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5890发布日期:2024-03-05 15:2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图1为常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主要由显示面板、背光模组14和整机外框13构成,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彩膜基板11和阵列基板12,二者通过封框胶15粘合,且在彩膜基板11和阵列基板12的表面分别贴附有上偏光片16和下偏光片17;阵列基板12位于彩膜基板11与背光模组14之间;整机外框13由边框和前框共同将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14进行固定,由于组装工艺的要求,前框和显示面板有交叠,这导致前框与显示面板之间具有一定的段差,该段差会在进行触控操作时与手指产生干涉,极大的影响了客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可以减小或消除显示面板在显示面一侧的段差,避免触控操作受到影响,而且可以减小显示面板四周的边框尺寸,实现窄边框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柔性电路板、电路板和承载结构,其中,所述承载结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承载结构之间;

3、所述承载结构具有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外围的边框区,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承载结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且位于所述边框区;

4、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阵列基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承载结构的方向弯折,并延伸至所述边框区,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5、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弯折段、延伸段和第二弯折段,其中,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出光面呈夹角设置;

6、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延伸段靠近所述阵列基板一端,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延伸段向所述阵列基板弯折,并与之电连接;

7、所述第二弯折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延伸段靠近所述电路板一端,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延伸段向所述电路板弯折,并与之电连接。

8、可选的,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70°,且小于或者等于120°。

9、可选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置槽。

10、可选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容置槽在所述电路板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隔。

11、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位于所述容置槽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交叠的第二部分,其中,

12、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大厚度为第一厚度;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大厚度为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且小于或者等于1.5mm;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8mm,且小于或者等于1.2mm。

14、可选的,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部分沿靠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依次划分为最大厚度区和厚度过渡区;

15、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最大厚度区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厚度;所述外壳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最大厚度为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

16、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厚度过渡区的厚度由所述第二厚度沿靠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递减至所述第三厚度。

17、可选的,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交界位于所述显示区之外;或者,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交界延伸至所述显示区之内,且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内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显示区在所述交界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的1/10。

18、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和胶框,其中,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承载结构之间;所述胶框环绕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设置;

19、所述胶框与所述承载结构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通过胶体粘接固定,且在所述胶框与所述外壳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胶体的溢胶槽。

20、可选的,所述胶框与所述外壳彼此接触的两个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大厚度区和所述第三部分,以将所述厚度过渡区容置在所述溢胶槽中;

21、所述溢胶槽的深度沿靠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递增。

22、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光学膜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胶框之间的侧入式背光源;

23、在所述胶框相邻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源一侧,且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设置有遮光件,所述遮光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

24、可选的,所述遮光件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且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胶框通过胶带粘接。

25、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一部分贴附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源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散热片的另一部分贴附于所述承载结构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

26、可选的,所述第二厚度与所述第三厚度的差值大于所述散热片的厚度。

27、可选的,所述延伸段与所述阵列基板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隔。

28、可选的,所述胶框的侧面与所述容置槽靠近所述胶框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大于所述第三间隔。

29、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显示面板的组合体和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组合体和所述显示面板通过第一胶体粘接,所述组合体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显示面板的承载面,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所述承载面相对于基准面的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度差小于预设距离;所述基准面为平行于所述出光面的平面。

30、可选的,所述高度差小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总厚度,或者小于所述阵列基板或所述阵列基板的厚度。

31、可选的,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所述组合体包括通过第二胶体粘接的外壳与胶框的组成结构;或者,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所述组合体包括通过第二胶体粘接的外壳、胶框以及遮光件的组成结构。

32、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四周的所述承载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度差小于所述预设距离。

33、可选的,所述预设距离为0.7mm。

34、可选的,所述第一胶体包括胶水和胶带;在所述显示面板至少一侧的所述组合体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通过所述胶水柔性粘接,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其余侧的所述组合体与所述显示面板均通过所述胶带粘接。

35、可选的,在所述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印刷形成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设置有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部件。

36、可选的,所述油墨层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具有第六间隔。

37、可选的,所述第六间隔大于或者等于20μm,且小于或者等于200μm。

38、可选的,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黑矩阵,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设置有导电反射结构,至少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一个侧边方向的截面处,所述油墨层的内周边界与最近处像素的所述导电反射结构的第七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油墨层的内周边界与所述黑矩阵的内周边界之间的第六间隔。

39、可选的,所述第六间隔小于在所述第六间隔所在方向上的2个像素长度。

40、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应用于笔记本电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