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弯曲的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7497发布日期:2022-09-02 23:5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弯曲的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弯曲的补光灯。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用于摄影的补光灯的发光角度较为单一,若想尽量多的展现被拍物体的细节,则需要多角度布置多台灯源来增大补光角度,这样方式存在补光不连续,效果差,被拍物体出现多个灯眼,补光不均匀的缺陷。
3.申请内容
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多台补光灯进行多角度补光的方式存在补光不连续均匀、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连续均匀补光的可弯曲的补光灯。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可弯曲的补光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节灯体组件,任意相邻两节所述灯体组件可旋转活动连接,每节所述灯体组件上均设有发光面;多节所述灯体组件之间穿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可弯曲的弹性体;多节所述灯体组件随所述连接件的弯曲而弯曲。
7.进一步地,多节所述灯体组件上的多个所述发光面位于补光灯的同一侧。
8.进一步地,多节所述灯体组件随所述连接件弯曲的过程中具有呈直线排布的平行排布状态、朝向所述发光面一侧弯曲的正向弯曲排布状态、背向所述发光面一侧弯曲的背向弯曲排布状态。
9.进一步地,当多节所述灯体组件处于所述平行排布状态时,多个所述发光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10.进一步地,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灯体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灯体组件的一端设有向外凸出的连合部,另一个所述灯体组件的一端设有供所述连合部插入的安装槽;所述连合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另一个所述灯体组件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穿设有销钉,相邻两个所述灯体组件绕所述销钉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每节所述灯体组件的内部均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安装通道,所述连接件穿设在多个所述安装通道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可弯曲的金属管或金属片。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14.进一步地,所述灯体组件包括位于头端的头端灯体组件、位于尾端的尾端灯体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头端灯体组件和所述尾端灯体组件之间的若干个中间端灯体组件。
15.进一步地,所述头端灯体组件包括头端底壳、头端面壳、头端电子主板、头端灯板、头端灯罩和电池;所述头端底壳和所述头端面壳相扣合,所述头端灯罩和所述头端底壳背向所述头端面壳的一侧相扣合,所述头端电子主板设置在所述头端底壳和所述头端面壳的内部,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头端底壳和所述头端面壳之间;所述头端灯板设置在所述头
端底壳背向所述头端面壳的一侧并被所述头端灯罩罩住;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头端面壳背向所述头端底壳的一侧面上。
16.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端灯体组件包括中间端主体、中间端灯板和中间端灯罩,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中间端主体上,所述中间端灯罩连接在所述中间端主体的一侧面上,所述中间端灯板安装在所述中间端主体上并被所述中间端灯罩罩住。
17.进一步地,所述尾端灯体组件包括尾端底壳、尾端面壳、尾端灯板和尾端灯罩;所述尾端底壳和所述尾端面壳相扣合,所述尾端灯罩和所述尾端底壳背向所述尾端面壳的一侧相扣合,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尾端底壳和所述尾端面壳之间,所述尾端灯板设置在所述尾端底壳背向所述尾端面壳的一侧并被所述尾端灯罩罩住。
18.进一步地,所述头端灯体组件背向所述中间端灯体组件的一端和所述尾端灯体组件背向所述中间端灯体组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头端灯体组件背向所述中间端灯体组件的一端设有快拆件a,所述尾端灯体组件背向所述中间端灯体组件的一端设有可与所述快拆件a相扣合的快拆件b;所述快拆件a和所述快拆件b相互扣合可实现两个所述补光灯的横向连接。
2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补光灯的两端通过纵向连接结构连接可实现多个所述补光灯的纵向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头端灯体组件背向所述中间端灯体组件的端部设有供头端连接螺丝安装的头端安装孔,所述尾端灯体组件背向所述中间端灯体组件的一端设有供尾端连接螺丝安装的尾端安装孔,纵向布置的多个所述头端连接螺丝连接在同一头端连接支架上、纵向布置的多个所述尾端连接螺丝连接在同一尾端连接支架上以实现多个所述补光灯的纵向连接。
22.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3.1.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补光灯由依次连接的多节灯体组件组成,任意相邻两节灯体组件可旋转活动连接,多节灯体组件之间穿设有可弯曲的连接件,补光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件的弯曲带动多个灯体组件弯曲,实现多个灯体组件上发光面照射角度的依次调整;补光灯的补光角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而且补光是连续性的,补光的均匀性效果更好,在摄影时不会出现被拍摄物体出现多个灯眼的现象,提高了拍摄效果。
24.2.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多节灯体组件可以在平行排布状态、正向弯曲排布状态和背向弯曲排布状态之间切换;当补光灯处于平行排布状态时,可以实现平行补光功能;当补光灯处于正向弯曲排布状态时,可以实现聚光补光功能;当补光灯处于背向弯曲排布状态时,可以实现散光补光功能。
