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壳体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29514188发布日期:2022-04-06 20:3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透明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壳体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透明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壳体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的质感和外观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外观上的视觉效果也是购买者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相关技术中,常常通过微纳结构对移动终端的壳体进行装饰,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微纳结构形貌单一,无法实现动态的光学效果,导致目前的移动终端壳体的外观装饰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日趋丰富的市场需求。
3.因而,现有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相关技术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动态的视觉效果或者表现力强的透明板材。
5.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板材。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透明板材包括:光栅结构层,所述光栅结构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光栅结构;和微纹理层,所述微纹理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微纹理层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包括依次排列的多条微纹理条纹,且光线在所述光栅结构和所述微纹理层之间可发生干涉并形成莫尔条纹。该透明板材结构简单、可实现动态的视觉效果,表现力强。
6.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作前面所述的透明板材的方法。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光栅结构层的第二表面的一侧形成微纹理层,以便得到所述透明板材。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强,良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可以有效制作得到前面所述的透明板材。
7.在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壳体包括前面所述的透明板材。该壳体结构简单、可实现动态的视觉效果,表现力强,且具有前面所述的透明板材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8.在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移动终端包括前面所述的壳体。该移动终端可实现动态的视觉效果,表现力强,且具有前面所述的壳体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附图说明
9.图1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透明板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0.图2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纹理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1.图3a显示了图2实施例中一个微纹理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12.图3b显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微纹理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13.图4a、图4b和图4c分别显示了本技术三个不同的微纹理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4.图5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微纹理单元中的第一子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5.图6显示了本技术另一个微纹理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6.图7显示了本技术又一个微纹理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7.图8a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微纹理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8b显示了图8a实施例中一个微纹理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19.图9显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透明板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10显示了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透明板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11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作透明板材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22.图12显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制作透明板材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23.图13a、图13b、图13c和图13d分别显示了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预制微纹理图案、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第三预制微纹理图案和第四预制微纹理图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4.图14显示了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制作透明板材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25.附图标记:
