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3158发布日期:2022-04-13 16:2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面板)因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几种常用的液晶显示模式,例如 ffs(fringe fieldswitching,边缘电场切换)模式、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模式等因其优良的广视角特性被广泛应用到相关产品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液晶显示屏具备防窥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3.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在显示装置的表面增加一层3m百叶窗的防窥膜来实现防窥,或者采用视角可控的显示屏来实现宽窄视角的切换,从而达到显示装置的防窥,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防窥方式无法实现灵活的分区域防窥;因此,继续改善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增强显示面板的防窥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采用设置防窥像素的方案,能够实现分区域防窥的效果。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有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7.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彩膜基板包括第一电极;
8.像素单元,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包括防窥像素,防窥像素包括第二电极;
9.第一电极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
1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防窥像素,防窥像素包括第二电极;在彩膜基板设置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电连接;显示面板还设置有公共电极;当向第二电极和公共电极传入电压信号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电连接,则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压差,使其之间产生电压差,会形成一个垂直电场,该垂直电场的存在会削弱水平电场,使得液晶分子在该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使得液晶与显示面板出光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即液晶发生偏转形成漏光现象,降低对比度,减小视角,达到窄视角效果,实现防窥效果;最主要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在显示面板
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如此,能够灵活的实现该像素单元的防窥功能;可选地,显示面板设置有多个防窥像素,且每个防窥像素可灵活的单独控制,如此能够灵活的实现显示面板分区域防窥。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15.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3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沿a-a’的一种截面图;
17.图4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沿a-a’的另一种截面图;
18.图5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沿a-a’的另一种截面图;
19.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10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1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其中,各实施例之间的相同之处不再一一赘述。
26.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300包括阵列排布的阵列基板310、公共电极320、液晶330、防窥电极340和滤光片350,其中,当防窥电极340和公共电极320 分别输入信号后,防窥电极340和公共电极320之间形成现场,驱动液晶发生偏转;现有技术中,防窥电极340设置为整面电极,在防窥时,只能开启整面防窥电极340,如此,无法实现分区域控制,不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灵活防窥。
27.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设置多个防窥电极,能够实现显示面板分区域防窥。
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9.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沿a-a’的一种截面图,请参考图2~图3 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
30.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10和阵列基板20,彩膜基板10与阵列基板20之间设置有液晶30,彩膜基板10包括第一电极40;
31.像素单元50,至少一个像素单元50包括防窥像素51,防窥像素51包括第二电极60;
32.第一电极40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像素单元50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电连接。
33.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10和阵列基板20,以及位于彩膜基板10与阵列基板20 之间的液晶30;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图中未标注),显示区用于显示画面,非显示区用于设置像素驱动电路;显示区中包括多个像素单元50,至少存在一个像素单元50包括防窥像素51,防窥像素51包括第二电极60;可选地,第二电极60位于阵列基板20,第二电极60与第一电极 40电连接;可选地,液晶30包括多个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实现偏转,使光线透过;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公共电极160,公共电极160位于阵列基板20;而本实施例中,当向第二电极60和公共电极160 传入电压信号后,第一电极40与第二电极60电连接,则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40,第一电极40与公共电极160和/或像素电极150(可以理解的是,像素单元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用于显示,子像素包括像素电极)之间产生压差,使其之间产生电压差,会形成一个垂直电场,该垂直电场的存在会削弱水平电场,使得液晶分子在该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使得液晶30 与显示面板出光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即液晶30发生偏转形成漏光现象,降低大视角的对比度,减小视角,达到窄视角效果,实现防窥效果;最主要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40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至少一个像素单元50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如此,能够灵活的实现该像素单元 50的防窥功能;可选地,显示面板100设置有多个防窥像素51,且每个防窥像素51可灵活的单独控制,如此能够灵活的实现显示面板100分区域防窥。
34.需要说明的是,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部分防窥像素51处于开启模式,部分防窥像素51处于关闭模式,部分显示像素52处于开启模式,则显示面板100实现局部防窥;也可以使全部防窥像素51处于开启模式,部分显示像素52处于开启模式,则显示面板100全局防窥;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最佳防窥模式。
35.需要说明的是,彩膜基板10为彩色滤光片基板,通常彩膜基板10上还设置有黑矩阵110和彩色滤光片120等结构,且在彩膜基板10朝向液晶30 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可选地,保护层为oc(over coating)层;阵列基板 20上包括薄膜晶体管、数据线和栅极线等,且在阵列基板20朝向液晶30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或钝化层;可选地,位于阵列基板20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还设置有基板130;本实施例中的像素单元50包括彩色子像素,可选的,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至少部分像素单元还包括防窥像素 51。可选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图中未示出),第一偏光片位于彩膜基板10远离液晶30的一侧,第二偏光片位于阵列基板 20远离液晶30的一侧,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0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至少部分覆盖像素单元50。
36.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设置有两个防窥像素51 的位置示
意图,并不代表防窥像素51的实际尺寸;图3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彩膜基板10、液晶30和阵列基板20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尺寸,图3中所示的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也不代表实际尺寸。
