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单元以及光纤单元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95656发布日期:2023-03-08 13:1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光纤单元以及光纤单元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光纤单元以及光纤单元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公知有使将多根光纤捆扎而成的光纤的聚集体作为光纤单元来构成光纤缆线的技术。此时,通常的方法是在光纤束卷绕粗略缠绕线(捆绑件)由此抑制光纤束散乱,并且根据捆绑件的颜色来识别光纤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多张光纤带捆扎并捆绑化而形成光纤单元的技术。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33252号公报
4.在将多张光纤带捆扎而构成光纤单元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多张光纤带往往在层叠的状态(使多张光纤带重叠的状态)下被捆扎。但是,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在使用将多张光纤带以层叠的状态捆扎而成的光纤单元构成光缆的情况下,在对光缆施加了负荷(例如弯曲、温度变化等)时,导致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从而存在传送损耗增大的担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
6.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是一种光纤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间歇连结型的多个光纤带,至少一个上述光纤带具有多个光纤,上述多个光纤包含第1光纤、和比上述第1光纤长的第2光纤,在将对上述第1光纤与上述第2光纤进行连结的连结部的长度方向的间隔设为b,将上述第2光纤相对于上述第1光纤的线长差设为c%,将带宽方向上的上述光纤的间隔设为y时,满足
[0007][0008]
且c<0.05。
[0009]
针对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后述的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来明确。
[0010]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
附图说明
[0011]
图1a是光缆1的说明图。图1b是光纤单元2的说明图。
[0012]
图2a以及图2b是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说明图。图2b是包含具有线长差的光纤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说明图。
[0013]
图3是制造光纤单元2的单元制造装置20的说明图。
[0014]
图4a是比较例的多个光纤带7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图4b是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的多个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
[0015]
图5是第2光纤8b的变形量x的说明图。
[0016]
图6是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7]
图7a~图7c是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
[0018]
图8是表示线长差c与光缆的传送损耗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0019]
图9a是表示光纤间距y为0.25mm的情况下的长度b与线长差c之间的关系的表。图9b是表示光纤间距y为0.20mm的情况下的长度b与线长差c之间的关系的表。
[0020]
图10a是第2光纤8b的配置与光纤带7的弯曲的说明图。图10b是从长度方向观察使将第2光纤8b非对称地配置而成的两张光纤带的带面对置的样子的说明图。
[0021]
图11是在光纤8的长度存在偏差的情况下的第2光纤8b的变形量x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根据后述的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的事项。
[0023]
明确一种光纤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间歇连结型的多个光纤带,至少一个上述光纤带具有多个光纤,该多个光纤包含第1光纤、和比上述第1光纤长的第2光纤,在将对上述第1光纤与上述第2光纤进行连结的连结部的长度方向的间隔设为b,将上述第2光纤相对于上述第1光纤的线长差设为c%,将带宽方向上的上述光纤的间隔设为y时,满足
[0024][0025]
且c<0.05。
[0026]
根据这样的光纤单元,能够抑制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
[0027]
另外,优选具备将多个上述光纤带捆扎的捆绑件。由此,能够通过捆绑件将多个光纤带捆扎而构成光纤单元。
