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7807发布日期:2022-05-11 15:5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具有能够保持透镜组件的透镜保持部、设置于所述透镜保持部的驱动线圈(也称为线圈)、与所述驱动线圈相对置的驱动磁石,以及用于保持所述驱动磁石的磁石保持部,所述透镜保持部在所述驱动磁石以及所述驱动线圈的驱动力作用下可以沿光轴方向移动。
3.图1a是现有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产品示意图,图1b是表示图1a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弹簧结构的示意图。
4.如图1a及图1b所示,弹簧结构被设置为板簧s,该板簧s的一部分与可动部(透镜保持部)的电路连接,另一部分例如位于四角的接合部j通过焊接或导电性粘着剂而连接于作为固定部的磁石保持部。从而板簧s被固定在可动部与固定部之间,对可动部进行保持。
5.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弹簧结构在考虑了弹簧常数和应力之后,往往被设计得面积较大,因而难以应对小型机种。
6.另外,现有技术中,弹簧结构被用来控制作为可动部的透镜保持部的动作平衡,因此容易因受力不平衡而产生倾斜。
7.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小型化又能够减少可动部的动作倾斜的透镜驱动装置。
8.另外,现有技术中,驱动磁石被直接插入磁石保持部并通过热固化粘着剂进行固定。
9.但是,这种构造需要在粘着剂进行uv固化之前防止磁石相对于磁石保持部发生脱落,因此需要设计临时的防磁石脱落构造。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临时防磁石脱落构造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为了在粘着剂固化之前将驱动磁石m临时地保持在磁石保持部中而不至于脱落,在驱动磁石m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了从两侧夹持驱动磁石的临时防磁石脱落构造c。但该构造需要占用的设计空间较大,难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10.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防磁石脱落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减少可动部的动作倾斜且防止磁石脱落的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透镜驱动装置。
12.技术方案一的透镜驱动装置,具有能够保持透镜组件的透镜保持部、设置于所述透镜保持部的驱动线圈、与所述驱动线圈相对置的驱动磁石,以及用于保持所述驱动磁石的磁石保持部,所述透镜保持部在所述驱动磁石以及所述驱动线圈的驱动力作用下可以沿光轴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保持部具有底面以及从所述底面起沿光轴方向延伸的侧壁,所述磁石保持部包含树脂以及在所述树脂的内部成型的多个金属电路而构成,所
述多个金属电路从所述树脂的表面露出并且具有给所述驱动线圈供电的供电部。
13.根据技术方案一的结构,在磁石保持部中将多个金属电路插入成型在树脂中,所述多个金属电路从所述树脂的表面露出并且具有给驱动线圈供电的供电部。通过使供电部在树脂的表面露出,能够容易地利用板簧向驱动线圈进行供电。
14.技术方案二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保持部具有与所述侧壁相对的外侧面,在所述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供电部凸起的金属凸起部,所述金属凸起部与所述驱动线圈相连,并与所述供电部相抵接。
15.根据技术方案二的结构,利用金属凸起部接触在供电部的在树脂表面露出的部分上,并且利用金属凸起部与驱动线圈相连,从而经由金属凸起部将供电部与驱动线圈电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单地实现电连接,并减少可动部的动作倾斜。
16.技术方案三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凸起部为具有凸点的金属弹片,所述凸点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供电部滑动的方式与所述供电部导通。
17.根据技术方案三的结构,由于凸点能够相对于所述供电部滑动地与所述供电部导通,因此在透镜保持部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保持供电部与驱动线圈的电导通状态。
18.技术方案四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面上具有朝向所述供电部突出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供电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金属弹片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远离所述凸点的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部,所述固定部被固定于所述定位部上。
19.根据技术方案四的透镜驱动装置,金属弹片被保持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供电部之间的间隙中,从而能够不占用额外的设计空间而实现供电部与驱动线圈的电连接。
