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4265发布日期:2021-12-12 22:1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头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安防领域发展的核心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和公私财产安全的必需品。视频监控相关技术随着工业和网络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摄像头本身的技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普及型的摄像头无法满足全天候、复杂光照条件等需求,虽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对摄像头成像效果提供一定的补充和加强,但只有摄像头本身的技术升级,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各种复杂光线条件下的成像质量需求。
3.但是,在某些特殊的监控环境下,比如在机场工地等监控环境下,由于现场灯光或者自然光过强,或现场灯光带有特殊颜色,容易造成拍摄成像画面过曝或者严重偏色,难以捕捉一些画面,导致成像质量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摄像装置存在成像画面过曝或者偏色的情况,难以捕捉一些画面,导致成像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镜头筒以及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镜片组,所述镜头筒包括轴向贯穿设置的筒体、位于物侧端的第一盖帽以及位于像侧端的第二盖帽,所述第一盖帽和第二盖帽分别螺纹安装于所述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一盖帽、第二盖帽和筒体共同围合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镜片组包括增透镜片、红外滤光镜片以及若干用于成像的折射镜片,所述红外滤光镜片的中部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增透镜片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上,所述第一盖帽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的第一通光孔,所述第二盖帽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的第二通光孔,所述红外滤光镜片靠近所述物侧端并与所述第一通光孔对应设置,所述折射镜片靠近所述像侧端并与所述第二通光孔对应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增透镜片通过防水胶粘接于所述安装孔上。
7.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红外滤光镜片的第一容纳槽以及用于容纳折射镜片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连通,所述红外滤光镜片之位于所述筒体一端通过防水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帽包括顶板、环设于所述顶板边缘的第一环板以及用于隔绝灰尘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环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一通光孔开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环板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为环形,所述第一限位板凸设于所述第一环板之靠近所述筒体的一侧。
9.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筒还包括压环以及若干环形遮光件,所述压环以及环形遮光件都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红外滤光镜片与所述折射镜片之间以及相邻两所述折射镜片之间都是通过所述环形遮光件限位连接,所述压环安装于所述筒体内并抵接于所述镜片
组外端的所述折射镜片。
10.进一步地,所述镜片组外端的所述折射镜片通过防水胶粘接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1.进一步地,所述镜头还包括干燥剂,所述环形遮光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干燥剂卡置于所述卡槽内。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帽包括底板、环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第二环板以及用于隔绝灰尘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环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二通光孔开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环板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为环形,所述第二限位板凸设于所述第二环板之靠近所述筒体的一侧。
13.进一步地,所述镜头还包括挂绳,所述挂绳与所述筒体的外壁连接。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镜头。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增透镜片和红外滤光镜片对可见光波长跟红外线波长进行区分限制,使镜头分为透明区域和红外区域,透明区域通过增透处理增加光透过率使摄像更加清晰,红外区域只透过红外线,避免可见光对红外摄像头的干扰,从而使同一个镜头拥有不同的特性,让产品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的剖视图;
