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文档序号:37118202发布日期:2024-02-22 21:1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微镜载物台,特别涉及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1、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组合而成的一种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肉眼所能见到的仪器,也是生物、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必备的一种仪器,常规的光学显微镜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镜臂、镜筒等等部件组成,其中载物台是用于放置观测样品的平台,并且具有调节功能。

2、现有的显微镜载物台调节结构存在诸多技术缺陷,第一观测样品存在倾斜、不平整的情况会导致捕捉的图像不清晰或者其它原因,因此需要对载物台进行倾斜调节,目前的显微镜载物台缺乏机械化的倾斜调整机构,导致调节过程繁琐,且精度差;第二在载物台进行倾斜调节时,载物台存在机械振动以及晃动的情况,从而容易导致观察视野里的样品抖动,无法达到边调节边观察的目的;第三目前显微镜载物台上的玻片是通过两组压片进行压持固定的,一方面压片是金属材质,容易对玻片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压片的固定作用效果不好,在需要进行倾斜载物台的情况下玻片容易滑动,且两组压片位于玻片上端导致玻片使用的尺寸需要偏大。

3、综上所述,考虑到现有设施满足不了工作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供转杆穿过,所述转杆的底部位于底座内通过第一轴承座连接固定,所述转杆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丝杆部,所述丝杆部外侧套接升降环座。

4、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环座的内部安装有作用于丝杆部的丝杆螺母套,所述升降环座的外侧通过若干组连接臂和中间座的底部铆接,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优选为3-6组。

5、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间座的上方活动设置有载物台,所述中间座和载物台之间通过两组前减震连接器和后减震连接器共同连接。

6、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载物台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放置有玻片,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四组内收纳槽,每组所述内收纳槽内均设置有环形气囊垫,所述环形气囊垫和玻片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环形气囊垫的数量为4组。

7、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减震连接器和后减震连接器均包括油缸、压油杆、铰接槽、曲柄和铰接座,所述油缸固定在中间座的内部,所述油缸内向上活动设置有压油杆,所述压油杆的下端设置有活塞,所述压油杆的上端开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内转动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的上端安装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固定在载物台的底部,所述前减震连接器和后减震连接器的油缸底部之间利用压油管连接。

8、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间座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水平设置有横轴,所述横轴上套接有高精度大齿轮,所述横轴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和中间座的内壁固定,所述高精度大齿轮的上方转动设置有半圆台,所述半圆台的下半部分设置有连接齿部,所述连接齿部和高精度大齿轮相啮合,所述半圆台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通过连接轴承安装有横向支架,所述连接轴承套接在横向支架的横杆部外侧,所述横向支架的竖直部与中间座的上端面固定。

9、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精度大齿轮的下端啮合设置有若干组高精度小齿轮,所述高精度小齿轮的数量优选为2-3组,所述若干组高精度小齿轮均套接在调节轴上,所述调节轴的一端通过第三轴承座和中间座的内壁固定,所述调节轴的另一端穿过中间座外壁安装有调节手轮,所述调节轴和中间座外壁接触的位置套接有过渡轴承。

10、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环形气囊垫的底部通过第一底片和内收纳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环形气囊垫的内部并穿过第一底片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伸入夹持气囊条的内部,所述定位槽的四槽壁位置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夹持气囊条端部利用第二底片和条形槽内侧固定。

11、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并位于环形气囊垫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真空吸附腔,所述真空吸附腔的数量为4组,所述真空吸附腔作用在玻片的底面,所述真空吸附腔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真空泵,所述所述真空吸附腔的底部并位于真空泵的一侧安装有呼吸阀,所述载物台的内部向外开设有气流通道。

12、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载物台的上端面并位于定位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平面摆放槽,所述平面摆放槽的中间位置活动设置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上端设置有按压橡胶条,所述铰接杆下端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两端位于平面摆放槽的轴槽内,所述铰接杆围绕轴槽转动,所述铰接轴上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数量为2组。