[0028]
另外,优选上述第2光纤相对于上述光纤带的上述带宽方向非对称地配置。由此,容易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使多个光纤带聚集。
[0029]
优选第1光纤带与第2光纤带配置为使带面对置,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上述第1光纤带以及上述第2光纤带时,上述第1光纤带中的上述第2光纤在上述带宽方向上的配置与上述第2光纤带中的上述第2光纤在上述带宽方向上的配置不同。由此,更加容易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使多个光纤带聚集。
[0030]
明确一种光纤单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准备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步骤,其中,上述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具有多个光纤,该多个光纤包含第1光纤、和比上述第1光纤长的第2光纤,该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在将对上述第1光纤与上述第2光纤进行连结的连结部的长度方向的间隔设为b,将上述第2光纤相对于上述第1光纤的线长差设为c%,将带宽方向上的上述光纤的间隔设为y时,满足
[0031][0032]
且c<0.05;和将包含具有上述第2光纤的上述光纤带的多个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聚集的步骤。
[0033]
根据这样的光纤单元制造方法,能够抑制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
[0034]
===第1实施方式===
[0035]
<光缆1的结构>
[0036]
图1a是光缆1的说明图。
[0037]
光缆1是收容了光纤8的缆线。本实施方式的光缆1是不具有形成对光纤8进行收容的槽(插槽)的插槽条的光缆,是所谓的无插槽型的光缆。本实施方式的光缆1具有多个光纤单元2和外被覆3。此外,光缆1在此处为无插槽型的光缆,但也可以是具有插槽条的插槽型的光缆。但是,后述的光纤单元2在使用于无插槽型的光缆1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0038]
光纤单元2是将多个光纤8捆扎而成的构造体。本实施方式的光缆1具备多个光纤单元2。对光纤单元2的详细构造进行后述。多个光纤单元2在被压卷带5覆盖的状态下收容于外被覆3的内侧。多个光纤单元2也可以在向一个方向捻合或者呈sz状捻合的状态下收容于外被覆3的内侧。在压卷带5的内侧除多个光纤单元2之外,也可以收容有夹设物。例如,也可以在压卷带5的内侧、外侧或者双方收容有吸收材料来作为夹设物。另外,压卷带5也可以由吸水带构成。另外,可以没有压卷带5,也可以没有夹设物。此外,图1是光缆1的示意图,多个光纤单元2规则有序地配置,光纤单元2彼此的边界沿着周向或者径向。但是,实际上,光纤单元2的截面形状是不规则的形状,光纤单元2彼此的边界弯曲。
[0039]
外被覆3是包覆多个光纤单元2(以及压卷带5)的部件。外被覆3的外形的截面呈大致圆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被覆3的内侧收容有包裹多个光纤单元2的压卷带5。另外,在外被覆3埋设有张力构件4。在外被覆3除张力构件4之外,也可以埋设有其他部件(例如撕裂绳等)。
[0040]
图1b是光纤单元2的说明图。
[0041]
光纤单元2是将多个光纤8捆扎而成的构造体。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2利用捆绑件10将多个光纤8捆扎起来。但是,光纤单元2也可以是不使用捆绑件10而例如通过捻合来将多个光纤8捆扎而成的构造。捆绑件10卷绕在光纤8的外周上,由此多个光纤8被捆扎起来而不会散乱。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2通过将多个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捆扎而构成。
[0042]
图2a以及图2b是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说明图。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多个光纤8排列的方向称为“带宽方向”,将与光纤8的长度方向和带宽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带厚方向”的情况。此外,光纤带7的带面成为与光纤8的长度方向和带宽方向平行的方向。
[0043]
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是使多个(此处为12根)光纤8并列并间歇地连结而成的光纤带7。邻接的2芯的光纤8被连结部9a连结。在邻接的2芯的光纤8之间沿长度方向间歇地配置有多个连结部9a。另外,多个连结部9a在长度方向以及带宽方向二维间歇地配置。邻接的2芯的光纤8之间的除连结部9a以外的区域成为非连结部9b。在非连结部9b,邻接的2芯的光纤8彼此不被约束。光纤带7能够相对于带宽方向柔软地变形,从而能够将多个光纤8高密度地捆扎。
[0044]
