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辐射调控模组、热辐射调控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76047发布日期:2023-03-15 10:2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热辐射调控模组、热辐射调控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热辐射调控模组热辐射调控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与多的具有全景天窗的汽车,这类汽车具有良好的视野和采光效果,逐渐收到消费者的青睐。
3.但是,在夏季晴朗的天气下,大量的太阳辐射入射至车内会导致车内温度的急剧升高,用户不得不加大空调的制冷能力,导致汽车的耗能严重增加,特别是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空调会消耗大量电能,从而严重影响汽车的续航,影响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热辐射调控模组、热辐射调控装置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辐射大量入射至车内导致车内温度升高的技术问题。
5.第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辐射调控模组,包括:至少一个调控单元,调控单元包括:
6.相对设置的第一透光电极和第二透光电极;
7.至少一个调控膜组,设置于第一透光电极和第二透光电极之间,调控膜组包括叠置的第一透光层和液晶层,液晶层设置于第一透光层远离第一透光电极的一侧;第一透光电极和第二透光电极被配置为控制液晶层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液晶层在第一状态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第一透光层的厚度,等于设定波长范围的目标波长在第一透光层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四分之一;液晶层在第一状态下的厚度,等于目标波长在液晶层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四分之一。第二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辐射调控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模组;
8.控制装置与热辐射调控模组电连接。
9.第三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窗和第二个方面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装置;
10.车窗包括天窗,热辐射调控装置的热辐射调控模组设置于天窗的外侧。
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12.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模组中,由于液晶层能够在第一透光电极和第二透光电极的控制下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通过设置液晶层在第一状态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且液晶层在第一状态下的厚度和第一透光层的厚度均与设定波长范围的目标波长在各自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四分之一,从而使得第一状态下的液晶层和第一透光层形成布拉格反射镜,在外界电磁波从液晶层入射至第一透光层时,外界电磁波中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会在液晶层和第一透光层的界面处发生强反射,从而减小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透过第一透光层的几率或程度、或阻挡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透过
第一透光层,进而能够减小或阻挡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进入到设有热辐射调控模组的车辆的内部,特别是能够减小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进入车辆内,从而能够降低车内的升温速率。
13.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4.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辐射调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热辐射调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热辐射调控模组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辐射调控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0-调控单元;
21.11-第一透光电极;12-第二透光电极;13-调控膜组;131-第一透光层;132-液晶层;14-第二透光层;15-胶框;
22.20-透光基板;
23.100-热辐射调控模组;
24.20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应理解,下面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描述,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制。
26.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和/或操作,但不排除实现为本技术领域所支持其他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等。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指该术语所限定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a和/或b”可以实现为“a”,或者实现为“b”,或者实现为“a和b”。
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8.首先对本技术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29.目前,为了保障视野,车辆具有较多的车窗,特别是对于具有全景天窗的车辆而言,在夏季晴朗的天气下,大量的太阳辐射入射至车内会导致车内温度的急剧升高,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30.加大空调的制冷能力,会导致汽车的耗能严重增加,特别是对于电动汽车而言,这会导致空调会消耗大量电能,从而严重影响汽车的续航,影响用户的使用。
31.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天窗的外侧镀金属膜,来屏蔽太阳辐射,例如,在天窗的外侧镀一层银膜,但是银膜会反射大部分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导致天窗的透光性较差,影响天窗的正常使用。
32.本技术提供的热辐射调控模组、热辐射调控装置及车辆,旨在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33.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或结合,对于不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术语、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的实施步骤等,不再重复描述。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辐射调控模组,该热辐射调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热辐射调控模组100包括至少一个调控单元10,调控单元10包括第一透光电极11、第二透光电极12和至少一个调控膜组13。
35.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相对设置,调控膜组13设置于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之间,调控膜组13包括叠置的第一透光层131和液晶层132,液晶层132设置于第一透光层131远离第一透光电极11的一侧;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被配置为控制液晶层13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液晶层132在第一状态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层131的折射率;第一透光层131的厚度,等于设定波长范围的目标波长在第一透光层131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四分之一;液晶层132在第一状态下的厚度,等于目标波长在液晶层132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四分之一。
