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2518发布日期:2023-11-18 12:0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针对排列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将栅极布线逐行设为导通状态,用同一源极布线对排列为一列的多个像素依次进行充电。但是,在驱动透明显示器这样的高速驱动面板及大型高精细面板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水平期间(日文:水平期間)短、像素的充电时间不足的可能性。

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栅极布线每两条设为导通状态,并用两条不同的源极布线对排列为一列的多个像素同时进行充电的显示装置。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栅极布线每四条设为导通状态,用四条不同的源极布线对排列为一列的多个像素同时进行充电的显示装置。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60254号公报

6、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8/130920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目的之一在于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的大型高精细化或高速驱动。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有:在设置于第1基板的显示区域中、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第1像素至第3像素;与第1像素至第3像素的各自连接、沿着第1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源极布线至第3源极布线;和与第1像素至第3像素的各自连接、沿着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栅极布线至第3栅极布线,第1像素具有与第1栅极布线及第1源极布线电连接的第1晶体管、和与第1晶体管电连接的液晶元件,第1像素至第3像素设置在第1源极布线及第3源极布线与第2源极布线之间,第1源极布线与第3源极布线交叉。



技术特征:

1.显示装置,其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1晶体管具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进一步具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进一步具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进一步具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中,进一步具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周边区域中,所述第2栅极布线具有与所述第3栅极布线重叠地延伸存在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中,进一步具有与所述第1栅极布线至所述第4栅极布线连接的第1栅极驱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中,进一步具有与所述第1栅极布线连接的第1栅极驱动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1像素至所述第4像素连续地排列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进一步具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的大型高精细化或高速驱动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具有:在设置于第1基板的显示区域中、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第1像素至第3像素;与第1像素至第3像素各自连接、并沿着第1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源极布线至第3源极布线;和与第1像素至第3像素的各自连接、沿着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栅极布线至第3栅极布线,第1像素具有与第1栅极布线及第1源极布线电连接的第1晶体管、和与第1晶体管电连接的液晶元件,第1像素至第3像素设置在第1源极布线及第3源极布线与第2源极布线之间,第1源极布线与第3源极布线交叉。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谦太朗,池田匡孝,林宏宜,大森优二,大植善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