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1965发布日期:2022-04-07 08:2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2.随着手机使用的普遍性,大大凸显出了手机拍照的便利性,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手机摄影,与此同时对手机拍照的需要越来越多,对手机摄像头的拍照质量的越来越多,广大手机摄影爱好者每天会通过手机拍摄分享的图片、但是由于手机体积的限制,摄像头的拍照质量不理想。
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由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所第二透镜和所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f123、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2.5《f123/(ct1+ct2+ct3)《3.5。
6.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f/epd《1.95。
7.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0.1《(f2+f4)/f3《2.0。
8.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0《f5/(f+f1)《1.7。
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1.0《(r2-r1)/(r2+r1)《1.7。
10.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8《(r5+r6)/f《1.5。
1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31之间满足:1.0《dt11/dt31《1.5。
12.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62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1.2《(dt61+dt62)/imgh《1.7。
13.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4.2《ttl/t56《5.4。
14.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之间满足:1.1《sag52/sag51《1.6。
15.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et2、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1.8《(et2+et4)/(ct2+ct4)《2.7。
16.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与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9《(sag61+sag62)/et6《-6。
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所第二透镜和所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f123、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2.5《f123/(ct1+ct2+ct3)《3.5。
18.光线经过具有正光焦度且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的第一透镜,使得光线能够发生较大的偏折,与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配合,能够改善光线的传播路径,避免光学出现过陡的现象,这样设置有利于校正光学成像镜头的色球差,光线经过具有负正交替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主要是为了综合保证光线平衡传输,既保证光学成像镜头在大光圈的条件下,光线不会出现过陡的现象,也相对增大成像面的成像空间,进而实现在较长焦距下,完成物像空间的压缩,在该压缩比例下保证成像质量,实现完美成像。通过约束前三片透镜的焦距与中心厚度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为了改善光焦度的分配,进而改善化光学系统的球差、彗差、像差、场曲、畸变等多种像差,同时有利于优化透镜的形状,增强光学系统的工艺性,降低光学系统的敏感性。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至图5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2.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至图10分别示出了图6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4.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图11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6.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7至图20分别示出了图16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8.图2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2至图25分别示出了图21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1.sto、光阑;e1、第一透镜;s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e2、第二透镜;s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面;e3、第三透镜;s5、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面;e4、第四透镜;s7、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面;e5、第五透镜;s9、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面;e6、第六透镜;s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第六透镜的像侧面;e7、滤波片;s13、滤波片的物侧面;s14、滤波片的像侧面;s15、成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3.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5.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36.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37.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成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在近轴区域的面形的判断可依据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以r值,(r指近轴区域的曲率半径,通常指光学软件中的透镜数据库(lens data)上的r值)正负判断凹凸。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凹面;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
凸面。
3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39.如图1至图25所示,由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所第二透镜和所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f123、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2.5《f123/(ct1+ct2+ct3)《3.5。
40.光线经过具有正光焦度且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的第一透镜,使得光线能够发生较大的偏折,与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配合,能够改善光线的传播路径,避免光学出现过陡的现象,这样设置有利于校正光学成像镜头的色球差,光线经过具有负正交替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主要是为了综合保证光线平衡传输,既保证光学成像镜头在大光圈的条件下,光线不会出现过陡的现象,也相对增大成像面的成像空间,进而实现在较长焦距下,完成物像空间的压缩,在该压缩比例下保证成像质量,实现完美成像。通过约束前三片透镜的焦距与中心厚度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为了改善光焦度的分配,进而改善化光学系统的球差、彗差、像差、场曲、畸变等多种像差,同时有利于优化透镜的形状,增强光学系统的工艺性,降低光学系统的敏感性。优选地,第一透镜、所第二透镜和所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f123、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2.6《f123/(ct1+ct2+ct3)《3.4。需要说明的是,光学成像镜头也成为光学系统。
