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3544发布日期:2024-02-09 13:0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miniled技术具有极大潜力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方向之一,随着中高端平板和笔电产品上在mini-led技术的推出,极大提升了ltps-lcd产品的暗态显示效果,mini-led相较于oled,尽管在厚度和响应时间上还有待提高。但在功耗/hdr标准/cr/亮度/产品信赖性上,都有明显优势。

2、由于灯板间led灯的均匀分布,导致背光及模组状态下的画面品味较差,比较容易出现画面显示不均、灯影等不良品味,为提升画面品味需要用到分光膜。

3、然而,分光膜由于其特殊的阵列微结构导致分光膜之间易形成彩虹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3、发光单元;

4、第一分光光学膜,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微结构透镜;

5、第二分光光学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微结构透镜;

6、第三分光光学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的一侧,所述第三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微结构透镜;

7、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结构和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的结构均与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结构不同,且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形状和第三微结构透镜的形状相同。

8、可选的,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和所述第三分光光学膜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均为雾面。

9、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至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横截面、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横截面和第三微结构透镜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

10、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和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均与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宽度不同;

11、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高度和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的高度均与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高度不同;和/或

12、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顶角角度和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的顶角角度均与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顶角角度不同。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宽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和/或

14、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高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15、可选的,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宽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所述第三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或

16、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高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所述第四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17、可选的,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和/或

18、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高度。

19、可选的,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和/或

20、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高度。

21、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透镜在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上的密度和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透镜在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上的密度不相同。

22、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不同。

2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单元、第一分光光学膜、第二分光光学膜和第三分光光学膜。其中,第一分光光学膜设置在发光单元的一侧,第一分光光学膜远离发光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微结构透镜;第二分光光学膜设置在第一分光光学膜远离发光单元的一侧,第二分光光学膜远离第一分光光学膜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微结构透镜;第三分光光学膜设置在第二分光光学膜远离第一分光光学膜的一侧,第三分光光学膜远离第一分光光学膜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微结构透镜;其中,第一微结构透镜的结构和第三微结构透镜的结构均与第二微结构透镜的结构不同,且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形状和第三微结构透镜的形状相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分光光学膜和第三分光光学膜之间设置第二分光光学膜,且第二分光光学膜的微结构透镜的结构与第一分光光学膜和第三分光光学膜上的微结构透镜的结构不同,进而可以使第一分光光学膜和第三分光光学膜之间产生的彩虹纹现象消失。另外,增加设置第二分光光学膜还可以增加分光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和所述第三分光光学膜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均为雾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至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横截面、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横截面和第三微结构透镜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宽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宽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所述第三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宽度;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透镜在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上的密度和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透镜在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上的密度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不同。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单元;第一分光光学膜,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微结构透镜;第二分光光学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微结构透镜;第三分光光学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的一侧,所述第三分光光学膜远离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微结构透镜;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结构和所述第三微结构透镜的结构均与所述第二微结构透镜的结构不同,且所述第一微结构透镜的形状和第三微结构透镜的形状相同。

技术研发人员:章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