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8909发布日期:2021-06-22 17:1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的逐年增加,单部手机通常会搭载2-8颗摄像头,因此摄像头的产能和质量成为手机厂商和消费者的重点关注对象。与此同时,市场上涌现出大光圈、超广角、超薄、小头部、长焦和光学防抖等不同功能的摄影镜头,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其中,长焦镜头在实际拍摄中能实现远处人物的局部特写,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手机厂商的青睐。但是现有的摄像头不能同时满足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的特性。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摄像头存在不能同时满足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特性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头存在不能同时满足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特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沿摄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摄像镜头的物侧至摄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摄像镜头的f数fno和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1.6≤fno*tan(fov)≤2.1;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之间满足:4.5≤f/(t34+t45)<6.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5.5mm<ttl/tan(fov)≤7.0mm。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4≤epd/(ct3+ct4)<6.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3<f/(ct5+t56)<6.5。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3.0<f/(ct1+ct2+ct3)<4.0。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0.7≤(ct2+ct4)/ct3<1.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3.5<f1/ct1≤6.0。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之间满足:1.2<dt11/dt32<1.5。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2之间满足:1.5<dt62/dt41<2.2。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之间满足1.3≤epd/(dt32+dt41)<1.5。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0.6≤f/f4<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f/|f5|<0.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2.5≤(f3-f6)/f1<8.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0.5<f/r4-f/r5<2.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和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0.5<f/(r3+r4)<1.5。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1.5<f/r7+f/r8<3.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沿摄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摄像镜头的物侧至摄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摄像镜头的f数fno和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1.6≤fno*tan(fov)≤2.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5.5mm<ttl/tan(fov)≤7.0mm。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4≤epd/(ct3+ct4)<6.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3<f/(ct5+t56)<6.5。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3.0<f/(ct1+ct2+ct3)<4.0。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0.7≤(ct2+ct4)/ct3<1.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3.5<f1/ct1≤6.0。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之间满足:1.2<dt11/dt32<1.5。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2之间满足:1.5<dt62/dt41<2.2。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之间满足1.3≤epd/(dt32+dt41)<1.5。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0.6≤f/f4<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f/|f5|<0.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2.5≤(f3-f6)/f1<8.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0.5<f/r4-f/r5<2.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和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0.5<f/(r3+r4)<1.5。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1.5<f/r7+f/r8<3.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沿摄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摄像镜头的物侧至摄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摄像镜头的f数fno和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1.6≤fno*tan(fov)≤2.1;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之间满足:4.5≤f/(t34+t45)<6.5。通过摄像镜头的f数与最大视场角的正切值的乘积,可以保证f数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仍能够保持摄像镜头的大光圈的特性,同时保证最大视场角在较小的范围内,能够保持摄像镜头的长焦特性。控制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的和的比值在一个合理范围,在满足长焦性能的同时可以保证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不会过小。