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组件、镜头模组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3336发布日期:2022-11-30 09:1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导光组件、镜头模组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导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组件、镜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等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终端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其中,部分的终端设备配置有显微镜,以实现显微功能。同时,为避免显微镜在弱光环境下成像质量不佳,终端设备通常还配置有补光灯对显微镜进行补光,以提升显微镜的成像质量。然而,目前的终端设备中补光灯局部过亮,容易导致显微镜局部过曝的现象,影响显微镜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组件、镜头模组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中补光灯局部过亮的问题。
4.一种导光组件,包括:
5.导光元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进光部,所述主体部呈环状,所述进光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且所述进光部具有供光线进入的进光面;以及,
6.第一阻光元件,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所述第一阻光元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进光面以外的至少部分位置阻挡光线进入所述导光元件。
7.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组件以及上述的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设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入光区域的外侧。
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结构件以及上述的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设于所述结构件。
9.上述导光组件,第一阻光元件能够阻挡至少部分的光线不经过进光部而直接从主体部的表面进入主体部,从而避免主体部与进光面位置相对应的部分进光量过大而导致导光组件局部过亮的现象。由此,当导光组件应用于镜头模组中时,能够避免导光组件局部过亮而导致镜头模组产生局部过曝的现象。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部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部分元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部分元件的爆炸示意图;
14.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组件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组件和光源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
18.10、终端设备;11、结构件;12、镜头模组;122、导光组件;1221、导光元件;1222、主体部;1223、第一主体;1224、出光面;1225、第二主体;1226、第一表面;1227、第二表面;1228、截光槽;1229、反光面;1231、进光部;1232、进光面;1233、第一阻光元件;1234、第二阻光元件;124、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21.(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2.(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23.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24.(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5.(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26.(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27.(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28.(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29.目前,电子设备中的补光灯通常设有导光元件和光源,光源发射的光从导光元件的进光面进入导光元件中,并在导光元件的主体部的导光作用下形成环形光出射以对显微镜等镜头组件进行补光,提升镜头组件的成像质量。然而,目前的补光灯,光源不仅朝导光元件的进光面发射光线,光源发射的部分光线还可能射到导光元件的主体部的侧面上,从而直接从主体部的侧面进入主体部,导致主体部局部区域的进光量比其他区域更大的现象。导光元件局部过亮的现象,容易导致镜头组件成像亮度不均匀,局部区域过曝而影响成像质量。
3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光组件、镜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31.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分别为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部分元件在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包括结构件11以及镜头模组12,镜头模组12设
于结构件11。具体地,镜头模组12可以包括镜头组件(图未示出)、导光组件122和光源124。镜头组件可以为显微镜、广角摄像镜头、长焦摄像镜头、变焦摄像镜头等任意适用等具备摄像功能的镜头,以使得终端设备10具备显微成像、摄像等功能,镜头组件可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的一个或多个透镜。导光组件122可设于镜头组件的周侧,导光组件122可将光源124出射的光线传导并朝被摄物出射,以对镜头组件的摄像进行补光,从而提升镜头组件在弱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结构件11可以为终端设备10中用于安装、固定或承载镜头模组12的结构,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10的盖板。
