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可变受控电光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58549发布日期:2022-02-11 22:5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分段可变受控电光元件的制作方法
分段可变受控电光元件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2019年7月25日提交的名称为“分段可变受控电光元件(segmented variable controlled ec elemen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878,387号的权益和优先权。
技术领域
3.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电光元件,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可以独立地控制以实施分开的变暗区段和透明区段的两个分开的总线的电光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电光元件可以包括:间隔开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中的每一者限定相应的相对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基本对准;第一总线,其包括沿着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边缘相邻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基板的与第一边缘相邻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第二总线,其包括沿着第一基板的与第二边缘相邻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基板的与第二边缘相邻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沿着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宽度在相应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间隔开,第二总线与第一总线间隔开;以及电光介质,其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总线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第二总线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5.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选择性地电连通;并且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改变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并且调整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之间的相对电压电平。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向第一总线的第一电极选择性地施加第一电压,向第二总线的第一电极和第一总线的第二电极两者选择性地施加具有与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第二电压,并且不向第二总线的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从而使变暗区从第二总线延伸,并且使透明区从第一总线延伸,过渡区可以在变暗区与透明区之间延伸。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向第一总线的第一电极和第二总线的第二电极选择性地施加第一电压,并且向第一总线的第二电极和第二总线的第一电极施加具有与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第二电压,从而使变暗区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两者延伸。电光元件还可以包括第三总线,该第三总线包括沿着第一基板的与第三边缘相邻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基板的与第三边缘相邻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二电极;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改变与第三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并且调整输送至第三总线的电压电平。电光元件可以设置在车辆的挡风玻璃和侧窗中的一者中。电光元件可以设置在飞机的窗户组件中。电光元件可以设置在车辆中的平视显示器中。
6.根据另一方面,电光组件可以包括:电光元件,其包括间隔开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中的每一者限定相应的相对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间隔开;第一总线,其与第一边缘相邻;第
二总线,其与第二边缘相邻,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彼此间隔开并且大体上彼此平行。电光介质可以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并且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电连通。控制器可以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电连通,并且被配置成:改变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并且调整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之间的相对电压电平。
