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5710发布日期:2021-08-17 13:4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图像处理、机器视觉系统在精密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显微镜在观察或测量方面尤为重要,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在观察物体时,中高倍的显微物镜适用于观察微小的物体局部的场合,低倍的显微物镜适用于对物体放大倍率要求不高、视野较大的场合。市面上现有的低倍显微物镜在观察物体时普遍存在图像边缘不清晰、视场范围较小、产生畸变较大的问题,在一些对观察要求更高、测量更加精准的场合难以适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双胶合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三胶合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双凸透镜,在工作波段为可见光波段、物方相对孔径na=0.05的情况下实现了视场范围大、产生畸变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双胶合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三胶合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双凸透镜,所述显微物镜内部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双胶合透镜组、三胶合透镜组、第三双凸透镜,所述双胶合透镜组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第一双凸透镜、第一双凹透镜,所述双胶合透镜组由第一双凸透镜和第一双凹透镜胶合而成,所述三胶合透镜组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第二双凹透镜、第二双凸透镜、第一负弯月透镜,所述三胶合透镜组由第二双凹透镜、第二双凸透镜、第一负弯月透镜胶合而成,所述第三双凸透镜沿光线入射方向靠近光线出口一侧的表面上固定设有光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胶合透镜组与三胶合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9.54±0.03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胶合透镜组与第三双凸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81±0.03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双凸透镜的中心厚度为4.54±0.03mm,所述第一双凹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51±0.03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二双凸透镜的中心厚度为5.89±0.03mm,所述第二双凹透镜的中心厚度为4.78±0.03mm,所述第一负弯月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2±0.03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双凸透镜的中心厚度为5.25±0.0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双胶合透镜组、三胶合透镜组和第三双凸透镜,在工作波段为可见光波段、物方相对孔径na=0.05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物方视场达到23mm,畸变低于1%,成像质量好,并且光学透镜均采用球面镜,便于装配,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场曲、畸变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mtf曲线图。

图中:1、双胶合透镜组;2、三胶合透镜组;3、第三双凸透镜;101、第一双凸透镜;102、第一双凹透镜;201、第二双凹透镜;202、第二双凸透镜;203、第一负弯月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双胶合透镜组1、具有负光焦度的三胶合透镜组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双凸透镜3,显微物镜内部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双胶合透镜组1、三胶合透镜组2、第三双凸透镜3,双胶合透镜组1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第一双凸透镜101、第一双凹透镜102,双胶合透镜组1由第一双凸透镜101和第一双凹透镜102胶合而成,三胶合透镜组2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二双凹透镜201、第二双凸透镜202、第一负弯月透镜203,三胶合透镜组2由二双凹透镜201、第二双凸透镜202、第一负弯月透镜203胶合而成,第三双凸透镜3沿光线入射方向靠近光线出口一侧的表面上固定设有光阑。

本实施例中,双胶合透镜组1与三胶合透镜组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9.54±0.03mm。

本实施例中,三胶合透镜组2与第三双凸透镜3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81±0.03mm。

本实施例中,在双胶合透镜组1中:第一双凸透镜101的中心厚度为4.54±0.03mm,第一双凹透镜102的中心厚度为1.51±0.03mm。

本实施例中,第二双凸透镜202的中心厚度为5.89±0.03mm,所述第二双凹透镜201的中心厚度为4.78±0.03mm,所述第一负弯月透镜203的中心厚度为1.2±0.03mm。

本实施例中,第三双凸透镜3的中心厚度为5.25±0.03mm。

本实施例中,以上所述各透镜,其曲率半径r1、r2,光学折射率n,阿贝系数vd,分别是:

第一双凸透镜101:r1=21.33mm,r2=-63.35mm,n=1.72,vd=29.6;

第一双凹透镜102:r1=17.27mm,r2=15.22mm,n=1.52,vd=64.2;

第二双凹透镜201:r1=-36.79mm,r2=17.27mm,n=1.90,vd=37.1;

第二双凸透镜202:r1=17.27mm,r2=-10.88mm,n=162,vd=58.2;

第一负弯月透镜203:r1=-10.88mm,r2=-26.82mm,n=1.74,vd=35.5;

第三双凸透镜3:r1=114.75mm,r2=29.95mm,n=1.61,vd=40.0。

在本实施例中,该1x平场消色差显微物镜达到了以下指标:(1)共轭距200mm;(2)物方相对孔径:na=0.05;(3)畸变<1%。

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双胶合透镜组、三胶合透镜组和第三双凸透镜,在工作波段为可见光波段、物方相对孔径na=0.05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物方视场能够达到23mm,畸变低于1%,成像质量好,光学透镜均采用球面镜,便于装配,提高了安装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