这样有利于组装工艺,避免两个透镜太近而发生光线干涉,同时能够调整摄像镜头的场曲和像散,降低透镜的敏感性,减弱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鬼像能量,增大了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5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0分别示出了图6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图11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7至图20分别示出了图16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2至图25分别示出了图21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2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7至图30分别示出了图26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3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七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2至图35分别示出了图31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3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八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7至图40分别示出了图36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4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九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2至图45分别示出了图41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sto、光阑;e1、第一透镜;s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e2、第二透镜;s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面;e3、第三透镜;s5、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面;e4、第四透镜;s7、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面;e5、第五透镜;s9、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面;e6、第六透镜;s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第六透镜的像侧面;e7、滤光片;s13、滤光片的物侧面;s14、滤光片的像侧面;s15、成像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成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在近轴区域的面形的判断可依据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以r值,(r指近轴区域的曲率半径,通常指光学软件中的透镜数据库(lensdata)上的r值)正负判断凹凸。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凹面;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凸面。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头存在不能同时满足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特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5所示,沿摄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摄像镜头的物侧至摄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摄像镜头的f数fno和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1.6≤fno*tan(fov)≤2.1;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之间满足:4.5≤f/(t34+t45)<6.5。通过摄像镜头的f数与最大视场角的正切值的乘积,可以保证f数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仍能够保持摄像镜头的大光圈的特性,同时保证最大视场角在较小的范围内,能够保持摄像镜头的长焦特性。控制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的和的比值在一个合理范围,在满足长焦性能的同时可以保证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不会过小。这样有利于组装工艺,避免两个透镜太近而发生光线干涉,同时能够调整摄像镜头的场曲和像散,降低透镜的敏感性,减弱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鬼像能量,增大了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摄像镜头的f数fno和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1.83≤fno*tan(fov)≤2.05;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之间满足:4.52≤f/(t34+t45)<6.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5.5mm<ttl/tan(fov)≤7.0mm。通过控制ttl/tan(fov)的比值范围,在维持摄像镜头小视场角的情况下,确保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也较短,进而保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和便携化。同时紧凑的结构也有利于对抗扭力、高空跌落、滚筒测试,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优选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5.94mm<ttl/tan(fov)≤6.35mm。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4≤epd/(ct3+ct4)<6.0。这样设置能够在满足摄像镜头总长小型化的前提下,保证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不会太薄,有利于摄像镜头的加工和组装工艺,避免透镜过薄导致的调试困难以及透镜变形等问题,从而影响摄像镜头的成像品质。还可以更好的平衡整个光学系统的畸变和场曲,降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厚度的外观影响,避免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因外观问题而导致鬼影和杂光的风险。优选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4.04≤epd/(ct3+ct4)<5.48。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3<f/(ct5+t56)<6.5。这样设置能够将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最大半视场角的范围,避免光焦度过于集中带来的光线偏折陡峭。合理分配第五透镜的厚度,有利于透镜的加工和组立,并能有效降低透镜的鬼像风险和敏感程度,通过平衡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隙,可以减弱两片透镜间的光线偏折和能量分布,两者配合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慧差和像散,对于场曲的稳定性和mtf峰值有很大的帮助。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3.77<f/(ct5+t56)<6.17。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3.0<f/(ct1+ct2+ct3)<4.0。这样设置使得摄像镜头具有较大的有效焦距和较小的视场角,可以更好的收敛位于远处的外部光线,获得更大的光圈和照度,并且摄像镜头cra可以和ccd芯片实现更好的匹配。控制前三个透镜的中心厚度,使各自厚度满足组立稳定性要求的最小厚度,可以降低透镜的组立变形和鬼像反射能量,而且可以更好的平衡系统的畸变和色散,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3.16<f/(ct1+ct2+ct3)<3.7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0.7≤(ct2+ct4)/ct3<1.1。合理分配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之和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的比值的范围,可以实现这三片透镜的厚度的互补,基本形成薄-厚-薄的组态,对于正负球差、正负像散、正负畸变和色差等有良好的抵消作用,而且对于高低温等极端环境有良好的互补缓冲功效,表现优良的温漂性能。优选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0.74≤(ct2+ct4)/ct3<1.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3.5<f1/ct1≤6.0。合理分配第一透镜的光焦度,可以控制光线走势,能有效提高整个光学系统的收光能力,同时避免光线过于陡峭带来第一透镜敏感度高的问题;合理分配第一透镜的厚度,能够避免透镜过薄带来的加工困难,配合第二透镜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慧差,同时对于鬼像和mtf设计值都有良好的改善。优选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3.72<f1/ct1≤5.9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之间满足:1.2<dt11/dt32<1.5。合理控制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的半径比值,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的渐晕值,拦截成像质量较差的那部分光线,从而可以提升整个光学系统的解像力和相对照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半径差异过大导致大段差的问题,确保组装的稳定性。