25.3.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多节灯体组件上的发光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设置,在拍摄时可以避免相邻两节灯体组件上的两个发光面因和被拍摄物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出现明暗相间的明暗交界线,有利于提高拍摄效果。
26.4.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相邻两个灯体组件之间通过连合部和安装槽嵌设相连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相邻灯体组件在平行排布状态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相邻两个灯体组件之间的间隙,使两个发光面可以连续排布,有利于提高连续补光效果。
27.5.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连接件穿设在多节灯体组件内部的安装通道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连接件的隐藏式安装,整体的美观性更好;而且多节灯体组件向不同方向弯曲时所需要施加的力度大小一致性更好。
28.6.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连接件采用可弯曲的金属管构成,金属管具有较高的弯曲应力,不易因弯曲发生永久变形,有利于多节灯体组件保持所处排布状态的稳定性。
29.7.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补光灯由头端灯体组件、多节中间端灯体组件和尾端灯体组件依次排布组成的方式,当中间端灯体组件的节数较多时,有利于实现连续性补光。
30.8.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头端灯板、中间端灯板和尾端灯板可以通过电线实现串联,并受头端电子主板控制启闭,电池为头端电子主板供电;可使多节灯体组件上的多个灯板共用一个电子主板和电池,可以简化中间端灯体组件和尾端灯体组件的结构,降低制作成本。
31.9.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头端灯体组件的一端和尾端灯体组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补光灯的横向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实现更大长度和更大角度的补光效果。
32.10.本技术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多个补光灯可以纵向连接为一体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更大面积的补光效果。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弯曲补光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头端灯体组件和一个中间端灯体组向外平移一段距离以展示内部的连接件;
3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端灯体组件、多节中间端灯体组和尾端灯体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3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弯曲补光灯处于平行排布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弯曲补光灯处于正向弯曲排布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弯曲补光灯处于背向弯曲排布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端灯体组件的爆炸图;
4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中间端灯体组的爆炸图;
4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尾端灯体组件的爆炸图;
4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端灯体组件和中间端灯体组连接销钉前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端灯体组件和中间端灯体组连接销钉后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单节补光灯、两节补光灯、三节补光灯横向拼接的结构示
意图;
4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两节补光灯横向拼接后处于正向弯曲排布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6.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端灯体组件和尾端灯体组件拼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端灯体组件和尾端灯体组件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三节补光灯纵向拼接后处于平行排布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9.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三节补光灯纵向拼接后处于正向弯曲排布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50.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端灯体组件、头端连接螺丝和头端连接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51.附图标记说明:110、头端灯体组件;111、头端底壳;112、头端面壳;113、头端电子主板;114、头端灯板;115、头端灯罩;116、电池;117、快拆件a;118、头端安装孔;120、中间端灯体组;121、中间端主体;122、中间端灯板;123、中间端灯罩件;130、尾端灯体组件;131、尾端底壳;132、尾端面壳;133、尾端灯板;134、尾端灯罩;135、快拆件b;200、连接件;300、安装通道;400、连合部;410、第一安装孔;420、第二安装孔;500、销钉;600、头端连接螺丝;700、尾端连接螺丝;800、头端连接支架;900、尾端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5.