1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透镜片安装于红外滤光镜片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的爆炸图。
22.图中:
23.10、镜头筒;11、容纳空间;111、第二容纳槽;12、筒体;121、外螺纹;13、第一盖帽;131、第一通光孔;132、顶板;133、第一环板;134、第一限位板;14、第二盖帽;141、第二通光孔;142、底板;143、第二环板;144、第二限位板;20、镜片组;21、增透镜片;22、红外滤光镜片;221、安装孔;23、折射镜片;30、防水胶;40、压环;50、环形遮光件;60、干燥剂;70、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镜头,镜头包括镜头筒10以及镜片组20,镜头筒10具有容纳空间11,镜片组20收容于容纳空间11内。
26.镜头筒10包括轴向贯穿设置的筒体12、位于物侧端的第一盖帽13以及位于像侧端的第二盖帽14,第一盖帽13和第二盖帽14分别螺纹安装于筒体12的两端,物侧端和像侧端都是相对于镜头作的区分,第一盖帽13、第二盖帽14和筒体12共同围合成上述所述的容纳空间11。
27.镜片组20包括增透镜片21、红外滤光镜片22以及若干用于成像的折射镜片23,镜
片组20若除去增透镜片21和红外滤光镜片22即为普通成像的镜片组,红外滤光镜片22的中部贯穿设有安装孔221,增透镜片21安装于安装孔221上,第一盖帽13具有与容纳空间11相连通的第一通光孔131,第二盖帽14具有与容纳空间11相连通的第二通光孔141,红外滤光镜片22靠近物侧端并与第一通光孔131对应设置,折射镜片23靠近像侧端并与第二通光孔141对应设置,增透镜片21和红外滤光镜片22对可见光波长和红外线波长进行区分限制,使镜头分为透明区域和红外区域,透明区域通过增透处理增加光透过率使摄像更加清晰,红外区域只透过红外线,避免可见光对红外摄像头的干扰,从而使同一个镜头拥有不同的特性,以便于捕捉一些特殊环境下画面。
28.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增透镜片21通过防水胶30粘接于安装孔221上,以避免外部的水分从增透镜片21与红外滤光镜片22之间的间隙内通过,防水胶30为透明材质制作并经ip68级工艺处理,不会影响光线通过。
29.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容纳空间11包括用于容纳红外滤光镜片22的第一容纳槽以及用于容纳折射镜片23的第二容纳槽111,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111相连通,第一容纳槽其中一部分位于第一盖帽13上、另一部分位于筒体12上,红外滤光镜片22之位于筒体12一端通过防水胶30固定于第一容纳槽内,以避免外部的水分从红外滤光镜片22和筒体12之间的间隙内通过。
30.本实施例中,第一盖帽13包括顶板132、环设于顶板132边缘的第一环板133以及用于隔绝灰尘的第一限位板134,第一环板133的两端分别与顶板132和第一限位板134垂直连接,第一通光孔131开设于顶板132上,第一环板133与筒体12螺纹连接,第一限位板134为环形,第一限位板134凸设于第一环板133之靠近筒体12的一侧,第一限位板134与筒体12为间隔设置。
31.镜头筒10还包括压环40以及若干环形遮光件50,压环40以及环形遮光件50都位于容纳空间11内,红外滤光镜片22与折射镜片23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折射镜片23之间都是通过环形遮光件50进行轴向限位固定,折射镜片23和环形遮光件50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压环40安装于筒体12内并抵接于镜片组20最外端的折射镜片23上,以对折射镜片23进行轴向定位。
32.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镜片组20最外端的折射镜片23通过防水胶30粘接于容纳空间11内,从而使得镜片组20与筒体12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33.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镜头还包括干燥剂60,干燥剂60位于容纳空间11内,环形遮光件50上设有卡槽,干燥剂60卡置于卡槽内,干燥剂60可以干燥折射镜片23上的水汽,便于镜头使用更清晰。
34.本实施例中,第二盖帽14包括底板142、环设于底板142边缘的第二环板143以及用于隔绝灰尘的第二限位板144,第二环板143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42和第二限位板144连接,第二通光孔141开设于底板142上,第二环板143与筒体12螺纹连接,第二限位板144为环形,第二限位板144凸设于第二环板143之靠近筒体12的一侧,第二限位板144与筒体12为间隔设置。
35.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镜头还包括挂绳70,挂绳70的一端与筒体12的外壁连接,挂绳70的另一端可以用于悬挂在电子设备的机体上,避免使用过程中镜头掉落在地上。
3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体以及如上述所述的镜头,镜头外侧
面的中部设有与机体螺纹连接的外螺纹121。
37.本实施中镜头的安装过程:
38.首先将干燥剂60卡置于一个环形遮光件50的卡槽内,将带有该干燥剂60的环形遮光件50从物侧端放入容纳空间11内,再将增透镜片21通过防水胶30粘接于红外滤光镜片22的安装孔221上,然后将红外滤光镜片22通过防水胶30固定于第一容纳槽内,再螺纹安装第一盖帽13,第一盖帽13可抵压于红外滤光镜片22,从像侧端一侧依次交替往第二容纳槽111内放入各折射镜片23和各环形遮光件50,并用压环40将镜片组20外端的一个折射镜片23固定于筒体12内,从而将镜片组20固定于容纳空间11内,再通过防水胶30将镜片组20外端的折射镜片23与筒体12内壁粘接密封,最后螺纹安装第二盖帽14。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增透镜片21和红外滤光镜片22对可见光波长跟红外线波长进行区分限制,使镜头分为透明区域和红外区域,透明区域通过增透处理增加光透过率使摄像更加清晰,红外区域只透过红外线,避免可见光对红外摄像头的干扰,从而使同一个镜头拥有不同的特性,便于捕捉一些特定场合的画面,让产品更加实用。
4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