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58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照相机配用的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
在现实生活中,为丰富和美化人们的文化生活,特技摄影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技摄影以各种方式使之产生不同的气氛和效果。但大多数是属于单一功能或采用人工设置各种景物作为陪衬。经查阅有关资料,尚未发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记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特技摄影的需要,通过不同镜片的组合更换使之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设计了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如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转换环1、连接转环2、筒体3和压盖4等组成,在筒体3的下方镶装有连接转环2,转环2与筒体3可以相对转动,转换环1上端与连接转环2用螺纹联接,转换环1的下端设有可与照相机镜头部位联接的螺纹,在筒体3内设有对称分布的六个凹槽,多图案摄影镜5分别装在凹槽内,在筒体3的上方内台肩上装有高光放射镜6,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分别更换上彩色镜7或遮景片8或变形迷光镜9等,在筒体3的上方装有压盖4。如图3所示,高光放摄镜6呈圆环状,表面刻有放射状沟纹。如图5所示,彩色镜7用彩色透明醋纤脂片制成,可以是中空的也可以是实心的。如图7所示,遮景片8是用彩色乙烯基塑料片制成,中空部分可以制成双筒望远镜形、心形、星形或其他形状。如图9所示,变形迷光镜9是采用光学玻璃制成,其形状呈马蹄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生产筒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通过各种不同镜片的更换组合,可拍摄出各种特技照片,既满足了广大特技摄影爱好者的需要又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图案摄影镜5装配示意图;图3是高光放射镜6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高光放射镜6的俯视图;图5是彩色镜7的主视图;图6是彩色镜7的俯视图;图7是遮景片8的主视图;图8是遮景片8的俯视图;图9是变形迷光镜9的主视图;
图10是变形迷光镜9的俯视图;图11是倒影镜10在筒体3内的装配位置图;图12是倒影镜10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所示,转换环1、连接转环2、筒体3和压盖4均可以用轻质铝合金或塑料制成,转换环1下部的螺纹为了与各种规格的照相机镜头部位相配合,因此可制成各种规格,形成系列化。多图案摄影镜5采用单面镀银玻璃,镜面相对向内并且分别粘结成一体,可制成3件组其断面呈三角形,4件组其断面呈长方形和断面呈六角形的六件组,根据需要随时更换插入筒体3的凹槽内。高光放射镜6可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制成,表面刻有由圆心向外呈放射状的沟纹。彩色镜7用彩色透明醋纤脂片制成中空组和实心组,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高光放射镜配合使用。遮景片8的中空部分可作成双筒望远镜型、心形、星形、树叶形或各种富有美感的形状,形成一系列组。变形迷光镜9是采用光学玻璃制成,其形状呈马蹄形。倒影镜10是一块单面镀银玻璃,如在图12所示a部粘上一缕脱脂棉,拍摄出的照片有如站在白云中,具有加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各组镜片,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使用,通过更换组合可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为广大特技摄影爱好者在使用上提供了方便。
权利要求1.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主要由转换环1、连接转环2、筒体3和压盖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筒体3的下方镶装有可以与筒体3相对转动的连接转环2,转换环1上端与连接转环2用螺纹联接,下端设有可与照相机镜头部分联接的螺纹,在筒体3内设有对称分布的六个凹槽,多图案摄影镜5分别装在凹槽内,在筒体3的上方内台肩上装有高光放射镜6,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分别更换上彩色镜7或遮景片8或变形迷光镜9,在筒体3的上方装有压盖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光放射镜6呈圆环状,表面刻有放射状沟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彩色镜7是用彩色透明醋纤脂片制成,可以是中空的也可以是实心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遮景片8是用彩色乙烯基塑料片制成,中空部分可以制成双筒望远镜形、心形、星形或其他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形迷光镜9是采用光学玻璃制成,其形状呈马蹄状。
专利摘要组合式多功能特技摄影装置,主要由转换环1、连接转环2、筒体3和压盖4所组成,在筒体3内设有对称分布的六个凹槽,多图案摄影镜5装在凹槽内,筒体3的上方内台肩上装有高光放射镜6,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分别更换上彩色镜7或遮景片8或变形迷光镜9。上述各种镜片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使用,通过更换组合可产生各种不同效果,既满足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需要,又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文档编号G03B17/12GK2070460SQ9020874
公开日1991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5日
发明者张雨坤, 张素艳 申请人:张雨坤, 张素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