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2944发布日期:2021-11-10 00:5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眼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眼镜。该眼镜的特点是重量轻,外观特别引人注目。
2.众所周知,眼镜不仅应具合理的功能,例如用于改善视力或防止阳光照射。它们还是一种时尚单品,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各行各业人士的重视。
3.可以区分两种类型的眼镜,一种是沉重、粗笨、主要是深色塑料或角框的眼镜,另一种是具有由高强度轻薄金属(如钛)制成的金属镜框的极轻型眼镜,镜框仅发挥了极为有限的作用,甚至认为其毫无作用。
4.本发明涉及上述第二类眼镜。这里,尽可能不出现镜框。它的设计尽量省材,除了贴靠太阳穴或弯曲挂耳的镜腿以外,仅由沿两个镜片上缘延伸的薄而轻的镜框部分组成。使用尼龙拉丝围绕各个镜片的下部区域,并在此嵌入磨削到镜片边缘的凹槽中。通常由尼龙制成的这类塑料拉丝用于将镜片夹在沿镜片上缘延伸的镜框部分与所述塑料拉丝之间。塑料拉丝即具有承重作用,因此对于整副眼镜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背景技术:

5.眼镜也可以配置为使得金属镜框沿着眼镜下缘延伸而尼龙拉丝沿着眼镜上缘延伸。
6.塑料拉丝不会出现在如上所述的位置,而是位于磨削到镜片边缘区域的凹槽中。然而,塑料拉丝和金属镜框难以同时可靠又不显眼地得以固定。这样的固定可参阅中国专利文献cn 206224069。该文献提供双孔片。形成搭环的塑料拉丝穿过片上的两孔,请参阅图3。塑料拉丝形成搭环,该搭环围绕一部分金属镜框。众所周知,这样的搭环包括曲段以及分别在搭环前和搭环后纵向延伸的长段;这两个长段相互平行。
7.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搭环配有双孔片。拉丝一长段穿过一孔,另一长段穿过另一孔。
8.该解决方案的劣势在于,搭环只能是通过使拉丝塞满双孔片中而形成却难以松扣。
9.专利文献de 696 11 045 t2描述了一种具有两个镜片、镜框和铰链镜腿的眼镜。每个镜片均配有塑料拉丝,它围绕镜片的一部分圆周并贴靠镜片边缘。
10.专利文献us 5914768 a、us 2001/0017686 a1和jp h11

044865 a分别描述了具有镜框部分、鼻梁、铰链、镜腿、塑料拉丝的眼镜。这些公知的实施方式皆具有缺陷。例如,塑料拉丝和眼镜的组装相对困难,或者无法自由选择围绕镜片的拉丝的张力,或者无法自由选择不同直径的镜片。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设计的眼镜,使得围绕其中一个镜片的相关塑料拉丝能够以可自由选择张力的方式固定并再次松开,还能用于可使用不
同直径的镜片。
12.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
13.本发明与上述中国专利文献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如下:
14.本发明提出一种仅具有单孔的套筒。用于形成搭环的塑料拉丝的两个长段在套筒的孔中相互贴触。为了张紧塑料拉丝,移位套筒以使搭环勒紧。同时,可以精确地更改拉丝的长度,尤其是缩短拉丝的长度。缩短拉丝的长度也意味着张紧拉丝,进而牢固地压紧镜片,以稳定整副眼镜。与上述中国专利文献相比,必要时还可轻松更换拉丝。
15.此外,通过套筒紧密围绕拉丝还意味着通过套筒移位而设定的位置相对于拉丝保持不变,因为由于紧密贴合而形成的摩擦会防止套筒相对于拉丝移位。
16.再度与上述中国专利文献相比,拉丝尾端区域与镜框部分的连接点更好地居中,从而实现了改进的功能和不显眼的外观。
17.本发明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于,镜片和镜框皆无需设孔以将眼镜各部分拧在一起或将尼龙拉丝固定孔中。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和根据本发明的眼镜予以详述。图中具体示出:
19.图1示出一种已知眼镜的透视图。
20.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眼镜的透视图。
21.图3示出塑料拉丝与镜框部分之间的连接点区域中部件的放大图。
22.图4a示出根据图3的套筒的透视图。
23.图4b示出图4a中的物件垂直于套筒纵向轴线的剖视图。
