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保护结构、拍摄装置及拍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2305发布日期:2023-05-07 00:21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镜头保护结构、拍摄装置及拍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拍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镜头保护结构、拍摄装置及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拍摄设备技术的发展,相机、摄影机以及具有摄像功能的移动电话等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其配置的镜头越来越先进和多样化。由于镜头的精密性是成像品质的关键,因此需要对其加以保护,降低损坏的可能性。

2、传统的镜头保护装置一般是通过粘贴件粘接在拍摄装置的镜头附近,从而对镜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该种镜头保护装置使用的粘贴件会导致镜头保护装置损坏后的更换操作复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镜头保护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镜头保护装置更换操作复杂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镜头保护结构、拍摄装置及拍摄设备。

2、一种镜头保护结构,其包括:

3、保护盖,用于盖设至拍摄装置的镜头;及

4、底座,包括主体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配合结构,所述主体与所述保护盖连接,所述配合结构用于与所述镜头周围的限位结构可拆卸配合;所述配合结构被设置为能够相对所述镜头旋转至限位位置和分离位置,在所述限位位置时,所述配合结构被所述限位结构卡接,并使所述保护盖覆盖所述镜头,在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配合结构与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分离。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连接于所述保护盖的边缘。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沿所述保护盖的周向延伸呈环状,所述配合结构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凸伸设置。可以理解的,配合结构沿环形主体的径向凸伸设置,可以是沿主体的径向向内凸伸设置,也可以是沿主体的径向向外凸伸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结构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配合结构沿所述主体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一所述配合结构向内或向外凸伸设置。多个配合结构可以分别从多个缺口绕过并卡接到限位结构的多处边缘,多处受力有利于提升镜头保护结构与拍摄装置的可靠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一阻尼凸部,所述第一阻尼凸部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凸伸设置,且所述第一阻尼凸部沿所述主体的周向与所述配合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阻尼凸部用于与所述拍摄装置上的第二阻尼凸部接触产生阻尼力,直至所述配合结构与所述限位结构卡接或者分离。在用户将镜头保护结构安装至拍摄装置的镜头附近的过程中,转动底座时,底座的第一阻尼凸部与拍摄装置上的第二阻尼凸部接触摩擦,即第一阻尼凸部与第二阻尼凸部相互干涉而产生一定的阻尼力,用户在用手操作时能感受到一定的阻尼感。当底座的配合结构与拍摄装置上的限位结构卡接到位时,第一阻尼凸部与第二阻尼凸部恰好分离,阻尼感消失,可以反馈给用户一种装配到位的感觉。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尼凸部设于所述主体的侧周面,所述第一阻尼凸部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侧缓冲面,任一侧所述缓冲面与所述主体的侧周面平滑衔接;和/或,任一侧所述缓冲面与所述主体的侧周面的在衔接处呈夹角设置且夹角角度为20度至60度。此实施例中,缓冲面的设置可以认为是第一阻尼凸部与主体的侧周面具有一定坡度,当第一阻尼凸部与第二阻尼凸部相对运动时,第一阻尼凸部可以借助缓冲面上升并最终越过第二阻尼凸部。其中,夹角角度优选为30度,既可以保障第一阻尼凸部与第二阻尼凸部之间流畅的相对运动,又可以避免第一阻尼凸部在主体周向上的长度过长。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的外侧周面的扣手凸部,所述扣手凸部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向外凸伸设置,所述扣手凸部用于供操作以旋转所述底座,即所述扣手凸部被设置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底座相对所述拍摄装置运动。扣手凸部可以为用户提供着力点,便于用户操作底座,进而实现镜头保护结构整体的运动,利于拆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扣手凹部,所述主体的外侧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扣手凹部,所述扣手凹部用于供操作以旋转所述底座,即所述扣手凹部被设置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底座相对所述拍摄装置运动。扣手凹部可以为用户提供着力点,便于用户操作底座,进而实现镜头保护结构整体的运动,利于拆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沿所述保护盖的周向延伸呈圆环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与所述配合结构一体成型。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为透明保护盖。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呈灯罩状。

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拍摄装置,其用于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镜头保护结构配合,所述拍摄装置包括:

18、壳体;

19、镜头,嵌设于所述壳体表面;及

20、限位结构,环绕所述镜头设置并与所述壳体连接。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呈环状且边缘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供所述配合结构通过,所述限位结构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用于与所述配合结构卡接。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于所述镜头的周缘环绕设置有镜筒结构;所述镜头嵌设于所述镜筒结构端部,所述限位结构环设于所述镜筒结构外周壁。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口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缺口沿所述限位结构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缺口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配合结构相适配,底座上的多个配合结构可以分别从多个缺口绕过并卡接到限位结构的多处边缘,多处受力有利于提升镜头保护结构与拍摄装置的可靠连接。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或所述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底座的所述配合结构的转动路径上,且第一限位件在所述配合结构的旋转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缺口在所述旋转平面上的投影的任一侧,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与所述镜头保护结构的所述底座的所述配合结构抵接以限制所述底座的转动方向。第一限位件通过与底座的配合结构相抵接,进而限制底座的转动方向,使底座仅能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或所述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周缘且位于所述底座的所述配合结构的转动路径上,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镜头保护结构的所述底座的转动角度。当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底座的所述配合结构或第二阻尼凸部抵接时,所述配合结构至少部分卡接于所述限位结构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即当底座的配合结构沿某一方向转动至其与限位结构卡接到位的位置后,由于第二限位件位于配合结构或第二阻尼凸部的行进路径上,第二限位件可以限制底座朝此方向继续转动。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阻尼凸部,所述第二阻尼凸部连接于所述壳体或所述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阻尼凸部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凸伸设置;所述第二阻尼凸部用于在所述镜头保护结构的所述底座相对所述限位结构转动时,与所述镜头保护结构上的第一阻尼凸部接触产生阻尼力,直至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底座卡接到位时,所述第二阻尼凸部与所述第一阻尼凸部分离。在用户将镜头保护结构安装至拍摄装置的镜头附近的过程中,转动底座时,底座的第一阻尼凸部与拍摄装置上的第二阻尼凸部接触摩擦,即第一阻尼凸部与第二阻尼凸部相互干涉而产生一定的阻尼力,用户在用手操作时能感受到一定的阻尼感。当底座的配合结构与拍摄装置上的限位结构卡接到位时,第一阻尼凸部与第二阻尼凸部恰好分离,阻尼感消失,可以反馈给用户一种装配到位的感觉。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装置包括所述第二阻尼凸部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阻尼凸部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镜头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阻尼凸部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位于所述底座的配合结构的转动路径上,且所述第二阻尼凸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配合结构的一侧;当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底座卡接到位且所述第二阻尼凸部与所述第一阻尼凸部错开时,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与所述第一阻尼凸部抵接以限制所述镜头保护结构的旋转。换言之,当第一阻尼凸部越过第二阻尼凸部时,第一阻尼凸部恰好与第二限位件抵接,在第二限位件的限制下,镜头保护结构的底座无法再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此时拍摄装置的限位结构恰好与镜头保护结构的底座卡接到位。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尼凸部设于所述限位结构的侧周面,所述第二阻尼凸部沿所述限位结构的周向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侧缓冲面,任一侧所述缓冲面与所述限位结构的侧周面平滑衔接且在衔接处呈夹角设置且夹角角度为20度至60度。此实施例中,缓冲面的设置可以认为是第二阻尼凸部与环形的限位结构的侧周面具有一定坡度,当第一阻尼凸部与第二阻尼凸部相对运动时,第一阻尼凸部可以借助缓冲面上升并最终越过第二阻尼凸部。其中,夹角角度优选为30度,既可以保障第一阻尼凸部与第二阻尼凸部之间流畅的相对运动,又可以避免第二阻尼凸部在主体周向上的长度过长。

3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拍摄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镜头保护结构;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拍摄装置。

32、本技术提供的镜头保护结构、拍摄装置及拍摄设备,在使用时,可以将镜头保护结构的底座上的配合结构与拍摄装置的镜头周围的限位结构旋转卡接,保护盖用于盖在拍摄装置的镜头上提供保护效果。本技术的镜头保护结构拆装方便,且可反复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