图2b是包含具有线长差的光纤8b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说明图。图2b所示的光纤带7具有多个光纤8,该多个光纤8包含第1光纤8a、和比第1光纤8a长的第2光纤8b。第2光纤8b成为相对于第1光纤8a具有线长差的光纤。将多个光纤中的与第2光纤8b邻接的光纤(经由连结部9a与第2光纤8b连结的光纤)称为第1光纤8a,但此处,除第2光纤8b以外的光纤是与第1光纤8a相同的长度,因此存在对除第2光纤8b以外的光纤标注附图标记8a并进行说明的情况。此外,除第2光纤8b以外的光纤8的长度也可以相互不同(后述)。第2光纤8b比第1光纤8a长,因此如图2b所示,以从带面浮起的方式变形。
[0045]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2的多个光纤带7的至少一个是图2b所示那样的包含具有线长差的第2光纤8b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此外,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2的多个光纤带7也可以全部为图2b所示那样的包含第2光纤8b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
[0046]
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例如,也可以变更连结部9a的配置(后述:参照图5a~图5d)。另外,也可以变更构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光纤8的数量。另外,第2光纤的数量不局限于1根,也可以为2根以上。另外,如后述那样,也可以将相邻的多个(例如2根)光纤设为一组,使多个组并列,并利用连结部9a将相邻的组的邻接的光纤8间歇地连结(参照图7c)。另外,间歇地配置的连结部9a的配置图案也可以不是恒定的图案。
[0047]
捆绑件10是将多个光纤8捆扎的部件。捆绑件10是能够将多个光纤8打捆的部件,例如是线状、绳状或者带状的部件。捆绑件10卷绕在光纤8的束的外周上。图中的光纤单元2利用2根捆绑件10来将光纤8捆扎,但光纤单元2的捆绑件10可以为1根,也可以为2根以上。另外,光纤单元2也可以不具备捆绑件10。
[0048]
捆绑件10由高熔点材料与低熔点材料的复合材料构成,在交点被热熔接。但是,捆绑件10也可以不是复合材料,而由单一材料构成。例如,也可以由高熔点材料或低熔点材料的任一个构成,2根捆绑件10的材质也可以不同。另外,也可以取代对捆绑件10彼此进行热熔接,而通过粘合剂来将它们接合。另外,也可以不将捆绑件10的交点接合。
[0049]
如图1b所示,2根捆绑件10相对于光纤8的束分别呈sz状卷绕。换句话说,各个捆绑件10在接合部15使卷绕方向反转,并且在光纤8的束的外周各卷绕半周。但是,捆绑件10的卷绕方法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1根捆绑件10呈螺旋状卷绕于光纤8的束的外周。另外,也可以将2根捆绑件10分别向相反方向呈螺旋状卷绕于光纤8的束的外周。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2根绳状的捆绑件10将多个光纤带7捆扎而构成光纤单元2,但光纤单元2的结构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多个光纤8的束的外周上以包裹的方式卷绕带状的捆绑件10而构成光纤单元2。例如,捆绑件10也可以由压卷带构成。另外,捆绑件10例如也可以由松管、硬缓冲管等管构成。捆绑件10被安装为追随光纤8的束的外形,因此能够保持光纤8的束的外形(其结果,能够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后述)保持多个光纤带7)。
[0050]
图3是制造光纤单元2的单元制造装置20的说明图。
[0051]
单元制造装置20具有多个带供给部30、聚集部40、及单元形成部100。
[0052]
带供给部30是供给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装置(供给源)。例如,带供给部30由预先卷绕了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滚筒(或者筒管)构成。此外,带供给部30也可以由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制造装置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多个带供给部30向聚集部40分别供给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带供给部30将图2b所示那样的包含第2光纤8b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向聚集部40供给。
[0053]
聚集部40是使多个光纤带7聚集的装置。如后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聚集部40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使多个光纤带7聚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的多个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从聚集部40向捆绑安装部50供给。
[0054]
单元形成部100是形成利用捆绑件10将多个光纤带7捆扎而成的光纤单元2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单元形成部100中,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的多个光纤带7卷绕捆绑件10,由此形成由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的多个光纤带7构成的光纤单元2。此外,对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的多个光纤带7进行后述。单元形成部100具有捆绑安装部50与捆绑接合