7.改变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将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与电源独立地连接和断开;将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与电源以相反极性连接;以及将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中的一者与电源部分连接。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沿着第一基板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基板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二电极。将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与电源以相反极性连接包括:将第一总线的第一电极连接至电源的第一极,并且将第二总线的第一电极连接至电源的相反极;并且将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中的一者与电源部分连接可以包括:将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中的一者的第二电极与电源断开,并且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与电源以相反极性连接。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改变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以选择性地使电光介质的区段在相应的变暗状态与透明状态之间独立地改变;并且调整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之间的相对电压电平,以相对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移动区段的至少一个过渡的位置。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改变电连接的配置,并且基于接收到的关于区段的配置和至少一个过渡的位置的用户输入来调整相对电压电平。电光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三总线,该第三总线包括沿着第一基板的与第三边缘相邻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基板的与第三边缘相邻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二电极。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改变与第三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并且调整输送至第三总线的电压电平。第三总线可以与第二总线和第一总线间隔开;并且第一总线可以与第二总线间隔开。电光组件可以设置在车辆的挡风玻璃和侧窗中的一者中。电光组件可以设置在飞机的窗户组件中。电光组件可以设置在车辆中的平视显示器中。
8.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在电光元件中限定分开的透明区段和变暗区段的方法可以包括:改变与电光元件的相对横向侧上的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以选择性地使电光介质的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电连通的区段在相应的变暗状态与透明状态之间独立地改变;并且调整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之间的相对电压电平,以相对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移动区段的至少一个过渡的位置。
9.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车辆包括挡风玻璃和侧窗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挡风玻璃和侧窗并入有电光组件,该电光组件包括具有间隔开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电光元件,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中的每一者限定相应的相对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基本对准。电光元件还具有与第一边缘相邻的第一总线和与第二边缘相邻的第二总线。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沿着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宽度在相应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间隔开。电光介质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并且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电连通。组件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电连通,并且被配置成:改变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并且调整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之间的相对电压电平。
1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飞机窗户组件包括抗压窗格、包围抗压窗格的边框,以及包括电光组件的防尘罩,该电光组件包括具有间隔开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电光元件,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中的每一者限定相应的相对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基本对准。电光元件还具有与第一边缘相邻的第一总线和与第二边缘相邻的第二总线。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沿着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宽度在相应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间隔开。电光介质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并且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电连通。组件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电连通,并且被配置成:改变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并且调整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之间的相对电压电平。
