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6565发布日期:2021-10-16 10:3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基于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2.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反射膜片,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利用玻璃珠技术,微棱镜技术、合成树脂技术,薄膜技术和涂敷技术和微复制技术制成,通常有白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棕色、橙色、荧光黄色、荧光橙色、荧光黄绿色,国外还有荧光红色和荧光粉色;
3.现有的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安装方式多使用卡扣的方式,固定效果较差,且现有的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在安装固定时容易导致反射膜片出现褶皱,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基于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包括压框、反射膜片、胶框与连接机构,所述胶框四侧内壁均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杆,所述连接块顶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机构,且连接块顶部两端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螺纹杆,所述压框与反射膜片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孔,且固定孔与固定杆相互卡接,所述压框与反射膜片顶部两端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孔,且定位孔与螺纹杆形成卡接配合,所述压框与反射膜片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卡槽,且卡槽与连接机构相互卡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接块、开设于卡接块顶部的卡接槽与通过铰链铰接于卡接槽两端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一侧内壁焊接有回位弹簧。
7.优选的,所述回位弹簧远离定位杆的一端焊接于卡接块一侧外壁,且定位杆一端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底部与压框顶部外壁相互卡接,所述卡槽大于卡接块,所述定位杆与卡槽内壁形成滑动配合。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一端螺接有旋钮,且旋钮外壁套接有防滑软套。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小于螺纹杆的长度,且固定杆的长度等于压框的宽度。
10.优选的,所述反射膜片底部与连接块顶部相互接触,且反射膜片顶部与压框底部相互接触。
11.优选的,所述压框与胶框材质相同,且压框与胶框的内壁相互卡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在胶框内壁设置连接块,在连接块顶部设置固定杆与螺纹杆,固定杆与压
框和反射膜片上开设的固定孔相互卡接,且螺纹杆与压框和反射膜片上开设的定位孔相互卡接,能够对反射膜片进行固定,相对于现有的卡扣式固定方式能够有更好的固定效果,避免脱落;
14.2、通过在连接块顶部设置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中的卡接块与压框、反射膜片顶部开设的卡槽相互卡接,能够将反射膜片卡接牢固,在将反射膜片固定在固定杆、螺纹杆与连接机构上时下压压框,使定位杆与卡槽内壁接触,压缩回位弹簧,当固定牢固后定位杆一侧的固定块底部与压框顶部接触使卡接固定,通过转动旋钮将旋钮固定在螺纹杆上,使安装固定更加牢固,避免反射膜片在使用时出现褶皱,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旋钮、2压框、3反射膜片、4固定杆、5螺纹杆、6胶框、7卡槽、8固定孔、9定位孔、10连接机构、11连接块、12卡接块、13铰链、14定位杆、15固定块、16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

3,基于背光源胶框与反射膜片的配合结构,包括压框2、反射膜片3、胶框6与连接机构10,所述胶框6四侧内壁均焊接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杆4,所述连接块11顶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机构10,且连接块11顶部两端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螺纹杆5,所述压框2与反射膜片3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孔8,且固定孔8与固定杆4相互卡接,所述压框2与反射膜片3顶部两端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孔9,且定位孔9与螺纹杆5形成卡接配合,所述压框2与反射膜片3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卡槽7,且卡槽7与连接机构10相互卡接,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卡接块12、开设于卡接块12顶部的卡接槽与通过铰链13铰接于卡接槽两端的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一侧内壁焊接有回位弹簧16;
21.所述回位弹簧16远离定位杆14的一端焊接于卡接块12一侧外壁,且定位杆14一端焊接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底部与压框2顶部外壁相互卡接,所述卡槽7大于卡接块12,所述定位杆14与卡槽7内壁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螺纹杆5一端螺接有旋钮1,且旋钮1外壁套接有防滑软套,所述固定杆4的长度小于螺纹杆5的长度,且固定杆4的长度等于压框2的宽度,所述反射膜片3底部与连接块11顶部相互接触,且反射膜片3顶部与压框2底部相互接触,所述压框2与胶框6材质相同,且压框2与胶框6的内壁相互卡接。
22.工作原理:通过在胶框6内壁设置连接块11,在连接块11顶部设置固定杆4与螺纹
杆5,固定杆4与压框2和反射膜片3上开设的固定孔8相互卡接,且螺纹杆5与压框2和反射膜片3上开设的定位孔9相互卡接,能够对反射膜片3进行固定,相对于现有的卡扣式固定方式能够有更好的固定效果,避免脱落,通过在连接块11顶部设置连接机构10,通过连接机构10中的卡接块12与压框2、反射膜片3顶部开设的卡槽7相互卡接,能够将反射膜片3卡接牢固,在将反射膜片3固定在固定杆4、螺纹杆5与连接机构10上时下压压框2,使定位杆14与卡槽7内壁接触,压缩回位弹簧16,当固定牢固后定位杆14一侧的固定块15底部与压框2顶部接触使卡接固定,通过转动旋钮1将旋钮1固定在螺纹杆5上,使安装固定更加牢固,避免反射膜片在使用时出现褶皱,提高使用效果。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