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光学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8801发布日期:2024-03-18 17:0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压光学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光板,特别涉及一种热压光学板。


背景技术:

1、热压光学板指的是一种通过热压工艺形成的导光板。现有的光学板在其入光侧边缘到第一颗led灯边缘距离大于7mm时,如图1所示,暗角问题严重。有些用户对暗角品味要求高,因此暗角问题有必要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光学板,以改善现有光学板存在的暗角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压光学板,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热压光学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分布有若干网点,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补强网点和若干第二补强网点,若干第一补强网点在所述板体上形成第一区域,若干第二补强网点在所述板体上形成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板体的入光侧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邻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为三角形状。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为梯形状。

6、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若干第一补强网点均匀分布。

7、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区域中,若干第二补强网点均匀分布。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强网点与所述网点不接触。

9、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第一补强网点中至少一个第一补强网点与所述网点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补强网点与所述网点不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第二补强网点中至少一个第二补强网点与所述网点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压光学板,通过在板体上增加由多个第一补强网点形成的且对应入光侧设置的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补强网点形成的第二区域,以此来改善暗角问题,改善后的热压导光板基本不存在暗角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热压光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分布有若干网点,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补强网点和若干第二补强网点,若干第一补强网点在所述板体上形成第一区域,若干第二补强网点在所述板体上形成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板体的入光侧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邻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光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为三角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光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为梯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光学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若干第一补强网点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光学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若干第二补强网点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光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网点与所述网点不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光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补强网点中至少一个第一补强网点与所述网点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光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强网点与所述网点不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光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二补强网点中至少一个第二补强网点与所述网点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导光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热压光学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补强网点和若干第二补强网点,若干第一补强网点在所述板体上形成第一区域,若干第二补强网点在所述板体上形成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板体的入光侧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邻接。本技术通过在板体上增加由多个第一补强网点形成的且对应入光侧设置的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补强网点形成的第二区域,以此来改善暗角问题,改善后的热压导光板基本不存在暗角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强,刘学,冀国彪,段鹏程,韩星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宇皓新型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