41.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f/epd《1.95。通过将f/epd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保证光学系统在一定的光圈范围内,改善进入光学系统的光通量的大小,使光学系统在有足够通光条件下,能够清晰成像。优选地,1.8《f/epd《1.92。
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0.1《(f2+f4)/f3《2.0。通过约束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之间的焦距关系,合理分配光学系统的光焦度,校正光学系统的球差、彗差、像散、场曲、畸变、色差等像差,有效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0.2《(f2+f4)/f3《1.9。
43.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0《f5/(f+f1)《1.7。通过合理分配第一透镜、第五透镜的焦距与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之间的关系,能够合理分配各个透镜的光焦度,在综合像差分布中可使第一透镜产生的像差在综合像差中所占的比例最小,降低第一透镜的敏感度,同时约束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主要是为了通过第五透镜综合调试场曲,最后综合校正光学系统的像差,增加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1.1《f5/(f+f1)《1.6。
4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1.0《(r2-r1)/(r2+r1)《1.7。通过约束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
的曲率半径的关系,能够改善第一透镜的光焦度,降低第一透镜的敏感性,提升第一透镜的加工性能。优选地,1.05《(r2-r1)/(r2+r1)《1.6。
45.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8《(r5+r6)/f《1.5。通过约束第三透镜的曲率半径与光学系统的焦距之间的关系,来分配在整个光学系统中第三透镜的光焦度,在一定程度上可综合平衡场曲以及降低光学系统的畸变,同时有利于优化第三透镜的工艺性,提升工艺性能,以便于第三透镜的加工。优选地,0.9《(r5+r6)/f《1.4。
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31之间满足:1.0《dt11/dt31《1.5。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的口径与第三透镜的口径之间的关系,可保证进入光学系统中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稳定传输,同时有利前三片透镜的排布,降低前三片透镜的敏感性,提升光学系统的工艺性能,提升良率。优选地,1.1《dt11/dt31《1.4。
47.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dt62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1.2《(dt61+dt62)/imgh《1.7。通过约束第六透镜的口径与成像面的关系,主要是优化第六透镜的形状,改善由第六透镜自身内部反射产生的鬼影,同时,可改善光学系统尾端杂光的情况,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1.4《(dt61+dt62)/imgh《1.6。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4.2《ttl/t56《5.4。通过约束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的空气间隔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为了综合平衡光学系统的场曲,同时可有利于改善由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之间反射产生的鬼影。优选地,4.4《ttl/t56《5.3。
49.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之间满足:1.1《sag52/sag51《1.6。通过控制第五透镜的矢高之间的关系,优化第五透镜的形状,可提升第五透镜的加工工艺性,同时通过优化第五透镜的形状可平衡光学系统的场曲,同时改善由第五透镜和芯片之间反射产生的鬼影。优选地,1.2《sag52/sag51《1.5。
5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et2、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1.8《(et2+et4)/(ct2+ct4)《2.7。通过约束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与中心厚度的关系,可实现在优化平衡像差的前提下,改善透镜的工艺性,降低透镜的敏感性,提升光学系统的良率。优选地,1.9《(et2+et4)/(ct2+ct4)《2.6。
51.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与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9《(sag61+sag62)/et6《-6。通过约束第六透镜的矢高与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优化改善透镜的形状,增强工艺性,同时可用于平衡光学系统的场曲,降低像差;同时通过对透镜形状的约束,可优化改善由第六透镜与芯片之间反射的鬼影。优选地,-8.8《(sag61+sag62)/et6
《-6.5。
52.可选地,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波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53.在本技术中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述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形、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等,可有效增大光学成像镜头的孔径、降低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具有孔径大、视场角大。超薄、成像质量佳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求。
54.在本技术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
55.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片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六片透镜。如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56.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面型、参数的举例。
57.实施例一
58.如图1至图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59.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60.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61.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06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9.5
°
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80mm以及像高imgh为3.30mm。
62.表1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63][0064][0065]
表1
[0066]
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0067][0068]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一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a30。
