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40316发布日期:2024-05-11 00:1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已知在液晶显示装置(lcd)中,通过在面板与背面背光之间配置反射型偏振板后使用,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对于反射型偏振板,通过贴合偏振膜或相位差膜后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以往,已知有在反射型偏振板层叠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偏振膜或相位差膜的光学层叠体(例如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44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学特性的偏差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本发明提供以下发明。

5、〔1〕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a1)将光学膜以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的方式裁切而得到第1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的工序,上述光学膜是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长条状的原材光学膜,俯视时的光学轴相对于宽度方向的角度α1[°]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为-1°~1°且随着从宽度方向中央部朝向宽度方向两端部而变化,上述第1光学膜的俯视时的光学轴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α1[°]的平均值α1m为正,上述第2光学膜的俯视时的光学轴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α2[°]的平均值α2m为负;

6、(c11)准备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长条状的原材第1偏振膜及原材第2偏振膜的工序;

7、(c12)将原材第1偏振膜以在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份的方式裁切而得到两片第1偏振膜的工序;

8、(c13)将原材第2偏振膜以在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份的方式裁切而得到两片第2偏振膜的工序;

9、(d1)将第1光学膜与第1偏振膜以使彼此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正方向一致的方式使上表面彼此对置地贴合而得到光学层叠体的工序;

10、(e1)将第2光学膜与第2偏振膜以使彼此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正方向一致的方式使上表面彼此对置地贴合而得到光学层叠体的工序,

11、在上述工序(c11)中,原材第1偏振膜的俯视时的吸收轴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β1[°]满足下述式(i),原材第2偏振膜的俯视时的吸收轴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β2[°]满足下述式(ii)。

12、β1=-(a1/2)(1.0±0.3)       (i)

13、β2=-(a2/2)(1.0±0.3)       (ii)

14、[上述式(i)中a1表示角度α1a的绝对值,上述式(ii)中a2表示角度α2a的绝对值。]

15、此处,

16、角度α1a为第1光学膜的角度α1之中绝对值达到最大时的角度,

17、角度α2a为第2光学膜的角度α2之中绝对值达到最大时的角度。

18、对于工序(a1),

19、原材光学膜例如为长条状的反射型偏振板。该反射型偏振板的光学轴为反射轴。反射型偏振板是具有使与反射轴平行的偏振光成分反射、使与反射轴正交的偏振光成分透射的光学功能的膜。

20、原材光学膜例如为长条状的相位差板。该相位差板的光学轴为慢轴或快轴。作为原材光学膜,例如可以举出聚碳酸酯系树脂膜、环烯烃系树脂膜、聚酯系树脂膜,例如为利用双轴拉伸得到的双轴拉伸膜。

21、原材光学膜也可以以沿着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割成两份的方式裁切。原材光学膜也可以以在长度方向上分割成宽度方向中央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和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分割成三份的方式裁切。该情况下,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成为第1光学膜及第2光学膜。

22、对于工序(c1),

23、长条状的第1偏振膜通常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吸收轴的角度通常在全部宽度范围中恒定,其偏差为±1°的范围内。

24、长条状的第2偏振膜通常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吸收轴的角度通常在全部宽度范围中恒定,其偏差为±1°的范围内。

25、长条状的第1偏振膜及长条状的第2偏振膜可以利用以下的工序来准备,即,分别在长条状的基材膜上形成取向膜,在该取向膜上形成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的膜。

26、对于工序(d1),

27、第1光学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上表面为贴合于第1偏振膜的贴合面,下表面为其相反面。第1偏振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上表面为贴合于第1光学膜的贴合面,下表面为其相反面。

28、对于工序(e1),

29、第2光学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上表面为贴合于第2偏振膜的贴合面,下表面为其相反面。第2偏振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上表面为贴合于第2光学膜的贴合面,下表面为其相反面。

30、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1〕(a1)中使用的原材光学膜,可以举出角度α1[°]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为-1°~1°、优选为0°、且从宽度方向中央部朝向一端部单调地增加、并且从宽度方向中央部朝向宽度方向另一端部单调地减少的光学膜。

31、〔2〕根据〔1〕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将第1光学膜的宽度设为b1[mm]的情况下,第2光学膜、第1偏振膜以及第2偏振膜的各宽度为0.7b1以上且1.3b1以下的范围内。

