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畸变高远心度的双远心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4632发布日期:2022-11-11 22:1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畸变高远心度的双远心镜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畸变高远心度的双远心镜头。


背景技术:

2.工业镜头在机器视觉系统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在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被检物体和检测项目,普通的工业镜头难以满足要求;尤其是近些年,检测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了一款双远心镜头,该镜头具有低畸变高远心度的特点来提高工业测量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畸变高远心度的双远心镜头,通过对镜片组合设计优化,得到低畸变高远心度的双远心镜头。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低畸变高远心度的双远心镜头,包括光学放大组、孔径光阑和成像组;其中:
6.所述光学放大组由四片透镜组成,沿着光路四片透镜依次为:第一片透镜为双凸透镜,第二片透镜是双凸透镜,第三片透镜是双凹透镜,第四片透镜为凸凹透镜,其中:第二片透镜和第三片透镜组成第一胶合组;
7.所述成像组由五片透镜组成;沿着光路五片透镜依次为:第五片透镜为凹凸透镜,第六片透镜为凹凸透镜,第七片透镜是平凹透镜,第八片透镜是双凸透镜;第九片透镜为双凸透镜;其中:第七片透镜和第八片透镜组成第二胶合组。
8.优选地:所述光学放大组中四片透镜的焦点、孔径光阑的中心点、成像组中五片透镜的焦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9.优选地:第二片透镜和第三片透镜通过光敏胶粘接;第七片透镜和第八片透镜通过光敏胶粘接。
10.优选地:第一片透镜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130《r
11
《150,第一片透镜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130《r
12
《-150;第二片透镜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40《r
21
《60,第二片透镜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50《r
22
《-70;第三片透镜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50《r
31
《-70,第三片透镜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110《r
32
《140;第四片透镜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0《r
41
《20,第四片透镜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0《r
42
《20;第五片透镜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20《r
51
《0,第五片透镜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20《r
52
《0;第六片透镜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50《r
61
《-10,第六片透镜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20《r
62
《0;第七片透镜入射面为平面,第七片透镜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0《r
72
《30;第八片透镜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0《r
81
《30,第八片透镜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50《r
82
《-20;第九片透镜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50《r
91
《70,第九片透镜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70《r
92
《-50。
11.优选地:第一片透镜的折射率为1.55-1.60,第二片透镜的折射率为1.45-1.50,第三片透镜的折射率为1.60-1.65,第四片透镜的折射率为1.50-1.55,第五片透镜的折射率
为1.55-1.60,第六片透镜的折射率为1.65-1.70,第七片透镜的折射率为1.70-1.75,第八片透镜的折射率为1.60-1.65,第九片透镜的折射率为1.60-1.65。
12.优选地:第一片透镜的阿贝系数为60-65,第二片透镜的阿贝系数为80-85,第三片透镜的阿贝系数为30-35,第四片透镜的阿贝系数为55-60,第五片透镜的阿贝系数为40-45,第六片透镜的阿贝系数为25-30,第七片透镜的阿贝系数为25-30,第八片透镜的阿贝系数为55-60,第九片透镜的阿贝系数为55-60。
13.优选地:第一片透镜和第二片透镜的厚度均为7.0-7.0mm,第三片透镜、第四片透镜、第五片透镜、第六片透镜、第七片透镜、第八片透镜、第九片透镜的厚度均为2.0-5.0mm。
14.优选地:第一片透镜和第二片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0-25mm,第三片透镜和第四片透镜之间的距离为50-55mm,第四片透镜和孔径光阑之间的距离为5-10mm;孔径光阑与第五片透镜之间的距离为5-10mm,第五片透镜和第六片透镜之间的距离为0-5mm,第六片透镜和第七片透镜之间的距离为0-5mm,第八片透镜和第九片透镜之间的距离为0-5mm。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16.该双远心镜头是由九片透镜组合而成,但每一片透镜或每几片都有自己特有的功能侧重点,这让镜头的每个像差均有对应负责的镜片或镜片组,这让性能优化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有效尤其是两组双胶合透镜对镜头的消色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第一胶合组与第二胶合组两组双胶合透镜形状相近,类似对称结构能有效的抵消镜片带来的畸变问题,使得成像畸变无线趋近于零。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设计的控制系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请参阅图1,一种低畸变高远心度的双远心镜头,由三个部分组成:光学放大组,孔径光阑和成像组;其中:
20.所述光学放大组由四片透镜组成,前三片的作用主要是放大,第一片透镜为双凸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片透镜分别是双凸透镜与双凹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片透镜双胶合作为第一胶合组,第四片透镜为凸凹透镜,中间放置为孔径光阑;成像组由五片透镜组合而成;第五片透镜为凹凸透镜,第六片透镜为凹凸透镜,第七片透镜是平凹透镜,第八片透镜是双凸透镜,第七片透镜和第八片透镜双胶合作为第二胶合组,第九片透镜为双凸透镜。
21.第一胶合组与第二胶合组的透镜均由两片透镜组合而成,且两片透镜的焦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22.所述光学放大组中四片透镜的焦点、孔径光阑的中心点、成像组中五片透镜的焦点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胶合组与第二胶合组中的凸透镜与凹透镜是同轴的。
23.第一胶合组与第二胶合组中的凸透镜与凹透镜中点涂有光敏胶。
24.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
25.所述光学放大组的光轴、孔径光阑的中心轴和成像组的光轴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光学放大组由四片透镜组成,第一片透镜为双凸透镜,使平行光由大透镜成功进入光学系统,使后面的透镜可以顺利接收光线,第一胶合组用于改变光线的路线,使其可以进入下一个光组,第四片透镜为双凹透镜,光线通光它进入光阑位;中间设置孔径光阑;其后为成像组,成像组由五片透镜组合而成,第五片透镜为凹凸透镜,第六片透镜为凹凸透镜,第七八片透镜是平凹透镜与双凸透镜双胶合作为第二胶合组,第九片透镜为双凸透镜,因为出射的光线范围与入射时不同,所以透镜的大小及透镜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
26.光路经过第一片透镜进入光学系统,经由第二三片透镜进行偏折,由此开始调节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同时前三片透镜相配合对物方远心度进行控制;第二片透镜开始到第八片透镜主要为控制像差,第九片透镜决定了光学系统成像面的大小,与第二三片透镜相配合共同决定了最终的光学放大倍率。
27.整个光路系统在光阑的左右两端大致呈对称状态,这在最大程度上消减了由透镜引起的畸变,使得感光器接受的光可以最大程度上还原工业元件。整个光学系统的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远心度。对整体情况来说,放大组的镜片直径尺寸要大于成像组的镜片直径尺寸,使镜头整个处于缩放倍率状态。此时能得到一个保持低畸变高远心度的双远心镜头。
28.各个透镜的具体参数为:
29.曲率半径(r1,r2的单位均为