13、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精度大齿轮的下端啮合设置有长齿条,所述长齿条位于直线滑座内部,所述长齿条的一端焊接有抽拉杆,所述抽拉杆穿过中间座的前后端面,所述抽拉杆的端部安装有把手,所述长齿条的另一端的上方安装阻尼器。

14、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阻尼器包括固定板、安装槽、支撑部和弹簧钢片,所述固定板铆接在中间座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夹持安装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下端焊接有弹簧钢片,所述弹簧钢片向下伸入到长齿条的齿条区域内。

15、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安装有四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活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4组,所述导向杆的上端焊接在中间座的底部。

16、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的后端外侧设置有显微镜调节支架,所述显微镜调节支架的上端部设置有安装套。

17、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杆的上端设置有挡片。

18、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玻片高于定位槽的上端面。

19、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气囊条共4组分布在定位槽的四槽壁中间区域。

20、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将玻片放入到定位槽内,利用手指轻微按压橡胶条使玻片微下降,对环形气囊垫造成挤压,四组夹持气囊条同时接触玻片侧面,使玻片得到居中定位以及夹持固定。

22、s2:启动真空泵,将真空吸附腔内气体抽出,通过压力差使真空吸附腔牢牢吸附住玻片,确保位置固定,手松掉铰接轴,其带动按压橡胶条自动回到平面摆放槽内。

23、s3:在观察样品时通过转动调节手轮,使调节轴带动高精度小齿轮转动,通过传动使半圆台带动载物台慢慢倾斜对观察视野中的角度进行调节,在调整角度的过程中前减震连接器和后减震连接器的联动工作,将载物台倾斜运动过程中振动或者晃动的机械能统一转变为液压油运动的动能。

24、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比对显微镜载物台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改进及优点:

25、在观察样品时通过转动调节手轮,使调节轴带动高精度小齿轮转动,从而通过啮合使高精度大齿轮减速转动,在高精度大齿轮转动时,进一步通过啮合连接齿部使半圆台带动载物台慢慢倾斜,达到调整载物台观察角度的目的,调节方式简单,精度更高。

26、设计前减震连接器和后减震连接器,通过曲柄转动作用使两组压油杆向下运动,并利用活塞将油缸内的液压油挤压进入到压油管,送入到另一组油缸内,促使另一组油缸内的液压油增多,形成压力作用引起另一组压油杆向上运动,配合载物台向前或者后倾斜,形成平衡调节,在此过程中通过前减震连接器和后减震连接器的联动工作,将载物台倾斜运动过程中振动或者晃动的机械能统一转变为液压油运动的动能,实现减震和支撑稳定的作用,解决齿轮传动的缺陷。

27、从平面摆放槽内用手拉出铰接轴,在转动的条件下同时让两组按压橡胶条分别运动到玻片的两边沿位置,利用手指轻微按压使玻片微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对四组环形气囊垫造成挤压,使环形气囊垫内的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到夹持气囊条内,促使夹持气囊条膨胀,向槽外均匀伸出,并和玻片的边沿接触,四组夹持气囊条同时接触,使玻片得到居中定位以及夹持固定,保证玻片定位精准,然后立即启动真空泵,将真空吸附腔内气体抽出,在玻片被按压和环形气囊垫保持紧密的条件下,通过压力差使真空吸附腔牢牢吸附住玻片,确保位置固定,提高玻片的固定效果,手松掉铰接轴,其带动按压橡胶条自动回到平面摆放槽内,避免占有空间以及对玻片造成损伤。

28、设计阻尼器,推动或者抽出抽拉杆,带动长齿条在直线滑座内直线运动,并使上端啮合的高精度大齿轮缓慢转动,在每次长齿条上的若干组小齿运动一格时,其中一组都会接触到路径上阻尼器的弹簧钢片,并使弹簧钢片弯曲,获得调节时的阻力,作用力传递给操作者,随后小齿和弹簧钢片分离,阻力瞬间消失,从而使操作者可以精准的控制操作的力度,精细到每一齿的调节程度,提高调节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