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复合多点贝壳离焦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6761发布日期:2022-06-10 23:11阅读:2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复合多点贝壳离焦镜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复合多点贝壳离焦镜片。


背景技术:

2.微透镜陈列可分为折射型微透镜陈列与衍射型微透镜陈列两类。衍射型微透镜陈列利用其表面波长量级的三维浮雕结构对光波进行调制、转换,具有轻而薄、设计灵活等特点,作为功能元件,在为波前传感、光聚能、光整形等多种系统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3.微透镜陈列将一个完整的光波在空间上分成许多微小的部分,每一部分都被相应的小透镜聚焦在平面,一系列的微透镜就可以得到由一系列焦点组成的小凸面,如果太阳直射时光波前理想的凹凸前,那么微透镜陈列焦点凹凸面就可以得到一组均匀规则的焦点分布,然而实际的太阳光直射镜片,并不是理想的凹凸面前,它们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畸变,从而焦点位置存在畸变,整体光学性能以及聚焦效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基于此,研究一种双面复合多点贝壳离焦镜片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复合多点贝壳离焦镜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镜片焦点位置存在畸变,整体光学性能以及聚焦效果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双面复合多点贝壳离焦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包括多点离焦镜片和贝壳形离焦镜片;其中多点离焦镜片位于远离眼睛的一侧,其中部设置有外正常视物区,并以外正常视物区的边界为轮廓向外阵列分布有微透镜;所述贝壳形离焦镜片位于靠近眼睛的一侧,其中部设置有内正常视物区,并以内正常视物区的边界为轮廓向外等距分布有多个离焦区域;且由内至外所述离焦区域的光度依次递减;所述外正常视物区与内正常视物区的光学中心点重合,且所述外正常视物区位于内正常视物区内。
6.进一步的,所述内正常视物区为椭圆形,所述外正常视物区为正六边形、圆形、四边形中的任一种,且外正常视物区的边界处于内正常视物区的边界上。
7.进一步的,所述镜片本体为凸透镜或凹透镜,所述多点离焦镜片和贝壳形离焦镜片分布在镜片本体的相同或不同面。
8.进一步的,所述离焦区域的光度递减幅度为25
°‑
500
°

9.进一步的,所述多点离焦镜片上分布的微透镜相同。
10.进一步的,所述镜片本体直径为10m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双层复合镜片,其中靠近眼部的为贝壳形离焦镜片,远离眼部的为多点离焦镜片;从结构上贝壳形离焦镜片上设置有内正常视物区,并以其外轮廓为起始边界向外等距分布,从而在贝壳形离焦镜片上形成多个相邻等距的离焦区域,且由内至外离焦区域的光度依次按照预设的阶梯递减,多点离焦镜片上设
置有内正常视物区,并以内正常视物区的外轮廓为边界向外阵列分布有多个相邻的微透镜;同时内正常视物区与外正常视物区的光学中心点与镜片本体的光学中心点重合。
12.本实用新型中上多点离焦镜片上分布多个微透镜,以利用微透镜阵列组聚焦后使理想的焦点发生位移,形成离焦,并通过蜂窝状六边形陈列以及中空部整体呈六边形的结构的设置使得镜片整体光学性能以及聚焦效果更优越,将多点离焦镜片与贝壳形离焦镜片结合在一起,抑制视力进一步加重;多点离焦镜片能够解决看物体时部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黄斑区上,还有一部分光线会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导致眼轴增长,贝壳形离焦镜片进一步的加强近视防控效果,同时贝壳形离焦镜片在近处的时候起到减少眼内肌调节的作用,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镜片本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5.图3为多点离焦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贝壳形离焦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内正常视物区与外正常视物区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图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19.图中的标号为:1为眼睛,2为贝壳形离焦镜片,21为内正常视物区,22为离焦区域,3为多点离焦镜片,31为外正常视物区,32为微透镜,4为正常视物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双面复合多点贝壳离焦镜片,主要用于眼睛镜片领域,针对现有的结构中镜片多为单一镜片,整体光学性能以及聚焦效果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复合多点贝壳离焦镜片。
22.如图1-2中展示,一种双面复合多点贝壳离焦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本实施例中所约定镜片本体为凸透镜或凹透镜,镜片本体直径为10mm的圆形镜片。
23.本实施例以镜片本体为凸透镜为例进行说明;镜片本体包括多点离焦镜片2和贝壳形离焦镜片3;多点离焦镜片2和贝壳形离焦镜片3分布在镜片本体的相同或不同面,即多点离焦镜片和贝壳形离焦镜片可以同时分布在镜片本体的凸面、凹面或者一个分布在凸面,另一个分布在凹面上;但是多点离焦镜片3位于远离眼睛1的一侧,其中部设置有外正常视物区31,并以外正常视物区31的外轮廓为边界向外阵列分布有微透镜32。
24.如图4中展示,贝壳形离焦镜片2位于靠近眼睛1的一侧,其中部设置有内正常视物区21,并以内正常视物区21的外轮廓为初始边界向外等距分布有多个离焦区域22;且由内至外所述离焦区域22的光度依次递减。
25.如图1中所示,外正常视物区31与内正常视物区32的光学中心点重合,且外正常视物区31位于内正常视物区21内,具有对应的正常视物区4确保正视物的需求。
26.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双面复合镜片,其中多点离焦镜片上分布多个微透镜,以利用微透镜阵列组聚焦后使理想的焦点发生位移,形成离焦,将多点离焦镜片与贝壳形离焦镜
片结合在一起,实现抑制视力进一步加重的目的,达到了利用微透镜陈列聚焦后可以使理想的焦点发生位移,形成的离焦更好且位置更精准的效果,提高使用者佩戴的舒适度。
27.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离焦区域的进一步说明。
28.本实施例中,离焦区域22的光度递减幅度为25
°‑
500
°
;例如最内层的离焦区域为500
°
,由内至外各离焦区域分别问400
°
、300
°
、200
°
、100
°
、0
°

29.具体实施时,多点离焦镜片3上分布的微透镜32相同,微透镜32设置有534,以确保微透镜阵列组分布更密集,光学性能更好。
30.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内正常视物区和外正常视物区的形状进一步说明。
31.本实施例中如图5-6中展示,内正常视物区21为椭圆形,所述外正常视物区31为正六边形、圆形、四边形中的任一种,且外正常视物区的边界处于内正常视物区的边界上。
32.本实施例以外正常视物区为正六边形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中展示,镜片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微透镜组成的微透镜阵列组,微透镜阵列组成蜂窝状六边形陈列,其中心留出中空部的外正常视物区,外正常视物区内没有微透镜,以利用微透镜阵列组聚焦后使理想的焦点发生位移,形成离焦,并通过蜂窝状六边形陈列以及中空部整体呈六边形的结构的设置使得镜片整体光学性能以及聚焦效果更优越。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