36.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模组中,由于液晶层132能够在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的控制下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通过设置液晶层132在第一状态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层131的折射率,且液晶层132在第一状态下的厚度和第一透光层131的厚度均与设定波长范围的目标波长在各自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四分之一,从而使得第一状态下的液晶层132和第一透光层131形成布拉格反射镜,在外界电磁波从液晶层132入射至第一透光层131时,外界电磁波中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会在液晶层132和第一透光层131的界面处发生强反射,从而减小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透过第一透光层131的几率或程度、或阻挡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透过第一透光层,进而能够减小或阻挡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进入到设有热辐射调控模组的车辆的内部,特别是能够减小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进入车辆内,从而能够降低车内的升温速率。
37.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控单元10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透光电极11、调控膜组13和第二透光电极12,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透光电极12远离调控膜组13的一侧为热辐射调控模组的射入侧,即外界环境中的电磁波射入时会依次穿过第二透光电极12、调控膜组13和第一透光电极11。
38.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控膜组13包括叠置的第一透光层131和液晶层132,第一透光层131设置于第一透光电极11的一侧,液晶层132设置于第一透光层131远离第一透光电极11的一侧,从而使得外界环境中的电磁波射入时首先会入射至液晶层132。
39.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的是,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即液晶的光学折射率沿其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大小不同,因此,通过控制液晶的偏转程度,能够使得液晶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施加于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之间的电压,能够控制液晶层131中液晶的偏转,使得液晶层13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40.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层132在第一状态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层131的折射率,当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射入处于第一状态的液晶层132继而射入第一透光层131时,电磁波会在液晶层132和第一透光层131界面处发生菲涅尔反射现象,即部分电磁波会被反射回外界环境中。
41.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层131的厚度等于设定波长范围的目标波长在第一透光层131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四分之一,处于第一状态的液晶层132的厚度等于目标波长在液晶层132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四分之一,也即第一透光层131的厚度和处于第一状态的液晶层132的厚度均与设定波长范围的目标波长在各自中传播的波长相匹配。而且,处于第一状态的液晶层132为光疏介质,第一透光层131为光密介质,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的过程中会存在半波损失,使得界面处反射的电磁波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从而使得反射的电磁波在界面处发生相长干涉,从而能够提高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反射率,能够降低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进入到车内。
42.可选地,第一透光层131的厚度,等于目标波长在第一透光层131中传播的波长的四分之一,处于第一状态的液晶层132的厚度等于目标波长在液晶层132中传播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43.可选地,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包括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从而能够降低太阳辐射中具有明显热效应的红外波段的电磁波进入到车内的通量,从而能够避免车内温度的急剧升高,能够降低车辆的能耗,特别是能够降低电动汽车的能耗,能够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
44.本技术实施例中,当通过控制施加于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之间的电压,控制液晶层131中液晶的偏转,使得液晶层131由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后,液晶层131的折射率会发生变化,使得液晶层132的厚度不再等于目标波长在液晶层132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的四分之一,从而使得处于第二状态的液晶层131和第一透光层131难以形成布拉格反射镜,从而能够降低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反射率,能够提高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透过率。
45.可选地,对于包括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的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在冬季环境下,用户通过提高热辐射调控模组对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透过率,能够提高车内的温度,能够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制暖模式下空调的耗能,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能够进一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
46.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模组中,由于设置第一透光电极11、第二透光电极12以及液晶层131,通过控制施加于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之间的电压,控制液晶层131中液晶的偏转,使得液晶层13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能够控制热辐射调控模组对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反射率和透过率,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热辐射调控模组,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要。
47.本技术实施例中,设定波长范围的目标波长与处于第一状态的液晶层132的折射率和第一透光层131的折射率存在函数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波长。可选地,目标波长为设定波长范围中热辐射调控模组对其反射率最高的电磁波。
48.应该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厚度指的是沿第一透光电极11指向第二透光电极12方向上的尺寸。
49.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调控单元10还包括:第二透光层14,设置于调控膜组13中液晶层132远离第一透光层131的一侧;第二透光层14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光电极12的折射率。
50.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调控膜组13远离第一透光电极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透光层14,第二透光层14位于调控膜组13和第二透光电极12之间。可选地,第二透光层14位于液晶层132远离第一透光层131的一侧,即液晶层132夹设于第二透光层14和第一透光层131之间。