20.技术方案五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的导线一端部绕于所述定位部上,且紧贴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并以焊接方式与所述固定部接续并固定。
21.技术方案六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贯通孔。但所述固定部也可以是开口部。
22.技术方案七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保持部的所述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线圈相对置的金属壁,所述金属壁的面向所述驱动线圈的侧面上设置有平板状的磁轭,所述驱动磁石设置于所述磁轭的与所述金属壁所在一侧相反侧的表面。
23.根据技术方案七的透镜驱动装置,通过在磁石保持部的金属壁上设置磁轭,并利用磁轭吸附并固定驱动磁石,能够不额外设置防止磁石脱落的定位构造而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24.技术方案八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壁与所述多个金属电路分离地插入成型于所述侧壁的树脂部分。
25.技术方案九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壁背对所述驱动线圈的外侧面具有从所述侧壁露出的照射面,所述磁轭通过激光照射而被固定于所述金属壁。
26.根据技术方案九的透镜驱动装置,通过对金属壁的外侧面照射激光,能够将磁轭固定于金属壁,从而能够在金属壁与磁轭之间不使用粘着剂地将磁轭固定。
27.技术方案十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石与所述磁轭之间涂有粘着剂。
28.根据技术方案十的透镜驱动装置,可以将驱动磁石与磁轭更牢固地固定。
29.技术方案十一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为2个,分别设置于相邻或相对的所述侧壁上。
30.技术方案十二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石是由一对磁石构成的磁石组,所述磁石组有2个,分别设置于不具有所述供电部的相邻或相对的所述侧壁上。
31.根据技术方案十一、十二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弹簧结构的小型化和防磁石脱落构造的小型化。
32.实用新型效果
3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在减少可动部的动作倾斜且防止磁石脱落的同时,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由于不使用现有技术那样的大面积的板簧形状,不需要考虑弹簧力的平衡,因此设计自由度提高。
附图说明
34.图1a是现有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产品示意图的一例,图1b是表示图1a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弹簧结构的示意图。
35.图2是现有技术的临时防磁石脱落构造的局部放大图。
36.图3a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3b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37.图4a是表示未连接金属弹片和驱动线圈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的一例,图4b是表示未连接金属弹片和驱动线圈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的另一例。
38.图5a是表示连接有金属弹片和驱动线圈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的一例,图5b是表示连接有金属弹片和驱动线圈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部12的立体图的另一例。
39.图6a是示出了驱动线圈与金属弹片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6b是金属弹片的放大图。图6c是表示金属弹片的固定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40.图7是图3b中的磁石保持部的放大示意图。
41.图8示出了包括多个金属电路和多个金属壁的示意图。
42.图9示出了在树脂中插入成型有多个金属电路和多个金属壁的插入成型体的结构。
43.图10为表示多个金属电路中的供电部与驱动线圈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44.图11是去除壳体11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45.图12是沿着图11的a-a线剖切后的剖视图。
46.图13是金属壁保持驱动磁石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47.附图标记说明
48.s(现有技术)板簧;j(现有技术)接合部;m(现有技术)驱动磁石;c(现有技术)临时防磁石脱落构造;10透镜驱动装置;11壳体;12透镜驱动部;13磁石保持部;121金属弹片(金属凸起部);122驱动线圈;123定位部;124卷绕部;125固定部;126平板部;127倾斜部;130侧壁;131驱动磁石;132金属电路;133金属壁;134磁轭;135供电部。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
