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影像诊断用阅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6028发布日期:2021-08-17 13:4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射影像诊断用阅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影像诊断用阅片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在放射科影像诊断时,需要借助阅片装置对影像片进行阅片,且影像片需要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市面上现有的阅片装置大多数都是固定式的结构设计,不便于调整影像片的观察角度,影响医护人员进行阅片操作。

因此,发明一种放射影像诊断用阅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射影像诊断用阅片装置,以解决技术中市面上现有的阅片装置大多数都是固定式的结构设计,不便于调整影像片的观察角度,影响医护人员进行阅片操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影像诊断用阅片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基板和固定板组成,所述固定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基板顶部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板关于基板中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影像观察机构,所述影像观察机构包括承载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承载板一侧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板中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抵杆,所述承载板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抵杆一端贯穿承载板并延伸至限位槽内部,所述限位抵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限位抵杆延伸至限位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抵块,所述圆形抵块与限位槽相匹配,所述限位抵杆中部固定套接有抵环。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部设有照明灯,所述承载板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由亚克力透光板材制成,所述放置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架底部设有升降机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自锁滚轮,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顶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部与基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内部开设有第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升降槽内滑动连接有升降套杆,所述升降套杆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槽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升降槽,所述第二升降槽与限位块相匹配,所述升降套杆一端贯穿固定柱并延伸至连接柱内部,所述升降套杆外侧与连接柱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套杆内部设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与升降套杆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槽底部设有转动室,所述升降螺杆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升降槽和转动室并与转动室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一侧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贯穿固定柱并延伸至转动室内部,所述升降螺杆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均设置于转动室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第一旋钮带动限位抵杆转动,并使得圆形抵块和抵环向一侧移动,圆形抵块与限位槽一侧相抵触,抵环与承载板一侧相抵触,对承载板进行限位固定,通过第一旋钮和限位抵杆配合,使得影像观察机构的倾角更易于调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医护人员进行阅片操作;

2、通过自锁滚轮可以方便的将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第二旋钮带动升降螺杆进行转动,并使得升降套杆沿着升降螺杆向上进行抬升,升降套杆抬升的同时带动连接柱和固定架进行升高,进而实现对装置的高度调整,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便于医护人员进行阅片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影像观察机构与固定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影像观察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架;2、基板;3、固定板;4、承载板;5、连接杆;6、限位抵杆;7、限位槽;8、第一旋钮;9、圆形抵块;10、抵环;11、照明灯;12、放置板;13、固定夹;14、固定座;15、固定柱;16、连接柱;17、升降套杆;18、限位块;19、第二升降槽;20、升降螺杆;21、转动室;22、转动杆;23、第一锥形齿轮;24、第二锥形齿轮;25、第二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放射影像诊断用阅片装置,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由基板2和固定板3组成,所述固定板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3分别固定连接于基板2顶部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板3关于基板2中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有影像观察机构,所述影像观察机构包括承载板4,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远离固定板3的一端与承载板4一侧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板3中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抵杆6,所述承载板4一侧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抵杆6一端贯穿承载板4并延伸至限位槽7内部,所述限位抵杆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8,所述限位抵杆6延伸至限位槽7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抵块9,所述圆形抵块9与限位槽7相匹配,所述限位抵杆6中部固定套接有抵环10。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板4顶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部设有照明灯11,所述承载板4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2,所述放置板12由亚克力透光板材制成,所述放置板12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13,所述固定架1底部设有升降机构,固定夹13的设置便于对影像片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自锁滚轮,所述固定座14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5,所述固定柱15顶部设有连接柱16,所述连接柱16顶部与基板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5内部开设有第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升降槽内滑动连接有升降套杆17,所述升降套杆1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的设置便于对升降套杆17进行限位,防止升降套杆17跟随升降螺杆20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升降槽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升降槽19,所述第二升降槽19与限位块18相匹配,所述升降套杆17一端贯穿固定柱15并延伸至连接柱16内部,所述升降套杆17外侧与连接柱16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套杆17内部设有升降螺杆20,所述升降螺杆20与升降套杆17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槽底部设有转动室21,所述升降螺杆20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升降槽和转动室21并与转动室21底部转动连接,升降螺杆20的设置便于对升降套杆17进行提升。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柱15一侧设有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一端贯穿固定柱15并延伸至转动室21内部,所述升降螺杆20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3,所述转动杆2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4,所述转动杆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25,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4与第一锥形齿轮23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3与第二锥形齿轮24均设置于转动室21内部,第二旋钮25的设置便于带动转动杆22进行转动。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装置在使用时,将影像片放置于放置板12顶部并通过固定夹13对影像片进行限位固定,通过拧动第一旋钮8带动限位抵杆6进行转动,限位抵杆6向一侧移动并带动圆形抵块9和抵环10一起进行移动,圆形抵块9与限位槽7一侧脱离抵触,抵环10与承载板4一侧脱离抵触,使得承载板4能够进行转动,当承载板4转动至合适角度后,再次拧动第一旋钮8,使得限位抵杆6向一侧移动并带动圆形抵块9和抵环10一起进行移动,圆形抵块9与限位槽7一侧相抵触,抵环10与承载板4一侧相抵触,实现对承载板4的限位固定,通过第一旋钮8和限位抵杆6配合,使得影像观察机构的倾角更易于调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医护人员进行阅片操作;

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自锁滚轮可以方便的将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拧动第二旋钮25,第二旋钮25带动转动杆22进行转动,转动杆22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4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4转动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23转动,从而带动升降螺杆20进行转动,升降套杆17内壁与升降螺杆20螺纹连接的同时受到两侧限位块18的限位,使得升降套杆17沿着升降螺杆20向上进行抬升,升降套杆17抬升的同时带动连接柱16和固定架1进行升高,进而实现对装置的高度调整,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便于医护人员进行阅片操作。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