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调心装置及镜头组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3758发布日期:2022-05-17 12:0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头调心装置及镜头组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镜头调心装置及镜头组立设备。


背景技术:

2.对于摄影装置、投影装置等光学式电子产品,镜头模组(或称镜头群组)系属相当重要的一环,镜头模组的品质关系着光学式电子产品所撷取或投影的影像良莠率。一般而言,镜头模组主要包括一镜筒,并于镜筒内组装有多个镜片,藉以构成一镜头模组。
3.通常镜头模组的组装,系先将上述的镜片依序由内而外组装于镜筒内,当所有的镜片组装完成以后,再进行镜片的光轴偏差检验,藉以检验内部多数的镜片是否位于所设定同一光轴的公差值内,以检验镜片组装时是否有位置偏移,致使光轴发生偏差而产生瑕疵品。
4.但是,这种组装及检验的流程,当光轴检验出偏差时,需要拆卸整组镜片再重新组装,造成维修成本过高,且镜头模组再拆装可能会造成镜片刮伤甚至报废等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调心装置及镜头组立设备,能够使得镜头模组内的镜片在组装时,即能符合所设定同一光轴的公差值内,从而避免因存在偏差需要重新组装而导致的维修成本过高以及镜片可能发生刮伤甚至报废等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镜头调心装置,包括平面调节组件、三轴调节组件以及光学中心检测仪,所述平面调节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容置标定件和镜筒的承载座,所述平面调节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分别获取所述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所述镜筒的外径信息的检测件,所述三轴调节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吸取镜片的吸取件,所述光学中心检测仪分别与所述承载座和所述吸取件对应设置,用于获取所述标定件和所述镜片的光学中心信息;所述镜头调心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平面调节组件、所述三轴调节组件以及所述光学中心检测仪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三轴调节组件带动所述吸取件相对所述承载座运动,以将所述镜片装配于所述镜筒内。该镜头调心装置能够使得镜头模组内的镜片在组装时,即能符合所设定同一光轴的公差值内,从而避免因存在偏差需要重新组装而导致的维修成本过高以及镜片可能发生刮伤甚至报废等问题。
8.可选地,所述承载座呈v形结构,所述平面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承载座对应设置的推块,所述推块受驱朝向靠近所述承载座的一侧运动,以使所述推块与所述承载座共同配合分别夹持固定所述标定件和所述镜筒。
9.可选地,在所述推块与所述承载座共同配合分别夹持固定所述标定件和所述镜筒时,所述推块与所述检测件相互抵持,以使所述检测件分别获取所述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所述镜筒的外径信息。
10.可选地,所述平面调节组件包括设置有导轨的基座,所述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推块远离所述承载座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推块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基座运动。
11.可选地,所述平面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上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承载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上,所述检测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可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固定座移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受驱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移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受驱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移动。
13.可选地,所述三轴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三调节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调节组件上的第四调节组件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第四调节组件上的第五调节组件,所述吸取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五调节组件上,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可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二固定座移动,所述第四调节组件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三调节组件移动,所述第五调节组件可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第四调节组件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轨上的第三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三滑块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三滑轨上移动;所述第三调节组件的第三滑块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滑轨,所述第四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滑轨上的第四滑块以及与所述第四滑块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滑块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四滑轨上移动;所述第四调节组件的第四滑块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五滑轨,所述第五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五滑轨上的第五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五滑块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五滑块沿所述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五滑轨上移动。
15.可选地,所述第三调节组件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四调节组件的第二驱动件以及所述第五调节组件的第三驱动件分别为油压缸、气压缸或直线电机。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镜头组立设备,包括上述的镜头调心装置。该镜头调心装置能够使得镜头模组内的镜片在组装时,即能符合所设定同一光轴的公差值内,从而避免因存在偏差需要重新组装而导致的维修成本过高以及镜片可能发生刮伤甚至报废等问题。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8.该镜头调心装置包括平面调节组件、三轴调节组件以及光学中心检测仪,平面调节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容置标定件和镜筒的承载座,平面调节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分别获取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镜筒的外径信息的检测件,三轴调节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吸取镜片
