单根吸收丝81相对于单根纤维82,其杂散光吸收角度只有15.4度(见图9),所以,每根纤维82的外围杂散光吸收角度最大只有38.5度。而实际生产中,为便于吸收丝插入单纤维缝隙,其实际对于单纤维的杂散光总吸收角度只有34度左右,远低于本发明对杂散光具有360度的吸收角度。因此,经由本发明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不仅自身对杂散光具备360°的全角度吸收能力,同时吸收性能较高。

具体实施时,其中步骤1)中,所述卷簧形工装10为钛合金材质的卷簧结构,其具有耐温不变色的特性,共3-4圈,每圈的厚度为0.3-0.4mm,其长度小于皮料管长度的两个管径以上;所述卷簧形工装10的最内侧设置有装卸装卡片11(见图4)。在进行真空熔封和高温表面处理时,该卷簧形工装10可起到良好的支撑固定管型的作用。

具体实施时,其中步骤1)中,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塞20包括圆柱型的第一塞体21及与所述第一塞体21连接为一体、圆台型的第二塞体22;所述第二塞体22的上底面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塞体21的底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塞体22的下底面的直径大于其上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塞体21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卷簧形工装10的装卸装卡片11相配合的缝隙,该装卸装卡片11与缝隙相配合可以实现皮料管两端的固定。

具体实施时,其中步骤4)中,所述精密退火的具体条件设置如下:经3小时,炉温由常温升至500℃,保温2小时,再经2小时升温至600℃,保温2小时,经1小时升温至玻璃化转变温度tg,保温2小时,经2小时降温至500℃,再经10小时降温至常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的本体层31包含第一氧化物mo和m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氧化物mo为pbo;所述第一氧化物m2o3选自bi2o3、cd2o3、sn2o3、sb2o3和as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吸收层32中含有与所述的本体层31中相同的m元素,且所述的m元素的至少一部分以单质形式存在于吸收层32中;所述氧化层33与所述本体层31的物质组成相同。所述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三者的厚度已在上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所述皮层由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2制成;所述芯层由芯玻璃棒1制成,所述芯玻璃棒1与光学纤维皮料管2之间插入有填充丝3,以实现杂散光5的吸收(见图3),芯玻璃棒1、光学纤维皮料管2及填充丝3通过现有技术组合为纤维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纤束,其包括多根上述的光学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纤传像器件,所述光纤传像元件包括多根上述的光学纤维。所述光纤传像器件可以为光纤面板、光纤倒像器或光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夜视镜,其可以包括像增强器,所述像增强器包括上述的光纤传像元件;所述光纤传像元件为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其可以包括上述的光纤传像元件;所述光纤传像元件为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可以包括上述的光纤传像元件;所述光纤传像器件为光纤面板、光纤倒像器或光锥;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千级净化车间内,将以原料皮管放入40khz超声波清洗机内,经60摄氏度纯净水,清洗20分钟后,取出皮管,再次放入无水乙醇槽内,经无水乙醇清洗1次后,直立自然风干;所述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pbo0.7%;bi2o31%。

将图4所示的卷簧形工装放入上述风干的皮管内,置于中间位置,保证两端各预留30mm的长度。将该卷簧形工装逆时针旋转,撑紧皮管内壁后,将图5所示的固定塞塞入该卷簧形工装内固定。再将皮料管放入熔封炉内,利用无油真空泵将皮管内部抽真空至真空度达到20pa后,在650℃下手工操作封口钳将两端进行封口,经8小时降至常温后,真空皮料管制备完成。

将制备好的真空皮料管,放入还原炉内,按照还原工艺,进行通氢还原处理,还原炉内,氢气以25ml/min的流量供给,在625℃下,还原时长为12小时,经8小时降至常温,使得该真空皮料管表面形成约0.5mm均匀的还原层。

再将该真空皮料管放入退火炉进行精密退火:经3小时,炉温由常温升至550度,保温2小时,再经2小时升温至600℃,保温2小时,经1小时升温至625℃,保温2小时,经2小时降温至500℃,再经10小时降温至常温,使得皮料管表层发生氧化,形成约0.2mm的氧化层,并通过还原炉的排放口排除废气;

