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6854发布日期:2020-10-02 10:0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摄像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手提终端设备,以及监视器、pc镜头等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成像镜头的发展,人们对镜头的成像要求越来越高,镜头的“夜景拍照”和“背景虚化”也成为衡量镜头成像标准的重要指标。现有结构光焦度分配、透镜间隔和透镜形状设置不充分,造成镜头超薄化和广角化不充分。并且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不能很好地矫正像差。自由曲面是一种非旋转对称的表面类型,能够更好地平衡像差,提高成像质量,而且自由曲面的加工也逐渐成熟。随着对镜头成像要求的提升,在设计镜头时加入自由曲面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广角和超广角镜头的设计中效果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在大光圈、超薄化和广角化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摄像光学镜头,所述摄像光学镜头共包含八片透镜,八片所述透镜自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到所述第八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含有自由曲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0,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3.50≤f2/f1≤-1.50;

-2.00≤r9/r10≤-0.80。

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10,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1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40≤d10/d12≤3.00。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2,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4.43≤f1/f≤-1.24;

-2.24≤(r1+r2)/(r1-r2)≤-0.28;

0.05≤d1/ttl≤0.14。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81≤f2/f≤10.68;

-11.57≤(r3+r4)/(r3-r4)≤-2.79;

0.03≤d3/ttl≤0.10。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48.31≤f3/f≤3.71;

-1.57≤(r5+r6)/(r5-r6)≤15.62;

0.02≤d5/ttl≤0.12。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8,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56≤f4/f≤3.19;

0.01≤(r7+r8)/(r7-r8)≤1.51;

0.04≤d7/ttl≤0.19。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0,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6.34≤f5/f≤-1.96;

-0.06≤(r9+r10)/(r9-r10)≤0.47;

0.02≤d9/ttl≤0.07。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2,所述第六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1.90≤f6/f≤-1.72;

-0.71≤(r11+r12)/(r11-r12)≤-0.16;

0.04≤d11/ttl≤0.13。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所述第七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3,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4,所述第七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42≤f7/f≤1.38;

0.25≤(r13+r14)/(r13-r14)≤1.05;

0.04≤d13/ttl≤0.12。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为f8,所述第八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5,所述第八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6,所述第八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5,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2.63≤f8/f≤-0.85;

1.14≤(r15+r16)/(r15-r16)≤3.83;

0.03≤d15/ttl≤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发明的摄像光学镜头,镜头在大光圈、超薄化和广角化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同时,从第一镜片到第八镜片,至少有一个镜片含有自由曲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像差,进一步提升光学系统性能。尤其适用于由高像素用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构成的手机摄像镜头组件和web摄像镜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

参考附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10。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该摄像光学镜头10包括八个透镜。具体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光圈s1、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八透镜l8和像面si之间可设置光学过滤片(filter)gf等光学元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为塑料材质,第二透镜l2为塑料材质,第三透镜l3为塑料材质,第四透镜l4为塑料材质,第五透镜l5为塑料材质,第六透镜l6为塑料材质,第七透镜l7为塑料材质,第八透镜l8为塑料材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各透镜也可以是其他材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所述第一透镜l1至所述第八透镜l8中的至少一个含自由曲面,自由曲面有助于广角光学系统中像散、场曲和畸变等像差的校正。

定义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满足下列关系式:-3.50≤f2/f1≤-1.50,规定了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与第一透镜l1的焦距的比值,在条件范围内有助于提高成像质量。

定义所述第五透镜l5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l5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2.00≤r9/r10≤-0.80,规定了第五透镜l5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内有助于降低光线偏折程度,提升成像品质。

当本发明摄像光学镜头10的包含至少一个自由曲面,且相关透镜的焦距和相关透镜的中心曲率半径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以使摄像光学镜头10具有高性能,且满足大光圈、广角化和超薄化的要求。

定义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到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10,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12,满足下列关系式:1.40≤d10/d12≤3.00,当d10/d12满足条件时,平衡系统场曲,提高成像质量。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也可以具有正屈折力。

定义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整体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4.43≤f1/f≤-1.24,规定了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与整体焦距的比值。通过将第一透镜l1的负光焦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矫正光学系统的像差,优选地,满足-2.77≤f1/f≤-1.55。

所述第一透镜l1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l1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2,满足下列关系式:-2.24≤(r1+r2)/(r1-r2)≤-0.28,合理控制第一透镜l1的形状,使得第一透镜l1能够有效地校正系统球差,优选地,满足-1.40≤(r1+r2)/(r1-r2)≤-0.35。