的吸取件,光学中心检测仪分别与承载座和吸取件对应设置,用于获取标定件和镜片的光学中心信息。该镜头调心装置还包括分别与平面调节组件、三轴调节组件以及光学中心检测仪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三轴调节组件带动吸取件相对承载座运动,以将镜片装配于镜筒内。在利用该镜头调心装置对镜头模组进行组装时,第一步,可以(通过机械手等手段)先将标定件容置于承载座内,通过光学中心检测仪对标定件进行检测,以获取标定件的第一光学中心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同时,通过检测件获取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第二步,(通过机械手等手段取走标定件)然后(通过机械手等手段)再将镜筒容置于承载座内,通过检测件获取镜筒的外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第三步,随后通过三轴调节组件上的吸取件吸取镜片,通过光学中心检测仪对镜片进行检测,以获取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第四步,控制器能够根据标定件的第一光学中心信息和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的比对结果,控制三轴调节组件带动吸取件相对承载座运动,以完成镜片相对镜筒的初次调心操作;第五步,控制器还能够根据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镜筒的外径信息的比对结果,控制三轴调节组件带动吸取件相对承载座运动,以完成镜片相对镜筒的二次调心操作。当镜头模组包括多个镜片时,不断重复第二步至第五步操作,即可完成整个镜头模组的组装。这样一来,经过初次调心操作和二次调心操作的镜片装配于镜筒内时,消除了标定件的光学中心和镜片的光学中心之间的误差以及标定件的外径和镜筒的外径之间的误差,能够符合所设定同一光轴的公差值内,从而避免因存在偏差需要重新组装而导致的维修成本过高以及镜片可能发生刮伤甚至报废等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调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调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调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调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24.图标:100-镜头调心装置;10-平面调节组件;11-第一固定座;111-检测件;12-第一调节组件;13-第二调节组件;131-承载座;14-基座;141-推块;142-推动件;20-三轴调节组件;21-第二固定座;22-第三调节组件;221-第三滑块;222-第一驱动件;23-第四调节组件;231-第四滑块;232-第二驱动件;24-第五调节组件;241-第五滑块;242-第三驱动件;243-吸取件;30-光学中心检测仪;40-控制器;200-镜筒。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调心装置100,包括平面调节组件10、三轴调节组件20以及光学中心检测仪30,除此以外,该镜头调心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底座,平面调节组件10、三轴调节组件20以及光学中心检测仪30分别设置于底座上,以通过底座为平面调节组件10、三轴调节组件20以及光学中心检测仪30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32.具体地,如图2所示,平面调节组件10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容置标定件和镜筒200的承载座131,平面调节组件10上还设置有用于分别获取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镜筒200的外径信息的检测件111,如图3所示,三轴调节组件20上设置有用于吸取镜片的吸取件243,如图1所示,光学中心检测仪30分别与承载座131和吸取件243对应设置,用于获取标定件的第一光学中心信息和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
33.如图4所示,该镜头调心装置100还包括分别与平面调节组件10、三轴调节组件20以及光学中心检测仪30电连接的控制器40,控制器40用于根据标定件的第一光学中心信息和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以及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镜筒200的外径信息的比对结果,控制三轴调节组件20带动吸取件243相对承载座131运动,以将镜片装配于镜筒200内。该镜头调心装置100能够使得镜头模组内的镜片在组装时,即能符合所设定同一光轴的公差值内,从而避免因存在偏差需要重新组装而导致的维修成本过高以及镜片可能发生刮伤甚至报废等问题。
34.如图1至图4所示,在利用该镜头调心装置100对镜头模组进行组装时,第一步,可以(通过机械手等手段)先将标定件容置于承载座131内,通过光学中心检测仪30对标定件进行检测,以获取标定件的第一光学中心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40,同时,通过检测件111获
取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40;第二步,(通过机械手等手段取走标定件)然后(通过机械手等手段)再将镜筒200容置于承载座131内,通过检测件111获取镜筒200的外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40;第三步,随后通过三轴调节组件20上的吸取件243吸取镜片,通过光学中心检测仪30对镜片进行检测,以获取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40;第四步,控制器40能够根据标定件的第一光学中心信息和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的比对结果,控制三轴调节组件20带动吸取件243相对承载座131运动,以完成镜片相对镜筒200的初次调心操作;第五步,控制器40还能够根据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镜筒200的外径信息的比对结果,控制三轴调节组件20带动吸取件243相对承载座131运动,以完成镜片相对镜筒200的二次调心操作。当镜头模组包括多个镜片时,不断重复第二步至第五步操作,即可完成整个镜头模组的组装。
35.这样一来,经过初次调心操作和二次调心操作的镜片装配于镜筒200内时,消除了标定件的光学中心和镜片的光学中心之间的误差以及标定件的外径和镜筒200的外径之间的误差,能够符合所设定同一光轴的公差值内,从而避免因存在偏差需要重新组装而导致的维修成本过高以及镜片可能发生刮伤甚至报废等问题。
36.其中,如图4所示,控制器40分别与平面调节组件10、三轴调节组件20以及光学中心检测仪30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这里不作具体限制。示例地,控制器40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单元、数据运算单元、信号发射单元和数据储存单元等,以通过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标定件的第一光学中心信息、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镜筒200的外径信息,通过数据运算单元对标定件的第一光学中心信息和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以及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镜筒200的外径信息分别进行比对,通过信号发射单元对平面调节组件10、三轴调节组件20以及光学中心检测仪30发射根据比对结果得到的动作指令(包括检测、运动等),通过数据储存单元将上述的标定件的第一光学中心信息、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标定件的外径信息、镜筒200的外径信息、第一光学中心信息和镜片的第二光学中心信息的比对结果、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镜筒200的外径信息的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得到的动作指令等进行数据存储,从而为该镜头调心装置100的调心操作提供数据支撑。
