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9149发布日期:2023-08-27 08:0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手机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应用在手机上的摄像模组的需求也在呈多元化增长。随着手机拍摄功能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传统的摄像模组参数已经不足以满足许多场景的需求,手机市场在追求高像素的同时,也在朝着逐步扩大视场角和小畸变的方向迈进,从而获得更大的拍摄区域。为了满足超广角的需求,通常采用的透镜数量较多,多为六片式,透镜数量的增加使得相邻透镜的边缘位置的杂散光增加,不利于成像;同时透镜较多使得其在镜筒的组立稳定性也难以保证。另外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超广角,导致透镜较为敏感,加工困难。

2、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模组存在超广角、低杂光和组立稳定性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模组存在超广角、低杂光和组立稳定性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筒和沿镜筒的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在镜筒中的第一透镜、第一间隔件、第二透镜、第二间隔件、第三透镜、第三间隔件、第四透镜、第四间隔件、第五透镜、第五间隔件、第六透镜、第六间隔件、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间隔件至第六间隔件均与其物侧的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且第一间隔件至第六间隔件均能够遮挡光线进入其像侧的透镜的边缘结构部;镜筒的物侧端具有承靠部,承靠部朝向靠近光轴的方向延伸,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承靠部至少部分抵接;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67与第六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6之间满足:1.0<|d6m/f7|+t67/cp6<8.5。

3、进一步地,第一间隔件至第六间隔件包括隔圈和隔片的一种或多种。

4、进一步地,第一间隔件至第六间隔件均为隔片;或者第五间隔件为隔圈,第一间隔件至第四间隔件和第六间隔件均为隔片;或者第五间隔件和第六间隔件均为隔圈,第一间隔件至第四间隔件均为隔片。

5、进一步地,摄像模组还包括压圈,压圈设置在第七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镜筒的内壁面同时抵接。

6、进一步地,第一间隔件至第六间隔件的外周缘包括与透镜抵接和与镜筒的内壁面抵接中的一种或多种;当间隔件的外周缘与透镜抵接时,间隔件所在的相邻两个透镜扣合设置,间隔件位于相邻两个透镜的扣合位置处,此时间隔件的外周缘与相邻两个透镜中的位于物侧的透镜抵接。

7、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与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之间满足:24.0<r2*(d1s-d1s)/(r3*(d1m-d1m))<56.0。

8、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之间满足:13.0<f1/d1s+t12/cp1<23.0。

9、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与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之间满足:6.0<f2/(d1m-d2s)<9.0。

10、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第二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2之间满足:-13.0<f2*(t12+cp1)/(f1*(t34+cp2))<-6.5。

11、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二间隔件和第三间隔件之间的间隔ep23与第三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3之间满足:24.0<f3/ct3+f3/(ep23+cp3)<38.0。

12、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第二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2m、第二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m与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之间满足:11.0<r5/|d3s-d2m|+r5/(d2m-d3s)<67.0。

13、进一步地,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3m与第三间隔件和第四间隔件之间的间隔ep34之间满足:6.0<f4/ct4+(d4s-d3m)/ep34<7.5。

14、进一步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4s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9.0<t45/cp4+d4s/r8<24.0。

15、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第四间隔件和第五间隔件之间的间隔ep45与第五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5之间满足:-34.0<f5/(ct5+t56)+f5/(ep45+cp5)<-17.0。

16、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5s、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之间满足:1.5<|r9/r10|*(d5s/d5s)<10.0。

17、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第六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6s、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之间满足:-6.5<(f5+f6)/(d6s-d5m)<-2.0。

18、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第五间隔件和第六间隔件之间的间隔ep56之间满足:5.0<f6/ep56+f6/ct6<8.0。

19、进一步地,摄像模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六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6s之间满足:4.0<tan(semi-fov)+|d6s/f7|<5.5。

20、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摄像模组包括镜筒和沿镜筒的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在镜筒中的第一透镜、第一间隔件、第二透镜、第二间隔件、第三透镜、第三间隔件、第四透镜、第四间隔件、第五透镜、第五间隔件、第六透镜、第六间隔件、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间隔件至第六间隔件均与其物侧的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且第一间隔件至第六间隔件均能够遮挡光线进入其像侧的透镜的边缘结构部;镜筒的物侧端具有承靠部,承靠部朝向靠近光轴的方向延伸,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承靠部至少部分抵接;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67与第六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6之间满足:1.0<|d6m/f7|+t67/cp6<8.5。

21、通过在各相邻两个透镜之间设置间隔件,一方面有利于相邻两个透镜能够稳定的与间隔件进行抵接承靠,保证组立稳定性;另一方面使得间隔件能够遮挡光线进入其像侧的透镜的边缘结构部,从而使得间隔件起到吸收杂散光的目的,从而减少杂散光在透镜边缘的传输,改善杂光。通过合理设置第六间隔件和合理约束第七透镜有效焦距,使得光学后焦距离在理想范围之内,使得摄像模组的整体长度可控,在保证超广角特性的情况下,使摄像模组的小型化和轻薄化,有利于摄像模组应用在轻薄型产品中。同时配合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和第六间隔件的最大厚度,可有效控制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空间位置,使得其不会外凸镜筒的后端,避免第七透镜擦伤;同时有利于第七透镜与第六间隔件的稳定承靠和镜筒的内壁面的稳定接触。通过间隔件和透镜在镜筒中的紧密配合同时约束上述参数,有利于避免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的鬼像问题,以及解决了因第六间隔件的厚度设计不合理导致的组立不稳的情况,同时使得第六间隔件能有效拦截边缘光线进入第七透镜的边缘结构部进而产生的内反杂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