部60。但是,在不对捆绑件10进行接合的情况下,单元形成部100也可以不具备捆绑接合部60而仅具备捆绑安装部50。
[0055]
捆绑安装部50是在多个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束的外周安装捆绑件10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捆绑安装部50呈sz状卷绕2根捆绑件10。但是,捆绑安装部50不局限于呈sz状卷绕捆绑件10,例如也可以向一个方向呈螺旋状卷绕捆绑件10。另外,在捆绑件为带状的情况下,捆绑安装部50也可以以包裹多个光纤带7的束的方式卷绕捆绑件。另外,在捆绑件为管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成为管的树脂挤出成型在光纤带7的束的外周。此处,捆绑安装部50通过在多个光纤带7的束的外周呈sz状卷绕捆绑件10,而在多个光纤带7的束的外周形成2根捆绑件10的交点,并且将多个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以及捆绑件10向捆绑接合部60供给。此外,在图3中,在捆绑安装部50与捆绑接合部60之间形成有多个捆绑件10的交点,但捆绑安装部50与捆绑接合部60的间隔也可以比捆绑件10的交点的长度方向的间隔短。
[0056]
捆绑接合部60是将捆绑件10接合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捆绑接合部60由筒状的加热器构成。筒状的加热器的内壁面成为加热面。多个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以及捆绑件10在经过筒状的加热器的内侧时,2根捆绑件10的交点被熔接接合,从而形成接合部15。由此,制造图1b所示的光纤单元2。此外,捆绑接合部60也可以取代通过热熔接来接合捆绑件10,而通过粘合剂来接合捆绑件10。另外,单元形成部100也可以不具备捆绑接合部60,不将捆绑件10接合。
[0057]
此外,如上制造出的多个光纤单元2被捆扎,并且被压卷带5卷绕,在挤出成型装置中,将成为外被覆3的熔融树脂挤出成型在压卷带5的外侧,由此制造光缆1。
[0058]
<针对光纤单元2的截面形状>
[0059]
首先,对比较例的光纤单元的截面形状进行说明,之后对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2的截面形状进行说明。
[0060]
图4a是比较例的光纤单元2的多个光纤带7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在比较例中,6张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以层叠的状态被捆绑件10(图4a中未图示)捆扎。在比较例中,光纤带7在带宽方向不弯曲,带面是平坦的。另外,各个光纤带7的平坦的带面相互平行,各个光纤带7的带面对齐。换句话说,在比较例中,6张光纤带7规则地层叠。
[0061]
在图4a所示的比较例的情况下,在光缆弯曲时,存在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8的情况。例如,在以图中的n1-n1面为中立面将光纤单元2弯曲的情况下,拉伸应力或者压缩应力会集中于构成图中的第1个光纤带7或者第6个光纤带7(层叠状态的端部的光纤带7)的光纤8,从而应力难以分散到其他光纤8。另外,在以图中的各光纤带7的n2-n2面为中立面将光纤单元2弯曲的情况下,拉伸应力或者压缩应力会集中于图中的第1个光纤或者第12个光纤(光纤带7的两端的光纤8),从而应力难以分散到其他光纤8。如上在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8而难以使负荷分散到其他光纤8的状况下,负荷集中的光纤8的传送损耗增大,其结果,最大传送损耗(多个光纤8的传送损耗中的最大的传送损耗)增大。因此,期望负荷不集中于特定的光纤8。
[0062]
图4b是本实施方式的多个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在多个光纤带7的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构成光纤单元2。由此,抑制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8,从而抑制光缆1(或者光纤单元2)的最大传送损耗。此外,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是指与图4a所示的层叠状态相比,至少一个光纤带7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不同
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是所有的光纤带7与图4a所示的层叠状态相比都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如图4b所示,即使某个光纤带7与图4a所示的层叠状态相比在相同的位置也被允许(只有其他光纤带7与图4a所示的层叠状态相比位于不同的位置即可)。只要与图4a所示的层叠状态相比,至少一个光纤带7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不同,则与图4a所示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8,从而能够抑制光缆1(或者光纤单元2)的最大传送损耗。