32.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仅示意出了终端设备10的结构件11、镜头模组12等部分结构,且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镜头组件可以为显微镜。当然,终端设备10可设置有显微镜、摄像镜头等多个镜头组件,作为显微镜的镜头组件可搭配导光组件122和光源124使用,而作为摄像镜头等其他镜头组件可搭配也可不搭配导光组件122和光源124。由于显微镜在显微成像时通常离被摄物较近,此时终端设备10本身容易遮挡光线,导致成像亮度不足,因而在作为显微镜的镜头组件搭配导光组件122和光源124使用,以对镜头组件进行补光,能够有效提升镜头组件的成像质量。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还可以包括射频(rf,radio frequency)电路、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输入单元、显示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以及电源等部件,以实现更丰富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和图2中示出的终端设备10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的限定,终端设备1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34.尽管图1和图2中未示出,终端设备1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
35.进一步地,结合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组件122包括用于接收并传导光源124发射的光线的导光元件1221。具体地,导光元件1221可包括主体部1222以及设于主体部1222上的进光部1231,进光部1231具有进光面1232,进光面1232与光源124相对,主体部1222可具有朝向镜头组件的被摄物的出光面1224。可以理解的是,光源124发射的光线至少部分从进光面1232入射导光元件1221,并经过进光部1231和主体部1222的传导后从出光面1224射出以对被摄物进行补光。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组件122还可包括第一阻光元件1233,第一阻光元件1233被配置为能够在进光面1232以外的至少部分位置阻挡光线进入导光元件1221。具体地,第一阻光元件1233设于主体部1222上并与进光面1232的位置相对应,例如,第一阻光元件1233位于进光部1231的进光面1232一侧,换言之,第一阻光元件1233的位置可以与光源124的位置相对应。光源124发射的光线除入射进光面1232外,还可能射到第一阻光元件1233上。
36.上述导光组件122,在主体部1222上与进光面1232及光源124的位置相对应地方设置第一阻光元件1233,当光源124发射的部分光线朝不经过进光部1231而直接朝主体部1222出射时,该部分光线会射到第一阻光元件1233上,第一阻光元件1233能够阻挡至少部分光源124入射主体部1222,以减少主体部1222与光源124和进光面1232位置相对应的部分的进光量,避免主体部1222局部的进光量过大而导致导光组件122局部过亮的现象。由此,
当导光组件122应用于镜头模组12中时,能够避免导光组件122局部过亮而导致镜头模组12产生局部过曝的现象,通过提升导光组件122出光的均匀度来提升镜头模组12的成像质量。
37.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222和进光部1231可一体成型设置,以使得从进光面1232进入进光部1231的光线能够有效地传导至主体部122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元件122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等具备良好的透光、导光性能的材质,具体地,导光元件122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的透光率小于导光元件1221的透光率,以提升第一阻光元件1233阻挡光线的能力,从而使得第一阻光元件1233能够有效阻挡光线直接从主体部1222的侧面入射主体部1222。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光源124发射的光线除射向进光面1232外,还会存在有部分光线朝主体部1222出射,而描述某一元件的位置与进光面1232及光源124的位置相对应,可以理解为该元件与光源124朝主体部1222出射的光线位置相对应,换言之,光源124朝主体部1222出射的至少部分光线会先经过该元件。例如,描述第一阻光元件1233与进光面1232以及光源124的位置相对应,则光源124朝主体部1222出射的至少部分光线会入射到第一阻光元件1233上,第一阻光元件1233能够阻挡该部分光线透过第一阻光元件1233而入射主体部1222,从而降低主体部1222与进光面1232及光源124位置相对应的部分的进光量。
4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阻光元件1233在主体部1222上的投影的覆盖面积越大,则第一阻光元件1233降低主体部1222局部进光量的效果越明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可完全覆盖主体部1222能够直接被光源124照射的部分,以有效地避免主体部1222局部进光量过大的现象。
41.当然,第一阻光元件1233在主体部1222上的设置方式不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可直接设于主体部1222的侧面上,并覆盖主体部1222的侧面能够被光源124照射的部分。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与主体部1222的侧面相贴合,并设于进光部1231的进光面1232一侧,且第一阻光元件1233抵接进光面1232。如此设置,既能够使得第一阻光元件1233有效阻挡进光部1231的进光面1232一侧的光源124发射的光线直接入射主体部1222,也能够防止第一阻光元件1233影响主体部1222和进光部1231其余位置的导光效果。
42.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也可与主体部1222间隔设置,并通过其他固定结构设于主体部1222上,只要第一阻光元件1233能够位于光源124和主体部1222之间,且第一阻光元件1233在主体部1222的投影上具有足够的覆盖面积,以有效阻挡光源124发射的光线直接入射主体部1222即可。
43.一并参考图1、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222具有轴向和周向,主体部1222的周向环绕周向设置。例如,主体部1222可大致呈中空圆柱体形状或环形,则主体部1222的轴向平行于主体部1222的中心轴,主体部1222的周向环绕主体部1222的外周面。当然,主体部1222还可大致呈方形等任意适用形状,具体可根据镜头组件的导光需求进行设计。
