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透量子点光学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器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62319发布日期:2023-07-13 05:5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高透量子点光学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器件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显示及照明,具体涉及一种高透量子点光学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1、量子点扩散板具有扩散匀光和量子点颜色鲜艳,提升色域的作用。由于扩散粒子和量子点对光线的散射、反射等原因造成量子点扩散板亮度和光线透过率不高。目前主流的做法是在扩散板表面或内部做微结构,但是上述微结构仅提升扩散板光面的轴向亮度,对于整体的光效并没有提升。因此,现有的量子点扩散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透量子点光学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器件。该高透量子点光学板具有高亮度和高光线透过率,不仅提升了光学板中心亮度,而且使光学板整体的光效得到提升。

2、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透量子点光学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高透量子点光学板包括依次层叠的蓝光增透层、第一光扩散层、第一增反层、第一量子点层、第二增反层、第二量子点层、第二光扩散层;

3、其中,所述第一增反层包括红光增反层,所述第一量子点层包括红光量子点层,所述第二增反层包括绿光增反层,所述第二量子点层包括绿光量子点层;或

4、所述第一增反层包括绿光增反层,所述第一量子点层包括绿光量子点层,所述第二增反层包括红光增反层,所述第二量子点层包括红光量子点层。

5、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高透量子点光学板,包括依次层叠的蓝光增透层、第一光扩散层、第一增反层、第一量子点层、第二增反层、第二量子点层、第二光扩散层,蓝色光源从蓝色增透层至第二光扩散层的方向进入光学板,通过设置的蓝色增透层,利用增透膜原理降低了蓝色光源的反射率,即提高了蓝色光源的光线透过率,其中,第一增反层包括红光增反层,第一量子点层包括红光量子点层,第二增反层包括绿光增反层,第二量子点层包括绿光量子点层,具体地,光线通过第一光扩散层至红光量子点层,红光量子点层激发的部分光线向光入射方向散射,此时红光增反层利用增反膜原理使这部分光线可以反射回去,即可以使红光量子点层激发的光线尽可能朝着出光方向传播,光线继续传播至绿光量子点层,绿光量子点层激发的部分光线同样会向光入射方向散射,此时绿光增反层利用增反膜原理使这部分激发的光线可以反射回去,即可以使绿光量子点层激发的光线尽可能朝着出光方向传播,本技术通过提高蓝色光源的透过率以及分别提高红光量子点层激发的光线和绿光量子点层激发的光线向出光方向的反射率,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光线在光学板的透过率,进而提高了光学板亮度;如果第一增反层包括绿光增反层,第一量子点层包括绿光量子点层,第二增反层包括红光增反层,第二量子点层包括红光量子点层,增反原理如上所述。由此,该高透量子点光学板具有高亮度和高光线透过率,不仅提升了光学板中心亮度,而且使光学板整体的光效得到提升。

6、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高透量子点光学板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增透层的厚度为入射蓝光在所述蓝光增透层里的波长的1/4。由此,可以提高蓝色光源光线透过率。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绿光增反层的厚度为激发绿光在所述绿光增反层里的波长的1/2。由此,可以提高绿光量子点层激发光线的反射率。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光增反层的厚度为激发红光在所述红光增反层里的波长的1/2。由此,可以提高红光量子点层激发光线的反射率。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的厚度为0.3mm-0.5mm。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扩散层的厚度为0.3mm-0.5mm。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量子点层的厚度为0.5mm-0.8mm。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量子点层的厚度为0.5mm-0.8mm。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增透层、所述红光增反层和所述绿光增反层的材料分别独立地包括一氧化硅、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铝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之一。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扩散层中的扩散粒子的质量占比为0.5%~1%。由此,可以提高第一扩散层的光线透过率。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扩散层中的扩散粒子的质量占比为0.5%~1%。由此,可以提高第二光扩散层的光线透过率。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量子点层中量子点材料质量占比为0.002%~0.05%。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量子点层中量子点材料的质量占比为0.002%~0.05%。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反层和所述第一量子点层之间设有第一光固化胶水层,所述第二增反层和所述第二量子点层之间设有第二光固化胶水层,所述第二量子点层和所述第二光扩散层之间设有第三光固化胶水层。由此,可以使光学板各层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和平整。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固化胶水层的厚度为25μm-50μm。

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固化胶水层的厚度为25μm-50μm。

2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光固化胶水层的厚度为25μm-50μm。

2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固化胶水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的折射率。由此,提高第一量子点层激发光线的全反射率。

2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固化胶水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量子点层的折射率。由此,提高第二量子点层激发光线的全反射率。

2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光固化胶水层的折射率为1.47-1.49。

2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扩散层远离所述第二量子点层的一侧上设有表面微结构。由此,可以提高光学板的中心亮度。

2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微结构包括列式分布的三菱镜结构或金字塔结构。

28、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上述高透量子点光学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29、将蓝光增透层、第一光扩散层、第一增反层、第一量子点层、第二增反层、第二量子点层和第二光扩散层进行叠置,以便得到高透量子点光学板,

30、其中,所述第一增反层包括红光增反层,所述第一量子点层包括红光量子点层,所述第二增反层包括绿光增反层,所述第二量子点层包括绿光量子点层;或所述第一增反层包括绿光增反层,所述第一量子点层包括绿光量子点层,所述第二增反层包括红光增反层,所述第二量子点层包括红光量子点层。

31、由此,采用该方法可以制备得到上述具有高光线透过率和高亮度的光学板。

32、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器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器包括上述高透量子点光学板或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高透量子点光学板。由此,该显示器件具有优异的色域效果。

3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