[0063]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带供给部30将图2b所示那样的包含第2光纤8b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向聚集部40供给。另外,聚集部使包含图2b所示那样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多个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聚集。如图2b所示,第2光纤8b比第1光纤8a长,因此以从由第1光纤8a构成的带面浮起的方式变形,因此其他光纤带7的姿势因第2光纤8b而崩解,其结果,多个光纤带7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聚集。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能够在使多个光纤带7的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构成光纤单元2。
[0064]
<针对线长差>
[0065]
图5是第2光纤8b的变形量x的说明图。图5是第2光纤8b的非连结部9b中的光纤带7的截面的说明图。
[0066]
第2光纤8b比第1光纤8a长,因此第2光纤8b的非连结部9b相对于邻接的第1光纤8a以浮起的方式变形。在图5中,将第2光纤8b的中心设为o2,将与第2光纤8b邻接的第1光纤8a的中心设为o1,将与第2光纤8b邻接的2个第1光纤8a的中心o1的中点设为o’。中点o’相当于形成有对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位置处的截面中的第2光纤8b的中心的位置。另外,中点o’相当于从中心o1向带宽方向延伸出的线与从中心o2向带厚方向延伸出的线的交点。因此,将图中的中心o2与中点o’的距离设为变形量x(mm)。另外,将带宽方向上的光纤8的间隔设为光纤间距y(mm)。图中的中点o’与中心o1的距离也相当于光纤间距y。另外,如图所示,将连结中点o’和中心o2的线与连结中心o1和中心o2的线所成的角度(角o
’‑
o2-o1)设为θ(度)。
[0067]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带面浮起的第2光纤8b,使其他光纤带7(未图示;重叠在图5的光纤带的上侧的光纤带)的姿势崩解,由此,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使多个光纤带7聚集。为了如上利用第2光纤8b使其他光纤带7的姿势崩解,需要第2光纤8b至少突出一根光纤所对应的量以上。换句话说,为了利用第2光纤8b使其他光纤带7的姿势崩解,需要第2光纤8b的变形量x大于光纤间距y(换言之,需要角度θ不足45度)。因此,对用于成为x>y的条件进行研究。
[0068]
图6是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69]
在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沿长度方向以规定的反复间距p周期性地形成有多个连结部9a。在1个周期的间距p的范围内,所有的光纤8(包含第1光纤8a、第2光纤8b)被连结部9a连结。在1个周期的间距p的范围内,形成有连结区间91(91a~91d)与非连结区间92。连结区间91是存在连结部9a的区间。非连结区间92是不存在连结部9a的区间。此处,在1个周期的间距p的范围内沿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有4个连结区间91(91a~91d)与4个非连结区间92。但是,如后述那样,连结区间91、非连结区间92的数量不局限于此。此处,在一个连结区间91沿带宽方向形成有2~3个连结部9a。但是,如后述那样,连结区间91中的连结部9a的数量不局限于此。此处,如图6所示,将某1个周期的间距p的范围内的4个连结区间91从左起依
次称为第1连结区间91a、第2连结区间91b、第3连结区间91c、第4连结区间91d。
[0070]
图6所示的第2光纤8b通过第1连结区间91a的连结部9a和第4连结区间91d的连结部9a而与邻接的第1光纤8a连结。换言之,第2光纤8b呈不被第1连结区间91a的连结部9a与第4连结区间91d的连结部9a之间的非连结部9b相对于第1光纤8a进行约束的状态,因此能够相对于第1光纤8a在带厚方向(与带面垂直的方向)变形。因此,作为表示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能够变形的区域的长度的值,将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设为b(mm)。此处,如图6所示,第1连结区间91a的连结部9a与第4连结区间91d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成为长度b(mm)。此外,即使在图中的长度b’所示的区域中,第2光纤8b也不被第1光纤8a约束,但如上在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存在两种以上的情况下,基于最长的间隔来决定长度b。此外,如图6所示,存在长度b的区域跨过连结区间91(此处为第2连结区间91b以及第3连结区间91c)的情况。
[0071]
图7a~图7c是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
[0072]
