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8598发布日期:2022-10-15 00:3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特别是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2.侧入式导光板由光源从导光板的侧边入射然后由导光板顶面出射形成面光源,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导光板底面设置有网点结构对光线进行反射。在导光板短边两侧边缘部分有光线经过胶框反射回来,在两侧就会有发亮现象,而对于超窄边框笔记本,由于边框过窄,边框无法遮蔽发亮部分造成边缘亮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侧入式导光板,解决导光板光线向两侧传播由显示设备边框反射造成两侧边部出现亮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设有入光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入光面相交于所述入光面的上边沿,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入光面相交于所述入光面的下边沿,所述第二面设有若干网点,所述第一面上在所述入光面的法线方向的两侧由边沿向中部延伸的预设距离区域内设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沿所述入光面的法线方向延伸贯通的若干并列布置的v型槽结构。
5.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v型槽的连接顶面为圆弧面。
6.进一步地,所述v型槽的两侧壁夹角为40
°
~90
°

7.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距离为5~20mm。
8.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v型槽的槽底间距为0.025~0.2mm。
9.进一步地,所述v型槽的槽深为0.0125~0.1mm。
10.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若干光源和上述侧入式导光板,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侧入式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2.通过在出光面设置微结构减少光源光线在导光板内向两侧的传播,从而减少了由边框反射的光线,减轻导光板侧边亮线问题,提高出光均匀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施例的侧入式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的侧入式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
15.图3为实施例的侧入式导光板的网点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8.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侧入式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导光板本体设有入光面1、第一面2和第二面3,其中第一面2与第二面3相对设置,第一面2为顶面是出光面,第二面3为底面。第一面2与入光面1相交于入光面1的上边沿,第二面3与入光面1相交于入光面1的下边沿。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还除了侧入式导光板还包括若干光源4,光源4设置在侧入式导光板的入光面1一侧,由光源发4出的光线从入光面进入侧入式导光板后在导光板本体内传播并从第一面2射出形成面光源。
19.光线在导光板内传播方向的改变主要依靠第二面3上设置的网点5,网点5在第二面3可以是均匀散布或者是行列进行布置。如图3所示的是一种可选的网点结构,该网点5结构是在导光板本体上形成一个圆形第一凹腔501,第一凹腔501的开口四周形成环状凸起502,圆形第一凹腔501内再形成一个高出于第二面3的凸台503,凸台503的顶部形成一个圆形第二凹腔504。上述网点结构为现有技术常用网点结构,该网点的具体尺寸一般按如下设置,环状凸起502的外径d1为0.03~0.10mm,凸台503的顶面直径d2为0.01~0.07mm,第一凹腔501的开口直径d3为0.02~0.08mm,第一凹腔501的深度h1为0.001~0.03mm,环状凸起502的高度h2为0.001~0.01mm,第二凹腔504的深度h3为0.001~0.01mm,凸台503凸出于第二面3的高度h4为0.001~0.05mm。
20.以入光面1为xy平面,入光面1的法线方向为z轴建立xyz坐标系,其中第一面2和第二面3均平行于xz平面,第一面2上在入光面1的法线方向的两侧由边沿向中部延伸的预设距离a区域为微结构区域201,该区域根据侧入式导光板的大小可将预设距离a,即在x轴方向延伸的距离设置为5~20mm。微结构区域201内设置若干微结构,该微结构为沿入光面的法线方向延伸贯通的并列布置的v型槽202结构,相邻的v型槽202的连接顶面203为圆弧面。v型槽202的两侧壁夹角d为40
°
~90
°
,相邻的v型槽202的槽底间距b为0.025~0.2mm,v型槽202的槽深c为0.0125~0.1mm。以x轴方向为长度为180mm的导光板为例,微结构区域201的预设距离a可设置为8mm,v型槽202的两侧壁夹角d为60
°
,v型槽202的槽底间距b为0.05mm,v型槽202的槽深c为0.025mm。设置的v型槽202结构对光线向两侧的传播形成阻碍,从而减少了边框反射形成的亮线。


技术特征:
1.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设有入光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入光面相交于所述入光面的上边沿,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入光面相交于所述入光面的下边沿,所述第二面设有若干网点,所述第一面上在所述入光面的法线方向的两侧由边沿向中部延伸的预设距离区域内设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沿所述入光面的法线方向延伸贯通的若干并列布置的v型槽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v型槽的连接顶面为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的两侧壁夹角为40
°
~9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为5~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v型槽的槽底间距为0.025~0.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的槽深为0.0125~0.1mm。7.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光源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入式导光板,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侧入式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设有入光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入光面相交于所述入光面的上边沿,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入光面相交于所述入光面的下边沿,所述第二面设有若干网点,所述第一面上在所述入光面的法线方向的两侧由边沿向中部延伸的预设距离区域内设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沿所述入光面的法线方向延伸贯通的若干并列布置的V型槽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由光源以及侧入式导光板构成的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的可减少导光板在两侧的亮线现象,提高出光均匀性。提高出光均匀性。提高出光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辉 梅坦 王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10/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