第一透镜的半径较大可以保证系统可以吸收充足的光通量,保持系统的大光圈特性。优选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之间满足:1.27<dt11/dt32<1.4。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2之间满足:1.5<dt62/dt41<2.2。合理控制第六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之比,可以保证透镜半径的小型化,并且避免第六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半径差距太大,保证系统尺寸的均匀性。通过限制半径比值,也可以有效滤除杂光,提高光学系统的杂光性能。优选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2之间满足:1.58<dt62/dt41<2.14。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之间满足1.3≤epd/(dt32+dt41)<1.5。在保证光学系统小型化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足够的光通量以保证成像面的照度,在夜拍或者光线能量弱的环境下保持出色的成像质量。也能通过限制半径尺寸来约束表面的矢高范围,有利于实际加工组立以及全反射的减弱和性能的提高。优选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之间满足1.33≤epd/(dt32+dt41)<1.45。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0.6≤f/f4<0。合理控制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的比值,能够减缓光线在第四透镜中的偏折,从而减小第四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严的公差要求,还能减小第一透镜产生的球差和像散等。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0.58≤f/f4<-0.22。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f/|f5|<0.5。这样设置能够在保证系统长焦的前提下,使第五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至少为系统有效焦距的2倍,降低了第五透镜的折光度,使各视场光线在该透镜表面的偏折更加平缓,能有效减小光线的全反射和表面的鬼像风险,也使得第六透镜的光焦度可以有更大的选择范围。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02<f/|f5|<0.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2.5≤(f3-f6)/f1<8.0。通过控制第三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的差值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的比值,既能减小这三个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严的公差要求,还能通过交叉分布与整个系统配合,更好的互补消除不同视察下的正负球差和倍率色差等,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解像力水平。优选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2.53≤(f3-f6)/f1<7.44。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0.5<f/r4-f/r5<2.0。合理分配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使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表面的曲率不要过大,避免由于张角过大带来的加工难度,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敏感性,避免了严格的公差要求和工艺水平,使摄像镜头的慧差和场曲等得到有效减缓。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0.56<f/r4-f/r5<1.71。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和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0.5<f/(r3+r4)<1.5。合理分配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使第二透镜的两个光学表面的曲率半径不会过小,将该透镜的矢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减缓光线在第二透镜中的偏折,有效减小该透镜的敏感性,同时有利于光线的会聚,避免表面全反射以及鬼像的产生。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和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0.73<f/(r3+r4)<1.41。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1.5<f/r7+f/r8<3.5。合理分配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使第四透镜的外形更有利于注塑和组立工艺,减小第四透镜的面型感度,在现有的制程能力上,有效地平衡系统的场曲、慧差和畸变等。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1.63<f/r7+f/r8<3.08。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45所示,沿摄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摄像镜头的物侧至摄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摄像镜头的f数fno和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1.6≤fno*tan(fov)≤2.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5.5mm<ttl/tan(fov)≤7.0mm。通过摄像镜头的f数与最大视场角的正切值的乘积,可以保证f数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仍能够保持摄像镜头的大光圈的特性,同时保证最大视场角在较小的范围内,能够保持摄像镜头的长焦特性。通过控制ttl/tan(fov)的比值范围,在维持摄像镜头小视场角的情况下,确保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也较短,进而保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和便携化。同时紧凑的结构也有利于对抗扭力、高空跌落、滚筒测试,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优选地,摄像镜头的f数fno和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1.83≤fno*tan(fov)≤2.05;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5.94mm<ttl/tan(fov)≤6.35mm。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和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3.4≤epd/tan(fov)<4.5。通过控制入瞳直径与最大视场角的正切值的比值,可以保证系统的入瞳直径的尺寸,使系统通过足够的光通量,保证像面具有较高的照度,在黑暗环境下能保持出色的成像质量,同时限制视场角可以保证系统的长焦特性。优选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和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3.42mm≤epd/tan(fov)<3.76mm。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之间满足:4.5≤f/(t34+t45)<6.5。控制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的和的比值在一个合理范围,在满足长焦性能的同时可以保证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不会过小。这样有利于组装工艺,避免两个透镜太近而发生光线干涉,同时能够调整摄像镜头的场曲和像散,降低透镜的敏感性,减弱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鬼像能量,增大了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之间满足:4.52≤f/(t34+t45)<6.11。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4≤epd/(ct3+ct4)<6.0。