37.图4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沿a-a’的另一种截面图,图 5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沿a-a’的另一种截面图,请参考图 3~图5,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彩膜基板10与阵列基板20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凸起部70,至少部分第一电极40和/或所述第二电极60覆盖凸起部70的表面,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接触。
38.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凸起部7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并不代表凸起部70的实际尺寸;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仅示意出凸起部7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并不代表凸起部70的实际尺寸。
39.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彩膜基板10与阵列基板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70,可选地,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d3,至少部分第一电极40或第二电极60覆盖凸起部70的表面,以及至少部分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均覆盖凸起部70的表面;当至少部分第一电极40覆盖在凸起部70的表面,则凸起部70将第一电极40垫高,能够实现第一电极40与第二电极60接触电连接;当至少部分第二电极60覆盖覆盖在凸起部70的表面,则凸起部70将第二电极60垫高,能够实现第二电极60与第一电极40接触电连接;当至少部分第一电极40和至少部分第二电极60均覆盖凸起部70的表面,则凸起部70将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 双向垫高,能够实现第二电极60与第一电极40接触电连接;如此,通过凸起部70将第一电极40或第二电极60垫高,使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 接触,从而实现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电连接,进一步实现信号的导通,进一步能够实现局部防窥。
40.可以理解的是,图3所示实施例示意出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均覆盖凸起部70的示意图,也就是说凸起部设置有两个的情况;图4所示实施例示意出第一电极40覆盖凸起部70的示意图;图5所示实施例示意出第二电极60覆盖凸起部70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凸起部70设置方式,本技术对此不进行限定。
41.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凸起部70包括第一子部71和第二子部72;
42.第一子部71位于彩膜基板10靠近液晶30的一侧,至少部分第一电极 40覆盖第一子部71的表面;
43.第二子部72位于阵列基板20靠近液晶30的一侧,至少部分第二电极 60覆盖第二子部72的表面。
44.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一子部71与第二子部 72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45.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凸起部70包括第一子部 71和第二子部72,第一子部71和第二子部72分别设置于彩膜基板10和阵列基板20,且第一子部71和第二子部72均位于彩膜基板10与阵列基板20 之间,至少部分第一电极40覆盖第一子部71的表面,至少部分第二电极60 覆盖第二子部72的表面;如此,既将第一电极40垫高,又将第二电极60 垫高;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实现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接触电连接;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单个凸起部70的高度,避免因为凸起部70高度过高,当第一电极40和/或第二电
极60覆盖凸起部70表面时,由于工艺的原因造成断线,进一步造成信号的阻断,影响显示面板100的防窥功能,进一步影响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46.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部71 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第二子部72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重合。
47.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d3,第一子部71和第二子部72重合,如此,使得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接触的面积更多,有利于降低阻抗;此外,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重合,有利于减小防窥像素51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即节省防窥像素51在显示面板100内占用的空间。
48.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部71 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d3的尺寸与第二子部72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d3的尺寸相等。
49.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d3,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60的尺寸相等;也即,第一子部71 的高度为d1,第二子部72的高度为d2,第一子部71和第二子部72的高度相等,如此,使得覆盖在第一子部71表面上的第一电极40和覆盖在第二子部72表面上的第二电极60的爬坡能力一致,能够减小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断线的风险,保证第二电极60向第一电极40传输信号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50.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离柱170,隔离柱170位于彩膜基板10靠近液晶30的一侧,第一子部71与隔离柱170同层,且同工艺制备。
51.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仅示意性示出了隔离柱170的结构,并不代表隔离柱170的实际尺寸。
52.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隔离柱170,可选地,隔离柱170位于彩膜基板10靠近液晶30的一侧,其中,隔离柱170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显示面板100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发生变形;可选地,第一子部71与隔离柱170同层制备,且采用相同工艺同时制作,如此,能够有效的简化显示面板制程。
53.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 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和图 7所示,并继续参考图3,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数据线81和第一栅极线82,第一数据线81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 d2排布,第一栅极线82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交;
54.防窥像素51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83,第一薄膜晶体管83位于阵列基板20,第一薄膜晶体管83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第一数据线81与第一薄膜晶体管83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第一栅极线82与第一薄膜晶体管83的栅极电连接。
55.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数据线81和第二栅极线92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56.具体而言,请参考图6和图7所示,并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数据线81和第一栅极线82,第一数据线81沿第一方向 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第一栅极线82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交,可选地,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第一数据线81和第一栅极线82相互交叉绝缘限定出防
窥像素51;可选地,防窥像素5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83,第一薄膜晶体管 83位于阵列基板20,防窥像素51与第一薄膜晶体管83对应设置;可选地,第一薄膜晶体管83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第一数据线81与第一薄膜晶体管83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第一栅极线82与第一薄膜晶体管83的栅极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公共走线向公共电极160传输公共电压信号,第一数据线81向第二电极60传输数据信号,第二电极60将数据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 40,使得第一电极40与公共电极160和/或像素电极150之间形成垂直电场,驱动液晶30发生偏转形成漏光现象,降低对比度,减小视角,达到窄视角效果,实现防窥效果。
57.请继续参考图6和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数据线91和第二栅极线92,第二数据线91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第二栅极线92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