24.图5示出类似于根据图4a和图4b的物件,其具有纵向伸展度很小的套筒,因此该套筒代表孔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图1所示的眼镜的已知实施方式包括两个镜片1、2。镜片由镜框承载,镜框包括以下部件:
26.两个镜腿3、4,承载部件5,其包括在镜片1的上缘上延伸的第一段5.1以及在镜片2的上缘上延伸的第二段5.2。这两段5.1和5.2一体成型,它们之间存在鼻梁6。两个镜腿3、4分别经由铰链7.1、7.2连接到镜框5的两段5.1和5.2。
27.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眼镜为示意性示出。它采用极轻型设计。镜框基本上可以像根据图1那样设计。然而,部件3、4、5.1、5.2和6由金属丝制成,例如由钛丝制成。鼻梁6处存在鼻托6.1、6.2。
28.根据图2的眼镜的特殊特点是由塑料制成的拉丝8。该拉丝环绕每个镜片的至少一部分圆周导引。它可以嵌入镜片边缘的凹槽中,请参阅图2b的放大剖视图。
29.拉丝8可以在其整个圆周上围绕相关的镜片,进而始于a点又止于a点。但拉丝8也可以仅围绕一部分镜片,例如始于a点而止于b点。不言而喻,这对于镜片1和镜片2而言都是以相同的方式来执行。
30.图3示出本发明的关键细节。图中又可看出塑料拉丝8,即其尾段。该尾段成型为搭
环,包括长段8.1、曲段8.2和第二长段8.3。换而言之,拉丝8的尾段具有发夹形状。拉丝8的尾端8.4位于第一长段8.1上。这里通过熔融形成栓头8.5,其在其剩余伸展范围内具有比拉丝8更大的直径。
31.正如所见,拉丝8的搭环围绕镜框部分,例如镜框部分5.1或5.2。围绕始于相关镜框部分的连接点a。然后它以图a中的逆时针方向绕镜片1延伸到连接点b。在此处又由第二拉丝尾端成型搭环,参阅上文,这类似于图3所示的搭环。
32.公知的是,借助搭环将拉丝连接到镜框部分。这里搭环难以固定。搭环在组装期间不应散开,当然在组装后也不应独自松开。本发明避免了这类情况。为此,设置关键的套筒9,其作用如下所述。塑料拉丝8在金属镜框部分5.1上的组装过程如下:
33.首先,拉丝8的尾端8.4贯穿套筒9的孔。此时,拉丝8的尾端8.4尚未熔融,因此它还尚未具有图3所示的栓头。然后,拉丝8的尾端8.4环绕镜框部分5.1导引,从而形成图3所示的搭环。拉丝8的长段8.1再继续导引穿过套筒9。套筒9的内径尺寸标定为使得两个长段8.1和8.3被套筒9紧密围绕而且彼此紧密贴靠。正如所见,长段8.1和8.3相互平行地延伸一段距离。
34.此时勒紧以形成搭环。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套筒9置于长段8.1和8.3上的同时使其移位抵靠金属镜框部分5.1来完成。然而,长段8.1和8.3也可以同时彼此相对移位,借此更改可用于围绕镜片1的拉丝的长度。如果按照箭头c和d发生上述长段8.1和8.3的相对运动,则可使用更长的长度来围绕镜片1。正如所见,当拉丝8围绕镜片1时,这样也可改变拉丝8中的张力。张力应尽量最大,才能借助拉丝8使镜片1压靠在金属镜框部分5.1的压力增大。如果张力足够大,则意味着将镜片夹在拉丝8与相关金属镜框部分5.1之间。这样产生一种非常稳定的构型。无需螺接即可实现一个或多个镜片与镜框之间的连接。这样就无需加工镜片,例如通过钻孔或螺丝连接。在组装期间,套筒9与两个长段8.1和8.3之间的紧密连接能够因上述部件之间的机械摩擦而确保搭环在组装过程中不会散开。
35.在尾端8.4已经穿过套筒9之后,可以熔融出上述栓头8.5。压缩部9用作防止搭环构型松开的附加保护。栓头8.5防止拉丝8从套筒9中滑脱。
36.图4a和图4b示意性示出套筒9内的长段8.1和8.3。从图4b中可以看出,套筒9具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孔,该孔几乎完全被长段8.1和8.3的横截面填满。
37.图5又示出两个长段8.1和8.3。在此情况下,套筒9具有很小的轴向伸展度;即在当前情况下,它是孔片或圈。
38.拉丝不必具有圆形横截面。它也可呈空心,故构造为软管。
39.如上所述,塑料拉丝从镜片圆周上的第一个点开始,例如在相关镜腿的区域中,并在第二个连接点处固定到金属镜框部分,通常在鼻梁的区域中。然而,也可设想这两个连接点a和b重合。在此情况下,塑料拉丝绕相关镜片的整个圆周延伸。
40.附图标记列表
41.1 镜片
42.2 镜片
43.3 镜腿
44.4 镜腿
45.5 镜框
46.5.1 镜框部分
47.5.2 镜框部分
48.6 鼻梁
49.6.1 鼻托
50.6.2 鼻托
51.7.1 铰链
52.7.2 铰链
53.8 塑料拉丝
54.8.1 长段
55.8.2 曲段
56.8.3 长段
57.8.4 尾端
58.8.5 栓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