这样设置能够在满足摄像镜头总长小型化的前提下,保证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不会太薄,有利于摄像镜头的加工和组装工艺,避免透镜过薄导致的调试困难以及透镜变形等问题,从而影响摄像镜头的成像品质。还可以更好的平衡整个光学系统的畸变和场曲,降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厚度的外观影响,避免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因外观问题而导致鬼影和杂光的风险。优选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4.04≤epd/(ct3+ct4)<5.48。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3<f/(ct5+t56)<6.5。这样设置能够将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最大半视场角的范围,避免光焦度过于集中带来的光线偏折陡峭。合理分配第五透镜的厚度,有利于透镜的加工和组立,并能有效降低透镜的鬼像风险和敏感程度,通过平衡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隙,可以减弱两片透镜间的光线偏折和能量分布,两者配合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慧差和像散,对于场曲的稳定性和mtf峰值有很大的帮助。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3.77<f/(ct5+t56)<6.17。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3.0<f/(ct1+ct2+ct3)<4.0。这样设置使得摄像镜头具有较大的有效焦距和较小的视场角,可以更好的收敛位于远处的外部光线,获得更大的光圈和照度,并且摄像镜头cra可以和ccd芯片实现更好的匹配。控制前三个透镜的中心厚度,使各自厚度满足组立稳定性要求的最小厚度,可以降低透镜的组立变形和鬼像反射能量,而且可以更好的平衡系统的畸变和色散,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3.16<f/(ct1+ct2+ct3)<3.7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0.7≤(ct2+ct4)/ct3<1.1。合理分配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之和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的比值的范围,可以实现这三片透镜的厚度的互补,基本形成薄-厚-薄的组态,对于正负球差、正负像散、正负畸变和色差等有良好的抵消作用,而且对于高低温等极端环境有良好的互补缓冲功效,表现优良的温漂性能。优选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和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0.74≤(ct2+ct4)/ct3<1.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3.5<f1/ct1≤6.0。合理分配第一透镜的光焦度,可以控制光线走势,能有效提高整个光学系统的收光能力,同时避免光线过于陡峭带来第一透镜敏感度高的问题;合理分配第一透镜的厚度,能够避免透镜过薄带来的加工困难,配合第二透镜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慧差,同时对于鬼像和mtf设计值都有良好的改善。优选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3.72<f1/ct1≤5.9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之间满足:1.2<dt11/dt32<1.5。合理控制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的半径比值,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的渐晕值,拦截成像质量较差的那部分光线,从而可以提升整个光学系统的解像力和相对照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半径差异过大导致大段差的问题,确保组装的稳定性。第一透镜的半径较大可以保证系统可以吸收充足的光通量,保持系统的大光圈特性。优选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之间满足:1.27<dt11/dt32<1.4。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2之间满足:1.5<dt62/dt41<2.2。合理控制第六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之比,可以保证透镜半径的小型化,并且避免第六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半径差距太大,保证系统尺寸的均匀性。通过限制半径比值,也可以有效滤除杂光,提高光学系统的杂光性能。优选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2之间满足:1.58<dt62/dt41<2.14。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之间满足1.3≤epd/(dt32+dt41)<1.5。在保证光学系统小型化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足够的光通量以保证成像面的照度,在夜拍或者光线能量弱的环境下保持出色的成像质量。也能通过限制半径尺寸来约束表面的矢高范围,有利于实际加工组立以及全反射的减弱和性能的提高。优选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和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41之间满足1.33≤epd/(dt32+dt41)<1.45。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0.6≤f/f4<0。合理控制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的比值,能够减缓光线在第四透镜中的偏折,从而减小第四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严的公差要求,还能减小第一透镜产生的球差和像散等。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0.58≤f/f4<-0.22。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f/|f5|<0.5。这样设置能够在保证系统长焦的前提下,使第五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至少为系统有效焦距的2倍,降低了第五透镜的折光度,使各视场光线在该透镜表面的偏折更加平缓,能有效减小光线的全反射和表面的鬼像风险,也使得第六透镜的光焦度可以有更大的选择范围。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02<f/|f5|<0.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2.5≤(f3-f6)/f1<8.0。通过控制第三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的差值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的比值,既能减小这三个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严的公差要求,还能通过交叉分布与整个系统配合,更好的互补消除不同视察下的正负球差和倍率色差等,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解像力水平。优选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之间满足:2.53≤(f3-f6)/f1<7.44。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0.5<f/r4-f/r5<2.0。合理分配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使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表面的曲率不要过大,避免由于张角过大带来的加工难度,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敏感性,避免了严格的公差要求和工艺水平,使摄像镜头的慧差和场曲等得到有效减缓。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0.56<f/r4-f/r5<1.71。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和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0.5<f/(r3+r4)<1.5。合理分配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使第二透镜的两个光学表面的曲率半径不会过小,将该透镜的矢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减缓光线在第二透镜中的偏折,有效减小该透镜的敏感性,同时有利于光线的会聚,避免表面全反射以及鬼像的产生。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和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0.73<f/(r3+r4)<1.41。