在图7a所示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情况下,在1个周期的间距p的范围内沿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有2个连结区间91(第1连结区间91a以及第2连结区间91b)和2个非连结区间92。第1连结区间91a的多个连结部9a与第2连结区间91b的多个连结部9a在带宽方向交错地配置。这样,1个周期的间距p的范围内的连结区间91(或者非连结区间92)的数量不局限于4个,可以为2个,也可以为除此以外的数量(例如3个)。
[0073]
在图7b所示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情况下,在1个周期的间距p的范围内形成有1个连结区间91(以及1个非连结区间92)。这样,1个周期的间距p的范围内的连结区间91(或者非连结区间92)的数量不局限于多个,也可以是1个。
[0074]
在图7c所示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情况下,具备多个(此处位6对)沿长度方向连续地被连结的两列的光纤8的对(光纤对81),邻接的光纤对之间间歇地被连结部9a连结。此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具备5对第1光纤8a的光纤对81a和1对第2光纤8b的光纤对81b。这样,也可以通过将两列的光纤对81间歇地连结而构成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
[0075]
在图7a~图7c所示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情况下,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b(mm)成为表示各个图所示的区域的长度的值。此外,在图7c所示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情况下,某第2光纤8b经由构成光纤对的其他第2光纤8b与第1光纤8a间接地连结,因此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b(mm)如图7c所示那样被决定。此外,图5所示的变形量x在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b(mm)的区域的中间点成为最大。
[0076]
接下来,将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的线长差设为c(%)。此处,第2光纤8b比第1光纤8a长,因此线长差c(%)是指第2光纤8b比第1光纤8a长c%。例如,在将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以规定长度切下之后进行单芯分离,在第1光纤8a的长度为l1,第2光纤8b的长度为l2的情况下,线长差c(%)如下式那样。
[0077]
c(%)=100
×
(l2-l1)/l1
[0078]
如上述那样,在将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设为b,将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的线长差设为c%时,长度b的区域的中间点处的第2光纤8b的变形量x基于长度b以及线长差c如下式那样示出。
[0079]
[数式1]
[0080][0081][0082]
此处,为了利用第2光纤8b使其他光纤带7的姿势崩解,第2光纤8b的变形量x(参照图5)需要大于光纤间距y(x>y),角度θ(参照图5)需要不足45度。因此,用于利用第2光纤8b使其他光纤带7的姿势崩解的条件如以下那样。
[0083]
[数式2]
[0084][0085]
此外,基于上式(数式2),用于成为x>y的间隔b、线长差c的条件如下式那样导出。
[0086]
[数式3]
[0087][0088]
[数式4]
[0089][0090]
然而,若线长差c变大,则第2光纤8b的传送损耗因线长差而增大,因此光缆的最大传送损耗增大。
[0091]
图8是表示线长差c与光缆的传送损耗的关系的图表。此处,制作了图1a所示的结构的1728芯的光缆(缆线a)以及3456芯的光缆(缆线b)。制作使线长差c不同的光缆,在-30℃/+70℃的循环内的损耗温度特性评价中,测定出1550nm的测定波长的损耗增量(初始状态下的传送损耗与温度特性试验中的传送损耗的最大值之差)。在gr-20的规格中规定了损耗增量为0.15db/km以下,相对于此,如图中的图表所示那样,在线长差c为0.05%时,损耗增量在由gr-20规定的损耗增量的范围内。因此,优选线长差c不足0.05%(c<0.05)。
[0092]
因此,如上述那样,优选在将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设为b,将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的线长差设为c%,将带宽方向上的光纤8的间隔(光纤间距)设为y时,线长差c满足上述的条件式(数式4),且c<0.05。由此,能够利用第2光纤8b使其他光纤带7的姿势崩解,从而能够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使多个光纤带7聚集,因此能够抑制负荷集中于特定的光纤8。
[0093]
此外,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带面浮起的第2光纤8b使其他光纤带7的姿势崩解。因此,优选第2光纤8b不是配置于带宽方向的端部,而是配置于比带宽方向的端部靠内侧。
[0094]
图9a是表示光纤间距y为0.25mm的情况下的长度b与线长差c的关系的表。通常,光纤带7的光纤间距y为0.25mm。如表所示,在光纤间距y为0.25mm的情况下,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b需要大于15.8mm(在长度b为15.8mm以下
