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30082发布日期:2023-04-22 10:4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色膜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


背景技术:

1、智能化汽车天幕越来越普及,为了阻挡不需要的光线,往往在天幕上后装(汽车出厂后)或者前装(汽车出厂前)贴调光变色膜来实现阻挡光线作用。

2、随着电动汽车推广力度的加大,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汽车智能电气化越来越普及,里面包含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大尺寸天幕等方面。但是围绕大尺寸天幕方面的智能化变色膜还研究的不多,往往都是弄一块深色的玻璃作为天幕,深色的玻璃没法变色调光,白天行驶的时候太阳光比较烈还是会有部分太阳光可以晒进来;晚上行驶的时候想看窗外的月光,发现月光被深色玻璃遮挡没法欣赏月光。

3、现有的解决途径是在天幕上贴一张可以调光变色膜,调光变色膜的技术通常有pdlc即聚合物分散液晶模式,利用pdlc对光的散射或者透射实现开和光;还有ec以为代表的的电致变色、spd代表的悬浮粒子变色、染料液晶变色等常用的技术;但是现有调光变色膜往往无法实现智能化,只能根据屏幕按钮或者机械开关进行调光变色膜的调光动作。

4、现有技术在天幕上通过贴好调光变色膜之后,将电极与供电部分相连,采用遥控开关和中控大屏页面进行明暗程度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虽然实现了对外界光的调节,但是没有实现智能化,比方驾驶员喜欢光线小于等于30%,那么会根据行驶过程一直不停的调节,体验非常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可以实现人为远程设定感光强度后,调光变色膜自我调节变色范围来适应设定值,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光线探测器、中央处理模块、终端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变色膜;

3、光线探测器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方式将信息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且中央处理模块与终端模块互连,用于接收来自终端模块的信息;中央处理模块与电源模块互连,通过中央处理模块处理信息并释放指令给电源模块,将汽车内部的电压转换成变色膜需要的电压。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变色膜上安装有滤光层。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变色膜包括第一基板、调光变色层和第二基板,调光变色层的上方以及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第一基板安装于第一导电层上方,第二基板安装于第二导电层下方,滤光层安装于第一基板上方。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光线探测器分布于车身上,用于检测外界环境光强。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线探测器、中央处理模块、终端模块、电源模块的设定,实现了调光变色膜的智能化调节,设定好较为舒适的光强之后,调光变色膜在装置的作用下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光进行变色,从而实现光强的射入量。

9、2、本实用新型光变色膜新增了滤光层,针对损害调光变色膜寿命的光波段进行过滤,这样大大增加了调光变色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探测器、中央处理模块、终端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变色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膜上安装有滤光层(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膜包括第一基板(2)、调光变色层(4)和第二基板(6),调光变色层(4)的上方以及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电层(3)以及第二导电层(5),第一基板(2)安装于第一导电层(3)上方,第二基板(6)安装于第二导电层(5)下方,滤光层安装于第一基板(2)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探测器分布于车身上,用于检测外界环境光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调光变色膜装置,包括光线探测器、中央处理模块、终端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变色膜;光线探测器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方式将信息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且中央处理模块与终端模块互连,用于接收来自终端模块的信息;中央处理模块与电源模块互连,通过中央处理模块处理信息并释放指令给电源模块,将汽车内部的电压转换成变色膜需要的电压。本技术实现了调光变色膜的智能化调节,设定好较为舒适的光强之后,调光变色膜在装置的作用下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光进行变色,从而实现光强的射入量。

技术研发人员:夏亮,陆红波,沈隆军,吴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宝立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