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可弯曲的补光灯,包括依次连接的头端灯体组件110、多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和尾端灯体组件130。头端灯体组件110和中间端灯体组120件之间、任意相邻两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之间、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和尾端灯体组件130均可旋转活动连接。头端灯体组件110、多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和尾端灯体组件130内部均设有发光件,且头端灯体组件110、多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和尾端灯体组件130的发光面位于补光灯的同一侧,多个发光面连续排布。头端灯体组件110、多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和尾端灯体组件130之间穿设有连接件200连接件200为可弯曲的弹性体;多节灯体组件随连接件200的弯曲
而弯曲。
56.这种可弯曲的补光灯,由依次连接的多节灯体组件组成,任意相邻两节灯体组件可旋转活动连接,多节灯体组件之间穿设有可弯曲的连接件200,补光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件200的弯曲带动多个灯体组件弯曲,实现多个灯体组件上发光面照射角度的依次调整;补光灯的补光角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而且补光是连续性的,补光的均匀性效果更好,在摄影时不会出现被拍摄物体出现多个灯眼的现象,提高了拍摄效果。
57.具体的,头端灯体组件110、多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和尾端灯体组件130的发光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如此设置,在拍摄时可以避免相邻两节灯体组件上的两个发光面因和被拍摄物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出现明暗相间的明暗交界线,有利于提高拍摄效果。
58.在本实施例中,中间端灯体组120件有七节,头端灯体组件110和尾端灯体组件130位于七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的首尾两端。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头端灯体组件110和尾端灯体组件130均为块状结构,其上的发光面均为平面。头端灯体组件110和尾端灯体组件130的长度大于中间端灯体组120件的长度。此处可以理解的是,中间端灯体组120件的数量不限于七节,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当然,中间端灯体组120件的节数越多、单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的宽度越小,越有利于连续性的均匀补光。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头端灯体组件110和尾端灯体组件130的形状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示的块状,只要是多个可以发光的灯体组件依次拼接、且多个灯体组件上的发光面连续排布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59.在本实施例中,头端灯体组件110、多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和尾端灯体组件130的内部均设有供连接件200穿过的安装通道300,连接件200穿设在多个安装通道300之间。中间端灯体组120件上的安装通道300为设置在中间端主体121内的镂空孔(参见图7)。连接件200穿设在多节灯体组件内部的安装通道300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连接件200的隐藏式安装,整体的美观性更好;而且多节灯体组件向不同方向弯曲时所需要施加的力度大小一致性更好。
6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00为可弯曲的金属管,金属管有两条。可弯曲金属管构成具有较高的弯曲应力,不易因弯曲发生永久变形,有利于多节灯体组件保持所处排布状态的稳定性。而设置两条金属管有利于补光灯弯曲过程中多节灯体组件保持自身平衡,防止灯体组件发生旋转。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金属管的数量还可以为一条、三条或以上数量,金属管也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片代替。
61.如图3-5所示,头端灯体组件110、多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和尾端灯体组件130随连接件200弯曲的过程中具有呈直线排布的平行排布状态、朝向发光面一侧弯曲的正向弯曲排布状态、背向发光面一侧弯曲的背向弯曲排布状态。当多节灯体组件处于平行排布状态时,多个发光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当多节灯体组件处于正向弯曲排布状态或背向弯曲排布状态时,多个发光面在同一弧面上连续排布。多节灯体组件可以在平行排布状态、正向弯曲排布状态和背向弯曲排布状态之间切换;当补光灯处于平行排布状态时,可以实现平行补光功能;当补光灯处于正向弯曲排布状态时,可以实现聚光补光功能;当补光灯处于背向弯曲排布状态时,可以实现散光补光功能。
62.如图6所示,头端灯体组件110包括头端底壳111、头端面壳112、头端电子主板113、头端灯板114、头端灯罩115和电池116;头端底壳111和头端面壳112相扣合,头端灯罩115和头端底壳111背向头端面壳112的一侧相扣合,头端电子主板113设置在头端底壳111和头端
面壳112的内部,连接件200穿设在头端底壳111和头端面壳112之间;头端灯板114设置在头端底壳111背向头端面壳112的一侧并被头端灯罩115罩住;电池116安装在头端面壳112背向头端底壳111的一侧面上。具体的,头端电子主板113通过螺丝锁定在头端面壳112的内部,电池116通过卡扣装配在头端面壳112的外部;头端灯板114通过螺丝锁定在头端底壳111的外部,头端灯罩115通过卡扣装配在头端底壳111的外部;头端底壳111通过螺丝锁定在头端面壳112上。头端面壳112和头端底壳111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快拆件a117。
