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动框、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8487发布日期:2024-03-01 12:1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镜头动框、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摄像镜头驱动,尤其涉及一种镜头动框、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电式三轴摄像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申请号cn202110871187.2,所述x向位置感应组件、y向位置感应组件和z向位置感应组件分别包括位置感应器和与位置感应器对应的信号接收器,所述基座的底板上表面设有两个用于嵌装x向位置感应组件、y向位置感应组件的信号接收器的水平定位槽,所述第二移动体的内侧面设有一个用于嵌装z向位置感应组件的信号接收器的竖向定位槽,所述水平定位槽和竖向定位槽的槽底分别设有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移动体的底面设有用于嵌装x向位置感应组件的位置感应器的固定槽ⅰ,第二移动体的底面设有用于嵌装y向位置感应组件的位置感应器的固定槽ⅱ,镜头载体的外侧面设有一个用于嵌装z向位置感应组件的位置感应器的固定槽ⅲ。

2、上述方案在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上分别设置了位置感应组件,虽然可以实现防抖和对焦时相应移动体的位置感测,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在不同的移动体上都设置了感测元件,需要在不同的移动体上进行感测元件的开槽并固定于开槽中,制造过程相对繁琐。例如,需要在第一移动体上开两个槽,然后把x向位置感应组件、y向位置感应组件分别固定于槽中,以及需要在第二移动体上开槽,然后把z向位置感应组件固定于第二移动体的槽中。

3、其次,第二移动体上设计了z向位置感应组件其会破坏第二移动体的重心平衡性,使得对焦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镜头动框、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本镜头动框,在镜头动框连续分布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防抖感测元件,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为x轴感测元件,另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为y轴感测元件,所述镜头动框连续分布的另外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侧边设有对焦感测元件。

4、在上述的驱动装置中,所述镜头动框连续分布的另外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一所述的对焦感测元件。

5、作为另外一种方案,本镜头动框,所述镜头动框连续分布的两个外角部分别设有防抖感测元件,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为x轴感测元件,另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为y轴感测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动框连续分布的另外两个外角部分别设有对焦感测元件。

6、在上述的镜头动框中,在所述镜头动框的外壁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防抖感测元件和对焦感测元件的定位槽体,所述防抖感测元件和对焦感测元件固定于相应的所述定位槽体中。

7、在上述的镜头动框中,所述防抖感测元件和对焦感测元件均为感测磁块。

8、在上述的镜头动框中,所述防抖感测元件的外立面齐平于所述镜头动框的外壁;所述对焦感测元件的外立面齐平于所述镜头动框的外壁。

9、在上述的镜头动框中,在所述镜头动框的后侧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四根分别贯穿所述镜头动框四个角部的悬吊线。

1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所述的镜头动框。

11、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对焦框、电路板、和四根悬吊线,所述对焦框套在所述镜头动框的前端外围,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镜头动框的后端,在所述镜头动框的每个角部分布有一根所述的悬吊线,所述悬吊线的一端贯穿所述镜头动框的相应角部并且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悬吊线的另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对焦框天面侧。

1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4、在承载有镜头的镜头动框外壁侧边同时设计了防抖感测元件和对焦感测元件,可以集中于一部件上设置不同方位的感测元件,可以降低加工繁琐性,从而无形中提高产能。

15、在同一部件上设计了防抖感测元件和对焦感测元件,可以在对焦框上省略开槽工序,以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对焦框的重心均衡性,毕竟在对焦框上单独设计感测元件会破坏对焦框重心的平衡度,可以提高对焦精度。



技术特征:

1.镜头动框,在镜头动框(3)连续分布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防抖感测元件(340),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340)为x轴感测元件,另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340)为y轴感测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动框(3)连续分布的另外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侧边设有对焦感测元件(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动框(3)连续分布的另外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一所述的对焦感测元件(341)。

3.镜头动框,所述镜头动框(3)连续分布的两个外角部分别设有防抖感测元件(340),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340)为x轴感测元件,另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340)为y轴感测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动框(3)连续分布的另外两个外角部分别设有对焦感测元件(34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动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头动框(3)的外壁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防抖感测元件(340)和对焦感测元件(341)的定位槽体(36),所述防抖感测元件(340)和对焦感测元件(341)固定于相应的所述定位槽体(3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感测元件(340)和对焦感测元件(341)均为感测磁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感测元件(340)的外立面齐平于所述镜头动框(3)的外壁;所述对焦感测元件(341)的外立面齐平于所述镜头动框(3)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镜头动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头动框(3)的后侧设有电路板(35),所述电路板(35)上连接有四根分别贯穿所述镜头动框(3)四个角部的悬吊线(4)。

8.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动框(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对焦框(2)、电路板(35)、和四根悬吊线(4),所述对焦框(2)套在所述镜头动框(3)的前端外围,所述电路板(35)固定于所述镜头动框(3)的后端,在所述镜头动框(3)的每个角部分布有一根所述的悬吊线(4),所述悬吊线(4)的一端贯穿所述镜头动框(3)的相应角部并且连接于所述电路板(35),所述悬吊线(4)的另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对焦框(2)天面侧。

10.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摄像镜头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动框、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缺陷。本镜头动框,在镜头动框连续分布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防抖感测元件,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为X轴感测元件,另一个所述防抖感测元件为Y轴感测元件,所述镜头动框连续分布的另外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侧边设有对焦感测元件。本申请优点:在承载有镜头的镜头动框外壁侧边同时设计了防抖感测元件和对焦感测元件,可以集中于一部件上设置不同方位的感测元件,可以降低加工繁琐性,从而无形中提高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在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