11.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在电光元件中限定分开的透明区段和变暗区段的方法包括改变与电光元件的相对横向侧上的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的电连接的配置,以选择性地使电光介质的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电连通的区段在相应的变暗状态与透明状态之间独立地改变。所述方法还包括调整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之间的相对电压电平,以相对于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移动区段的至少一个过渡的位置。
12.通过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和了解本装置的这些和其他特征、优势和目的。
附图说明
13.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电光组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14.图2是图1的电光组件的示意性边缘正视图;
15.图3是处于透明区段和变暗区段的第一配置中的图1的电光组件的平面图;
16.图4是处于透明区段和变暗区段的第二配置中的图1的电光组件的平面图;
17.图5是处于完全变暗状态的图1的电光组件的平面图;
18.图6a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电光组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19.图6b是图6a的电光组件的示意性边缘正视图;
20.图7是处于第一配置中的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光元件的车辆的内部视图;
21.图8是处于第二配置中的包括图7的一个或多个电光元件的车辆的内部视图;
22.图9是处于第一配置中的包括电光元件的飞机窗户组件的平面图;
23.图10是处于第二配置中的包括图9的电光元件的飞机窗户组件的平面图;
24.图11是处于透明区段和变暗区段的另一配置中的电光组件的平面图;并且
25.图12是处于透明区段和变暗区段的又另一配置中的电光组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考附图,图1至图5描绘了电光元件10。在所示的示例中,电光元件10包括间隔开的第一透明基板12和第二透明基板14。第一透明基板12和第二透明基板14中的每一者限定相应的相对第一边缘16、18和第二边缘20、22。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的第一边缘16、18和第二边缘20、22基本对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的第一边缘16、18可以与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的第二边缘20、22基本上平行并且间隔开。一层或多层导电材料或电极涂层23可以与第一基板12的内表面28相关联。这些层可以用作电光装置10的第一电极。类似地,一层或多层导电材料或电极涂层25可以与第二基板14的内表面32相关联并且设置在其上,并且可以用作电光元件10的第二电极。电极涂层23可以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区中基本透明的材料。电极涂层23可以由掺氟氧化锡(fto)、氧化铟/锡(ito)、掺
杂氧化锌或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材料制成。
27.电光元件10还包括:第一总线24,该第一总线包括沿着第一基板12的与第一边缘16相邻的内表面28设置的第一电极26和沿着第二基板14的与第一边缘18相邻的内表面32设置的第二电极30;以及第二总线34,该第二总线包括沿着第一基板12的与第二边缘20相邻的内表面28设置的第一电极36和沿着第二基板14的与第二边缘22相邻的内表面32设置的第二电极38。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沿着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宽度在相应的第一边缘16、20与第二边缘18、22之间间隔开。电光介质40可以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12与第二透明基板14之间,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的第一电极26、36与第二电极30、38之间。密封剂41包围并且帮助将电光介质40保持在基板12、14之间,并且使第一电极26、30和第二电极36、38电极彼此电绝缘。
28.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之间的电光介质4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溶剂、至少一种阳极材料和至少一种阴极材料。通常,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两者均为电活性材料,并且其中至少一种为电光材料。应理解,不论其通常含义如何,本文中将把术语“电活性”定义为在暴露于特定电位差时其氧化状态会发生改变的材料。另外,应理解,不论其通常含义如何,本文中将把术语“电光”定义为在暴露于特定的电位差时其在一个或多个波长下的消光系数会发生改变的材料。如本文中所描述,电光部件包括色彩或不透明度会受到电流影响的材料,使得当将电流施加到材料时,其色彩或不透明度会从第一相变成第二相。电光部件可以是单层单相部件、多层部件或多相部件。总线24、34向电极涂层23、25提供电流以在其间生成电位。电光介质可以具有所属领域中通常已知的各种组合物,其透明度随着向其施加电位而从基本上透明到基本上不透明变化。可以理解,此类组合物通常与各种窗户、镜等结合使用,其布置成具有单个总线,该单个总线具有包围基板的两个相对电极,使得施加在单个总线中的电极上的电位以均匀的方式引起变暗或调暗(或相关联组件的其他光学调整)。
