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0322发布日期:2020-11-03 23:3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网络传输领域,特别是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



背景技术:

当前的隔离器结构是三片式结构,一片0度偏振片,一片法拉第旋光片,一片45度偏振片,但是三片式隔离器使用后产品回损值偏小,合格率低。回损即为回波损耗,又称为反射损耗,是电缆链路由于阻抗不匹配所产生的反射,是一对线自身的反射。回波损耗是传输线端口的反射波功率与入射波功率之比,以对数形式的绝对值来表示,单位是db,一般是正值;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希望有回波的,或者说回波损耗的绝对值越大越好,此时无线电波全波传送出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能解决产品回损值低的问题,可提升回损2-3db。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0度偏振片、法拉第旋光片和45度偏振片,所述45度偏振片的外侧面还胶贴有玻璃片,所述玻璃片的一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为倾斜面,玻璃片的平面侧面粘贴在所述45度偏振片的外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玻璃片一边的厚度为0.03~0.05mm,另一边的厚度为0.06~0.08mm,所述玻璃片的另一侧面形成倾斜度。

优选地,所述0度偏振片、法拉第旋光片和45度偏振片依次层叠胶贴设置。

优选地,所述0度偏振片、法拉第旋光片和45度偏振片三片胶合后的厚度尺寸为0.7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通过在原有的三片式隔离器结构基础上增加带角度的玻璃片,能提高产品回损,可以提升回损2-3db。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中玻璃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该自由空间隔离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0度偏振片10、法拉第旋光片20和45度偏振片30,所述45度偏振片30的外侧面还胶贴有玻璃片40,所述玻璃片40的一侧面为平面41,另一侧面为倾斜面42,玻璃片的平面侧面粘贴在所述45度偏振片30的外侧面上,这样在原有的三片式隔离器结构基础上增加带角度的玻璃片,能提高产品回损,增加角度可以提升回损2-3db。

所述玻璃片一边的厚度为0.03~0.05mm,另一边的厚度为0.06~0.08mm,所述玻璃片的另一侧面形成倾斜度。

所述0度偏振片、法拉第旋光片和45度偏振片依次层叠胶贴设置。所述0度偏振片、法拉第旋光片和45度偏振片三片胶合后的厚度尺寸为0.72mm。

该自由空间隔离器的光束传递过程为:光束射向0度偏振片,经过0度偏振片成为0度线偏振光,0度线偏振光经过法拉第旋转片旋转成为45度偏振光,45度偏振光穿过45度偏振片进入玻璃片内,在带角度玻璃片发生折射最后射出,这样能提高产品回损,可以提升回损2-3db。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0度偏振片、法拉第旋光片和45度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45度偏振片的外侧面还胶贴有玻璃片,所述玻璃片的一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为倾斜面,玻璃片的平面侧面粘贴在所述45度偏振片的外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空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片一边的厚度为0.03~0.05mm,另一边的厚度为0.06~0.08mm,所述玻璃片的另一侧面形成倾斜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空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0度偏振片、法拉第旋光片和45度偏振片依次层叠胶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空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0度偏振片、法拉第旋光片和45度偏振片三片胶合后的厚度尺寸为0.7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0度偏振片、法拉第旋光片和45度偏振片,所述45度偏振片的外侧面还胶贴有玻璃片,所述玻璃片的一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为倾斜面,玻璃片的平面侧面粘贴在所述45度偏振片的外侧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自由空间隔离器,通过在原有的三片式隔离器结构基础上增加带角度的玻璃片,能提高产品回损,增加角度可以提升回损2‑3dB。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范臣臣;张海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9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