的情况下,无法满足上述的条件式(数式4)或者c<0.05的至少一方的条件)。
[0095]
图9b是表示光纤间距y为0.20mm的情况下的长度b与线长差c的关系的表。如表所示,在光纤间距y为0.20mm的情况下,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b需要大于12.7mm。
[0096]
图10a是第2光纤8b的配置与光纤带7的弯曲的说明图。由白色圆圈示出截面的光纤是第1光纤8a。由黑色圆圈示出截面的光纤是第2光纤8b,比第1光纤8a长。
[0097]
在第2光纤8b相对于光纤带7的带宽方向非对称地配置的情况下,光纤带7因第2光纤8b的线长差而弯曲。例如,如图10a所示,在第2光纤8b以偏向光纤带7的左侧的方式非对称地配置的情况下,如图中的虚线所示那样,具有光纤带7以光纤带7的左侧面凸出的方式弯曲的趋势。若通过捆绑件10将具有这样的弯曲的趋势的光纤带7与其他光纤带7一起捆扎,则具有弯曲趋势的光纤带7被矫正为沿着长度方向,从而光纤带7的带面以起伏的方式变形,由此,容易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下使多个光纤带7聚集。因此,优选第2光纤8b相对于光纤带7的带宽方向非对称地配置。
[0098]
图10b是从长度方向观察非对称地配置有第2光纤8b的两张光纤带7的说明图。优选在使两张光纤带7的带面对置并聚集时,使一方的光纤带7中的第2光纤8b在带宽方向上的配置与另一方的光纤带7中的第2光纤8b在带宽方向上的配置不同。例如,如图10b所示,优选使以第2光纤8b偏向左侧的方式非对称地配置的光纤带7与以第2光纤8b偏向右侧的方式非对称地配置的光纤带7的彼此的带面对置并聚集。由此,在通过捆绑件10将具有向相反方向弯曲的趋势的多个光纤带7捆扎时,两张光纤带7的带面以向相反方向起伏的方式变形,因此容易在使层叠状态更加崩解的状态下使多个光纤带7聚集。
[0099]
===补充===
[0100]
<针对线长差c的测定方法>
[0101]
在上述的说明中,在将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以规定长度切下之后进行单芯分离,将第1光纤8a的长度设为l1,将第2光纤8b的长度设为l2,求出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的线长差为c(%)=100
×
(l2-l1)/l1。在如上测定线长差c(%)的情况下,首先,将光纤带7以恒定长度α(mm)切下,使切下的光纤带7的连结部9a分离,由此将构成光纤带7的多个光纤8逐根分离。接下来,测定分离出的各光纤8的长度β(mm)。在光纤带7由n根光纤8构成的情况下,将第i个(i=1、2、
···
n)光纤8的光纤8的长度设为βi。然后,在第m个光纤成为第1光纤8a,第n个(n=m-1或者n=m+1)光纤成为第2光纤8b的情况下,能够求出线长差c(%)为c(%)=100
×

n-βm)/βm。
[0102]
在这样的测定方法的情况下,为了准确地测定线长差c(%),优选为了测定线长差c(%)而切下的光纤带7的长度α(mm)较长。另外,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线长差c不足0.05%,因此优选能够准确地测定线长差c(%)至小数点后2位。若切下的光纤带7为10m以上,则测定逐根分离出的各光纤8的长度β(mm)至1mm的单位,由此能够测定线长差c(%)至小数点后2位。因此,优选为了测定线长差c(%)而切下的光纤带7的长度α(mm)为10m以上。
[0103]
另外,在切下恒定长度α(mm)的光纤带7时,需要在切下的光纤带7中至少包含1个周期的间距p(mm)的范围。因此,优选为了测定线长差c(%)而切下的光纤带7的长度α(mm)大于间距p(mm)的2倍。即,优选α>2
×
p。
[0104]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测定方法中,求出长度α(mm)之间的平均的线长差,因此间接
地求出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能够变形的区域(第2光纤8b不被第1光纤8a约束的区域;相当于图6的长度b的区域)中的线长差c(%)。但是,线长差c(%)不限定于这样的测定方法。例如,也可以是,直接测定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能够变形的区域(相当于图6的长度b的区域)中的第1光纤8a以及第2光纤8b,将该区域中的第1光纤8a的长度设为l1,将该区域中的第2光纤8b的长度设为l2,求出线长差为c(%)=100
×
(l2-l1)/l1。由此,能够直接求出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能够变形的区域(相当于图6的长度b的区域)中的线长差c(%)。
[0105]
<针对光纤间距y的测定方法>
[0106]
光纤间距y的测定方法例如如以下那样。首先,对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一端进行固定,在另一端安装100g左右的重物,由此成为对光纤带7施加了张力的状态。在对光纤带7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利用相机从与带面垂直的方向拍摄带面。在摄影到的光纤带7的图像上,构成光纤带7的多个光纤8沿着长度方向并列。因此,将摄影到的光纤带7的图像上的光纤的纤芯彼此的间隔(带宽方向的间隔)测定为光纤间距y。此外,光纤间距y的测定方法不局限于此。
[0107]
<针对长度b的测定方法>
[0108]