26.10:透明板材 100:光栅结构层 200:微纹理层 210:微纹理单元 211:第一子单元 212:第二子单元 213:第三子单元 214:第四子单元 11、22:微纹理条纹 91:间隙 92:连接部 300:基材层 400:光学镀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28.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板材。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该透明板材10包括:光栅结构层100,所述光栅结构层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光栅结构(如图1中所示出的远离微纹理层200的表面);和微纹理层200,所述微纹理层200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微纹理层200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包括依次排列的多条微纹理条纹(图1中未示出,微纹理条纹的具体结构见下文详述),且光线在所述光栅结构和所述微纹理层200之间可发生干涉并形成莫尔条纹。该透明板材10结构简单、且通过所述光栅结构层100和所述微纹理层200相互配合,当用户观察该透明板材时,若用户的视角相对于所述透明板材发生了平移(例如人眼从左向右移动),由于成像焦点的改变,因而在不同的位置会观察到不同的图案,从而实现动态的视觉效果,表现力强。
2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而言,参照图2,所述微纹理层200可以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微纹理单元210,而参照图3a,每个所述微纹理单元至少包括依次嵌套的第一子单元211、第二子单元212和第三子单元213,至少两个不同的子单元中所述微纹理条纹的图案不同。也就是说,以每个所述微纹理单元包括第一子单元211、第二子单元212和第三子单元
213为例,在所述微纹理单元中,或者第一子单元211与第二子单元212中的微纹理条纹的图案不同;或者第二子单元212与第三子单元213中的微纹理条纹的图案不同;或者第一子单元211与第三子单元213中的微纹理条纹的图案不同;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子单元211、第二子单元212以及第三子单元213中的微纹理条纹的图案均不同。通过如此设置的微纹理层200,由于用户的视角相对于所述透明板材发生平移时,由于成像焦点的改变,因而在不同的位置可以观察到更多不同的图案,从而可以进一步实现更为丰富动态的视觉效果,表现力进一步增强。
30.当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前面所述的微纹理单元中不仅仅可以只包括第一子单元211、第二子单元212和第三子单元213,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b,所述微纹理层还包括第四子单元214,所述第四子单元214环绕所述第三子单元213,进而实现更为丰富的动态效果。
31.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微纹理单元中不同子单元的微纹理条纹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方式来设置,参照图4a、图4b和图4c,以一个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的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为例,该微纹理单元中具有多条所述微纹理条纹,包括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11,以及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22,微纹理条纹11和微纹理条纹22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方式进行划界,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属于同一个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子单元的所述微纹理条纹之间具有间隙,参照图4a,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11和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22之间具有间隙91;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属于同一个所述微纹理单元中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子单元内且相连的两条所述微纹理条纹的延伸方向不同,参照图4b,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11和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22的延伸方向不同;在本技术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属于同一个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子单元之间具有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属于不同子单元的两个所述微纹理条纹,且所述连接部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微纹理条纹的宽度的二分之一,参照图4c,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11和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22之间具有连接部92,且所述连接部的宽度d不大于所述微纹理条纹的宽度d。由此,通过前面所述的设置方式,使得微纹理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子单元,在不同的所述子单元中,所述微纹理条纹所构造成的图案不同,进而进一步实现更为丰富的动态视觉效果。
3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微纹理单元中不同的子单元的微纹理条纹所构造成的具体图案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纹理条纹具有朝向所述子单元外部的边缘,同一所述子单元中多个所述微纹理条纹的所述边缘的连线构成多边形或圆形,不同的所述子单元构成的所述多边形的边数相等。参照图5,图5中所示出的是微纹理单元中的第一子单元,在该第一子单元中,微纹理条纹朝向所述第一子单元外部的边缘的连线构造成了一个六边形(如图5中的虚线所示)。而参照图6,示出了微纹理单元中的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11朝向所述第一子单元外部的边缘的连线构造成了一个三角形;同样的,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22朝向所述第二子单元外部的边缘的连线也构造成了一个三角形。与此同理,参照图7,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11朝向所述第一子单元外部的边缘的连线构造成了一个圆形;同样的,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22朝向所述第二子单元外部的边缘的连线也构造成了一个圆形。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同一所述子单元中多个所述微纹理条纹的所述边缘的连线还可以构造
成四边形、五边形或者星形等,在此不再过多赘述。如此,通过前面所述微纹理条纹构成了不同的形状,进而实现不同的动态视觉效果,以显著提高所述透明板材应用与移动终端壳体的竞争力。