29.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电光元件10可以包括在电光组件42中,该电光组件被配置成提供与所描绘的电光元件10的两个分开的总线24、34的使用有关的功能。特别地,除了电光元件10之外,组件42包括与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电连通的控制器44。控制器44可以被配置成改变与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的电连接的配置,并且调整第一总线24与第二总线34之间的相对电压电平。如图所示,控制器44可以通过所描绘的线46与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中的每一者连接,其中相应的第一电极26、36和第二电极30、38中的每一者与控制器44独立地连接(包括以各种布置成对提供并且与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相关联的线)。以此方式,控制器44可以通过以不同方式并且以不同电压将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与电源48独立地连接和断开而改变与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的电连接的配置。特别地,控制器44可以将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与电源48以相反极性连接(例如,与电源48连接的第一总线24的第一电极26和第二电极30分别带正电和带负电,并且与电源48连接的第二总线34的第一电极36和第二电极38分别带负电和带正电)。此外,控制器44可以将第一总线24与电源48连接,例如使得第一电极26和第二电极30分别带正电和带负电,第二总线34的第一电极36带负电,并且第二总线34的第二电极38与电源48断开。以此方式,可以说,控制器44可以将第二总线34与电源48部分连接。此类布置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以不同变型来实施。
30.如图3至图5中所示,由控制器44将总线24和34与电源48连接的上述变型可以在第一总线24与第二总线34之间的电光元件10的跨度上提供在电光介质40中实现的变暗效果的变型。特别地,控制器44被配置成改变与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的电连接的配置,以选择性地使电光介质40的各个区段在相应的变暗状态与透明状态之间独立地改变(其中其间的各个过渡部分存在于某些配置中,如下文所论述)。如图3中所示,通过将第一总线24的第一电极26连接至电源48的第一极50(例如,带正电),并且将第二总线34的第一电极36连接至电源48的相反极52(即,带负电),可以实现将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与电源48以相反极性连接。以此方式,控制器44还将第一总线24的第二电极30连接至负电极52,并且将第二总线34的第二电极38连接至电源48的正电极50。此类连接配置的结果是,电光介质40包括与第一总线24相邻并且从其延伸的第一变暗区段54和与第二总线35相邻并且从其延伸的第二变暗区段56,其中透明区段58设置在变暗区段54与变暗区段56之间。如图所示,变暗区段54、56逐渐过渡到透明区段58,使得整体效应在区段54、56、58之间呈梯度。在此类配置中,控制器44可以单独地改变施加在总线24、34中的每一者上的电位(电压电平)的电平。在一个方面,增加总线24、34中的任一者的电位可以增加相应的变暗区段54、56从总线24、34延伸的距离。在一个方面,这可以使变暗区段54、56之间的透明区段58宽度减小。此外,极性的绝对电平可以在第一总线24与第二总线34之间变化,以使相应的变暗区段54、56具有不同的宽度,其中与较高绝对电位(即,无论特定取向:正或负)相关联的变暗区段54、56在相关联的区段54或区段56中具有较大的宽度。
31.如图4中所示,可以维持第一总线24的第一电极26与第二总线34的第一电极36之间的类似的相反连接,但是在第二总线34的第二电极38与电源44断开的情况下,即第二电极38“部分地”连接,可以导致从第一总线24延伸的单个变暗区段54。由于第一总线24的第二电极30仍连接,因此如上所述,与第二总线34相邻的区段56将不会变暗。在此配置中,透明区段58与第二总线34相邻并且从其延伸,区段54与区段58之间具有类似的逐渐过渡,从而产生梯度效果。在此类布置中,相对于第一总线24向第二总线34的第一电极36施加较高电压可以增加透明区段58的相对宽度。类似地,在通过向第一总线24施加较高电位来实现相反效果的情况下,变暗区段54的相对宽度可以增加。此外,向两个总线24、34施加较低的绝对电压(向第二总线34的电压是“部分的”)可以导致在区段54与区段58之间的过渡区60的宽度增加,而施加较高的绝对电压可以减小过渡区60的宽度。通过颠倒连接,使得第二总线34与电源48完全连接,并且第一总线24以相反极性部分连接,可以颠倒效果,使得变暗区段54与第二总线34相邻并且从其延伸,而透明区段58从第一总线24延伸。
32.如图5中所示,通过将第二总线34与电源48完全断开,或将相同极性的相同电压施加至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两者,例如,将正电压施加至第一总线的第一极和第二总线的第一极两者,并且将负电压施加至第一总线的第二极和第二总线的第二极两者,整个电光介质40可以按一致量变得不透明(变暗),尽可能包括特定电光介质(在大多数应用中其为基本上或几乎完全不透明)。以此方式,控制器44可以被配置成部分地或完全地将总线24、3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与电源44连接,并且调整施加在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上的电压的相对(绝对)电压电平。此配置可以允许控制器44相对于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移动区段54、56、58的过渡区60的位置。这可以使用嵌入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可访问的存储器内)内的算法或其他控制方案来实现,该算法或其他控制方案建立在现有单个总线电光元
件的控制方案上或以其他方式修改其控制方案。以此方式,使用施加的电位控制各种电光介质的相对透明度的能力是通常已知的。通常,可以基于用于控制特定电光介质40的不透明度的框架内的本公开来导出对此类控制方案的修改,以提供部分连接并且调整如本文所述的相对绝对施加电压。此外,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改变与总线24、34的电连接的配置,并且基于通过接口62接收的用户输入来调整施加至其上的相对电压电平。接口62可以是机电的或电子的,并且可以允许电光元件10的配置具有区段54、56或58的不同配置、任何相关联的过渡区60的位置以及变暗区段54、56的相对不透明度。
33.包括类似于图1和图2所描绘的电光元件110的电光组件142的变型示出于图6a和图6b中。值得注意的是,图1和图2的电光元件10包括相对尖锐的拐角64,其可以由约5mm或更小的半径限定。在此类实施方案中,电极26、30、36、38可以是沿着基板12、14的相应边缘16、18、20、22在拐角64之间延伸的大致笔直的材料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2mm银总线带)。在一些方面,电极26、30、36、38可以不完全延伸至拐角,但是可以与拐角间隔类似于距相应边缘16、18、20、22的间隔的量。在图6a和图6b的实施方案中,电光元件110的基板112、114包括半径约为50mm的较大拐角164,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半径在约20mm与100mm之间(尽管其他尺寸可能是可能的)。与电光元件110相关联的总线124、134中的电极126、130、136、138包括拐角延伸部166,该拐角延伸部限定半径以部分地延伸至相应基板112、114的拐角164中。在各种示例中,拐角延伸部166可以延伸穿过约15
