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0810发布日期:2023-09-09 14:1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八片透镜的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更新换代,单纯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机早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拥有高像素的拍摄功能和一流的图像处理能力已经成了智能手机的必备配置。相应地,对于应用于例如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镜头而言,拥有更高的成像质量和更小的镜头模组尺寸成为现今必然的发展趋势。单纯从技术上而言,可以通过镜片材料选择、表面镀膜技术改善、结构设计优化、光学设计改良等等方面来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而其中增加镜头中的透镜数量又是提升镜头成像质量最为直接的方法。但是,如何在保持镜头超薄特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压缩镜头的尺寸成为镜头设计领域中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光学成像镜头。

2、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f/epd≤2.0。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1.7<f1/f3<3。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可满足1<f2/f8<2。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可满足|f/f5|+|f/f7|<0.5。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0.6<r1/r4<1。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可满足0.5<r2/r3<0.9。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可满足0.4<f/(|r5|+|r6|)<1。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可满足0.2<r11/r12<1.2。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与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6可满足-1.4<r15/r16<-0.2。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可满足0<f/r13<0.5。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1<ct3/ttl*10<1.5。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与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8可满足0.5<ct8/(ct6+ct7)<1.5。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与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可满足0.6<t67/(t12+t45)<1.1。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ttl/imgh≤1.6。

16、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1.7<f1/f3<3。

17、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可满足1<f2/f8<2。

18、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可满足|f/f5|+|f/f7|<0.5。

19、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0.6<r1/r4<1。

20、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可满足0.5<r2/r3<0.9。

21、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可满足0.4<f/(|r5|+|r6|)<1。

22、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可满足0.2<r11/r12<1.2。

23、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与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6可满足-1.4<r15/r16<-0.2。

24、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可满足0<f/r13<0.5。

25、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1<ct3/ttl*10<1.5。

26、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与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8可满足0.5<ct8/(ct6+ct7)<1.5。

27、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与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可满足0.6<t67/(t12+t45)<1.1。

28、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ttl/imgh≤1.6。

29、本技术采用了八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小型化、大孔径、高成像品质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