50.图3a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3b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51.在本说明书中,如图3所示那样定义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第二方向y是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方向,第三方向z是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垂直的方向。z方向是透镜组件的光轴方向。
52.图3a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未被安装透镜组件的状态,根据需要,可以沿光轴方向将透镜组件装配到透镜驱动装置中。
53.图3b中将透镜驱动装置10的主要构件分体地显示为:壳体11、透镜保持部12、磁石保持部13。
54.如图3b所示,壳体11具有顶板和立设于所述顶板的两对外壁,其中顶板形成为与磁石保持部13的底面大致相同大小的四边形,两对外壁可以以包围磁石保持部13的侧壁130的方式相对于磁石保持部13的底面进行固定,在壳体11的顶板上形成有供透镜保持部12的透镜保持端穿过的开口。
55.透镜保持部12能够保持未被图示的透镜组件,并且透镜保持部12上具有供驱动线圈卷绕的卷绕部以及卷绕在卷绕部上的驱动线圈122,所述透镜保持部12能够在该驱动线圈与保持在磁石保持部上的驱动磁石的驱动力的作用下沿光轴方向移动。此外,透镜保持部12的上部形成为保持透镜的圆筒状,下部形成为能够嵌合到磁石保持部13中的四边形。在透镜驱动装置的组装状态下,透镜保持部12的下部的外侧面与后述的磁石保持部13的侧壁相对置。图3b中示出了在透镜保持部12的下部的外侧面分别配置有金属弹片121和驱动线圈122的状态。
56.下面,参照图4a~图6b对透镜驱动部12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57.图4a是表示未连接金属弹片121和驱动线圈122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的一例,图4b是表示未连接金属弹片121和驱动线圈122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的另一例,图4a和图4b是从不同视角观察透镜驱动部的示意图。
58.如图4a所示,在透镜驱动部12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定位部123,该定位部123用于将后述的金属弹片122和驱动线圈122的导线的一端进行定位。在图4a中示出了定位部123为定位凸块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
59.如图4b所示,在透镜驱动部12的外侧面上还形成有与底边平行地设置的卷绕部124,该卷绕部124供驱动线圈122卷绕,图中示出的分离的多个凸块只是卷绕部的一例,不限定于此。
60.图4a和图4b中示出了定位部123和卷绕部124各设置2个,且分别设置在透镜驱动部12的相邻的外侧面上的情况,但该定位部123和卷绕部124的设置位置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调整,例如与供电部和驱动磁石的设置位置对应地进行调整。
61.图5a是表示连接有金属弹片121和驱动线圈122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的一例,图5b是表示连接有金属弹片121和驱动线圈122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的另一例,图5a和图5b是从不同视角观察透镜驱动部的示意图。
62.图6a是示出了驱动线圈122与金属弹片121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6b是金属弹片121的放大图。图6c是表示金属弹片121中的固定部125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63.金属弹片121也可以称为金属凸起部。在金属弹片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透镜驱动
部的定位部123进行固定的固定部125。在图6b中例示出固定部125为贯通孔的情况,固定部125可以通过例如焊接方式而与定位部123进行固定。但图6b的固定部的形态只是一例,也可以如图6c所示,将图6b中的贯通孔形成为图6c所示的u型孔,该u型孔的固定部125同样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而与定位部123进行固定。以上的固定部的具体形态和固定方式只不过是一例,只要能够实现固定部125与定位部123的固定即可,不限定于上述例子。
64.另外,在固定部125与定位部123的固接处,驱动线圈122的导线的一端也被连接在此,从而金属弹片121与驱动线圈122被连接在一起。具体来说,驱动线圈122的导线的一端部卷绕在定位部123上,且紧贴于固定部125的外侧,在该状态下进行焊接,使得驱动线圈的导线的一端、透镜保持部的外侧面上的定位部及金属弹片的固定部被接合在一起。
65.金属弹片中,具有与透镜保持部的外侧面大致平行地设置的平板部126、以及平板部以外的相对于平板部倾斜地设置的倾斜部127,在平板部126中设置有固定部125。另外,在透镜保持部与磁石保持部组装的状态下,定位部与供电部之间存在间隙,金属弹片121以平板部126与透镜保持部的外侧面贴合而倾斜部127相对于透镜保持部的外侧面倾斜的方式被固定在定位部与供电部之间,从而在固定部被固定在透镜保持部的定位部上时,能够使金属弹片沿间隙方向产生弹性形变,可靠地实现供电部与驱动线圈的电连接。
66.此外,在倾斜部127中、换言之在金属弹片的与固定部分离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朝向外侧凸起的凸起部,该凸起部形成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桥状,桥状的隆起最高处也可以被称为凸点,该凸点以点接触的方式与靠外侧的部件相抵接,在组装状态下,凸起部的凸点朝向与其对置的供电部突出,并与供电部相抵接。在透镜保持部因驱动磁石以及驱动线圈的驱动力的作用而沿光轴方向移动时,凸点能够相对于供电部沿光轴方向滑动。图中示出的凸起部的形态为一例,也可以对桥状的隆起的幅度进行调整,或将桥状的隆起改为半球状的隆起等。