51.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层14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光电极12的折射率,即第二透光电极12为光疏介质,第二透光层14为光密介质,则在外界环境中的太阳辐射射入热辐射调控模组的过程中,部分电磁波也会在第二透光电极12和第二透光层14的界面处发生菲涅尔反射现象,使得部分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会被反射回外界环境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反射率,能够进一步降低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进入到车内。
52.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层14可以与第一透光层131采用同种材质制成,从而能够降低热辐射调控模组的制造难度。
53.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光电极11的折射率大于第一透光层131的折射率。
54.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透光电极11的折射率大于第一透光层131的折射率,即第一透光层131为光疏介质,第一透光电极11为光密介质,则在外界环境中的太阳辐射射入热辐射调控模组的过程中,部分电磁波也会在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一透光层131的界面处发生菲涅尔反射现象,使得部分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会被反射回外界环境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反射率,能够进一步降低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进入到车内。
55.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热辐射调控模组还包括:透光基板20;透光基板20的一侧排布有多个调控单元10,至少两个调控单元10的设定波长范围部分重叠。
56.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调控单元10设置于透光基板20的一侧,可选地,透光基板20可以为玻璃基板、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通过设置透光基板20能够便于单独制造热辐射调控模组,从而便于将辐射调控模组安装于需要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可以将热辐射调控模组安装于车辆的门窗、天窗等的外侧,还可以将热辐射调控模组安装于建筑物的窗户外侧。
57.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透光基板20为天窗玻璃,这样设置可以将调控单元10集成于车辆上,能够省去用户单独安装热辐射调控模组,便于用户的使用。
58.可选地,透光基板2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一个调控单元10,调控单元10的受光面积与透光基板20的面积相匹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调控单元10的受光面积,使得热辐射调控模组中调控单元10的受光面积符合使用要求即可,这样可以保障太阳辐射中可见波段的透过率,能够保障天窗的使用效果,保障车内人员的视野以及保障车内的亮度。
59.可选地,透光基板2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多个调控单元10,每个调控单元10的设定
波长范围的不同,而且,至少两个调控单元10的设定波长范围部分重叠,从而增大热辐射调控模组能够调控的设定波长范围,以确保热辐射调控模组能够调控具有热效应的红外波段的电磁波的反射率和透过率。
60.可选地,设置于透光基板20的一侧的多个调控单元10可以单独控制,也可以同时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61.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有调控单元10的设定波长范围叠加后的波长范围包括近红外光谱的范围。
62.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透光基板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调控单元10的情况下,所有调控单元10的设定波长范围叠加后的波长范围包括近红外光谱的范围,从而能够确保热辐射调控模组能够调控近红外光谱电磁波的反射率和透过率。
63.应该说明的是,近红外光谱为波长不小于800纳米且不大于3000纳米的电磁波。
64.可选地,对于透光基板20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调控单元10的情况下,该调控单元10的设定波长范围可以为不小于800纳米且不大于3000纳米。
65.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均包括网格结构。
66.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保障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的透光率,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可以采用透光率较高的导电材料制造,此种情况下,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可以为板状结构,便于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的制造,能够降低热辐射调控模组的制造难度。
67.可选地,为了降低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的制造成本,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可以采用金属、石墨等导电材料制成,通过图案化工艺将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制作成包括网格结构的电极,从而也能够保障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的透光率。
68.可选地,网格结构包括网格单元,网格单元的形状可以为菱形、圆形、矩形以及椭圆形等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设置网格单元的形状。
69.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热辐射调控模组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沿垂直于第一透光电极11的方向,第一透光层131的尺寸不小于20纳米且不大于150纳米;沿垂直于第一透光电极11的方向,液晶层132的尺寸不小于30纳米且不大于200纳米;第一透光层131的材料包括二氧化钛;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金属和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70.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第一透光电极11的方向,第一透光层131的尺寸不小于20纳米且不大于150纳米,在保障第一透光层131能够满足厚度符合目标波长要求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第一透光层131的厚度过大。可选地,沿垂直于第一透光电极11的方向,第二透光层14的尺寸不小于20纳米且不大于150纳米。
71.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第一透光电极11的方向,液晶层132的尺寸不小于30纳米且不大于200纳米,在保障液晶层132能够满足厚度符合目标波长要求的情况下,能够避免液晶层132的厚度过大,有利于热辐射调控模组的轻薄化,便于热辐射调控模组贴附在车窗玻璃的外侧。
72.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层131和第二透光层14的材料均包括二氧化
钛。
73.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使得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可以为板状结构。可选地,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和碳纳米管,此种情况下,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均包括网格结构。
74.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液晶层132在第二状态的折射率不小于第一透光层131的折射率。
75.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层132在第二状态的折射率不小于第一透光层131的折射率,在液晶层132处于第二状态下,能够降低太阳辐射中的电磁波在液晶层132和第一透光层131界面间的反射率,能够避免处于第二状态的液晶层131和第一透光层131形成布拉格反射镜,能够提高太阳辐射的透过率,从而能够保障太阳辐射中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射入车内,有助于在寒冷天下保障车内的温度。