将真空皮料管冷却至常温后取出,利用金刚石切割片切除卷簧形工装长度以外的两端封口,取下固定塞,通过反向旋转卷簧形工装,使其与真空皮料管的内壁脱离,然后将该卷簧形工装取出,将该真空皮料管经过纯净水超声清洗20分钟,无水乙醇清洗1次后自然风干,得到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经测试,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表面的吸收层厚度约为0.23mm,其透过率曲线如图11所示。从图11中可以看出,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10%。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2.57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3%的pb和0.45%的bi,其厚度约为0.23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0.2mm。

此外,还对本实施例氢还原后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样品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见图15a-图15b,从图15a-图15b中可以看出,pb2+4f7/2的结合能为138.5ev,pb2+4f7/2的结合能向较低结合峰转移,136.6ev的结合能对应的是pb0,这说明还原后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样品中存在被还原的pb0;bi3+4f7/2的结合能为160.6ev,bi3+4f7/2的结合能向较低的结合峰转移,而156.8ev的结合能对应的是bi0,这说明还原后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样品中存在被还原的bi0。也就是说,当氢还原时为12小时时,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样品表面的pb离子、bi离子均有被还原为单质。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82%;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63%。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夜视镜的像增强器中,也可以用于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氢还原时长为15小时,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32mm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其透过率测试曲线如图11所示,从图11中可以看出,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2.4%。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2.48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33%的pb和0.49%的bi,其厚度约为0.32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0.2mm。

通过图10可以看出,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氢还原前具备90%以上的透过率,氢还原后,透过率急剧下降至2.4%。这说明氢还原有助于含有0.7%的pbo和1%的bi2o3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透过率的降低。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76%;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在波长为40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57%。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夜视镜的像增强器中,也可以用于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氢还原时长为8小时,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16mm的皮料管,其透过率测试曲线如图11所示,从图11中可以看出,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17%。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2.64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33%的pb和0.47%的bi,其厚度约为0.16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0.2mm。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88%;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69%。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内窥镜中。

以上实施例1-3通过改变不同还原时长,制备出不同透过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图11中可以看出,随着还原时长的增加,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透过率也随之增加,当还原时长大于等于12小时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小于等于10%,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且当还原时长为15小时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最佳,约为2.4%。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纤维皮料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千级净化车间内,将原料皮管放入40khz超声波清洗机内,经60摄氏度纯净水,清洗20分钟后,取出皮管,再次放入无水乙醇槽内,经无水乙醇清洗1次后,直立自然风干;所述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pbo0.7%;bi2o31%。

将图4所示的卷簧形工装放入上述风干的皮管内,置于中间位置,保证两端各预留30mm的长度。将该卷簧形工装逆时针旋转,撑紧内壁后,将图5所示的固定塞塞入该卷簧形工装内固定。再将皮管放入熔封炉内,利用无油真空泵将皮管内部抽真空至真空度达到20pa后,在650℃下手工操作封口钳将两端进行封口,经退火程序8小时降至常温后,真空皮料管制备完成。

将制备好的真空皮料管,放入还原炉内,按照还原工艺,进行通氢还原处理。还原炉内,氢气以20ml/min的流量供给,在625℃温度下,还原时长为15小时,经8小时降至常温。使得该真空皮料管表面形成约0.5mm厚均匀的还原层。

再将该真空皮料管放入退火炉进行精密退火:经3小时,炉温由常温升至550度,保温2小时,再经2小时升温至600℃,保温2小时,经1小时升温至625℃,保温2小时,经2小时降温至500℃,再经10小时降温至常温,使得皮料管表层发生氧化,形成约0.2mm的氧化层,并通过还原炉的排放口排除废气;