):
30.第一片透镜l1,入射面:130《r
11
《150,出射面:-130《r
12
《-150;
31.第二片透镜l2,入射面:40《r
21
《60,出射面-50《r
22
《-70;
32.第三片透镜l3,入射面:-50《r
31
《-70,出射面110《r
32
《140;
33.第四片透镜l4,入射面:0《r
41
《20,出射面0《r
42
《20;
34.第五片透镜l5,入射面:-20《r
51
《0,出射面-20《r
52
《0;
35.第六片透镜l6,入射面:-50《r
61
《-10,出射面-20《r
62
《0;
36.第七片透镜l7,入射面:r
71
=∞,出射面0《r
72
《30;
37.第八片透镜l8,入射面:0《r
81
《30,出射面-50《r
82
《-20;
38.第九片透镜l9,入射面:50《r
91
《70,出射面-70《r
92
《-50;
39.折射率:
40.第一片透镜l1的折射率为1.55-1.60,第二片透镜l2的折射率为1.45-1.50,第三片透镜l3的折射率为1.60-1.65,第四片透镜l4的折射率为1.50-1.55,第五片透镜l5的折射率为1.55-1.60,第六片透镜l6的折射率为1.65-1.70,第七片透镜l7的折射率为1.70-1.75,第八片透镜l8的折射率为1.60-1.65,第九片透镜l9的折射率为1.60-1.65。
41.阿贝系数:
42.第一片透镜l1的阿贝系数为60-65,第二片透镜l2的阿贝系数为80-85,第三片透镜l3的阿贝系数为30-35,第四片透镜l4的阿贝系数为55-60,第五片透镜l5的阿贝系数为40-45,第六片透镜l6的阿贝系数为25-30,第七片透镜l7的阿贝系数为25-30,第八片透镜l8的阿贝系数为55-60,第九片透镜l9的阿贝系数为55-60。
43.厚度:
44.第一片透镜l1、第二片透镜l2的厚度均为7.0-7.0mm,第三片透镜l3、第四片透镜
l4、第五片透镜l5、第六片透镜l6、第七片透镜l7、第八片透镜l8、第九片透镜l9的厚度为2.0-5.0mm,
45.距离:
46.第一片透镜l1与第二片透镜l2之间距离s1为20-25mm,第三片透镜l3和第四片透镜l4之间的距离s2为50-55mm,第四片透镜l4与孔径光阑之间的距离s3为5-10mm,孔径光阑与第五片透镜l5之间的距离s4为5-10mm,第五片透镜l5和第六片透镜l6间距离s5为0-5mm,第六片透镜l6和第七片透镜l7间距离s6为0-5mm,第八片透镜l8和第九片透镜l9间距离s8为0-5mm。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