3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在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还可以具有更为丰富的变化。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微纹理条纹为直线时,位于同一个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单元内的所述微纹理条纹延伸的方向不同,参照图6,其中所示出的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11和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22的延伸方向不同;更进一步地,当位于同一个所述子单元内的多个所述微纹理条纹沿同一方向延伸时,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的多个所述子单元的所述微纹理条纹延伸的方向互不相同,例如,一个微纹理单元中包括第一子单元、第二子单元和第三子单元,所述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所述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和所述第三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延伸的方向可以是均不相同的。
34.再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微纹理条纹为曲线时,位于同一个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单元内的所述微纹理条纹的曲率不同,参照图7,其中所示出的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11和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22的曲率不同;更进一步地,当位于同一个所述子单元内的多个所述微纹理条纹沿同一方向延伸时,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的多个所述子单元的所述微纹理条纹的曲率互不相同,例如,一个微纹理单元中包括第一子单元、第二子单元和第三子单元,所述第一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所述第二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和所述第三子单元中的微纹理条纹的曲率可以是均不相同的。
35.综上所述,通过所述微纹理条纹形貌更为丰富的变化,所述光栅结构层100和所述微纹理层200相互配合,当用户观察该透明板材时,若用户的视角相对于所述透明板材发生了平移(例如人眼从左向右移动),成像焦点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因而在不同的位置会观察到更为丰富的图案,从而实现更为丰富的动态视觉效果,产品表现力显著提高。
36.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照图8a和图8b,所述微纹理层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微纹理单元,每个所述微纹理单元包括依次嵌套的第一子单元211、第二子单元212、第三子单元213,第四子单元214。至少两个不同的子单元中所述微纹理条纹的图案不同,每个所述微纹理单元中具有多条所述微纹理条纹,第一子单元211中的微纹理条纹和第二子单元212中的微纹理条纹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子单元212和第三子单元213中相连的两条的微纹理条纹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微纹理条纹具有朝向所述子单元外部的边缘,同一所述子单元中多个所述微纹理条纹的所述边缘的连线构成六边形,且位于同一个所述子单元内的多个所述微纹理条纹沿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的多个所述子单元的所述微纹理条纹延伸的方向互不相同,进而使得具有上述微纹理层的透明板材实现了丰富的动态视觉效果。
3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2,前面所述微纹理层中的所述微纹理条纹共同构造成的预定图案,具体可以是通过下列步骤设计得到的:
38.s100:提供第一预制微纹理图案、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和第三预制微纹理图案,其中,所述第一预制微纹理图案、所述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和所述第三预制微纹理图案不完全重叠。
39.s200:将所述第一预制微纹理图案、所述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和所述第三预制微
纹理图案层叠设置,得到层叠图案层,并在所述层叠图案层的一侧设置光栅板。
40.s300:使光线自所述光栅板的一侧照射入所述层叠图案层,以便得到所述预定图案。
41.例如,在前面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于每个所述微纹理单元包括依次嵌套的第一子单元211、第二子单元212、第三子单元213,第四子单元214,因此在设计该微纹理层的预定图案时,需提供第一预制微纹理图案(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3a)、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3b)、第三预制微纹理图案(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3c)和第四预制纹理图案(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3d),所述第一预制微纹理图案、所述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所述第三预制微纹理图案和第四预制纹理图案不完全重叠,其中,所述第一预制微纹理图案、所述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所述第三预制微纹理图案和第四预制纹理图案分别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子单元211、第二子单元212、第三子单元213,第四子单元214一一对应,在全部预制微纹理图案层叠并使光线自所述光栅板的一侧照射入所述层叠图案层以后,得到上述微纹理条纹共同构造成的预定图案,具体地,光线在前述光栅板和层叠图案层中的具体作用可以是光线在上述结构中发生的干涉作用,此时预定图案即为光线通过上述结构后得到的干涉条纹。如此,所述预定图案是由前面所述的四副图案共同拼接而成,通过该预定图案的微纹理层与前面所述的光栅结构层相互配合,当用户观察该透明板材时,如前所述,成像焦点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会观察到丰富的动态视觉效果。
4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地,申请人经过大量的周密考察和实验验证后发现,当前面所述的多个所述预制子单元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时:所述第三预制微纹理图案中的所述预制子单元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中的所述预制子单元的面积,所述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中的所述预制子单元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预制微纹理图案中的所述预制子单元的面积;所述第一预制微纹理图案、所述第二预制微纹理图案和所述第三预制微纹理图案中的所述预制子单元具有相同的形状。也就是说,多个所述预制微纹理图案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由于多个所述预制微纹理图案相互之间具有在形状上和大小上的相互关联关系,因而通过该预定图案的微纹理层与前面所述的光栅结构层相互配合,当用户观察该透明板材时,会观察到类似滚动的动态视觉效果。
4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更进一步地,申请人经过大量的周密考察和实验验证后发现,当所述光栅结构层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时,预定图案的微纹理层与前面所述的光栅结构层相互配合的效果更佳:
