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2571发布日期:2024-04-08 13:4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机身薄、省电及无辐射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中设有出光结构,用于产生射向显示面板的光线,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在实现显示装置窄边框设计的时候,由于生产制程误差等原因,会导致出光结构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背板全反射后由背板侧面射向显示面板边沿,导致显示面板边沿漏光,造成显示不良,引发客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改善显示装置漏光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2、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3、背板,包括背板主体和沿所述背板主体边沿设置的侧围部,所述侧围部突出于所述背板主体的正面;

4、出光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板主体正面一侧,用于发出光线;

5、调整件,包括调整板和驱动件,所述调整板设置于所述侧围部内侧并位于所述出光结构的出光侧,所述调整板与驱动件连接,以能够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沿所述侧围部的厚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调整板被配置为通电后呈遮光状态,断电后呈透光状态。

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范性实施例中,还包括沿所述侧围部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具有与所述侧围部内侧连接的固定端和与位于所述固定端远离所述侧围部的延伸端;

7、其中,所述调整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调整板的部分能够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移动至突出所述支撑部的延伸端的位置。

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调整板连接;

9、其中,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动下沿所述侧围部的厚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以带动所述调整板沿所述侧围部的厚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1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传动件相比于所述支撑部的固定端更靠近所述支撑部的延伸端设置;和/或

11、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1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沿所述出光结构的出光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调整板可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面用于支撑显示面板;

13、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传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调整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传动件呈透光状态。

1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板为电致变色玻璃板,所述调整板断电后的光线透过率为70%~80%;和/或

15、所述调整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调整板沿所述出光结构的出光方向依次层叠在一起形成调光组,且多个所述调整板的状态相互独立控制。

1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出光结构包括光源、反射片、导光板及光学膜片;

17、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背板主体的正面,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背板主体的一面,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反射片的一面,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部。

18、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调整板背离所述背板主体正面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所述调整板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能够从所述非显示区对应区域朝向所述显示区对应区域移动。

1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边框及控制件,所述边框连接于所述侧围部上,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调整板的一侧,所述边框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

20、其中,所述边框设有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面板边沿的漏光范围,所述控制件与所述光线传感器、所述驱动件及所述调整板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漏光范围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调整板朝向所述显示区方向移动的距离。

2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光线传感器还用于检测所述显示面板边沿的漏光量,且在所述调整板设置多个,并沿垂直于所述背板主体的方向依次层叠在一起而形成调光组时:所述控制件能够根据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漏光量控制处于遮光状态的所述调整板的数量;和/或

22、所述光线传感器内嵌于所述边框背离所述侧围部的一面,且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所述显示区边沿倾斜。

23、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申请中,通过在出光结构的出光侧设置调整件,调整件包括调整板和驱动件,调整板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提供驱动力,调整板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能够沿侧围部的厚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当显示面板的侧边出现漏光时,通过控制驱动件,使其驱动调整板移动至漏光区域,在电场作用下吸收光线,从而能够遮光,减弱光线泄露程度,断电后使光线透过调整板,不影响正常光线进入显示面板,改善显示面板边沿漏光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25、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2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侧围部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具有与所述侧围部内侧连接的固定端和与位于所述固定端远离所述侧围部的延伸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结构包括光源、反射片、导光板及光学膜片;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调整板背离所述背板主体正面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所述调整板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能够从所述非显示区对应区域朝向所述显示区对应区域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边框及控制件,所述边框连接于所述侧围部上,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调整板的一侧,所述边框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包括背板主体和沿所述背板主体边沿设置的侧围部,所述侧围部突出于所述背板主体的正面;出光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板主体正面一侧,用于发出光线;调整件,包括调整板和驱动件,所述调整板设置于所述侧围部内侧并位于所述出光结构的出光侧,所述调整板与驱动件连接,以能够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沿所述侧围部的厚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调整板被配置为通电后呈遮光状态,断电后呈透光状态。本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改善显示装置漏光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绮梦,吕仕林,袁海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