63.如图7所示,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包括中间端主体121、中间端灯板122和中间端灯罩,连接件200穿设在中间端主体121上,中间端灯罩连接在中间端主体121的一侧面上,中间端灯板122安装在中间端主体121上并被中间端灯罩罩住。具体的,中间端灯板122通过螺丝锁定在中间端主体121上,中间端灯罩通过卡扣装配在中间端主体121上。中间端主体121为框架式结构,中间端主体121的内部设有供连接件200穿过的安装通道300。
64.如图8所示,尾端灯体组件130包括尾端底壳131、尾端面壳132、尾端灯板133和尾端灯罩134;尾端底壳131和尾端面壳132相扣合,尾端灯罩134和尾端底壳131背向尾端面壳132的一侧相扣合,连接件200穿设在尾端底壳131和尾端面壳132之间,尾端灯板133设置在尾端底壳131背向尾端面壳132的一侧并被尾端灯罩134罩住。具体的,尾端灯板133通过螺丝锁定在尾端底壳131上,尾端灯罩134通过卡扣装配在尾端底壳131上,尾端底壳131通过螺丝锁定在尾端面壳132上,尾端面壳132和尾端底壳131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快拆件b135。
65.在本实施例中,头端灯板114、中间端灯板122、尾端灯板133通过柔性的电线实现串联,电线的长度有预留,当补光灯处于平行补光状态时,电线处于弯曲状态。头端电子主板113可以同步控制头端灯板114、中间端灯板122、尾端灯板133的启闭,电池116为头端电子主板113、头端灯板114、中间端灯板122、尾端灯板133供电。如此设置,可使多节灯体组件上的多个灯板共用一个电子主板和电池116,可以简化中间端灯体组120件和尾端灯体组件130的结构,降低制作成本。具体的,头端灯板114、中间端灯板122、尾端灯板133均为方块状的灯板,灯板上均设有多个灯珠,多个灯珠呈矩阵式均匀排布,以提高发光的均匀连续性。
66.如图9-10所示,头端灯体组件110的一端设有向外凸出的连合部400,中间端灯体组120件靠近头端灯体组件110的一端设有有供连合部400插入的安装槽(图未示出)。相邻两个灯体组件之间通过连合部400和安装槽嵌设相连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相邻灯体组件在平行排布状态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相邻两个灯体组件之间的间隙,使两个发光面可以连续排布,有利于提高连续补光效果。连合部400的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10,中间端灯体组120件的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410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420,第一安装孔410和第二安装孔420之间穿设有销钉500,头端灯体组件110和中间端灯体组120件绕销钉500转动连接。相邻两节中间端灯体组120件之间的旋转连接结构、中间端灯体组120件与尾段灯体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结构和头端灯体组件110与中间端灯体组120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此处不予赘述。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节灯体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结构还可以采用铰链连接结构。
67.如图11-14所示,头端灯体组件110和另一补光灯上的尾端灯体组件130可以通过快拆件a117和快拆件b135实现可拆卸连接,可实现两个或多个补光灯的横向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实现更大长度和更大角度的补光效果。具体的,快拆件a117和快拆件b135中的一个
上设有燕尾型滑槽、另一个上设有燕尾型滑块,快拆件a117和快拆件b135通过燕尾型滑槽和燕尾型滑块的滑动配合,实现头端灯体组件110和尾端灯体组件130的快速连接,快拆件a117和快拆件b135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头端灯体组件110和尾端灯体组件130不限于上述快拆件a117和快拆件b135和槽位配合连接方式,头端灯体组件110和尾端灯体组件130还可以采用磁铁吸附、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只要拼接形态如图所示的形态,即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68.如图15-17所示,多个补光灯的两端通过纵向连接结构连接可实现多个补光灯的纵向连接。具体的,头端灯体组件110背向中间端灯体组120件的端部设有供头端连接螺丝600安装的头端安装孔118,尾端灯体组件130背向中间端灯体组120件的一端设有供尾端连接螺丝700安装的尾端安装孔,头端安装孔118设置在快拆件a117上,尾端安装孔设置在快拆件b135上。纵向连接结构包括头端连接支架800和尾端连接支架900,头端连接支架800和尾端连接支架900的结构相同,且其上均设有条形孔。纵向布置的多个头端连接螺丝600穿过同一头端连接支架800上的条形孔连接在头端安装孔118上,纵向布置的多个尾端连接螺丝700穿过同一尾端连接支架900上的条形孔连接在尾端安装孔上,如此结构,可以将多个补光灯纵向连接为一体,可以实现更大面积的补光效果。
69.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弯曲的补光灯,具有补光角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补光的连续性、均匀性效果好,在摄影时不会出现被拍摄物体出现多个灯眼的现象等优点;而且多个补光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横向拼接和纵向拼接,可以实现更大角度、更大范围的连续补光。
70.补光的均匀性效果灯由依次连接的多节灯体组件组成,任意相邻两节灯体组件可旋转活动连接,多节灯体组件之间穿设有可弯折的连接件200,补光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件200的弯曲带动多个灯体组件弯折,实现多个灯体组件上发光面照射角度的依次调整;补光灯的补光角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而且补光是连续性的,补光的均匀性效果更好,在摄影时不会出现被拍摄物体出现多个灯眼的现象,提高了拍摄效果。当补光灯处于直线排布状态时,可以实现平行补光功能;当补光灯处于正向弯曲排布状态时,可以实现聚光补光功能;当补光灯处于背向弯曲排布状态时,可以实现散光补光功能;补光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而且补光是连续性的,补光的均匀性效果更好。另外多节补光灯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拼接,可以实现更大角度和更大面积的补光效果。
7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