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8423发布日期:2023-06-08 08:2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相机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成像,具体地,涉及一种相机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手机相机镜头种类按功能大致可分为长焦、广角、微距、人像几类。其中,长焦镜头因其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一直被市场视为影像旗舰的标配。

2、目前的手机相机中,长焦相机焦距长,对应模组高度较大,直立式的长焦相机模组高度较高,直接影响了手机厚度,无法满足用户对手机轻薄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机模组,该相机模组能够有效降低模组的高度。

2、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有该相机模组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整机的轻薄化。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相机模组,该相机模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长焦镜组、光学元件和感光组件;

4、所述光学元件具有朝向所述长焦镜组的入光侧和朝向所述感光组件的出光侧,并且所述光学元件构造为能够将从所述入光侧进入并通过所述出光侧投出的光线的光程增加至超过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为所述光学元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延伸距离。

5、可选地,所述光学元件包括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入光侧进入的光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面用于将从所述入光侧进入的光线反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面,并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出光侧投向所述感光组件。

6、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平行设置。

7、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长焦镜组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

8、可选地,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且相互平行的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三反射面和所述第四反射面反射后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面。

9、可选地,所述光学元件构造为两个拼接的直角棱镜,其中一个所述直角棱镜的直角面与另一个直角棱镜的直角面相接,且两个所述直角棱镜的斜面相互平行;

10、一个所述直角棱镜的斜面形成所述第一反射面,且所述长焦镜组的光轴与该斜面之间的夹角为45°;另一个所述直角棱镜的斜面形成所述第二反射面;

11、或者,所述光学元件构造为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镜和第二平面镜,所述第一平面镜形成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平面镜形成第二反射面。

12、可选地,所述光学元件构造为第一直角棱镜和第二直角棱镜,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棱镜的斜面和所述第二直角棱镜的斜面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直角棱镜的斜面朝向所述长焦镜组,以使得经所述长焦镜组射出的光线能够由该第一直角棱镜的斜面垂直射入后射向该第一直角棱镜的一个直角面,该直角面形成第一反射面,该第一直角棱镜的另一个直角面形成第三反射面;

13、所述第二直角棱镜的与所述第三反射面相对且平行的直角面形成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二直角棱镜的另一个直角面形成第二反射面。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直角棱镜和/或所述第二直角棱镜由两个子直角棱镜拼接形成。

15、可选地,所述光学元件构造为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镜和第二平面镜,所述第一平面镜形成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平面镜形成第二反射面,其中,所述长焦镜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平面镜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16、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平面镜与所述第二平面镜之间且相互平行的第三平面镜和第四平面镜;所述第三平面镜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镜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三平面镜用于将所述第一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反射后射向所述第四平面镜,并经所述第四平面镜反射后射向第二平面镜。

17、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相机模组。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长焦镜组与感光组件之间设置光学元件,以使得由长焦镜组射出的光线从光学元件的入光侧进入,再由光学元件的出光侧投向感光组件,且由入光侧进入并由出光侧投出的光线的光程大于光学元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延伸距离,从而在满足相机模组功能的同时减小长焦镜组与感光组件之间的距离,达到有效降低相机模组高度的目的。

19、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长焦镜组(200)、光学元件和感光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包括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入光侧进入的光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面用于将从所述入光侧进入的光线反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面,并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出光侧投向所述感光组件(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长焦镜组(200)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且相互平行的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三反射面和所述第四反射面反射后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构造为两个拼接的直角棱镜(410),其中一个所述直角棱镜(410)的直角面与另一个直角棱镜(410)的直角面相接,且两个所述直角棱镜(410)的斜面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构造为第一直角棱镜(431)和第二直角棱镜(432),其中,所述第一直角棱镜(431)的斜面和所述第二直角棱镜(432)的斜面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直角棱镜(431)的斜面朝向所述长焦镜组(200),以使得经所述长焦镜组(200)射出的光线能够由该第一直角棱镜(431)的斜面垂直射入后射向该第一直角棱镜(431)的一个直角面,该直角面形成第一反射面,该第一直角棱镜(431)的另一个直角面形成第三反射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棱镜(431)和/或所述第二直角棱镜(432)由两个子直角棱镜(4301)拼接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构造为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镜(421)和第二平面镜(422),所述第一平面镜(421)形成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平面镜(422)形成第二反射面,其中,所述长焦镜组(200)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平面镜(42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机模组。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相机模组和电子设备,该相机模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长焦镜组、光学元件和感光组件;光学元件具有朝向长焦镜组的入光侧和朝向感光组件的出光侧,并且光学元件构造为能够将从入光侧进入并通过出光侧投出的光线的光程增加至超过目标距离,该目标距离为所述光学元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延伸距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长焦镜组与感光组件之间设置光学元件,以使得由长焦镜组射出的光线从入光侧进入,再由出光侧投向感光组件,且由入光侧进入并由出光侧投出的光线的光程大于光学元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延伸距离,从而在满足相机模组功能的同时减小长焦镜组与感光组件之间的距离,有效降低相机模组的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东,杨宗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