[0069][0070][0071]
表2
[0072]
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5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
[0073]
根据图2至图5可知,实施例一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074]
实施例二
[0075]
如图6至图1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一相似的描述。图6示出了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0076]
如图6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007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
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0078]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0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9.5
°
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80mm以及像高imgh为3.30mm。
[0079]
表3示出了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80][0081][0082]
表3
[0083]
表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二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084]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1.6812e-031.0119e-04-1.5791e-033.1423e-03-4.3688e-033.8303e-03-2.1612e-03s2-3.3061e-028.5136e-02-9.6892e-024.0608e-022.8369e-02-4.8349e-023.0304e-02s32.1299e-021.4376e-01-2.7409e-013.0041e-01-2.1530e-011.0353e-01-3.2351e-02s41.6621e-021.2196e-01-2.1590e-012.0354e-01-4.9040e-02-1.1541e-011.5474e-01s5-1.2311e-019.5630e-026.2518e-03-2.3907e-015.7315e-01-7.8845e-017.0527e-01s6-1.1132e-016.6183e-021.4866e-02-2.1499e-015.5543e-01-8.7195e-019.0561e-01s7-3.4853e-029.8616e-031.6157e-01-5.5111e-018.9696e-01-7.8513e-012.0130e-01s8-3.9137e-028.5493e-02-5.8722e-02-6.4906e-022.9231e-01-5.1681e-015.5730e-01s9-8.2696e-02-6.2971e-026.0608e-01-2.5009e+006.5180e+00-1.1516e+011.4146e+01s10-7.5682e-023.6913e-02-9.4636e-03-1.5890e-015.6514e-01-1.0550e+001.2499e+00s11-1.6913e-011.0751e-01-7.4374e-025.1680e-02-2.8206e-021.0916e-02-2.8457e-03s12-1.8264e-011.1044e-01-6.6546e-023.0697e-02-7.9890e-03-2.5044e-041.0772e-03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7.7524e-04-1.7085e-042.1025e-05-1.1026e-060.0000e+000.0000e+000.0000e+00s2-1.0798e-022.3020e-03-2.7502e-041.4230e-05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35.8193e-03-3.4993e-04-5.5073e-057.8919e-060.0000e+000.0000e+000.0000e+00s4-9.3991e-023.1717e-02-5.6711e-033.9344e-046.7904e-060.0000e+000.0000e+00s5-4.2028e-011.6493e-01-4.0693e-025.6522e-03-3.2155e-04-2.8638e-060.0000e+00s6-6.3127e-012.9145e-01-8.5296e-021.4297e-02-1.0432e-030.0000e+000.0000e+00s73.1225e-01-3.8342e-011.9711e-01-5.0792e-025.2277e-034.6165e-050.0000e+00s8-3.9152e-011.7942e-01-5.1480e-028.3387e-03-5.7646e-040.0000e+000.0000e+00s9-1.2178e+017.2911e+00-2.9533e+007.6054e-01-1.0755e-014.7565e-033.5429e-04s10-9.9315e-015.3671e-01-1.9469e-014.5326e-02-6.1095e-033.6168e-040.0000e+00s114.5847e-04-3.3752e-05-1.8042e-065.8756e-07-4.1693e-084.9004e-104.0019e-11s12-4.3585e-049.4543e-05-1.2072e-058.1652e-07-1.1660e-08-1.9071e-098.9116e-11
[0085]
表4
[0086]
图7示出了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示出了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9示出了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示出了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
[0087]
根据图7至图10可知,实施例二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088]
实施例三
[0089]
如图11至图1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1示出了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0090]
如图1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0091]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0092]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0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9.5
°
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80mm以及像高imgh为3.30mm。
[0093]
表5示出了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94][0095][0096]
表5
[0097]
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三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098]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1.7960e-033.1932e-04-1.8259e-033.1505e-03-4.1502e-033.6074e-03-2.0547e-03s2-4.2372e-021.2726e-01-1.9078e-011.7280e-01-9.7916e-023.5018e-02-7.6092e-03s31.2506e-022.0207e-01-4.2069e-015.2673e-01-4.4856e-012.6790e-01-1.1163e-01s41.4393e-021.5166e-01-2.9768e-013.3775e-01-1.9193e-01-1.5288e-021.0943e-01s5-1.3157e-011.0695e-011.3811e-02-3.1705e-017.7067e-01-1.0781e+009.7958e-01s6-1.2170e-017.5735e-023.4262e-02-3.3638e-018.6854e-01-1.3697e+001.4280e+00s7-3.9915e-023.3591e-026.8818e-02-2.2277e-019.1158e-025.5323e-01-1.3181e+00s8-4.3867e-028.1055e-022.8935e-02-3.9697e-011.0383e+00-1.6264e+001.6829e+00s9-8.5849e-02-6.3916e-025.8660e-01-2.3208e+005