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模组及其终端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5110发布日期:2023-12-16 11:1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调光模组及其终端产品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电,尤其涉及一种调光模组及其终端产品。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和热的调节需求越来越大,调光技术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具体的,调光技术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外部光强和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通常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而调光器件本身一般对水汽较为敏感,为了保证对水氧的阻隔、保持良好的器件密封性,需要在整个调光模组周围设置胶圈,此时胶圈也属于调光模组的一部分,胶圈通过合片工艺的方式和调光模组的其他部分之间形成连接。

2、现有技术中,在合片工艺之前,胶圈与调光模组的其他部分之间没有形成任何连接,因此如果存在一定的外力,会使得二者之间产生相对移动,这种位置的改变在后续合片时,需要人为再次校准,因此,如何保证调光模组整体的稳定性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调光模组及其终端产品。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光模组,包括:中心层叠体和周边组件,所述中心层叠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粘接层、至少一层调光器件和第二粘接层,所述周边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胶圈,所述周边组件设置在所述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胶圈的内边缘侧设置有榫头结构,所述中心层叠体的外边缘侧设置有榫眼结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榫眼结构相互配合,形成榫卯结构,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胶圈的内边缘侧设置有榫眼结构,所述中心层叠体的外边缘侧设置有榫头结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榫眼结构相互配合,形成榫卯结构。

3、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胶圈的内边缘侧设置有多个所述榫头结构,所述中心层叠体的外边缘侧设置有多个所述榫眼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调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调光介质层、第二导电基底;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电连接部分,所述电连接部分超出所述调光介质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形成台阶,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包括电连接部分,所述电连接部分超出所述调光介质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形成台阶;所述胶圈的所述榫头结构,位于所述调光器件的所述台阶处。

5、进一步的,所述胶圈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调光介质层之间具有间隙。

6、进一步的,所述调光模组还包括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台阶处,并与所述电连接部分靠近所述调光介质层的表面相连接。

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调光器件的所述台阶处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汇流条远离所述电连接部分的表面相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调光模组还包括保护胶,所述保护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台阶处,并与所述汇流条远离所述电连接部分的表面相连接,位于所述调光器件的所述台阶处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保护胶远离所述电连接部分的表面相接触。

9、进一步的,所述胶圈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调光器件,相互胶连在一起。

10、进一步的,所述调光器件至少为两层,相邻调光器件之间设置有第三粘接层。

11、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三粘接层,和与其上下相邻的导电基底,三者在第一粘接层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接层远离所述第二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远离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层。

13、进一步的,所述调光模组还包括遮挡层,所述遮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在平行于第一粘接层的方向上,所述遮挡层的宽度不小于所述胶圈的宽度。

14、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产品,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调光模组,其中,所述终端产品包括后视镜、幕墙、汽车天窗、汽车侧窗、汽车挡风玻璃、电子产品的壳体、眼镜、交通工具以及显示面板中的任意一种。

15、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胶圈和中心层叠体上分别设置能相互配合的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使得二者之间形成榫卯结构,从而通过榫卯结构的配合连接,使得胶圈和中心层叠体之间的位置能够相对固定,减小在后续的工序中,二者之间产生相对移动而导致的加工不便的问题,提高了调光模组的整体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16、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胶圈的内边缘侧设置有多个所述榫头结构,所述中心层叠体的外边缘侧设置有多个所述榫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调光介质层、第二导电基底;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电连接部分,所述电连接部分超出所述调光介质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形成台阶,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包括电连接部分,所述电连接部分超出所述调光介质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形成台阶;所述胶圈的所述榫头结构,位于所述调光器件的所述台阶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调光介质层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台阶处,并与所述电连接部分靠近所述调光介质层的表面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调光器件的所述台阶处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汇流条远离所述电连接部分的表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胶,所述保护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台阶处,并与所述汇流条远离所述电连接部分的表面相连接,位于所述调光器件的所述台阶处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保护胶远离所述电连接部分的表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的所述榫头结构和所述调光器件,相互胶连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器件至少为两层,相邻调光器件之间设置有第三粘接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第三粘接层,和与其上下相邻的导电基底,三者在第一粘接层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远离所述第二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远离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层,所述遮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在平行于第一粘接层的方向上,所述遮挡层的宽度不小于所述胶圈的宽度。

13.一种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模组,其中,所述终端产品包括后视镜、幕墙、汽车天窗、汽车侧窗、汽车挡风玻璃、电子产品的壳体、眼镜、交通工具以及显示面板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光模组及其终端产品,包括中心层叠体和周边组件,中心层叠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粘接层、至少一层调光器件和第二粘接层,周边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胶圈,周边组件设置在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其中,至少一个胶圈的内边缘侧设置有榫头结构,中心层叠体的外边缘侧设置有榫眼结构,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相互配合,形成榫卯结构。通过在胶圈和中心层叠体上分别设置能相互配合的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提高了调光模组的整体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育奇,王巍舒,卢艺才,宋佳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