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和用于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6247发布日期:2023-05-24 08:3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摄像机和用于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摄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机和镜头组件镜头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1、为防止镜头组件与钣金件固定时,由于钣金件的平整度不足,导致镜头组件的pcb(印制电路板)受力变形,镜头组件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引起虚焦问题,现有的钣金件中设置的卸力结构有两种;

2、1.开槽结构,镜头组件通过螺丝紧固,螺丝孔周边开槽,此方案整体效果较差,通过局部开槽来减少外力对于镜头组件的影响。

3、2.弹簧结构,镜头组件不通过螺丝紧固,通过弹簧压紧,此方案本身受外力、温度的可靠性较好,但是构成复杂,成本极高。

4、因此,现有的两种卸力方案,在镜头组件受到装配、温度冲击、物理冲击时,镜头组件会发生位置的变化,导致摄像装置的成像质量大幅下降,图像出现虚焦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机和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通过将安装支架分解为提供支撑作用的第一支架和与第一支架相隔离的第二支架,以使得与第二支架连接的镜头组件的轴向位置不随着第一支架的变形而变化。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包括:

3、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板体和将第一板体连接于所述摄像机的壳体的第一支撑臂;

4、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板体和将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平行设置;和

5、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镜头组件固定至所述第二板体,所述镜头组件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板体;

6、其中,所述第二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具有沿着所述镜头组件的轴向方向的弹性偏移量,以补偿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的变形量。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镜头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

8、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设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形状不同,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过孔间隙配合。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一对所述第一支撑臂,一对第一支撑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对相对的侧边,所述第一支撑臂朝向所述镜头组件的一侧垂直延伸,以与所述第一板体形成围合所述镜头组件的容置空间;

10、每个第一支撑臂的边缘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的翻边,每个所述翻边具有自所述翻边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臂延伸的第一卸力槽。

11、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所述第一卸力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对角端。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一对所述第二支撑臂,一对第二支撑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对相对的侧边,所述第二支撑臂朝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垂直延伸,以形成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弹性偏移空间;

13、所述第二板体包括:

14、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连接件铆压配合,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中心;

15、第二卸力槽,所述第二卸力槽环绕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第二板体,以使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第二板体具有沿着所述镜头组件的轴向方向的弹性偏移量。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臂的高度关联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弹性偏移量。

17、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一对所述第二支架,所述一对第二支架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一板体的对角端。

18、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第二支架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的材料硬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材料硬度;和/或

20、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

2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装置,包括:

22、壳体;

23、镜头组件;和

24、如上所述的安装支架,所述镜头组件通过所述安装支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

25、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将用于镜头组件1的安装支架分拆为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其中,第一支架10作为支撑件,用于与摄像机的壳体直接连接,而第二支架20作为将镜头组件1固定至第一支架10的转接件,其作用在于通过自身的隔离部而使得镜头组件1在固定至第一支架10时具备相对于第一支架10的弹性偏移量,则将镜头组件1通过本实施例的安装支架装设于摄像机的壳体时,当第一支架10发生变形时,第二支架20的第二板体由于隔离部的作用而不会随着第一支架10的变形而发生位移,连接于第二支架20的镜头组件1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支架10的相对位置具有弹性偏移量,而相对于壳体的位置固定不变,并可以通过该弹性偏移量去补偿或者吸收第一支架的局部变形,从而避免由于制造公差、装配误差等导致的第一支架10的变形而对于镜头组件1产生挤压,使得镜头组件1的位置不随着第一支架的变形而变化,进而消除对于镜头组件1的成像质量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0)和所述镜头组件(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0)包括一对所述第二支撑臂(22),一对第二支撑臂(2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21)的一对相对的侧边,所述第二支撑臂(22)朝向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一侧垂直延伸,以形成用于所述第二板体(21)的弹性偏移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臂(22)的高度关联于所述第二板体(21)的弹性偏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所述第二支架(20),所述一对第二支架(20)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一板体(11)的对角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一对第二支架(2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包括一对所述第一支撑臂(12),一对第一支撑臂(1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一对相对的侧边,所述第一支撑臂(12)朝向所述镜头组件(1)的一侧垂直延伸,以与所述第一板体(11)形成围合所述镜头组件(1)的容置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卸力槽(1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对角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的材料硬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架(20)的材料硬度;和/或

10.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机和用于摄像机的镜头组件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板体和将第一板体连接于所述摄像机的壳体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板体和将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平行设置;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镜头组件固定至所述第二板体,所述镜头组件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板体;其中,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具有隔离部,以使得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体的所述镜头组件的轴向位置不随着所述第一支架的变形而变化。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