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26574发布日期:2024-01-16 12:3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1、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像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

2、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日常使用的变焦镜头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但如何在使变焦镜头越来越小的前提下,进一步的保证变焦镜头的变焦幅度再增大,清晰度进一步提高,是相关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实现了变焦镜头在小型化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群的体积与变焦透镜群的移动范围,增加了变焦镜头的变焦能力,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变焦镜头,所述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变倍透镜群,光阑,第二固定透镜群,聚焦透镜群,辅助透镜群组成;

4、所述变倍透镜群及聚焦透镜群沿所述变焦镜头的主光轴方向移动;

5、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固定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四固定透镜组成;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xg2/ft>0.5;ft/fw<5;dg12max/dg35>1.8;其中,xg2为所述变倍透镜群的最大移动距离,fw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焦距,ft为所述变焦镜头望远状态的焦距,dg12max为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及变倍透镜群最大光学总长,dg35为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至辅助透镜群的最大光学总长。

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结构与参数的限定,实现了变焦镜头在小型化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群的体积与变焦透镜群的移动范围,增加了变焦镜头的变焦能力,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

7、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变倍透镜群、第二固定透镜群、聚焦透镜群中,均至少包含一枚非球面透镜。

8、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非球面透镜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变焦镜头内透镜的数量,继而实现了变焦镜头的体积,实现了变焦镜头的小型化。

9、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透镜和第三固定透镜均为非球面透镜。

10、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连续两枚非球面透镜的设置,迅速实现了光学的校正,减少了透镜的使用,同时使得后续光路的上下光线间距减小,减小了变焦镜头的直径,实现了变焦镜头横向的小型化。

11、优选地,所述变倍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变倍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变倍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三变倍透镜组成。

12、优选地,所述变倍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变倍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变倍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变倍透镜和负光焦度的第四变倍透镜组成,所述第三变倍透镜和第四变倍透镜胶合。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五固定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固定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固定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固定透镜组成。

14、优选地,所述聚焦透镜群为一枚负光焦度的第一聚焦透镜;

15、所述辅助透镜群为一枚正光焦度的第一辅助透镜。

16、优选地,所述第四变倍透镜朝向像面侧的面为平面。

1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平面的限定,便于光路的调整,也便于第四变倍透镜的加工。

18、优选地,所述第一辅助透镜向像面侧的面为平面。

19、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平面的限定,便于光路的调整,也便于第一辅助透镜的加工。

20、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1、0.1<xg4/xg2<0.25;

22、其中,xg4为所述聚焦透镜群的最大移动距离。

2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适当距离的聚焦透镜群的设置,在实现变焦镜头小型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变焦镜头的准确聚焦,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

24、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5、0.3<φg3/φg1<0.4;

26、其中,φg3为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的最大外径,φg1为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的最大外径。

2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外径的限定,实现了变焦镜头的小型化,同时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视场角。

28、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成像装置,包括:变焦镜头;及成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变焦镜头形成的图像。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通过上述结构与参数的限定,实现了变焦镜头在小型化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群的体积与变焦透镜群的移动范围,增加了变焦镜头的变焦能力,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

31、2.通过连续两枚非球面透镜的设置,迅速实现了光学的校正,减少了透镜的使用,同时使得后续光路的上下光线间距减小,减小了变焦镜头的直径,实现了变焦镜头横向的小型化。

32、3.通过适当距离的聚焦透镜群的设置,在实现变焦镜头小型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变焦镜头的准确聚焦,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变倍透镜群,光阑,第二固定透镜群,聚焦透镜群,辅助透镜群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12.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变倍透镜群,光阑,第二固定透镜群,聚焦透镜群,辅助透镜群组成;所述变倍透镜群及聚焦透镜群沿所述变焦镜头的主光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固定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四固定透镜组成;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XG2/ft>0.5;ft/fw<5;DG12max/DG35>1.8。实现了变焦镜头在小型化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群的体积与变焦透镜群的移动范围,增加了变焦镜头的变焦能力,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袁多,厉冰川,何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