在本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1.5<f/r7+f/r8<3.5。合理分配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使第四透镜的外形更有利于注塑和组立工艺,减小第四透镜的面型感度,在现有的制程能力上,有效地平衡系统的场曲、慧差和畸变等。优选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和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1.63<f/r7+f/r8<3.08。可选地,上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在本申请中的摄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述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形、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等,可有效增大摄像镜头的孔径、降低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摄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的摄像镜头还具有大光圈、小景深、超薄、成像质量佳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求。在本申请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片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摄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六片透镜。如需要,该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具体面型、参数的举例。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例子一至例子九中的任何一个例子均适用于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例子一如图1至图5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一的摄像镜头,图1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3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01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9.7°。表1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在例子一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一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面号a4a6a8a10a12a14s1-7.0377e-02-2.8266e-02-8.3107e-03-2.7807e-03-8.8680e-04-2.9384e-04s25.9946e-02-3.2982e-03-1.7258e-03-2.3731e-031.2366e-04-3.0741e-05s3-2.1326e-014.7800e-02-8.3569e-03-6.5227e-042.5780e-041.8729e-04s4-2.8133e-013.6086e-02-1.1077e-02-2.1206e-03-5.0120e-041.3617e-04s54.8360e-023.6731e-022.2745e-05-1.6817e-03-8.5396e-04-4.0817e-04s6-2.4933e-027.4474e-03-1.9445e-03-1.3520e-03-6.3671e-04-2.1690e-04s7-2.7808e-019.8736e-03-8.4730e-03-1.9132e-03-5.6783e-04-1.1065e-04s8-2.4266e-014.5050e-02-5.3854e-03-5.8818e-04-2.1116e-043.9743e-05s9-3.2381e-01-2.0221e-022.7644e-047.0708e-043.3935e-042.5822e-04s10-3.8476e-01-1.8747e-023.1217e-033.3850e-031.4885e-039.2356e-04s11-1.4298e+003.1369e-01-4.1093e-022.2093e-02-6.5482e-031.1693e-03s12-2.6629e+002.1505e-01-1.2668e-011.8073e-02-1.5891e-021.2105e-03面号a16a18a20a22a24a26s1-7.1231e-051.8201e-061.0336e-056.3578e-060.0000e+000.0000e+00s21.3534e-048.3025e-06-4.6061e-062.3873e-060.0000e+000.0000e+00s31.3003e-042.0045e-05-1.7733e-057.0204e-070.0000e+000.0000e+00s48.4930e-052.6839e-05-1.5858e-05-8.1334e-060.0000e+000.0000e+00s5-2.0501e-04-9.7477e-05-4.8836e-05-1.7710e-05-1.0565e-060.0000e+00s6-5.5917e-058.2542e-076.5008e-068.0093e-060.0000e+000.0000e+00s7-4.8543e-05-4.9860e-06-3.7894e-061.3788e-060.0000e+000.0000e+00s8-3.4982e-056.9656e-06-1.4122e-063.9117e-060.0000e+000.0000e+00s92.0019e-05-1.4037e-05-1.5946e-05-5.1020e-060.0000e+000.0000e+00s102.2577e-048.3762e-051.3589e-052.6311e-060.0000e+000.0000e+00s11-8.1174e-041.9090e-048.7847e-05-3.9273e-05-2.0629e-06-1.5714e-07s12-3.1774e-03-3.6648e-04-6.0994e-04-1.5465e-040.0000e+000.0000e+00表2图2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5示出了例子一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至图5可知,例子一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二如图6至图10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二的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6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3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16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8.8°。表3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3表4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二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a30。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8.8067e-02-2.8224e-02-9.0003e-03-2.5530e-03-6.9349e-04-1.9754e-04-8.4125e-05s23.4461e-029.4942e-03-3.8084e-03-2.0846e-032.9258e-04-4.7178e-044.9014e-05s3-4.9730e-024.4346e-02-6.2287e-03-2.2958e-033.3348e-04-4.8452e-04-6.5048e-05s4-5.4899e-024.4216e-02-5.4879e-03-4.7353e-03-1.0466e-03-2.5358e-04-1.6400e-04s55.6057e-024.0377e-02-1.4136e-03-3.9591e-03-1.6301e-03-6.6227e-04-4.3394e-04s6-2.1907e-026.1115e-03-3.6116e-03-1.7154e-03-6.7731e-04-1.8427e-04-5.2022e-05s7-2.6702e-015.3170e-03-6.3018e-03-1.2414e-03-1.4114e-041.1039e-062.7062e-05s8-1.9155e-013.5225e-02-1.8929e-039.0187e-045.7125e-042.0509e-047.4217e-05s9-4.0088e-01-1.9456e-021.1742e-025.1248e-032.4158e-031.2010e-033.1380e-04s10-4.3925e-01-7.6254e-032.3394e-025.5274e-031.8598e-031.1048e-033.1023e-04s11-6.1567e-012.8102e-01-7.1205e-03-1.2556e-02-6.4792e-038.3527e-03-3.4327e-03s12-1.4970e+002.2453e-01-1.2298e-021.8162e-02-1.0928e-026.5534e-03-2.4137e-03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