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镜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1198发布日期:2023-10-22 09:3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镜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穿戴式显示设备,特指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镜架组件。


背景技术:

1、ar眼镜是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的一种实用性载体,用户带上ar眼镜后,在肉眼可观察的实物与眼睛之间增加一层虚拟显示信息,能够与用户进行交互。让用户既能够看到眼前真实的场景,又能看到ar眼镜上的虚拟信息,从而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常见的ar眼镜一般包括镜架,镜架上设有显示组件和控制组件,显示组件能够在镜架上显示虚拟信息,控制组件用于供用户对显示组件的输出信息进行交互控制。

2、由于ar眼镜是开放式设计,外界光源容易对ar眼镜上的显示组件造成影响,使从显示组件上输出的虚拟信息容易受外界光源影响,导致在眼镜上无法清晰显示。因此,在ar眼镜上一般加装有遮光镜片,从而降低外界光源造成的影响。

3、另外,随着ar眼镜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人佩戴及使用ar眼镜。其中,包括视力不好的人群,这些人群日常生活中需要佩戴近视眼镜。为了适配这类人群使用ar眼镜,目前采用的方案主要用两种:一种是增大镜架围绕头部的可用空间,使人佩戴眼镜后,镜架内侧(即人眼与镜框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用户佩戴的近似眼镜。另一种方案是,在镜架上设置可安装近视镜片的装配结构,让用户按需求自行加装适配的近视镜片。

4、可见,现有的ar眼镜上,既要安装遮光镜片,又要安装近似镜片。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外挂式的装配方案,即让两镜片像外挂件一样设置在镜架上,融合性较差,占用空间大,容易给用户在镜架以外的空间进行交互操作时造成干扰,影响用户佩戴及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镜架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ar眼镜上安装外设镜片的结构占用空间大,融合性差,容易影响用户佩戴及操作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镜架组件,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上,所述镜架组件包括镜架、遮光镜片以及近视镜片,所述镜架包括镜框,所述镜框包括相互拼合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上均设有位置对应的观察孔;

3、所述前壳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遮光镜片的第一安装部,所述遮光镜片覆盖于所述前壳的外表面;所述后壳的观察孔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近视镜片的第二安装部,所述近视镜片镶嵌于所述后壳的观察孔。

4、本技术提供的镜架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镜架组件能够适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如ar眼镜。本技术的镜架在镜框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安装结构,眼镜上的遮光镜片和近视镜片可分别设置在镜框的外内两侧,从而达到一框两用的目的,有效地减少外设挂件所占用的空间,提高融合性。其中,该镜框包括相互拼合的前壳和后壳,前壳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安装部,使遮光镜片能够通过第一安装部固定在前壳的外表面上。后壳在观察孔中设置第二安装部,使近视镜片可镶嵌于观察孔内。以此,利用镜框的前壳和后壳分别作为遮光镜片及近视镜片的装配载体,使遮光镜片和近视镜片融合于镜框上,有效地减小占用空间,并能够减小用户在镜架以外的空间进行交互操作的干扰,有利于用户佩戴及在眼镜上进行操作。

5、对遮光镜片的安装结构作改进,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遮光镜片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磁吸。以此,遮光镜片可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在镜框上,结构简单,有利于对遮光镜片进行装拆及更换操作。采用磁吸结构的占用空间小,有效地减少镜框的厚度,并减小了对眼镜前方外部空间的干扰,进而降低对用户的佩戴及操作影响。

6、可选的,在所述观察孔以外的所述前壳外表面上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各个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磁吸件;所述遮光镜片上的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以此,在镜框的前壳与遮光镜片上形成多点磁吸的固定结构,进而提高固定效果,避免遮光镜片存在局部与镜框不贴合的情况发生,有效地确保遮光效果。

7、可选的,所述镜架组件还包括遮挡片,所述遮挡片设置在所述遮光镜片上,所述第二磁吸件收容于所述遮光镜片与所述遮挡片之间。一方面,在遮光镜片上增加的遮挡片能够隐藏第二磁吸件,避免第二磁吸件外露,影响美观。另一方面,该遮挡片在第二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之间起到阻挡作用,遮挡片位于遮光镜片与镜框前壳之间,避免在拆卸遮光镜片时第二磁吸件被第一磁吸件吸附而松脱,有效地确保对第二磁吸件的固定效果。

8、可选的,所述前壳上具有供所述遮光镜片嵌入的第一沉台,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沉台内。一方面,让遮光镜片与镜框的前壳形成嵌入式安装结构,遮光镜片嵌入镜框前壳上,以使遮光镜片的外表面与镜框的前壳平整,进而提高遮光镜片与镜框的融合性。另一方面,该前壳上的第一沉台从遮光镜片的外周壁对遮光镜片进行限位,避免遮光镜片容易移位,让遮光镜片能够准确地安装于镜框的前壳上,有效地锁定遮光范围。

9、对近视镜片的安装结构作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后壳的观察孔边缘的扣接部,所述近视镜片上设有与所述扣接部相扣接的扣块。以此,近视镜片可以从镜架内部直接嵌接于镜框后壳的观察孔上,近视镜片上的扣块与在观察孔周围的扣接部相扣接固定,从而确保对近视镜片的固定效果。由于近视镜片是嵌接于后壳的观察孔中,以使近视镜片与镜框后壳形成嵌入式安装结构,采用嵌入式安装结构有利于减少占用空间,并能够减小对后壳以外空间的干扰,有利于用户佩戴及操作,有效地提高近视镜片与镜框的融合性。

10、对近视镜片的安装结构作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后壳的观察孔边缘的扣接部;所述镜架组件还包括框架,所述近视镜片镶嵌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上设有卡扣。以此,利用框架承载着近视镜片,并在框架上设置卡扣结构,既能够降低加工难度,又能将近视镜片顺利安装于镜框上。

11、可选的,所述近视镜片的侧部具有沿着所述近视镜片外周轮廓设置的凹槽,所述框架的内侧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凹槽的扣条。以此,在近视镜片安装于框架上时,框架内侧上的扣条容易嵌入近视镜片的凹槽内完成安装,有效地提高安装效率。

12、可选的,所述框架的内侧上还设有止挡所述近视镜片的挡筋。以此,防止近视镜片从框架的一侧安装于框架内时,从框架的另一侧滑出,有效地锁定近视镜片位于框架内的安装位置,提高对近视镜片的固定效果。

13、对于近视镜片的安装结构作另一种改进,所述后壳上具有围绕所述观察孔设置的第二沉台,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沉台内周壁上的固定筋,所述固定筋将所述近视镜片固定于所述第二沉台上,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有效地确保对近视镜片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近视镜片与镜框的融合性。

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组件和所述的镜架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镜架上,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端,所述显示端延伸于所述镜框内,并位于所述遮光镜片与所述近视镜片之间。既能够利用遮光镜片进行遮光调节显示效果,又能适用于视力不好的人群佩戴使用,进而提高该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适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