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3171发布日期:2023-09-14 01:2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具体地,涉及一种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1、投影装置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与计算机、游戏机、电视等设备连接,从而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装置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娱乐场所。

2、目前,市面上的投影装置主要包括crt(cathoderaytube)投影装置、lcd(liquidcrystaldisplay)投影装置、dlp(digitallightprocessing)投影装置。lcd投影装置主要包括单lcd投影装置,三lcd投影装置等。单lcd投影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普及到中低消费群体,因此具有可观的增长空间。

3、对于单lcd投影仪,其光源主要采用了led光源。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但是,led光源也存在发散角大的缺点,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处于散射状态,照射到lcd显示面板上的光不仅仅只有少部分被利用,而且均一性也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投影装置,其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可以提高成像均一性,从而提高了投影装置的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括光源组件、显示面板以及投影镜头,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元件和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侧,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其出光侧;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发光区;

3、其中,所述发光区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方向,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与在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比值为第一长宽比,所述第一长宽比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长宽比。

4、可选的,所述第一长宽比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长宽比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1.2。

5、可选的,所述第一长宽比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长宽比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1.15。

6、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为矩形;

7、所述发光区的轮廓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边长度为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所述矩形的短边长度为在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或者,

8、所述发光区的轮廓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长度为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所述椭圆形的短轴长度为在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9、可选的,所述发光区的轮廓为矩形,所述长边长度在10mm-15mm的范围内,所述短边长度在6mm-12mm的范围内;或者,

10、所述发光区的轮廓为椭圆形,所述长轴长度在10mm-15mm的范围内,所述短轴长度在6mm-12mm的范围内。

11、可选的,所述聚光透镜包括平凸透镜,所述平凸透镜具有相互背离的透镜平面和透镜凸面;所述透镜平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侧相对,且间隔设置;

12、所述透镜平面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延伸方向和第四延伸方向;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与第一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第四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透镜平面在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第四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

13、所述透镜平面在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与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的比值在2.5-3.5的范围内,所述透镜平面在所述第四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发光区在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在3-4的范围内。

14、可选的,所述透镜平面在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在36mm-45mm的范围内,所述透镜平面在所述第四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在28mm-35mm的范围内;

15、所述平凸透镜的最大厚度在15mm-20mm的范围内。

16、可选的,所述发光区与所述透镜平面的间距在1.5mm-4mm的范围内,或者,

17、所述聚光透镜还包括位于所述平凸透镜靠近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透镜底座,所述透镜底座与所述平凸透镜接触设置,所述发光区与所述透镜底座之间的间距在1.5mm-4mm的范围内。

18、可选的,所述透镜底座在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在45mm~50mm的范围内;所述透镜底座在所述第四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在34mm~38mm的范围内;所述透镜底座的厚度在1.2mm-3mm的范围内。

19、可选的,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

20、所述平凸透镜的所述透镜凸面的中心到所述准直透镜的出光面中心的光程在50mm~70mm的范围内。

21、可选的,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前置反光镜,所述前置反光镜被配置为使所述聚光透镜出射的光经过所述前置反光镜反射进入所述准直透镜。

22、可选的,所述平凸透镜平面在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为44mm;所述透镜平面在所述第四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34mm;所述平凸透镜的最大厚度为19mm,或者,

23、所述平凸透镜平面在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所述透镜平面在所述第四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所述平凸透镜的最大厚度分别为44mm、34mm、19mm等比放大x倍;其中x在0.9-1.1范围内。

24、可选的,所述平凸透镜平面在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为36.9mm;所述透镜平面在所述第四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28.9mm;所述平凸透镜的最大厚度为15.3mm,或者,

25、所述平凸透镜平面在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所述透镜平面在所述第四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所述平凸透镜的最大厚度分别为36.9mm、28.9mm、15.3mm等比放大x倍;其中x在0.9-1.1范围内。

26、可选的,所述透镜底座的轮廓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四角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弧线段,所述弧形段的圆弧半径在4mm-18mm的范围内。

27、可选的,所述准直透镜的外轮廓为矩形;

28、所述准直透镜的长度大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长度,且所述准直透镜的长度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长度之差不超过20mm;

29、所述准直透镜的宽度大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宽度,且所述准直透镜的宽度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宽度之差不超过20mm。

30、可选的,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准直透镜之间,所述透光部的外轮廓为矩形;

31、所述透光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长度,且所述透光部的长度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长度之差不超过20mm;

32、所述透光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宽度,且所述透光部的宽度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宽度之差不超过20mm。

33、可选的,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

34、第一偏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所发射的光转换为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光;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元件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

35、聚焦透镜,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或者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之间;

36、后置反光镜,设置为将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光反射进入所述投影镜头;

37、第二偏光元件,所述第二偏光元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偏光元件的一侧,用于将第一偏振方向的偏振光与第二偏振方向的偏振光中的其中一者从所述投影镜头射出,所述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垂直;

38、其中,所述后置反光镜和所述第二偏光元件为同一元件或不同元件;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39、可选的,当所述聚焦透镜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时,所述透光部位于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透光部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40、当所述聚焦透镜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之间时,所述透光部位于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聚焦透镜之间,所述透光部与所述聚焦透镜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41、所述第一偏光元件贴附于所述透光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