3.0704e-05-1.8381e-05-2.1445e-062.2055e-063.1051e-060.0000e+000.0000e+00s2-7.3776e-051.7039e-052.9593e-05-2.7445e-058.1918e-064.8166e-061.7533e-06s3-1.0211e-04-3.2426e-052.3368e-05-3.5570e-050.0000e+000.0000e+000.0000e+00s4-1.1281e-04-7.1536e-05-1.0193e-05-1.2096e-05-5.8786e-061.3034e-060.0000e+00s5-2.2726e-04-1.2594e-04-5.4560e-05-3.3558e-05-1.8657e-05-9.1837e-060.0000e+00s6-5.3441e-066.7355e-065.6700e-064.2887e-060.0000e+000.0000e+000.0000e+00s71.5819e-051.6057e-051.0249e-056.8894e-064.8021e-063.9172e-062.1946e-06s82.7420e-051.9726e-059.8560e-065.6288e-06-1.2926e-06-7.4054e-070.0000e+00s9-2.8622e-05-1.3992e-04-1.0646e-04-5.6927e-05-1.5927e-05-3.3917e-063.5538e-06s103.6248e-05-1.0855e-04-1.1860e-04-8.0677e-05-4.6558e-05-2.3284e-05-7.1597e-06s11-5.6720e-041.9512e-041.2362e-04-1.9902e-043.6854e-051.5172e-05-4.8589e-05s12-1.8068e-04-7.4930e-04-1.7027e-04-3.3689e-04-1.2003e-044.0141e-053.9513e-05表4图7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9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示出了例子二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根据图7至图10可知,例子二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三如图11至图15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三的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11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3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03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7.1°。表5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5表6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三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表6图12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3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5示出了例子三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2至图15可知,例子三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四如图16至图20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四的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16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3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02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7.8°。表7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7表8给出了可用于例子四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表8图17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9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0示出了例子四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7至图20可知,例子四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五如图21至图25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五的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21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3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6.9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8.5°。表9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9表10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五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表10图22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3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4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5示出了例子五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2至图25可知,例子五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六如图26至图30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六的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26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3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6.62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7.8°。表11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1表12给出了可用于例子六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面号a4a6a8a10a12a14s1-1.3513e-025.0321e-02-9.9732e-021.1448e-01-8.2321e-023.8114e-02s22.7650e-02-6.1007e-029.0530e-02-8.9173e-025.9851e-02-2.7379e-02s3-4.2495e-023.6137e-051.0042e-023.0542e-03-1.1038e-028.5622e-03s4-7.4948e-023.1064e-02-2.4504e-023.7726e-02-3.9755e-022.7103e-02s5-1.4726e-022.4698e-02-6.1250e-021.2471e-01-1.7592e-011.7688e-01s6-1.0059e-02-2.4513e-036.2467e-03-1.1275e-021.6838e-02-1.3963e-02s7-1.0132e-016.4596e-02-1.6344e-013.2778e-01-4.4343e-014.2267e-01s8-2.5539e-02-3.5870e-011.2349e+00-2.5172e+003.3151e+00-2.8641e+00s9-7.2857e-021.3516e-01-5.5061e-011.1525e+00-1.5341e+001.3298e+00s10-4.9756e-023.6992e-02-6.1085e-025.7521e-02-3.9396e-021.9767e-02s11-1.6315e-019.5644e-02-4.7348e-03-4.4928e-024.7506e-02-3.0191e-02s12-2.2597e-011.4776e-01-8.0250e-023.5298e-02-1.1786e-022.8185e-03面号a16a18a20a22a24a26s1-1.1357e-022.1046e-03-2.2099e-041.0081e-050.0000e+000.0000e+00s28.3876e-03-1.6518e-031.9023e-04-9.7726e-060.0000e+000.0000e+00s3-3.5567e-038.5020e-04-1.0795e-045.4752e-060.0000e+000.0000e+00s4-1.2044e-023.3478e-03-5.2912e-043.6205e-050.0000e+000.0000e+00s5-1.2307e-015.7335e-02-1.6994e-022.8911e-03