58.像素单元50还包括显示像素52,显示像素52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93,第二薄膜晶体管93位于阵列基板20,第二薄膜晶体管93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第二数据线91与第二薄膜晶体管93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第二栅极线92与第二薄膜晶体管93的栅极电连接;
59.第一栅极线82复用为第二栅极线92。
60.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二数据线91和第二栅极线92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61.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数据走线和第二栅极线92,第二数据线91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第二栅极线92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其中,第二数据线91和第二栅极线92交叉绝缘限定出显示像素52,显示像素52对应设置有像素电极150,显示像素52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93,第二薄膜晶体管93位于阵列基板20,且与显示像素52中的子像素对应设置;第二薄膜晶体管93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第二数据线91与第二薄膜晶体管93的源极或漏极,第二栅极线92与第二薄膜晶体管93的栅极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公共走线向公共电极160传输公共电压信号,第二数据线91向像素电极150传输数据信号,其中,数据信号的传输,需要通过栅极导通;使得像素电极150与公共电极160之间形成水平电场,驱动液晶30 偏转,背光模组的光线穿过液晶30达到彩膜基板10,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栅极线82与第二栅极线92共用一条,如此,能减少显示面板100中信号走线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制程。
62.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仅示意性示出第一栅极线82和第二栅极线92共用的示意图,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栅极线82和第二栅极线92 分别单独设置(图中未示出)。
63.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8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电极60电连接。
64.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两个第二电极60连接的位置示意图,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65.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60,其中,多个第二电极60之间相互电连接;可选地,多个第二电极60直接接触电连接;如此,能实现多个像素单元同步切换防窥和显示模式,简化防窥与显示的切换,有利于实现分区域防窥。此外,多个相互之间电连接的第二电极60通过同一第一薄膜晶体管83控制,能够简化制程。
66.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9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40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覆盖多个像素单元50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
67.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d3,第一电极40覆盖多个像素单元50;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设置有多个防窥像素51,多个防窥电极对应设置同一第一电极40,可选地,第一电极40的尺寸小于等于1/2显示区;可选地,阵列基板中仅设置一个薄膜晶体管向第二电极60传输信号,第二电极60再传输至第一电极40;如此,能简化第一电极40的制程。
68.可选地,第二电极60可以如附图8中的采用走线电连接,也可以是如附图9中像第一电极40一样设置成整面,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定。
69.图10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0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141 和第二区域142,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d3,位于第一区域141的第一电极40和位于第二区域142的第一电极40绝缘,位于第一区域141的第二电极60和位于第二区域142的第二电极60绝缘。
70.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2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71.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2,位于第一区域141的第一电极40和位于第二区域142 的第一电极40绝缘,位于第二区域142的第一电极40和位于第二区域142 的第二电极60绝缘;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第一区域141的防窥像素51与位于第二区域142的防窥像素51单独控制,即可灵活的开启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2的防窥模式,实现显示面板100分区域防窥。
72.可选地,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2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状态,即第一区域141可以为防窥模式,第二区域142可以为正常显示模式;第一区域 141可以为正常显示模式,第二区域142可以为防窥模式;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2可以同时为防窥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的切换防窥和显示模式,提高用户满意度。
73.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100包括的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2可以左右分区,也可以上下分区,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定。
74.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像素单元50还包括显示像素52,显示像素52包括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160,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160均位于阵列基板20,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 160形成水平电场。
75.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像素单元50包括显示像素52,与显示像素52对应设置有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160,像素电极150和公共电极160均位于阵列基板20,可选的,公共电极160与像素电极150位于同层,也可以位于不同层;在显示面板100正常显示时,像素电极150与公共电极160之间形成水平电场,驱动液晶30偏转,背光模组的光线穿过液晶30达到彩膜基板10,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
7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图1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1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为本技术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7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
板100的实施例,本技术的显示装置200以液晶30显示(liquidcrystal display display)装置为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现实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78.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技术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79.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防窥像素,防窥像素包括第二电极;在彩膜基板设置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电连接;显示面板还设置有公共电极;当向第二电极和公共电极传入电压信号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电连接,则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压差,使其之间产生电压差,会形成一个垂直电场,该垂直电场的存在会削弱水平电场,使得液晶分子在该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使得液晶与显示面板出光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即液晶发生偏转形成漏光现象,降低对比度,减小视角,达到窄视角效果,实现防窥效果;最主要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如此,能够灵活的实现该该像素单元的防窥功能;可选地,显示面板设置有多个防窥像素,且每个防窥像素可灵活的单独控制,如此能够灵活的实现显示面板分区域防窥。
80.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