4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22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主体1223和第二主体1225,第二主体1225可设于第一主体1223轴向的一端。第二主体1225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主体1223的径向尺寸,而进光部1231连接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设置第二主体1225有利于将进光部
1231接收的光线传导至第一主体1223,进而有效从出光面1224出射对镜头组件进行补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设于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且第一阻光元件1233不覆盖第一主体1223的侧面,既能够有效阻挡光源124发射的光线直接入射第二主体1225,也不会影响第一主体1223的导光性能。
45.可以理解的是,出光面1224可以为第一主体1223的轴向上远离第二主体1225一端的端面,摄像时出光面1224朝向被摄物设置。第一主体1223的侧面可以为第一主体1223的外周面,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可以为第二主体1225的外周面。第二主体1225还包括连接第一主体1223的侧面以及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的第一表面1226,第二主体1225还包括背向第一主体1223的第二表面1227,第一表面1226和第二表面1227可相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光部1231还具有与进光面1232相邻的侧面,进光部1231的侧面与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平滑过渡。
46.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组件122还包括第二阻光元件1234,第二阻光元件1234连接第一阻光元件1233并覆盖第二主体1225的第一表面1226的至少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在终端设备10中,光源124发射的光线除了直接射到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外,还可能有部分光线经结构件11或终端设备10的其他结构反射、透射或折射后入射到第一表面1226上,因而第二阻光元件1234的设置,还能够阻挡光源124发射的光线直接从第一表面1226入射第二主体1225,从而也能够起到避免主体部1222局部进光量过大的效果。
47.参考图1所示,镜头模组12在终端设备10中装配时,第一主体1223可嵌入结构件11中,则光源124发射的光线难以入射到第一主体1223的侧面,因而第二阻光元件1234无需覆盖第一主体1223,既能够有效防止光源124发射的光线直接从第二主体1225入射主体部1222,也能够避免第二阻光元件1234覆盖面积过大而影响主体部1222的导光性能。另外,设置第二阻光元件1234与第一阻光元件1233相连接,而第二阻光元件1234可夹持于第一表面1226和结构件11之间,从而有利于提升第一阻光元件1233相对导光元件1221的固定效果,防止第一阻光元件1233脱离导光元件1221而影响镜头组件的成像质量。
4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可以为一体成型设置,例如,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由一体成型的平面结构经过反折后形成,反折的位置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由此,能够简化导光组件122的设置工序并提升导光组件122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的材质可以为具有低透光性能的白色材质,既能够有效阻挡光线透过,在终端设备10的外部也不会观察到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从而避免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影响终端设备10的外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白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pc、聚酰胺(polyamide,pa)等。
49.参考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阻光元件1234不覆盖进光部1231,换言之,在本技术中,可以以第二阻光元件1234的覆盖区域内外划分进光部1231和第二主体1225。由此,第二阻光元件1234在有效阻挡光线直接从第二主体1225进入主体部1222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光源124发射的光线经终端设备10的结构件11等结构反射后从进光部1231的进光面1232以外其他位置进入进光部1231,从而能够提升进光部1231的进光量,进而提升到导光元件1221整体出光的亮度以及镜头模组12的光线利用率。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阻光元件1234覆盖第二主体1225的整个第一表面1226,以减少第二主体1225在进光部1231附近的进光量,从而避免导光元件1221产生局部进光量过大的现象。第二阻光元件1234不覆盖进光部1231,以避免对镜头模组12的出光效率造成影响。
51.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避免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的设置影响终端设备10的外观,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的材质颜色不能过深,因而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仅能够阻挡部分射到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阻光元件1234上的光线入射导光元件1221。为进一步减少光源124发射的光线入射导光元件1221导致局部过亮的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222与进光面1232位置相对应的部分设置为雾面,例如,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位于进光部1231的进光面1232一侧的部分设置为雾面。雾面设置能够反射至少部分入射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的光线,配合第一阻光元件1233的设置,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的进光量。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光元件1233覆盖第二主体1225的部分侧面,且第二主体1225被第一阻光元件1233覆盖的部分设置为雾面。由此,雾面的设置能够与第一阻光元件1233形成良好的配合,以最大程度地阻挡光线从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入射主体部1222。