.8909e+00-1.0250e+011.2487e+01s10-7.7536e-023.6312e-02-1.2939e-02-1.2083e-014.4970e-01-8.5860e-011.0341e+00s11-1.6955e-011.0225e-01-6.3746e-023.8488e-02-1.7327e-024.7673e-03-4.2420e-04s12-1.8380e-011.0784e-01-6.1776e-022.5690e-02-4.6514e-03-1.7481e-031.5468e-03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7.4870e-04-1.6793e-042.1040e-05-1.1233e-060.0000e+000.0000e+000.0000e+00s28.3359e-046.8324e-06-1.2365e-059.9264e-070.0000e+000.0000e+000.0000e+00s33.1518e-02-5.6942e-035.8832e-04-2.6172e-050.0000e+000.0000e+000.0000e+00s4-8.1598e-023.0025e-02-5.6446e-034.0635e-046.8747e-060.0000e+000.0000e+00s5-5.9266e-012.3625e-01-5.9289e-028.3926e-03-4.8683e-04-4.7694e-060.0000e+00s6-9.9906e-014.6328e-01-1.3635e-012.3021e-02-1.6954e-030.0000e+000.0000e+00s71.4899e+00-9.9410e-013.9823e-01-8.7958e-027.7995e-031.5031e-040.0000e+00s8-1.1737e+005.4545e-01-1.6168e-012.7599e-02-2.0607e-030.0000e+000.0000e+00s9-1.0710e+016.4091e+00-2.6030e+006.7537e-01-9.7481e-024.8158e-032.5484e-04s10-8.3214e-014.5413e-01-1.6599e-013.8874e-02-5.2632e-033.1259e-040.0000e+00
s11-2.0720e-049.2110e-05-1.7541e-051.7715e-06-8.1115e-08-1.3243e-101.0352e-10s12-5.4056e-041.1104e-04-1.3830e-059.2759e-07-1.3850e-08-2.0863e-099.8628e-11
[0099]
表6
[0100]
图12示出了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3示出了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示出了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5示出了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
[0101]
根据图12至图15可知,实施例三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02]
实施例四
[0103]
如图16至图2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6示出了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0104]
如图16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010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0106]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1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51.1
°
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81mm以及像高imgh为3.47mm。
[0107]
表7示出了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08][0109]
表7
[0110]
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四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11][0112]
[0113]
表8
[0114]
图17示出了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示出了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9示出了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0示出了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
[0115]
根据图17至图20可知,实施例四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16]
实施例五
[0117]
如图21至图2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图21示出了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的示意图。
[0118]
如图2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波片e7和成像面s15。
[0119]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滤波片e7具有滤波片的物侧面s13和滤波片的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0120]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7.16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49.8
°
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ttl为6.80mm以及像高imgh为3.37mm。
[0121]
表9示出了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22][0123]
表9
[0124]
表1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五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25][0126]
[0127]
表10
[0128]
图22示出了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3示出了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4示出了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5示出了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
[0129]
根据图22至图25可知,实施例五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30]
综上,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分别满足表11中所示的关系。
[0131]
条件式/实施例12345f/epd1.861.861.861.871.90(f2+f4)/f30.220.660.780.611.82f5/(f+f1)1.181.511.481.571.49(r2-r1)/(r2+r1)1.101.331.331.301.58(r5+r6)/f1.361.051.021.011.14dt11/dt311.181.201.211.221.30(dt61+dt62)/imgh1.521.561.561.491.53f123/(ct1+ct2+ct3)3.283.053.072.873.16ttl/t564.755.235.274.954.53sag52/sag511.271.331.331.221.42(et2+et4)/(ct2+ct4)2.462.182.162.171.99(sag61+sag62)/et6-8.56-6.78-6.73-6.88-7.40
[0132]
表11
[0133]
表12给出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
[0134][0135][0136]
表12
[0137]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
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0138]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139]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140]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1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