所述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5≤d1/ttl≤0.14,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0.07≤d1/ttl≤0.1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l2也可以具有负屈折力。

满足下列关系式:1.81≤f2/f≤10.68,规定了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与整体焦距的比值。在规定的范围内时,第二透镜l2具有适当的正屈折力,有利于减小系统像差,同时有利于镜头向超薄化、广角化发展,满足2.89≤f2/f≤8.54。

所述第二透镜l2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l2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4,满足下列关系式:-11.57≤(r3+r4)/(r3-r4)≤-2.79;规定了第二透镜l2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镜头向超薄广角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上色像差问题,优选地,满足-7.23≤(r3+r4)/(r3-r4)≤-3.49。

所述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3≤d3/ttl≤0.10,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4≤d3/ttl≤0.08。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l3也可以具有负屈折力。

定义所述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48.31≤f3/f≤3.71,对第三透镜l3的限定可有效的使得摄像镜头的光线角度平缓,降低公差敏感度。优选地,满足-30.19≤f3/f≤2.97。

所述第三透镜l3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1.57≤(r5+r6)/(r5-r6)≤15.62,规定的是第三透镜l3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0.98≤(r5+r6)/(r5-r6)≤12.50。

所述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2≤d5/ttl≤0.12,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4≤d5/ttl≤0.09。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l4也可以具有负屈折力。

定义所述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满足下列关系式:0.56≤f4/f≤3.19,规定了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与整体焦距的比值,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光学系统性能。优选地,满足0.89≤f4/f≤2.55。

所述第四透镜l4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l4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8,满足下列关系式:0.01≤(r7+r8)/(r7-r8)≤1.51,规定了第四透镜l4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的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0.02≤(r7+r8)/(r7-r8)≤1.21。

所述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为d7,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4≤d7/ttl≤0.19,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6≤d7/ttl≤0.1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l5也可以具有正屈折力。

定义所述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6.34≤f5/f≤-1.96,规定了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与整体焦距的比值,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光学系统性能。优选地,满足-3.96≤f5/f≤-2.45。

所述第五透镜l5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l5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0.06≤(r9+r10)/(r9-r10)≤0.47,规定了第五透镜l5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的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0.04≤(r9+r10)/(r9-r10)≤0.38。

所述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为d9,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2≤d9/ttl≤0.07,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3≤d9/ttl≤0.0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l6也可以具有正屈折力。

定义所述第六透镜l6的焦距为f6,满足下列关系式:-11.90≤f6/f≤-1.72;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地,满足-7.44≤f6/f≤-2.15。

所述第六透镜l6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l6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2,满足下列关系式:-0.71≤(r11+r12)/(r11-r12)≤-0.16,规定的是第六透镜l6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0.44≤(r11+r12)/(r11-r12)≤-0.20。

所述第六透镜l6的轴上厚度为d1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4≤d11/ttl≤0.13,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7≤d11/ttl≤0.1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透镜l7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l7也可以具有负屈折力。

定义所述第七透镜l7的焦距为f7,满足下列关系式:0.42≤f7/f≤1.38,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地,满足0.67≤f7/f≤1.10。

所述第七透镜l7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3,所述第七透镜l7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4,满足下列关系式:0.25≤(r13+r14)/(r13-r14)≤1.05,规定的是第七透镜l7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0.41≤(r13+r14)/(r13-r14)≤0.84。

所述第七透镜l7的轴上厚度为d1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4≤d13/ttl≤0.12,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6≤d13/ttl≤0.1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八透镜l8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l8也可以具有正屈折力。

定义所述第八透镜l8的焦距为f8,满足下列关系式:-2.63≤f8/f≤-0.85,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地,满足-1.65≤f8/f≤-1.06。

所述第八透镜l8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5,所述第八透镜l8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6,满足下列关系式:1.14≤(r15+r16)/(r15-r16)≤3.83,规定的是第八透镜l8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1.83≤(r15+r16)/(r15-r16)≤3.06。

所述第八透镜l8的轴上厚度为d15,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3≤d15/ttl≤0.11,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5≤d15/ttl≤0.09。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圈值fno小于或等于1.85,大光圈,成像性能好。优选地,满足光圈值fno小于或等于1.82。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ttl与全视场像高(对角线方向)ih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15,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小于或等于1.10。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大于或等于110°,有利于实现广角化,优选的,大于或等于118°。