-2.1492e-040.0000e+00s66.6678e-03-1.7437e-032.0452e-04-5.6188e-060.0000e+000.0000e+00s7-2.7540e-011.1481e-01-2.7493e-022.8688e-030.0000e+000.0000e+00s81.6170e+00-5.7506e-011.1688e-01-1.0348e-020.0000e+000.0000e+00s9-7.4989e-012.6588e-01-5.3842e-024.7194e-030.0000e+000.0000e+00s10-6.8724e-031.5469e-03-2.0247e-041.1696e-050.0000e+000.0000e+00s111.3372e-02-4.0937e-038.3525e-04-1.0758e-047.8857e-06-2.5041e-07s12-4.5644e-044.6737e-05-2.6973e-066.6073e-080.0000e+000.0000e+00表12图27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8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9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30示出了例子六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7至图30可知,例子六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七如图31至图35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七的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31示出了例子七的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3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6.51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7.9°。表13示出了例子七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3表14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七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表14图32示出了例子七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3示出了例子七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4示出了例子七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35示出了例子七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根据图32至图35可知,例子七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八如图36至图40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八的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36示出了例子八的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如图36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3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6.71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8.3°。表15示出了例子八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5表16给出了可用于例子八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表16图37示出了例子八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8示出了例子八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9示出了例子八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0示出了例子八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根据图37至图40可知,例子八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例子九如图41至图45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九的摄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41示出了例子九的摄像镜头结构示意图。如图41所示,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3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例子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3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8.5°。表17示出了例子九的摄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面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圆锥系数obj球面无穷无穷折射率阿贝数sto球面无穷-0.8479s1非球面2.29391.20081.54656.090.0276s2非球面22.57000.044073.1955s3非球面6.26130.31881.67719.24-0.7824s4非球面2.74560.24870.0216s5非球面3.47150.58181.54656.09-0.1061s6非球面5.70530.68861.6967s7非球面11.44140.23421.54656.096.1878s8非球面4.64710.8896-0.8869s9非球面-445.36500.46841.67719.24-99.0000s10非球面-12.46771.01127.8480s11非球面-5.51470.28581.54656.090.5572s12非球面11.75260.1113-7.0286s13球面无穷0.21001.51864.17s14球面无穷0.6068s15球面无穷表17表18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九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a30。表18图42示出了例子九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3示出了例子九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4示出了例子九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5示出了例子九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2至图45可知,例子九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综上,例子一至例子九分别满足表19中所示的关系。条件式/实施例123456789fno*tan(fov)2.052.041.871.921.971.831.881.902.02epd/tan(fov)3.423.513.763.663.503.633.463.523.61f/(t34+t45)5.154.524.875.475.565.716.115.844.63ttl/tan(fov)5.946.146.096.356.196.316.286.236.11epd/(ct3+ct4)4.144.644.374.044.294.935.155.485.00f/(ct5+t56)5.134.836.175.675.743.933.773.854.94f/(ct1+ct2+ct3)3.503.373.163.183.253.463.463.723.48(ct2+ct4)/ct30.781.010.790.760.790.760.740.930.95f1/ct15.993.724.554.574.654.763.855.253.82dt11/dt321.311.401.311.331.321.271.321.311.39dt62/dt411.741.981.581.611.711.802.142.061.88epd/(dt32+dt41)1.381.451.371.371.351.331.381.371.44f/f4-0.58-0.49-0.56-0.49-0.22-0.42-0.38-0.44-0.50f/|f5|0.420.400.220.180.240.020.380.130.39(f3-f6)/f12.764.852.534.017.442.996.106.314.74f/r4-f/r51.240.571.191.591.621.151.641.710.56f/(r3+r4)1.410.731.341.261.261.150.871.080.81f/r7+f/r82.292.053.082.682.831.841.632.002.21表19表20给出了例子一至例子九的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9,最大视场角fov。表2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摄像镜头。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