67.另外,金属弹片整体由金属材料构成,因此即使在凸点沿光轴方向滑动的过程中,也能够经由金属弹片将来自供电部的电力向驱动线圈供给,使供电部与驱动线圈导通。
68.接着,关于磁石保持部13进行说明。
69.图7是图3b中的磁石保持部13的放大示意图。
70.磁石保持部13用于保持驱动磁石131,该驱动磁石131在组装状态下与透镜保持部上的驱动线圈122相对置。磁石保持部13具有底面以及从底面起沿光轴方向即z方向延伸的4个侧壁130。磁石保持部13构成为包含树脂以及在树脂的内部插入成型(也称为嵌件成型)的多个金属电路,多个金属电路从树脂的表面露出并且该多个金属电路中包含有发挥向驱动线圈供电的供电功能的供电部。在磁石保持部13的形成中,首先形成多个金属电路,接着以使多个金属电路的表面露出的方式形成与其相嵌合的树脂。
71.图8示出了包括多个金属电路132和多个金属壁133的示意图。将由x-y规定的平面设为xy平面,将由x-z规定的平面设为xz平面,将由y-z规定的平面设为yz平面。如图8所示,多个金属电路132的各个金属电路分别具有沿xy平面延伸的金属布线和沿xz平面或yz平面延伸的金属布线。各个金属壁133也分别具有沿xy平面延伸的金属布线和沿xz平面或yz平面延伸的金属布线。金属电路132与金属壁133分离地设置。
72.图9示出了在树脂中插入成型有多个金属电路和多个金属壁的插入成型体的结构。图10为表示多个金属电路中的供电部与驱动线圈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10中为了图
示清楚而省略了供金属弹片固定的透镜保持部。
73.图10中与金属弹片抵接的金属电路为供电部135,用于向驱动线圈供给电力,该供电部为2个,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侧壁130上,但是该供电部也可以设置在相对的侧壁上。供电部135由于从树脂中露出,因此可以仅通过与金属弹片抵接而形成向驱动线圈的供电通路。
74.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可靠地实现供电通路,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并且减少可动部的动作倾斜。
75.另外,磁石保持部13中,除了多个金属电路被插入成型在树脂中以外,金属壁133也被插入成型在树脂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多个金属电路132的同时也形成多个金属壁133,之后形成的与多个金属电路132相嵌合的树脂也同样与多个金属壁相嵌合,并且多个金属电路的表面也从树脂的表面露出。在磁石保持部13的4个侧壁130中,金属壁133被安装在配置有金属弹片的2个侧壁以外的侧壁上,并且以与驱动磁石相对置地配置的方式对驱动磁石进行保持。另外,在组装状态下,驱动磁石与驱动线圈相对置,因此也可以说金属壁133与驱动线圈相对置。
76.下面参照图11~图13说明金属壁保持驱动磁石的方式。
77.图11是去除壳体11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a-a线剖切后的剖视图。图13是金属壁保持驱动磁石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78.根据图11可知,在磁石保持部和透镜保持部被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从透镜驱动装置的靠外侧起,依次配置有金属壁133、磁轭134、驱动磁石131和驱动线圈122。金属壁133、磁轭134与驱动磁石131相互接触地设置,驱动磁石131与驱动线圈122分离且对置地设置。金属壁133、磁轭134沿光轴方向延伸,驱动磁石131是由一对磁石构成的磁石组,该一对磁石沿着光轴方向上下配置。
79.更具体来说,如图10、图12和图13所示,金属壁133的面向驱动线圈122的侧面上设置有平板状的磁轭134,驱动磁石131被设置于磁轭134的与金属壁133所在一侧相反侧的表面上。换言之,磁轭134被夹持在驱动磁石131与金属壁133之间。金属壁133的背对驱动线圈的外侧面具有从透镜保持部的侧壁130露出的照射面,该照射面可以被照射激光,磁轭通过来自外部的激光照射而被固定于金属壁的内表面。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磁轭是带有磁性的磁轭,仅将驱动磁石贴敷在磁轭上就可以产生吸附作用,因此不需要设置临时固定用的构造和临时固定用的粘着材料就可以实现驱动磁石与金属壁的固定。当然,也可以为了增强驱动磁石与磁轭之间的接合力,在通过磁力吸附后,在驱动磁石与磁轭之间涂敷粘着剂。
80.根据上述的金属壁和磁性磁轭的构造,无需额外设计防磁石脱落构造,也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81.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一对磁石构成的磁石组(即驱动磁石131)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不具有供电部的侧壁上。本实施方式中,2个供电部被形成在相邻的侧壁上,即2个磁石组被形成在不具有供电部的相邻的侧壁上,但供电部也可以被形成在相对的侧壁上,在此情况下2个磁石组被形成在不具有供电部的相对的侧壁上。
82.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在减少可动部的动作倾斜且防止磁石脱落的同时,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83.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
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效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