32、〔3〕根据〔1〕或〔2〕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工序(d1)及上述工序(e1)中的上述贴合中,在对置的上表面间夹设有粘合粘接剂层。

33、〔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对第1光学膜及第2光学膜确定绝对值最大的角度α1及角度α2、并分别设为角度α1a及角度α2a的工序(b1),

34、在上述工序(b1)中,将角度α1a确定为5°以下,将角度α2a确定为-5°以上。

35、〔5〕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a2)将光学膜以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的方式裁切而得到第1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的工序,上述光学膜为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长条状的原材光学膜,俯视时的光学轴相对于宽度方向的角度α1[°]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为-1°~1°,优选为0°,且随着从宽度方向中央部朝向宽度方向两端部而变化,上述第1光学膜的俯视时的光学轴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α1[°]的平均值α1m为正,上述第2光学膜的俯视时的光学轴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α2[°]的平均值α2m为负;

36、(c21)准备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长条状的原材第1相位差膜及原材第2相位差膜的工序;

37、(c22)将原材第1相位差膜以在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份的方式裁切而得到两片第1相位差膜的工序;

38、(c23)将原材第2相位差膜以在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份的方式裁切而得到两片第2相位差膜的工序;

39、(d2)将第1光学膜与第1相位差膜以使彼此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正方向一致的方式使上表面彼此对置地贴合而得到光学层叠体的工序;

40、(e2)将第2光学膜与第2相位差膜以使彼此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正方向一致的方式使上表面彼此对置地贴合而得到光学层叠体的工序,

41、在上述工序(c21)中,原材第1相位差膜的俯视时的慢轴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γ1[°]满足下述式(iii)或式(iv),原材第2相位差膜的俯视时的慢轴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γ2[°]满足下述式(v)或式(vi)。

42、γ1=-(a1/2)(1.0±0.3)+45       (iii)

43、γ1=-(a1/2)(1.0±0.3)-45       (iv)

44、γ2=-(a2/2)(1.0±0.3)+45       (v)

45、γ2=-(a2/2)(1.0±0.3)-45       (vi)

46、[上述式(iii)及(iv)中a1表示角度α1a的绝对值,上述式(v)及(vi)中a2表示角度α2a的绝对值。]

47、此处,

48、对于工序(c2),

49、长条状的第1相位差膜通常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第1相位差膜的慢轴的角度通常在全部宽度范围中大致恒定,其变化、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通常为±2°、优选为±1°的范围内。

50、长条状的第2相位差膜通常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第2相位差膜的慢轴的角度通常在全部宽度范围中大致恒定,其变化、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通常为±2°、优选为±1°的范围内。

51、长条状的第1相位差膜及长条状的第2相位差膜可以利用以下的工序来准备,即,分别在长条状的基材膜上形成取向膜,在该取向膜上形成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的膜。

52、对于工序(d2),

53、第1光学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上表面为贴合于第1相位差膜的贴合面,下表面为其相反面。第1相位差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上表面为贴合于第1光学膜的贴合面,下表面为其相反面。

54、对于工序(e1),

55、第2光学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上表面为贴合于第2相位差膜的贴合面,下表面为其相反面。第2相位差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上表面为贴合于第2光学膜的贴合面,下表面为其相反面。

56、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5〕(a2)中,作为上述原材光学膜,可以举出角度α1[°]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为-1°~1°、优选为0°、且从宽度方向中央部朝向宽度方向一端部单调地增加并且从宽度方向中央部朝向宽度方向另一端部单调地减少的光学膜。

57、〔6〕根据〔5〕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将第1光学膜的宽度设为b1[mm]的情况下,第2光学膜、第1相位差膜以及第2相位差膜的各宽度为0.7b1以上且1.3b1以下的范围内。

58、〔7〕根据〔5〕或〔6〕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工序(d2)及上述工序(e2)中的上述贴合中,在对置的上表面间夹设有粘合粘接剂层。

59、〔8〕根据〔5〕~〔7〕中任一项记载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对第1光学膜及第2光学膜确定绝对值最大的角度α1及角度α2、并分别设为角度α1a及角度α2a的工序(b2),

60、在上述工序(b2)中,将角度α1a确定为5°以下,将角度α2a确定为-5°以上。

61、发明效果

62、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提供光学特性的偏差小的光学层叠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