当满足上述关系时,使得摄像光学镜头10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采用自由曲面,可实现设计像面区域与实际使用区域匹配,最大程度提升有效区域的像质;根据该摄像光学镜头10的特性,该摄像光学镜头10尤其适用于由高像素用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构成的手机摄像镜头组件和web摄像镜头。下面将用实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各实例中所记载的符合如下所示。焦距、轴上距离、中心曲率半径、轴上厚度的单位为mm。

ttl:光学总长(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到成像面si的轴上距离),单位为mm。

光圈值fno:是指摄像光学镜头10的有效焦距和入瞳直径的比值。

表1、表2和表3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的设计数据。其中,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自由曲面。

【表1】

其中,各符合的含义如下:

s1:光圈;

r:光学面中心处的曲率半径;

r1: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7: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9: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1: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3: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4: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5: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6:第八透镜l8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7: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8: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d:透镜的轴上厚度以及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

d0:光圈s1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

d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3: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

d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5: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

d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7: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

d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9: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

d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1:第六透镜l6的轴上厚度;

d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到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3:第七透镜l7的轴上厚度;

d14: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到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5:第八透镜l8的轴上厚度;

d16:第八透镜l8的像侧面到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7:光学过滤片gf的轴上厚度;

d18: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nd:d线的折射率;

nd1:第一透镜l1的d线的折射率;

nd2:第二透镜l2的d线的折射率;

nd3:第三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nd4:第四透镜l4的d线的折射率;

nd5:第五透镜l5的d线的折射率;

nd6:第六透镜l6的d线的折射率;

nd7:第七透镜l7的d线的折射率;

nd8:第八透镜l8的d线的折射率;

ndg:光学过滤片gf的d线的折射率;

vd:阿贝数;

v1: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

v2: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

v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

v4: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

v5: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

v6:第六透镜l6的阿贝数;

v7:第七透镜l7的阿贝数;

v8:第八透镜l8的阿贝数;

vg:光学过滤片gf的阿贝数;

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2】

z=(cr2)/{1+[1-(k+1)(c2r2)]1/2}+a4r4+a6r6+a8r8+a10r10+a12r12+a14r14+

a16r16+a18r18+a20r20(1)

其中,k是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是非球面系数,c是光学面中心处的曲率,r是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z是非球面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两者间的垂直距离)。

为方便起见,各个透镜面的非球面使用上述公式(1)中所示的非球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公式(1)表示的非球面多项式形式。

表3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的自由曲面数据。

【表3】

其中,k是圆锥系数,bi是自由曲面系数,c是光学面中心处的曲率,r是自由曲面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x是r的x方向分量,y是r的y方向分量,z是非球面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两者间的垂直距离)

为方便起见,各个自由曲面使用上述公式(2)中所示的扩展多项式面型(extendedpolynomial)。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公式(2)表示的自由曲面多项式形式。

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镜头10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根据图2可知,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后出现的表10示出各实例1、2、3中各种数值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如表10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满足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入瞳直径enpd为1.000mm,全视场像高(对角线方向)ih为6.000mm,x方向像高为4.800mm,y方向像高为3.600mm,在此矩形范围内成像效果最佳,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120.00°,x方向的视场角为107.37°,y方向的视场角为90.94°,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满足广角化、超薄化,大光圈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表4、表5和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的设计数据。其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自由曲面。

【表4】

表5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5】

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自由曲面数据。

【表6】

图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镜头20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根据图4可知,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如表10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满足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20的入瞳直径enpd为1.000mm,全视场像高(对角线方向)ih为6.000mm,x方向像高为4.800mm,y方向像高为3.600mm,在此矩形范围内成像效果最佳,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120.00°,x方向视场角为107.34°,y方向视场角为90.86°,所述摄像光学镜头20满足广角化、超薄化,大光圈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表7、表8和表9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的设计数据。其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自由曲面。

【表7】

表8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8】

表9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的自由曲面数据。

【表9】

图6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镜头30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根据图6可知,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以下表10按照上述条件式列出了本实施方式中对应各条件式的数值。显然,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上述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30的入瞳直径enpd为1.0000mm,全视场像高(对角线方向)ih为6.000mm,x方向像高为4.800mm,y方向像高为3.600mm,在此矩形范围内成像效果最佳,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119.99°,x方向视场角为107.17°,y方向视场角为89.67°,所述摄像光学镜头30满足广角化、超薄化,大光圈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表1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