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耦合器端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9889发布日期:2021-05-19 04:5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耦合器端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耦合器端部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耦合器端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光纤耦合器又称分歧器、连接器、适配器、光纤法兰盘,是用于实现光信号分路/合路,或用于延长光纤链路的元件,属于光被动元件领域,在电信网路、有线电视网路、用户回路系统、区域网路中都会应用到,光纤耦合器一般会与尾纤进行弹性固定连接,且目前的弹性固定多数采用暗扣与暗槽的形式,因此无论是安装还是拆卸都需要对耦合器或者尾纤进行拔插。
3.现有技术的光纤耦合器可以达到快速接触固定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下的光纤耦合器仍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耦合器利用单纯的暗扣与暗槽进行固定,所以在对耦合器与尾纤进行拔动分离时,并不利于工作的人员的操作,同时耦合器与尾纤又是属于体型较小的东西,进一步的增加工作人多对耦合器与尾纤的分离工作难度,又因为耦合器与尾纤的固定一半采用的上下固定,因此在固定方向方便并不是很完整,因此长时间进行连接的耦合器与尾纤会发生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耦合器端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耦合器端部固定装置,所述光纤耦合器一端两侧对称设置一体成型的卡边弹性板,且卡边弹性板一端中侧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一卡位块,所述光纤耦合器上端一侧设置一体成型的推动元件,且光纤耦合器内端一侧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二卡位块,所述光纤耦合器内端下侧开设校准滑槽,所述尾纤一端上侧设置一体成型的上卡位板,且上卡位板上端一侧开设上卡位槽,所述上卡位板下端设置设置一体成型的u形推动板,且u形推动板的下端设置一体成型的推出块,所述尾纤一端两侧对称开设定位槽,且定位槽一侧贯穿开设推出滑槽,所述尾纤上端中侧设置一体成型的校准板。
6.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一端两侧均贯穿开设对应卡边弹性板的槽,且卡边弹性板设置与光纤耦合器呈现八到十五的倾斜角度。
7.优选的,所述尾纤上端分别开设对应上卡位板的对接槽与对应u形推动板的定边槽,定边槽的深度大于对接槽的深度,且上卡位板一侧设置低于对接槽上端高度的圆角。
8.优选的,所述推动元件设置的倾斜角度不得低于十五度,推动元件内端一侧设置一体成型的凸起,且推动元件设置为弹性元件。
9.优选的,所述推出块一端的宽度与推出滑槽贯穿定位槽的宽度保持一致,推出块最大宽度大于定位槽的宽度,推出块的长度小于推出滑槽的长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对上卡位板以及第二卡位块的设置,可使得耦合器与尾纤之间的固定方位从原来的两个增加至三个,这样有利于增加耦合器与尾纤接触固定的时间,进而提高耦合器产品的性能;
12.2、通过对整体结构的设置,可使得耦合器与尾纤之间的固定接触点更加容易被分离,进而避免耦合器与尾纤之间出现难以拔出的局面,同时有利于保护耦合器与尾纤的卡位弹性元件,进一步的提高耦合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耦合器半剖立体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尾纤立体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尾纤槽结构立体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尾纤半剖立体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a处放大图示意图。
19.图中:光纤耦合器1、尾纤2、卡边弹性板3、第一卡位块4、推动元件5、第二卡位块6、校准滑槽7、上卡位板8、卡位槽9、u形推动板10、推出块11、定位槽12、推出滑槽13、校准板14、对接槽15、定边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光纤耦合器1一端两侧对称设置一体成型的卡边弹性板3,光纤耦合器1一端两侧均贯穿开设对应卡边弹性板3的槽,且卡边弹性板3设置与光纤耦合器1呈现八到十五的倾斜角度,且卡边弹性板3一端中侧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一卡位块4,光纤耦合器1上端一侧设置一体成型的推动元件5,推动元件5设置的倾斜角度不得低于十五度,推动元件5内端一侧设置一体成型的凸起,且推动元件5设置为弹性元件,推动元件5与上卡位板8设置不接触,且光纤耦合器1内端一侧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二卡位块6,光纤耦合器1内端下侧开设校准滑槽7,尾纤2一端上侧设置一体成型的上卡位板8,尾纤2上端分别开设对应上卡位板8的对接槽15与对应u形推动板10的定边槽16,定边槽16的深度大于对接槽15的深度,且上卡位板8一侧设置低于对接槽15上端高度的圆角,上卡位板8与对接槽15之间设置间隙,间隙的高度与第二卡位块6的高度相等,且上卡位板8上端一侧开设上卡位槽9,上卡位板8下端设置设置一体成型的u形推动板10,u形推动板10下端与对接槽15等高,且u形推动板10的下端设置一体成型的推出块11,推出块11一端的宽度与推出滑槽13贯穿定位槽的宽度保持一致,推出块11最大宽度大于定位槽12的宽度,推出块11的长度小于推出滑槽13的长度,尾纤2一端两侧对称开设定位槽12,且定位槽12一侧贯穿开设推出滑槽13,推出滑槽13的长度大于对接槽15与定边槽16的高度差值,尾纤2上端中
侧设置一体成型的校准板14。
22.工作原理:在校准滑槽7与校准板14的作用下,把尾纤2一端插进光纤耦合器1内部,进一步的上卡位板8在光纤耦合器1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光纤耦合器1上的卡边弹性板3在尾纤2的作用下往两侧发生形变,此时在上卡位板8的作用下,推出块11通过u形推动板10的推动位于推出滑槽13内部,进一步的当光纤耦合器1上的第二卡位块6位于上卡位板8的卡位槽9中时,上卡位板8恢复形变,进一步的u形推动板10上弹,此时推出块11离开推出滑槽13中,同时又在卡边弹性板3的作用下,第一卡位块4被弹进定位槽12中,此时完成固定,进一步的需要分离光纤耦合器1与尾纤2时,按动推动元件5,推动元件5对上卡位板8施加压力,进一步的第二卡位块6离开卡位槽9中,同时随着上卡位板8的向下运动,u形推动板10会把推出块11推进推出滑槽13中,进一步的推出块11会把第一卡位块4卡出定位槽12中,此时即可对光纤耦合器1与尾纤2进行轻松的分离。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