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能够变形的区域的长度b(参照图6、图7a~图7c)的测定方法例如如以下那样。首先,对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7的一端进行固定,在另一端安装100g左右的重物,从而成为对光纤带7施加了张力的状态。在对光纤带7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利用相机从与带面垂直的方向拍摄带面。此外,在测定长度b时,当在对光纤带7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拍摄光纤带7时,优选将光纤带7载置于载置台。在摄影到的光纤带7的图像上,构成光纤带7的多个光纤8沿着长度方向并列。因此,在摄影到的光纤带7的图像上,将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2个连结部9a的内侧的缘部彼此的间隔(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测定为上述的长度b。此外,如图6所示,在对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9a的长度方向的间隔存在两种以上的情况下,不测定图中的较短的一方的间隔b’,而测定最长的间隔,并将该测定结果设为长度b。
[0109]
<针对第1光纤8a以及第2光纤8b>
[0110]
在图2b所示的光纤带7中,除第2光纤8b以外的光纤是与第1光纤8a相同的长度。但是,构成光纤带7的多个光纤的长度也可以是分别不同的长度。
[0111]
在构成光纤带7的光纤的长度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在构成光纤带7的多个光纤中的至少任一组的邻接的2个光纤中,在将较短的一方的光纤设为第1光纤8a,将较长的一方的光纤(与第1光纤8a邻接的光纤)设为第2光纤8b时,作为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的线长差的c(%)只要满足上述的线长差c的条件(数式4所示的条件式,且c<0.05)即可。另外,满足上述的线长差c的条件(数式4所示的条件式,且c<0.05)的第2光纤8b不局限于1根,也可以存在2根以上。
[0112]
图11是在光纤8的长度存在偏差的情况下的第2光纤8b的变形量x的说明图。图11是第2光纤8b的非连结部9b中的光纤带7的截面的说明图。
[0113]
在线长差c满足上述的条件(数式4所示的条件式,且c<0.05)的情况下,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的变形量x大于光纤间距y(换言之,图中的角度θ不足45度)。因此,在线长差c满足上述的条件(数式4所示的条件式,且c<0.05)的情况下,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
纤8a至少突出1根光纤所对应的量以上。由此,通过从带面浮起的第2光纤8b能够使其他的光纤带7(未图示;重叠在图11的光纤带的上侧的光纤带)的姿势崩解,由此,能够在层叠状态崩解的状态使多个光纤带7聚集。
[0114]
此外,在图11中,将第2光纤8b的中心设为o2,将与第2光纤8b的图中右侧邻接的第1光纤8a的中心设为o1,将从中心o1向带宽方向延伸的线与从中心o2向带厚方向延伸的线的交点设为点o’。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连结点o’和中心o2的线与连结中心o1和中心o2的线所成的角度(角o
’‑
o2-o1)设为θ(度)时,角度θ不足45度。由此,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与第2光纤8b的右侧邻接的光纤)至少突出1根光纤所对应的量以上。
[011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假设将与第2光纤8b的图中左侧邻接的光纤设为第1光纤8a,将其中心设为o1,将角o
’‑
o2-o1设为θ(度)时,也优选角度θ不足45度。换句话说,不论是在将与第2光纤2b的一方邻接的光纤8设为第1光纤8a的情况下,还是在将与另一方邻接的光纤8设为第1光纤8a的情况下,均优选第2光纤8b相对于第1光纤8a的线长差c满足上述的条件(数式4所示的条件式,且c<0.05)。由此,第2光纤8b相对于在两侧邻接的光纤8(第1光纤8a)至少突出1根光纤1所对应的量以上。由此,通过第2光纤8b,容易使其他光纤带7(未图示;重叠在图11的光纤带的上侧的光纤带)的姿势进一步崩解。
[0116]
===其他实施方式===
[0117]
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使本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不是用于限定地解释本发明。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主旨地进行变更、改进,并且本发明包含其等效物也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
[0118]
附图标记说明
[0119]
1...光缆;2...光纤单元;3...外被覆;4...张力构件;5...压卷带;7...光纤带;8...光纤;8a...第1光纤;8b...第2光纤;9a...连结部;9b...非连结部;91...连结区间;92...非连结区间;10...捆绑件;15...接合部;20...单元制造装置;30...带供给部;40...聚集部;50...捆绑安装部;60...捆绑接合部;100...单元形成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