°
与约45
°
之间,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延伸穿过相应拐角164的整个90
°
。可以根据相关联的电光元件的特定几何形状对总线24、34、124、134进行其他几何修改。
34.转向图7和图8,上文论述的电光组件42的各种实施方式(包括根据上文关于图6a和图6b论述的修改)可以用于诸如汽车、船或飞机的车辆68中。特别地,所描绘的车辆68(其仅出于示例性目的)包括可以根据上述公开的电光元件10的挡风玻璃。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挡风玻璃70被构造成以与典型挡风玻璃部分74的连续布置向上延伸至车辆68的车顶区域72中。在此类布置中,有利的是,将包括挡风玻璃70的电光元件10配置成借助于机载计算机或其他集成控制器44来控制,以在车顶部分72内提供变暗区段54,从而允许实心车顶的效果以阻挡来自环境阳光的眩光并且减少车辆68的内部舱室的加热,同时保持挡风玻璃部分74主要由透明区段58占据。此类控制可以通过上文关于图4所论述的方案来实现。在另一方面,允许控制挡风玻璃70的电光元件10以在其下部区域76内提供附加变暗区段56从而为挡风玻璃70(例如,平视显示器(“hud”))上的投影信息提供附加对比度可能是有益的。此类控制可以通过上文关于图3所论述的方案来实现。如进一步所示,车辆侧窗78还可以结合具有与上文论述的那些构造类似的构造的电光元件10(包括电光元件110的方面)。如图8中所示,可以根据上文关于图4所论述的方案来控制电光元件10,以提供朝向侧窗78的顶部区域82的变暗区域54,其中剩余部分占据透明区段58。此类配置可以为侧窗78的上部部分82提供遮光以替换机械遮阳板。类似地,上文所论述的挡风玻璃70的变暗区域54可以延伸至挡风玻璃70的类似上部区域82,以实现类似的功能。可以理解,过渡区60从上部变暗区域54和透明区域58的位置可以由车辆68根据上述各种控制方案来控制。另外,车辆68可以被配置成允许驾驶员和/或乘客通过在车辆-人机接口(hmi)80内提供接口62或由该车辆-人机接口可访问来控制挡风玻璃70和侧窗78中的电光元件10,如图7和图8中进一步所示。
35.在另一方面中,如图9和图10中所示,飞机窗户组件84包括外部抗压窗格86和包围
抗压窗格86的边框88。组件84还包括安装在边框88内的防尘罩90,并且包括根据上述公开的电光组件42。如图所示,电光组件42可以包括电光元件110,该电光元件包括防尘罩90,使得本电光元件110替换通常用于飞机窗户组件中的防尘罩的典型单片塑料。以此方式,电光元件110的变暗可以以复制典型滑动屏幕的功能的方式遮蔽通过组件84的可选部分的可见性,这可以消除对其的需要。如图所示,用户接口62的操控可以允许乘客将变暗区段154从防尘罩90中的电光元件110的顶部向下(图9)延伸至期望点,包括以便完全遮蔽抗压窗格86,如图10中所示。
36.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在电光元件10、110中限定分开的透明区段56和变暗区段54的方法包括改变与电光元件10的相对横向侧(分别由边缘16、18和边缘20、22限定)上的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的电连接的配置,以选择性地使电光介质40的与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电连通的区段54、58在相应的变暗状态与透明状态之间独立地改变。此类变暗可以根据上文关于图3至图5所论述的方案来实现。该方法还包括调整第一总线24与第二总线34之间的相对电压电平,以相对于第一总线24和第二总线34移动区段54、58的至少一个过渡区60的位置。
37.并入有修改的电光元件210的电光组件242的另一变型示出于图11和图12中。所示的电光元件包括沿着电光元件210的垂直于总线224和234的边缘定位并且位于电光元件210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上的附加总线225和235。通常,附加总线225和235具有类似于总线224和234的构造(其本身类似于上文所论述的总线24和34,包括关于对应电极的结构和定位)。以此方式,所有四个总线224、225、234、235均可以连接至所示的控制器244,以沿着与电极24和34与电源48之间的连接类似的原理以各种连接提供与电源248的选择性连接,如上文所论述。四个总线224、225、234和235中的每一者的端部可以彼此间隔开。如图11中所示,控制器244可以将相邻的总线224和225与电源248连接,使得总线224与电源248的两个极250a和252a连接,并且使得总线225仅与单个极252b相反地连接。当维持此类连接时,电光元件210包括与总线224相邻的变暗区段254和与总线234相邻的透明区段258。此外,变暗区段背离总线225并且沿着相邻总线235延伸,而透明区段258沿着总线225和相邻总线234向外延伸,使得过渡区260限定在横跨电光元件210的对角线上。在上述情况下,总线234和235没有提供电源。
38.如图12中所示,控制器244还可以将相邻总线224和225与位于其相对极250、252处的电源248完全连接。即,控制器244可以将相邻总线224和225与电源248连接,使得总线224与两个极250a和252a或电源248连接,并且使得总线225与两个极250b和252b连接,使得分开的变暗区段254和256分别沿着具有弧形过渡区260的相应的总线224和225延伸至中心透明区段258。在进一步的变型中,电光元件210可以类似于图3至图5中的电光元件10与电源248连接,其中总线225和235由控制器244与电源248断开。以此方式,控制器244可以被配置(诸如通过编程等)成以各种配置将各个总线224、225、234、235与电源248连接,并且根据上文所论述的原则调整所连接的总线224、225、234、235之间的绝对电压。
39.应理解,任何所描述的过程或所描述过程内的步骤可与公开的其他过程或步骤组合以形成属于本发明装置的范围内的结构。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过程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理解为具有限制性。
40.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装置的概念的情况下,可对上述结构和方法做出变
化和修改,还应当理解,这样的概念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涵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的措辞明确说明不是这样。
41.上面的描述仅被视作所示实施方案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制作或使用所述装置的技术人员可对所述装置作出修改。因此,应该清楚,在附图中所示的并且以上所述的实施方案仅为说明的目的,并且并非旨在限制本装置的范围,本公开的范围由根据专利法原则(包括等同物原则)解释的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