将真空皮料管冷却至常温后取出,利用金刚石切割片切除卷簧形工装长度以外的两端封口,取下固定塞,通过反向旋转卷簧形工装,使其与真空皮料管的内壁脱离,然后将该卷簧形工装取出,将该真空皮料管经过纯净水超声清洗20分钟,无水乙醇清洗1次后自然风干,得到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经测试,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表面的吸收层厚度约为0.3mm,其透过率曲线如图12所示。从图12中可以看出,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2.8%。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2.5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33%的pb和0.53%的bi,其厚度约为0.3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0.2mm。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78%;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58%。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夜视镜的像增强器中,也可以用于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中。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精密退火中最后一次的保温时长为6小时(其余步骤及参数同实施例4),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14mm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其透过率曲线如图12所示,从图12中可以看出,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30%。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2.66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19%的pb和0.28%的bi,其厚度约为0.14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0.2mm。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91%;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在波长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71%。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内窥镜中。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区别在于,所述精密退火中最后一次的保温时长为4小时(其余步骤及参数同实施例4),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21mm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其透过率测试曲线如图12所示,从图12中可以看出,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12%。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2.59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29%的pb和0.39%的bi,其厚度约为0.21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pbo和1%的bi2o3,其厚度约为0.2mm。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84%;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64%。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内窥镜中。

以上实施例4-6通过在tg温度(625℃)下,改变最后一次保温时长,制备出不同透过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图12中可以看出,在625℃下保温时间越长,还原层表面的氧化越充分,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吸收层厚度越小,该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越高,即其对杂散光的吸收率越低;当最后一次保温时长为2小时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2.8%,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4%;b2o35%;al2o34%;na2o4.5%;k2o5.5%;bao6%;cao7.3%;zro22%;pbo0.8%;sn2o30.9%,其余步骤及参数同实施例2,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3mm的光学纤维皮料管,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时的透过率约为4%。本实施例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8%的pbo和0.9%的sn2o3,其厚度约为2.5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38%的pb和0.44%的sn,其厚度约为0.3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0.8%的pbo和0.9%的sn2o3,其厚度约为0.2mm。

通过图13可以看出,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氢还原前具备约92%的透过率,氢还原后,透过率急剧下降至约4%。这说明氢还原有助于含有0.8%的pbo和0.9%的sn2o3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透过率的降低。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79%;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59%。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夜视镜的像增强器中,也可以用于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中。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4%;b2o35%;al2o34%;na2o4.5%;k2o5.3%;bao6%;cao7.3%;zro22%;as2o31.0%;bi2o30.9%;其余步骤及参数同实施例2,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4mm的光学纤维皮料管,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7%。本实施例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1.0%的as2o3和0.9%的bi2o3,其厚度为2.4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46%的pb和0.44%的sn,其厚度约为0.4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1.0%的as2o3和0.9%的bi2o3,其厚度约为0.2mm。