4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当多个所述微纹理条纹的宽度相等时,光栅周期为每个所述微纹理单元中所述子单元的个数与一个所述微纹理条纹宽度的乘积。具体而言,当所述微纹理条纹宽度为d1时,若每个所述微纹理单元中的子单元个数为n,则光栅周期为d1
×
n时,该预定图案的微纹理层与前面所述的光栅结构层相互配合的效果较佳,进而可以实现更为清晰且富于变化的动态视觉效果。另外,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栅周期可以在100μm以上,进而在实现较佳的视觉效果的基础上,该光栅结构在形成时更易对位,从而易于形成,适于产业化。
45.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所述光栅结构层100的厚度h可以是0.4mm~0.7mm,具体地,该光栅结构层100的厚度h可以是0.4mm、0.5mm、0.6mm或者0.7mm等;所述光栅结构可以为多个依次排列的远离所述微纹理层200的方向凸起的曲面,所述曲面的曲率
半径r可以为0.1mm~0.5mm。具体地,该曲率半径r可以是0.1mm、0.2mm、0.3mm、0.4mm或者0.5mm等。由此,可以使得该透明板材10实现更佳的视觉效果。
46.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所述透明板材10还可以包括:基材层300,所述基材层300设置在所述光栅结构层100和所述微纹理层200之间;所述基材层300的材料可以是pet片材或者pc片材等。由此,材料来源广泛、易得,成本较低,且易于形成所述微纹理层上的微纹理条纹,易于实现产业化。
47.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所述透明板材10还可以包括:光学镀膜层400,所述光学镀膜层400设置在所述微纹理层200远离所述光栅结构层100的一侧。如此,可以通过光学镀膜层400控制实现不同的光学颜色,从而在实现上述动态视觉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电镀反光效果,从而使得整个透明板材的视觉效果更佳,表现力更强。
48.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作前面所述的透明板材的方法。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光栅结构层100的第二表面的一侧形成微纹理层200,以便得到所述透明板材10(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强,良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可以有效制作得到前面所述的透明板材10。
4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参照图11,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50.s10:在基材层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所述微纹理层。
5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形成所述微纹理层的工艺包括uv转印工艺。具体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首先制作塑料模具,在平板材料基底上涂覆均匀的光刻胶,可以采用激光直写的方法将前面所述的预定图案刻蚀出来,获得塑胶模具;然后在所述基材层的一个表面上均匀的涂布一层uv胶,将塑胶模具压印在所述uv胶表面,最后通过uv灯固化,脱膜,基材层上就转印完成预定图案,从而形成所述微纹理层。由此,操作简单,稳定性强,良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5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微纹理层中的所述微纹理条纹共同构造成预定图案,所述预定图案的具体设计方式参照图12,由于在前文中已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所述预定图案的具体设计方式,因此在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53.s20:将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微纹理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贴合。
5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将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微纹理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贴合的具体工艺可以是将微纹理层的表面通过oca胶粘贴的工艺,其具体工艺步骤均与相关技术中的贴合工艺相同,在此处不再过多赘述。由此,操作简单,稳定性强,良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55.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6.s30:在所述微纹理层远离所述光栅结构层的一侧形成光学镀膜层。
5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形成所述光学镀膜层的工艺可以包括不导电电镀技术,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其可以具体是磁控溅射技术或者电子枪蒸发镀技术,所述电镀技术的具体工艺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在此不再过多赘述。由此,操作简单、方便,容易实现,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可以有效制作得到光学镀膜层,成本较低,良率较高。
58.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光栅结构层上的光栅结构可以是通过在平板玻璃或者3d玻璃的上表面通过蚀刻工艺形成的,所述蚀刻工艺的具体工
艺步骤、条件和参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59.在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壳体包括前面所述的透明板材。该壳体结构简单、可实现动态的视觉效果,表现力强,且具有前面所述的透明板材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6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除前面所述的结构以外,该壳体还可以包括其他常规壳体的结构和部件,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61.在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移动终端包括前面所述的壳体。该移动终端可实现动态的视觉效果,表现力强,且具有前面所述的壳体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6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除前面所述的结构以外,该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其他常规移动终端的结构和部件,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6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智能手表等,在此不再过多赘述。由此,应用范围广泛。
6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