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雾面泛指具备良好地吸光性能或反射性能的表面,例如,第二主体1225的部分侧面可设置为凹凸不平的表面以形成雾面,凹凸不平的表面能够反射光线,或者通过多次反射吸收、消耗光线,从而起到阻挡光线进入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体1225的部分表面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花火纹以形成雾面。
53.参考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光部1231设有两个,两个进光部1231相对设置于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相应地,光源124也可设置有两个,两个光源124分别与两个进光部1231的进光面1232相对,第一阻光元件1233也设有两个,例如,两个第一阻光元件1233分别覆盖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与两个进光面1232及两个光源124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设置两个相对的进光部1231,能够从主体部1222周向上相对的两个位置接收光线并传导至主体部1222,有利于提升主体部1222出光的亮度和均匀度,从而进一步提升镜头组件的成像质量。
54.在本技术中,光源124的类型不限,只要能够朝进光面1232出射光线即可。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24包括但不限于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对光源124进行设计,例如使得光源124能够朝向进光面1232出射平行度良好的线性光源124,使得光源124发射的光线能够最大程度地从进光面1232进入进光部1231,进而也能够减少光源124发射的光线直接射到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同时提升镜头模组12的光线利用率。
55.参考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体1225的第二表面1227还设有截光槽1228,截光槽1228的位置也与进光面1232及光源124的位置相对应。当光源124发射的部分光线经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第二主体1225的物面进行第二主体1225时,截光槽1228能够吸收该部分光线,从而配合第一阻光元件1233和雾面进一步避免主体部1222产生局部过亮的现象。
56.可以理解的是,截光槽1228应当设置于第二表面1227的边缘,以避免截光槽1228影响主体部1222的导光性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光元件1221的径向上,截光槽1228的位置与第一主体1223的侧面的位置相对应,或者,截光槽1228位于第一主体1223的
侧面的外侧。如此设置,截光槽1228既能够阻挡从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进入导光元件1221的光线进入第一主体1223,也不会对第一主体1223的导光性能造成影响。
5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227形成有在径向上与第一主体1223相对的反光面1229,在导光元件1221内传导的光线入射到第二表面1227与第一主体1223相对的反光面1229上时,会被反光面1229反射而射到第一主体1223上,从而提升导光元件1221的导光性能和光线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截光槽1228设于反光面1229的外侧,例如,截光槽1228设于反光面1229的外边缘。如此设置,截光槽1228既能够有效阻挡从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入射的光线进入第一主体1223,也不会影响导光元件1221的导光性能和光线利用率。
58.在本技术中,反光面1229可以为任意适用的具备良好的反光性能的表面,例如,反光面1229包括但不限于为锯齿面。
59.可以理解的是,光源124发射的光线从进光面1232进入进光部1231,进光部1231的光线强度会比第二主体1225其他位置更强,光线能够从进光部1231远离进光面1232的部分传导至第二主体1225进而传导至第一主体1223,实现导光功能。然而,进光部1231临近进光面1232的部分光线可能直接传导到第二主体1225内,导致第二主体1225与进光部1231位置相对应的部分进光量比其他部分更大,从而也容易使得主体部1222出现局部过亮的现象。为避免该现象产生,在一些实施例中,截光槽1228横跨进光面1232的两侧。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截光槽1228沿第二主体1225的周向延伸,且在第二主体1225的周向上,截光槽1228的两端分别位于进光面1232的两侧。进一步地,截光槽1228在第二主体1225的周向上可覆盖光源124和进光部1231。由此,截光槽1228既能够阻挡从第二主体1225的侧面与光源124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进入第二主体1225的光线,同时也能够阻挡从进光部1231射入第二主体1225的光线,从而进一步实现避免主体部1222局部过亮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导光元件1221的出光均匀度。
60.可以理解的是,截光槽1228是通过光线在截光槽1228内传递,并在截光槽1228的内壁反射而消耗光线,因而截光槽1228可以具有足够的宽度,来提升截光槽1228阻挡光线通过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截光槽1228的宽度,即截光槽1228在主体部1222的径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3mm,以提升截光槽1228阻挡光线通过的能力。
61.请再参见图1和图2,在本技术中,导光组件122与镜头组件的设置方式也不限,只要导光组件122能够出射均匀的光线以对镜头组件进行补光,提升镜头组件的成像质量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元件1221整体套设于镜头组件的外侧,换言之,镜头组件嵌入导光元件1221中,且镜头组件的入光区域露出于导光元件1221,导光元件1221的出光面1224与镜头组件的入光区域与同向设置,导光元件1221出射的光线能够射到被摄物上,镜头组件的入光区域能够接收被摄物反射的光线。例如,导光元件1221整体大致呈中空柱状或环形,导光元件1221的出光面1224大致呈环形,导光元件1221的出光面1224环绕镜头组件的入光区域设置。当然,根据镜头组件的类型以及补光需求的不同,镜头组件和导光组件122还可以有其他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6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