通过图14可以看出,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本实施例所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氢还原前具备92%左右的透过率,氢还原后,透过率急剧下降至7%左右。这说明氢还原有助于含有1.0%as2o3和0.9%bi2o3的光学纤维皮料管的透过率的降低。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81%;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60%。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夜视镜的像增强器中,也可以用于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中。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as2o31.7%,其余步骤及参数同实施例1,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24mm的光学纤维皮料管,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3%。本实施例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1.7%的as2o3,其厚度约为2.58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83%的as,其厚度约为0.34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1.7%的as2o3,其厚度约为0.18mm。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78%;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锥,所述光锥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59%。所述光锥可以用于信号探测器。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sn2o30.7%;sb2o30.4%;bi2o30.6%,其余步骤及参数同实施例2,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28mm的光学纤维皮料管,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2.3%。本实施例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sn2o3、0.4%的sb2o3和0.6%的bi2o3,其厚度约为2.57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34%的sn、0.19%as和0.28%的bi,其厚度约为0.28mm;所述氧化层33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7%的sn2o3、0.4%的sb2o3和0.6%的bi2o3,其厚度约为0.15mm。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75%;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57%。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夜视镜的像增强器中,也可以用于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中。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sn2o30.4%;cd2o30.3%;sb2o30.4%;bi2o30.5%;as2o30.1%,其余步骤及参数同实施例2,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28mm的光学纤维皮料管,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2.2%。本实施例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4%的sn2o3、0.3%的cd2o3、0.4%的sb2o3、0.5%的bi2o3和0.1%的as2o3,其厚度约为2.55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19%的sn、0.15%cd、0.21%的sb、0.26%的bi和0.06%的as,其厚度约为0.27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0.4%的sn2o3、0.3%的cd2o3、0.4%的sb2o3、0.5%的bi2o3和0.1%的as2o3,其厚度约为0.18mm。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76%;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59%。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夜视镜的像增强器中,也可以用于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中。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sn2o30.4%;cd2o30.2%;sb2o30.4%;bi2o30.5%;as2o30.1%;pbo0.1%,其余步骤及参数同实施例2,最终制备出吸收层厚度约为0.28mm的光学纤维皮料管,所制备出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2.0%。本实施例所述光学纤维皮料管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本体层31以本体层的质量计包含0.4%的sn2o3、0.2%的cd2o3、0.4%的sb2o3、0.5%的bi2o3、0.1%的as2o3和0.1%的pbo,其厚度约为2.47mm;所述吸收层32以吸收层的质量计包含0.19%的sn、0.1%cd、0.21%的sb、0.26%的bi、0.06%的as和0.06%的pb,其厚度约为0.33mm;所述氧化层33以氧化层的质量计包含0.4%的sn2o3、0.2%的cd2o3、0.4%的sb2o3、0.5%的bi2o3、0.1%的as2o3和0.1%的pbo,其厚度约为0.2mm。

将上述的光学纤维皮料管、芯玻璃棒及填充丝通过现有技术拉制成单根光学纤维,所述光学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的皮层从内向外依次为本体层31、吸收层32和氧化层33;所述光学纤维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74%;将多根所述光学纤维通过现有技术(如排列成棒,融压成型,光学加工等)制成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在波长为430-900nm的漫射光照射下的透过率为56%。所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可以用于夜视镜的像增强器中,也可以用于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中。

上述光学纤维皮料管的透过率根据光学元件技术要求和检验要求的国际标准(iso10110)进行测量,测定波长在400-1100nm时的透过率。

上述光学纤维的透过率根据gb/t11447光学纤维面板测试方法测得,测定波长在430-900nm时的透过率。

上述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透过率根据gb/t11447光学纤维面板测试方法测得,测定波长在430-900nm时的透过率。

综上所述,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1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氢还原时长大于等于12小时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透过率约小于等于10%,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1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氢还原时长为8小时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透过率约小于等于17%,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内窥镜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

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4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最后一次保温时长小于等于2小时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透过率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约小于等于2.8%,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4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最后一次保温时长大于等于4小时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大于等于12%,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内窥镜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

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2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4%;b2o35%;al2o34%;na2o4.5%;k2o5.5%;bao6%;cao7.3%;zro22%;pbo0.8%;sn2o30.9%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4%,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

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2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4%;b2o35%;al2o34%;na2o4.5%;k2o5.3%;bao6%;cao7.3%;zro22%;as2o31.0%;bi2o30.9%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7%,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

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2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sn2o31.7%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3%,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信号探测器的光锥的要求;

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2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sn2o30.7%;sb2o30.4%;bi2o30.6%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3%,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

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2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sn2o30.4%;cd2o30.3%;sb2o30.4%;bi2o30.5%;as2o30.1%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2.2%,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

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2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原料皮管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sio263%;b2o34.5%;al2o34%;na2o6%;k2o5.3%;bao7.5%;cao6%;zro22%;sn2o30.4%;cd2o30.2%;sb2o30.4%;bi2o30.5%;as2o30.1%;pbo0.1%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2.0%,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

在其他步骤或参数为实施例2设定的步骤或参数的情况下,当氢还原时长大于等于10小时时,所制备的光学纤维皮料管在波长为400-1100nm的准直光照射时的透过率约为2.6%,可满足最终制备用于夜视镜、粒子探测器或信号探测器的光纤面板或光纤倒像器的要求。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施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