37.此外,如图1所示,光学中心检测仪30可以为反射式偏心仪或投射式偏心仪。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光学中心检测仪30的具体结构、测试原理和使用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从现有技术的已公开内容中获知,这里不作解释说明。
38.可选地,如图2所示,承载座131呈v形结构,平面调节组件10包括与承载座131对应设置的推块141,推块141受驱朝向靠近承载座131的一侧运动,以使推块141与承载座131共同配合分别夹持固定标定件和镜筒200。当然,推块141受驱还能朝向远离承载座131的一侧运动,以使在需要将标定件和镜筒200分别放置于承载座131内时,能够预留足够的容纳空间进行放置,即先将标定件和镜筒200分别放置于承载座131内,再通过推块141朝向靠近承载座131的一侧运动,以使推块141与承载座131共同配合分别夹持固定标定件和镜筒200,同时,还能使得在需要将标定件和镜筒200分别从承载座131内取出时,推块141与承载座131能够解除对于标定件和镜筒200的夹持固定作用。
39.可选地,检测件111可以是测距传感器或测力传感器,当检测件111为测距传感器时,检测件111可以通过发出的光线与接收的光线之间的时间差或者光强差得到被测物体
的外径信息;当检测件111为测力传感器时,检测件111可以通过检测件111的检测端受到的推块141提供的压力值得到被测物体的外径信息。
40.示例地,如图2所示,在推块141与承载座131共同配合分别夹持固定标定件和镜筒200时,推块141与检测件111相互抵持,以使检测件111分别获取标定件的外径信息和镜筒200的外径信息。其中,由于标定件和镜筒200以及不同规格的镜筒200之间存在外径差,因此,检测件111的检测端应当具有可伸缩性,以在推块141与承载座131共同配合分别夹持固定标定件和镜筒200时,推块141与检测件111的检测端均能够发生接触,以避免外径较小的被测物体因无法与推块141发生接触而不能获取其外径信息,并且推块141与检测件111的检测端不会发生干涉,以避免外径较大的被测物体因与推块141发生干涉而造成检测件111损坏的现象。
41.可选地,如图2所示,平面调节组件10包括第一固定座11、滑动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1上的第一调节组件12以及滑动设置于第一调节组件12上的第二调节组件13,承载座131固定设置于第二调节组件13上,检测件111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1上,第一调节组件12可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固定座11移动,第二调节组件13可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调节组件12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42.具体地,第一固定座11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第一调节组件12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以及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件,第一调节件受驱带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方向在第一滑轨上移动;第一调节组件12的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第二调节组件13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块以及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受驱带动第二滑块沿第二方向在第二滑轨上移动。其中,承载座131固定设置于第二调节组件13的第二滑块上。
43.可选地,如图3所示,三轴调节组件20包括第二固定座21、滑动设置于第二固定座21上的第三调节组件22、滑动设置于第三调节组件22上的第四调节组件23以及滑动设置于第四调节组件23上的第五调节组件24,吸取件243固定设置于第五调节组件24上,第三调节组件22可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二固定座21移动,第四调节组件23可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三调节组件22移动,第五调节组件24可沿第三方向相对第四调节组件23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44.具体地,第二固定座21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滑轨,第三调节组件22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三滑轨上的第三滑块221以及与第三滑块221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222,第一驱动件222用于驱动第三滑块221沿第一方向在第三滑轨上移动;第三调节组件22的第三滑块221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滑轨,第四调节组件23包括滑动设置于第四滑轨上的第四滑块231以及与第四滑块231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232,第二驱动件232用于驱动第四滑块231沿第二方向在第四滑轨上移动;第四调节组件23的第四滑块231上设置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五滑轨,第五调节组件24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五滑轨上的第五滑块241以及与第五滑块241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件242,第三驱动件242用于驱动第五滑块241沿第三方向在第五滑轨上移动。其中,吸取件243固定设置在第五调节组件24的第五滑块241上。
45.可选地,平面调节组件10包括设置有导轨的基座14,推块141滑动设置于导轨上,推块141远离承载座13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推动件142,推动件142用于推动推块141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对基座14运动。示例地,如图2所示,当推块141与承载座131沿第二方向呈间
隔设置时,此时,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平行,则需要推动件142推动推块141沿第二方向相对基座14运动,以消除标定件的外径与镜筒200的外径之间的误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推块141与承载座131沿第一方向呈间隔设置时,此时,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平行,则需要推动件142推动推块141沿第一方向相对基座14运动,以消除标定件的外径与镜筒200的外径之间的误差。
46.可选地,第三调节组件22的第一驱动件222、第四调节组件23的第二驱动件232、第五调节组件24的第三驱动件242以及平面调节组件10的推动件142分别为油压缸、气压缸或直线电机,这里不作具体限制,只需其能够带动被驱动物体作直线运动即可。
4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镜头组立设备。本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立设备包括上述的镜头调心装置100。由于镜头调心装置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