76.为了便于读者直观了解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模组的工作效果,如图3所示,为图2所示热辐射调控模组的测试结果图。图3中,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曲线a表示的是,液晶层132处于第一状态下,热辐射调控模组对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反射情况;曲线b表示的是,液晶层132处于第二状态下,热辐射调控模组对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反射情况。
77.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层132处于第一状态下的折射率为1.51,液晶层132处于第二状态下的折射率为1.76,设定波长范围为380纳米-2000纳米,目标波长为1000纳米。
78.如图3所示,在液晶层132处于第一状态下,热辐射调控模组对波长不小于800纳米且不大于1400纳米的电磁波的反射率超过50%,从而能够屏蔽大部分800纳米-1400纳米的电磁波,而且,热辐射调控模组对400纳米-780纳米的可见光的反射率减小,从而能够保障可见光的透过率。
79.如图3所示,在液晶层132处于第二状态下,热辐射调控模组只对950纳米至1320纳米的电磁波的反射率超过50%,从而能够保障设定波长范围电磁波的透过率。
80.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热辐射调控模组的调控单元10还包括胶框15,胶框15设置于第一透光层131和第二透光层14之间,用于围设液晶层132。
8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辐射调控装置,该热辐射调控装置如图4所示,热辐射调控装置包括:控制装置200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任一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模组100;控制装置200与热辐射调控模组100电连接。
82.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热辐射调控装置采用了前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热辐射调控模组100,其原理和技术效果请参阅前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83.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200与热辐射调控模组100电连接,可选地,控制装置200与热辐射调控模组100的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之间电压的变化。
84.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热辐射调控装置可以包括窗户、天窗等,可选地,窗户可以是车辆的门窗,也可以是建筑物的窗户。
8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窗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装置;车窗包括天窗,热辐射调控装置的热辐射调控模组设置于天窗的外
侧。
86.可选地,热辐射调控装置的热辐射调控模组也可以设置在车窗的挡风玻璃、前门玻璃和后门玻璃的外侧。
87.应用本技术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88.1、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模组中,由于液晶层132能够在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的控制下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通过设置液晶层132在第一状态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层131的折射率,且液晶层132在第一状态下的厚度和第一透光层131的厚度均与设定波长范围的目标波长在各自中传播的波长的奇数倍四分之一,从而使得第一状态下的液晶层132和第一透光层131形成布拉格反射镜,在外界电磁波从液晶层132入射至第一透光层131时,外界电磁波中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会在液晶层132和第一透光层131的界面处发生强反射,从而减小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透过第一透光层131的几率或程度、或阻挡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透过第一透光层,进而能够减小或阻挡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进入到设有热辐射调控模组的车辆的内部,特别是能够减小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进入车辆内,从而能够降低车内的升温速率。
89.2、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辐射调控模组中,由于设置第一透光电极11、第二透光电极12以及液晶层131,通过控制施加于第一透光电极11和第二透光电极12之间的电压,控制液晶层131中液晶的偏转,使得液晶层13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能够控制热辐射调控模组对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反射率和透过率,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热辐射调控模组,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要。
90.对于包括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的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在冬季环境下,用户通过提高热辐射调控模组对设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的透过率,能够提高车内的温度,能够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制暖模式下空调的耗能,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能够进一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
91.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技术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技术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技术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9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词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示例性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或简化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9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9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9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6.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并不受限于箭头所指示的顺序。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场景中,各流程中的步骤可以按照需求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各流程图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基于实际的实施场景,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时刻被执行,也可以在不同的时刻被执行在执行时刻不同的场景下,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限制。
9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方案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采用基于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其他类似实施手段,同样属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